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雪下起来时很美,但积在路面上总是会给人添不少麻烦。尤其是化了又结成冰后,穿着平底鞋倒还无妨,若是穿着高跟鞋,踩上去就有些担惊受怕了。
朱梅从酒店里冲出来,跑到人行道上,脚上套着白色细高跟的鞋子,身上一袭露肩白色婚纱,鞋底在冰上一滑,她就摔了下去,裸露的胳膊在冰碴上划过,立刻出现道血口子。
战战寒意,她却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疼。
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很多人对她投去同情的目光,穿着婚纱从酒店里跑出来,一定是婚礼上出了大事。
朱梅站起身,有些茫然地看着一夜大雪之后的街道,索性将鞋子脱下来,光脚顺着马路走着,凉意从脚底爬升钻进了四肢百骸,她却恍如未觉。
终于有家店铺的老板叫住她:“你这样会着凉的,不如到我店里坐坐吧。”
她一转头,看到一个头发簪得整整齐齐的女人站在一家小店的门口,这女人生了双好看的眼睛,正柔柔地向她看着。
店铺上面用不起眼的木牌做的匾额,写了两个端正的字:画馆。
原来是家画馆,朱梅心里想着。
不知怎么的,也许是因为她心里茫茫然悲戚戚,她果真跟着进去了。
店里的陈设却似乎很陈旧,像是被遗忘多年的老东西没经打理又被拿出来摆放,但迎面的温暖却使朱梅稍稍舒服了些,也没在意太多。
老板娘为她添了杯热茶,“我叫画娘,这里面的画你可以随意瞧瞧。”
画?
朱梅四处望望,这一说她才发现,这店里的东西上都有各种图案,但是,这也不能称之为画吧。
忽然,似乎眼前有什么飞了过去。定睛看去,那是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四方的布料,上面精致地绣着枝梅花,其中又有落梅点缀,非常好看,只是似乎有些放旧了,颜色显得不大明媚。
见此,朱梅只以为自己是看花眼了。
她又向那块绣花的布料多看了几眼,发现那上面的图案绣的格外精致,也许就是传说中将一条线劈成几十根来用最细小的针绣出来的,布料看着也柔软轻薄,若是当个披肩来穿,只怕比什么都好看。能在婚礼上作敬酒服的配搭,当然也最好。
几个月昏天暗地地准备婚礼,使她很自然地想到这里,心里却又惊住,哪里还有什么婚礼,哪里还有什么敬酒服!
“你若是喜欢,就拿下来试试。”画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朱梅再也忍不住,突然抱着肩膀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画娘叹了口气说:“这块绣品是北宋太宗时留下的白锻,每一粒花蕊都用打籽针单绣,使梅花看起来就像是真的一样。而这唯一的一条花枝用的是接针,看起来圆转自如又不失梅花的风骨。而花瓣就更复杂了,那是用的套针,针针相嵌,这么小一片瓣儿也有色彩变化却似乎浑然天成。唉,这刺绣的人真是有心了呢。”
她说话时,神情平静,语气轻柔,就像这屋子里的暖气一样,使人顿生好感。
朱梅骤然遭变,需要的正是这种态度。不怜悯不痛骂不冷漠不幸灾乐祸,
她哭声渐止,将埋在双臂间的头抬起来,轻轻地说:“我们今天结婚,可是我却只看到一封信。他说他要去找一个故人,也许两三年,也许七八年,叫我别等他。”
“这样啊,那可真是太可恶了。”画娘淡淡地说。
看到外面放晴的天空,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梅园的梅花应该开了,今年下了这么大的雪,趁着雪后放晴去看,应该很能赏心悦目。”
“是啊。”朱梅听到,起了些心思。但又想到眼下她跑出来,酒店那边一定乱成了一团,亲戚朋友应该会很担心。她也不是个小家子气的人,只不过一时羞愤难耐才会忍不住冲出来,但现在心情却平整了一些。
起身抖抖身上的婚纱,略带歉意地说:“真不好意思。”
画娘笑了笑,没说什么。
朱梅转身走了几步,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块绣布,真是好看极了。
可惜她出来的匆忙,身上一毛钱也没有。
画娘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笑道:“外面很冷,你这个样子出去肯定要感冒了。而且,我这里的东西并不是用钱买的,这些东西放得久了,总有人想找回它们,但是丢掉的东西要找回来,总要付出些什么。”
朱梅有些吃惊,原来是打着幌子骗人吗,她可不会上当。不过这个老板娘也太没眼光,她浑身上下都没个值钱的东西,拿什么跟她交换。
画娘微笑着说:“我的这家画馆,每一幅画都是一件往事,这幅绣品也是一样。你若是想要它,就把你前生的记忆给我。”
朱梅怔住,前生的记忆?
随即她笑起来,还真有人相信这些吗,换就换了,反正她也没什么损失。
也许是店里光色有些昏暗的缘故,看着有些放旧的绣品拿在手里竟出乎意料地颜色鲜妍,使她感到意外地惊喜。
想起老板娘曾说这是北宋时流下来的物件,朱梅自然不信,却开玩笑地问了句:“这个真是北宋的吗?我听说这些丝织品放不了太久,就算能勉强保存到现在,也不能像这样随便挂在墙上吧。”
画娘淡淡道:“普通的当然不行,可是如果用了特殊的工艺,放多久都没问题,直到那个绣花的人不愿意再留下它。”
说着,她深深地望了朱梅一眼。
朱梅根本没在意画娘的神情,只是听到最后一句时,她突然打了个寒战,觉得这个陈旧的像是杂货铺的画馆有些诡异。
想想酒店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朱梅将那幅绣品披在肩上,却又觉得用前世记忆交换的话有些匪夷所思,这幅绣品料子很柔软,做工又极好,她可从来没在百货商场见到过这般做工的东西,就算不是所谓宋代的物件,那也应该有些价值,就这样拿走了实在过意不去。
将耳朵上的一对耳环摘下来给老板娘,说着“将这个付给你”便跑了出去,转眼就因为各种杂事将画馆忘了。
画娘看着她离开,却没有多少情绪变化,将那对耳环收在一个小盒子里,却并不放起来,只在柜台摆着。
她已经收了朱梅的代价,这耳环却不能要了。
转过身来,一下子看到一个少年站在身旁,画娘嗔道:“虽然你口不能言,可是走路不能也不发出声音吧。”
少年静静地看着她,却不讲话。
画娘皱了皱眉:“你是想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
她突然一惊,“莫不是那梅花的颜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