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9 ...
-
北宋真宗景德四年,林逋离开镇江,赶往杭州。同一天,他收到了来自杭州的一个包裹,里面却是一副锦绣梅花图。再前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只写了一句话:开花了。一直追溯到几乎半个月前,他在镇江书院讲学,便有门房来转交一位从孤山寺上香的夫人转交的书信,信里面也只是一句“开花了”。
那位门房还嘱咐了一句说:“孤山寺的师父都是得道高人,万不能得罪的。”
孤山寺的师父们是什么模样,林逋恐怕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有兴致给他写这封信的,只可能是小和尚静禅,所以他不过将信扔在一边就没再去看了。
但朱梅却是心灰意冷,做了二十多年的梅树,她可不愿再呆下去了。什么情啊爱的,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儿,一次两次地被骗,也该醒醒了。
真怀念能吃喝拉撒的日子啊!
朱梅看着走近的小和尚静禅,心里笑了笑。
总算还有件令人高兴的事,终于开花了。
托了小和尚去弄块素锦,朱梅对着影子欣赏了一下自己现在的模样。虽然看起来仍然有些营养不良似的,但总算是一株合格的梅花了。
顶着几个开着朱红梅花的枝头,偶尔的几只小鸟也会落下来,叽叽喳喳地乱叫,吵得朱梅一阵阵烦躁。她跟这些鸟们持续战斗了几天,最后终于败下阵来,在素锦上绣了幅梅花图。她终于知道老和尚的话是什么意思了,当她想走时,自然就能知道怎样留下这幅图。
“原来这幅绣图竟然是我自己做的呀。真不划算,我还给了那个老板娘一副耳环。”朱梅最后想的却是这句话。
过了几天,林逋终于从镇江赶回来,却正好看到那株原本干巴巴的小梅树如今已经长得亭亭玉立,枝上几簇梅花褪去了原本的颜色,却已经干枯落败了,地上一片落英,显出这株梅树开的时候也该是艳丽无比。
林逋抖出那幅绣图,试图将它挂在枝头,以看清楚梅树以前的模样。但挂了半天,他都没能挂上去,最后只好抱着绣图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景德四年的冬天,林逋辞去一切职务,在孤山脚下起了几间简陋的屋子,门口一只巨大的花盆,里面却种了株已经干枯得不能再干枯的梅树,像这种枯树,人们一般都将它们切成一段一段的做柴火来用。像这样养在花盆里,还每日护理的,还是头一遭。
林逋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名气却比以前游历江淮的时候更大了,士林中都传说他高风亮节,独爱梅之风骨。据说就连皇帝陛下也不忍他日子清苦,赐了许多财帛给他。
但林逋其后再也没出过孤山一步,最多也只是到孤山寺里去找那些大和尚聊聊天,或者去西湖边上看看风景。
过了十几年,林逋瞧着那株枯树,叹道:“你等我这么多年,我也等你这么多年,你也该消气了吧。”
随后,气断在屋前的花盆边上。
朱梅一个激灵,睁开了眼睛。
天色已经变白,亮光透过窗帘将屋子映得亮堂,她从床上做起来,一翻身瞧见放在床一侧的绣图,恍惚觉得应该记得什么,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她愣了半天神,也想不起来到底刚才是在想什么,以为是个梦,却可惜梦醒之后忘掉了。
爸妈听见她屋子里有些动静,喊她起床吃饭,朱梅应了一声,将因为做梦而弄得奇奇怪怪的心情扫去一边,从房间里出去,爸妈已经坐在餐桌旁了,难得他二位没出去遛早,她匆忙洗漱完,也坐下来。
朱母觑了眼她看起来很正常的神情,微微放下心来,说道:“你不是说今天要去梅园看梅花吗?吃完饭早点去,再等一会儿人就该多了。”
“看梅花?”朱梅一时没反应过来,想了一下才突然想起这时节是梅花开的时候,今年又赶在这时候下雪,应该很漂亮,于是笑着说,“我差点忘了,还好你提醒我。”
吃了饭,她就穿好衣服,美美地将那幅新买的披肩披在身上,给爸妈看了,他们一致赞好,高高兴兴地出去了。
只有朱父朱母看着她出去有些不安:“怎么她这么高兴,昨天才……”
朱梅也有点奇怪,睡了一觉怎么好像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光呢,她都快不记得昨天被人狠狠抛弃的事了。而且,她以往很喜欢梅花,但今天却是兴致缺缺,虽然出了门,却根本不想往梅园那边走。
就这样在马路上随意走着,围着那样漂亮的披肩,她又是细细将头发用发簪盘起来的,十足的江南古典美女,引了一路人的回眸。
最后她还是决定去梅园瞧瞧,左右不是很远,走过去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溜达几步就到了。朱梅有些不大明白自己的心境,她平日最怕累着自己这两只脚的。
买了票进去,今年的园子的确很美,梅花枝头还积着雪,白雪趁红梅,真是别有的风姿。
她看得忘了路,险些撞到别人身上。
那人堪堪将她扶住,眼睛却落在她精致的梅花披肩上,笑道:“暗香浮动月黄昏,你身上的这披肩可真是应景。”
朱梅回过头来,却皱了眉头,这个人长得一副好容貌,且上上下下透着儒雅,但偏偏她看了就生出恼意,也不理他,转身便走。
那人见她走,着急起来:“朱梅,你怎么忘了我?”
朱梅奇怪地看了看他:“我们认识吗?”
那张脸的确有些熟悉,可她一点印象也没有。朱梅性子直,若换了别人一定已经装着想起来的模样热情地打招呼了,偏她心下厌恶之余早没了跟他套近乎的心情。
“我们当然认识,我们认识了几十年了呀。”
朱梅扑哧一笑:“先生,你就算套近乎也不该说认识了几十年呀,我才多大,怎么去跟你认识几十年呀。”
她再也不去理会那人,只以为是个见了女人就套近乎的浪荡子,自去赏自己的梅花。
这样一转身,便浑没注意到身后那人低声自语的一句话:“原来老和尚说真的,她竟然真不愿意记得。唉,难不成真要还她几十万首诗,才能叫她想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