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秦国 ...

  •   女皇陛下的退位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

      最起码安王和太上皇是没想到的。

      按照他们之前所设想的套路,这个女皇就应该霸占着位置说什么也不退,然后他们就可以到处宣扬她的言而无信啊或者不问自取、小偷行为,以此拉拢一批人,他们甚至不用召集很多士兵,人数只要刚好够他们控制京城的安防,能够控制住皇宫就行了。

      舆论控制、秘密训练士兵、联合一部分不得志的大臣,这期间可能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但他们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一举将那个坐在皇位上的女人推翻,甚至砍下她的头颅。只要那个女人一死,她没有后代,支持她的大臣没有能够拥护的下一位继承人,不用费吹灰之力便能将那群人打散。

      可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这才开始了第一波操作,人家就一反套路地把胜利果实双手奉上了。

      女皇陛下的旨意里说的很清楚,她先讲述了一下如今经过安王暗戳戳的宣传已经闹得人尽皆知的上位史,用一句话概括了秦国当时没有皇帝的危机,再用大篇幅讲述自己会登基的理由,并在旨意里严明自己确实是在代替她的父皇行使皇帝的权力,最后,再以女儿的口吻表达了一番对自己父皇能够安全回归的欣喜与感激,并爽快地说,要把自己暂时代管的一切都交还给她的父皇。

      这故事情节的发展弄得太上皇一脸懵逼,在接过了那原本属于他的玉玺和龙袍的时候,整个人还晕乎乎的。

      反倒是他身后的安王显得更平静一些——

      反正像这种自己准备工作做到一半结果半道上被釜底抽薪的情况,他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他早就习惯了。

      无论如何,他们想要的最起码还是到他们的手里了,这就是最好的一件事了。

      虽然安王作为和他那妹妹打交道还算多的人,并不觉得自己这个阴险狡猾的妹妹不会就这样爽快地放弃权力,但毕竟现在,皇位已经顺理成章地归属于他的父皇了。

      他们曾经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和相同的目标而成为一帮人,对外散播不利于皇帝的消息啊、在王府内挖暗道招兵买马啊,这些都可以说成是他为了他的父皇所做的。可如果现在,在江山已经变成他父皇所有的情况下,他若还保留这些东西,他的父皇可不会感激他,相反,还会警惕他。

      这是他不想要的。

      想到当初将父皇接回王府之时,为了鼓舞士气,彰显自己这一脉的本事,特地给他父皇看的地窖、兵甲、地道、暗格、死士、谋士和其他乱七八糟各有用处的人,以及这几日里他进宫面圣时,父皇看向他那明显不如之前亲近的神色……

      安王咬了咬牙,遣散了那些刚招来的义士,打发掉了那些一直在街上故意散播消息的地痞流氓,把那些攒了七八年准备用来对付他那妹妹的手段全部撤掉,把自己包装成无害的模样,重新赢得了他父皇的喜爱。

      但同时,安王和太上皇也都知道,他们曾经那段亲密无间父慈子孝的日子,就在这时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就在安王和太上皇各自摩拳擦掌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们才突然间发现,自己似乎……高兴得太早。

      虽然皇位到他们手里了,但是,皇位不代表皇权。

      当老皇帝第一次上朝一抬头一眺望发现整个朝堂自己什么人也不认识,朝臣们所启奏的事情他也听不懂,他提出的也一定会被大臣们以各种理由“劝谏”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这是被他那个女儿摆了一道啊!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些皇位交替时候约定俗成的规矩。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皇帝想要当皇帝,并不是他穿件龙袍拿着玉玺就叫皇帝的,他需要被其他人认可,需要有人听他的话为他办事。有权力的,才叫上位者,没权力而空有名声的,就只是一面旗帜。

      老皇帝被摆了一道的地方就在这里。

      一般的皇帝在登基之后是如何保证自己手握皇权的?

      一方面是继承老皇帝的,原先支持老皇帝的大臣因为老皇帝因各种不可抗力离开之后,自然需要认新的主,这时,被老皇帝承认和托付江山的新皇帝就是很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培养。这些人或是在皇帝还没登基之前就已经跟随他,又或是在登基之后向他靠拢或者通过种种方式出现在他面前,在给予对方一定权力的同时,收服人心。

      那么问题来了,以上的这些人,这位曾经的太上皇有吗?

      将皇位交给他的女儿显然和朝中大臣有了默契,只看他们在他无法理解奏折内容的时候也不会给他解释,就足以看出这些人并不是认他为主之人。

      而他那个女儿主动兑现了当年那些大臣们一齐许下的诺言,将皇位还给了他,在外人看来,他这个女儿显然是个孝顺女儿,不仅孝顺还于国有功,将她推举上皇位和拥护她的那些大臣自然也就是有功之臣了,即使他看这群人再不顺眼,在没有抓到这群人把柄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将这些人撤职。

      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撤职,就没有空余的位置和权力,就算他作为皇帝的这段时间有不少不得志的臣子们投靠他,可那又如何?

      他连给他那个大儿子安王换个有实权的活计都没办法做到,更不要说给这些臣子安排工作了。手里没了骨头,哪只狗还愿意冲着你摇尾巴?

      后宫之中,除了德妃之外的其他嫔妃都以身体不适作为理由依旧留在她们儿子的王府,没有回来,朝堂之上,他也每次都无话可说,对于朝臣们的奏请摸不着头脑……

      一次次的打击,让兴奋的心情终于平静,愤怒的情绪撑满了整个胸腔。

      他这是被这群人当成傀儡了么?!

      ……
      ……

      太上皇内心的苦,没有人知道。正义的京城百姓们在看到自己支持的太上皇又一次当皇帝了,就心满意足放过了这个话题,去寻找新的“不平事”。

      京城之中,没有了有心人的舆论引导,一直以来一边倒的“夸太上皇骂女皇”的舆论趋势得到了改变,不少百姓都在女皇将皇位还给太上皇之后夸起了她的孝,曾经她为百姓们所下达的那些好的旨意也慢慢被人记起,一时间,被骂了三个多月的女皇,如今的公主殿下,又一瞬间从一个心机女变成了女儿家的典范,受人称赞。

      而这一切,秦萌萌是都不在意的。

      刚退位的她,趁着她那还沉浸在惊喜之中的父皇不注意,直接从皇宫之中搬到了京城边缘的相国寺里,名义上是为了秦国的富强吃斋念佛诵读经书,实际上,她早已经在进了相国寺之后便换了身男装,随着前来集市的人潮,离开了京城,往秦国的西边而去。

      皇帝也许是个权力最大的职业,但这个职业也有很多的限制。比如说秦萌萌在当上皇帝之后,只出过一次皇宫,如果不算每年中秋到皇宫门口评选“秦国第一美”的话,那还是她刚得到朝臣们的承认,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被她刚上任的先生卫人美带出去的。

      秦萌萌至今还记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就是穿着她先生小时候的衣服,和先生手拉手来到的相国寺的集市上,第一次真正认识了秦国、秦国百姓和这个世界。

      而这一次,她依然是借了她先生年轻时候的衣服穿出了门,只是同行的不再是她的先生,而是先生的子侄辈。一行人恍若出门游学的学子,聚在一起雇了辆牛车晃晃悠悠往西边的道上前去。

      卫家的少年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看,这一辈之中最好看的那个卫小弟被她点为“秦国第一美”,作为外交使节出使夷国去了,但其他卫家的孩子颜值也不低,秦萌萌作为皇家子弟,祖祖辈辈都受着良好基因的影响,当然也不会丑到哪里去,一行漂亮的少年郎人在牛车上或谈古说今,或引吭高歌,潇洒的动作和随性的表情令人钦羡。

      秦萌萌很享受这样的出游。

      她喜欢每到一个地方就尝尝当地的菜,喝喝当地的茶,与田间的老农磕磕巴巴讲方言,在当地的集市上看着人潮涌动还要往全是人的地方挤。

      在很早之前,秦萌萌就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机会可以到秦国的各个地方去看看。

      虽然皇帝出宫也不是没有旧例可以遵循,但那种出巡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不适合正在上升期的秦国,也不适合只打算多了解了解秦国的她。

      她真的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国家,她想知道她所统治的这片土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她的百姓除了京城那种充满着正义感的百姓之外,其他地方的百姓是什么样的性格,他们的生活又是否有因为她而变好?

      天知道,每一次她在朝臣商议完了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她需要在圣旨上按玉玺印的时候,她的内心有多紧张,有多么的不确定——

      我真的能够管理好这个国家吗?

      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那条时常泛滥的秦河究竟是什么模样?河水是混浊还是清澈?

      据说和夷国一样可以制出好的陶器的土壤究竟是什么颜色的土?

      蛮族人究竟长什么样子为什么秦国所有人都怕他们?他们为什么会怕?而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不怕?

      为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她把藏书阁的书都翻烂了,可有些答案,即使是圣贤也无法解答。随着对秦国治理的越来越深入,她的无知也暴露得越来越彻底。

      这一趟秦国游是势在必行的。

      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让太上皇坐镇京中,自己则趁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太上皇一人身上的时候乔装打扮低调出门,去见识一个真正原汁原味的秦国,秦萌萌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

      她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满满的,白天出门,到了夜里则将自己白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部记录下来,为之后调整秦国的国策做准备。

      至于如今在京城蹦跶的那一位……

      秦萌萌半丁点儿也不担心。

      二十多年与朝臣们的磨合所积累下来的信任与亲近,她不认为会被她这位只一眼就能看出半只脚入了土不说还更年期的父皇给轻易拉拢,加上她主动退位给这些大臣们留下的好名声,想要掌握朝局,她这位父皇怕是还要费不少的工夫。

      加上她与先生之间的默契,她那父皇怕是要当好一段时间的傀儡皇帝了。而这一段时间,也足够秦萌萌看遍秦国的山河风光,回京去实施她之前和先生一起制定好的计划了。

      秦萌萌和卫人美制定的计划,实施起来有些复杂,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两个字,逼宫。

      回顾一番前情。

      一直以来秦萌萌之所以无法被百姓、被朝臣们真心实意地认为是真正的皇帝,会在老皇帝回来之后无法站在他面前中气十足说“朕”,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还不就是她当年得到皇位的途径太过诡异了?!

      什么皇帝被俘,为了不付赎金,朝臣另立新皇暂代,这一切,前所未有,从传统和礼法上都说不过去,也没有惯例可以遵循。

      既然如此,她就干脆让一切变得有旧例可以遵循。

      先把皇位还给她那个正统的父皇,然后直接找个理由带人杀进皇宫,逼她那个已经有皇帝之名的父皇写下传位诏书——

      这下,有诏书,历史上也有类似的逼宫先例,所有当皇帝应该找前任皇帝办的手续她全部补个齐整……

      这样总没人会再说她得位不正吧?

      而一切计划的实施,就等着京城里她的先生完成所有准备工作,找准时机,一声令下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秦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