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寿宴 ...
-
九月中旬是孙母的六十大寿,李连朱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操办了。
原想着在老宅办寿宴,但是和孙昌曦商议后觉得不妥,因为孙家老宅里叔祖辈、曾祖辈都有,所以孙母辈分实在算不上高,因此最后还是决定在孙家办。
既是寿礼,自然要办的热闹喜庆些,少不了扎彩楼搭高台,在园子里好生布置。
秋高气爽,宾客又多,前厅摆宴过于逼仄,所以李连朱便请示了孙昌曦后,就在园子里摆宴,女眷的坐席设在歇山式敞轩之内,男客的坐席便依着凉亭顺游廊摆开,方便互相走动叙话,饮酒作乐。
戏台搭在假山前的空地上,前面是一座小彩楼,两边彩柱上精雕细琢着贺寿的对联,绕着彩缎锦花,中间悬挂着彩灯红绸并大大的寿字。
因怕人手不够,所以早前就去老宅请了管事的并仆役使女帮忙,到了寿宴这一天还是忙的不可开交。
孙昌曦与本家孙向和及老管家顾贤还有请来的傧相在大门口迎客,李连朱则带着几名干净齐整的小厮负责接引。
寿堂外设了一张小桌子,韩先生坐在那里登记来宾及贺礼等。
堂前红烛高烧,案上不多时就摆满了各色礼品。
孙母早已穿戴齐整,院中也已修葺一新,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一群本族的孩童拿着糕点果糖等满院子跑,看到贺寿的人进来都要围拢上去玩闹一番。
后宅有齐氏照应着,李连朱自是省心不少,只需负责协调各处即可。
一应流程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华灯初上时分终于开宴了,所有宾客都安顿下来后,他便带人去后台的帐篷里给戏班子的师父们送酒菜,并再次确认了一番。
本朝流行的傀儡戏大致有四种,即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和药发傀儡。
他找的这个班子除了普通的悬丝傀儡外还擅长药发傀儡,就是借助火药的爆炸呈现缤纷的色彩和画面。
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呈现的效果却是相当惊艳。
李连朱甘冒此险,是为了向孙昌曦证明他已经出师,能够独当一面了。
他从帐篷出来时看到一个蓝衫少年笑吟吟的闪了出来,拍了拍他的肩道:“连弟今晚好生忙碌啊,可有为兄帮得上忙的地方?”
“齐兄好意小弟心领了,”李连朱看到齐芗,不由得舒了口气,抬手摸着额角的细汗道:“这都是我分内之事,还应付得来。”
“那就好,”齐芗点头,复又说道:“把手头的事安排好后,到那边去一下啊,大家好容易聚一聚,孙掌柜刚还念叨你呢,一会儿跟他敬杯酒。”
李连朱忙道:“多谢齐兄提醒,我记住了。”
“好,那我先过去了!”齐芗说完便转身走了。
“李管家,一切准备就绪。”便在这时,一个小厮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道。
李连朱点了点头,带人四处巡视了一番,看到酒菜也都上齐了,这才吩咐道:“去向大官人和老夫人请示一下,可以的话就开始吧!”
小厮匆匆去了,他转身走到了边上高地,俯瞰着整个园子。
此刻月上中天,院中灯火辉煌,筵席间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不断,就连向来严肃古板的孙母,也在儿孙环绕下难得露出了笑容。
欢快的乐声渐渐停了下来,坐在回廊那边演奏的乐师们纷纷起身离开。
便在此时,高台上传来响亮的铜锣声,顿时吸引了宾客们的注意。
“哎,你在这里作甚?”有人从旁走来,拍了拍他的肩,道:“还不快过来?”
李连朱回过神,就见齐芗不知何时过来了,这才想起方才的事,忙拍了拍脑袋道:“抱歉,抱歉,我差点给忘了,走吧!”
齐芗扯着他的袖子,奔下缓坡穿过花木扶疏的园子径直往中间场地去了。
此刻戏台上已经开唱了,雕工细致栩栩如生的傀儡们纷纷披挂上阵,在后台艺人们的操纵下完成着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赢来了一阵阵的掌声与喝彩。
既然是喜庆的日子,点的自然都是些奇巧欢快的曲目,夸张的表演和荒诞的唱腔引得大伙儿笑的前俯后仰。
李连朱跟着齐芗到了主桌,旁边有人眼疾手快递过酒杯来,他忙谢过,依着辈分一一敬了一圈,不忘再三感谢孙昌曦的信任和老管家与韩先生的栽培。
“老谢啊,你这是后继有人了,”孙向和拍着边上顾贤的肩膀,感慨道:“我的齐芗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出师呢!”
“哎,师父,好端端的怎么说起我了?荣宝斋的生意遍布全国,别说是出师了,我这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追上您老人家的脚步呢!”边上的齐芗不依,举着酒杯趁机凑了过来,“为了弥补您老人家心里的落差,小徒再敬您一杯!”
彼此笑闹了一番后,李连朱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暂且告退,招呼仆役们在园子里散开来回巡视,将台子附近玩闹的孩童们带走。
等一会儿火戏开场了也要避免落下的火星子引燃枯叶等。
台上表演的傀儡下场前跪下拜寿,嘴里还说着贺辞,憨态可掬的样子引得众人再次发笑。
孙母心情大好,命丫鬟捧了赏钱过去。
班主现身领赏,再三谢过后宣布还有一出好戏,马上开场。
众人都翘首以盼时,却见几个身手敏捷的后生一忽儿涌过来,架着梯子爬上爬下,顷刻间就把那帐篷给拆了。
戏台后是一大片池塘,秋日里花木凋零,显得空旷清幽。
远远望去,池塘上好像有几点灯火,有人划着小船在期间游荡。
只听得笛声清越,伴着水汽迎风而来。
众人循声望去,就听的‘哧溜’一声响,一个红色光点迅疾如箭直冲天际,在半空中‘轰’的一声炸开,并没有预料中的花团锦簇,而是在天际铺陈出巨幅的‘松鹤延年’图。
那幅画卷在空中顿了一下后,渐渐散开,然而并没有化为飞灰就此消失,而是下落一半后重新聚拢,形成了一颗巨大的寿桃,周遭还围了一圈小寿桃。
这下子不止孩童,就连见过世面的老人们都纷纷拍手称奇。
这一波尚未落尽,第二波已经升空,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麻姑献寿。
彩云缭绕 ,衣袂飘飘,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那宝相庄严的仙姑竟然会动,抬手将灵芝酒倾洒出来时引出一阵尖叫和惊呼……
最后一切归于沉寂,众人还是久久回不过神来,直到班主领着一帮艺人们过来向孙母贺寿,大家这才七嘴八舌的围了过来问东问西。
甚至有的已经开始提前相邀,等除夕夜要在家里举办宴会等等。
快要散席时,齐芗和李连朱各带了荣宝斋的管事小厮和家里的仆役等进去向孙母拜寿。
丫鬟托着赏钱过来挨个发,他俩互相推让,惹得众女眷们都笑了起来。
“有这俩后生管着家里和铺子,老身放心了。”孙母转头对齐氏道。
齐氏忙附和道:“可不是嘛,这李管家虽然年纪轻,但是沉稳端方有气度,这才第一回上手就把寿宴办的红红火火,连媳妇都自愧不如。芗儿虽然毛躁了点,但有孙大爷带着,铺子里的事务学的也都不错。往后可就指望这些年轻人了,”说着转向旁边俩儿子道:“你们也老大不小了,往后可要跟着好好学。”
还不等孙合琞与孙合瑿发话,那边齐芗忍不住叫屈道:“姑姑,这大喜的日子也不忘编排我啊!我哪里毛躁了,你问问连弟,当初一起学珠算的时候,开乘方他老记不住,还是我教的呢!”
李连朱忙打圆场,脸上忽然热热的,眼角一瞥看到斜刺里有个人正眼神怪异的盯着他,仔细一瞧才发现竟然是孙合璧。
这样的喧嚷的场合他原本是不愿参加的,但孙昌曦让他着手准备一切,自然包括邀请宾客等,孙合璧算是最棘手的一个,无论如何他都是孙家的长孙,如果缺席的话还不知道被外人怎么笑话。
所以他之前费了老大的功夫才把孙合璧搬过来,为了不让他觉得与女客同桌尴尬,刻意把孙合琞与孙合瑿也安排在了这边,反正那俩哥儿都没心没肺,也未曾记恨过孙合璧,席间没少凑过去跟他搭话,倒是不至于冷场。
可自己整晚都在忙,居然把他给忘了,这会儿被那眼神一扫,登时觉得万分愧疚。
“这时候也不早了,我已着人去送客了,连朱,你带人先送大公子回去安歇,一会儿过来再料理这边。”正好孙昌曦来了,和齐氏以及儿女们一起送孙母回内宅,将孙合璧丢给了他。
李连朱忙应声,跟齐芗道了别,退到一边等他们走了,这才硬着头皮过去见礼。
孙合璧全程冷着脸,任由仆人们将他扶上肩舆,看也没看他一眼。
下了台阶后,李连朱将灯笼交给前面开路的仆人,绕过去悄悄抓了桃符的袖子,小声问道:“你家公子怎么又闹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