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子夏一 ...

  •   子张说:有志者应该见到危险时,奋不顾身;见到利益时,考虑道义;祭祀虔诚,居丧悲哀。这样就可以了。学子说:读书人写文要有良心,遇到利益得失别放在心,礼佛时要诚心,朋友往生要伤心,大概是可以的了。

      子夏告白:古运良是马来西亚人。

      子张说:拥有优点不发扬,信仰道义不忠诚,这样的人,有他没他一个样。学子说:读书人不违心,有正确的价值观,就可以了。

      子夏告白:古运良是独中生,就读吉隆坡循人中学。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子夏说:可以交朋友的人就相交,否则就拒绝。子张说:我听到的与这不同。君子尊重贤人,容纳众人;赞扬善人,同情弱者。如果我是个大贤人,什么人不能不容纳?如果我是个坏人?人人都会拒绝我,那我又怎么能拒绝人家呢?学子向良人请教交友。良人说:水良说了什麽呢?学子回答说:最好的朋友就是最大的敌人。良人说:我说最好的朋友就是最好的朋友。

      子夏告白:写到这一章,古运良已经49岁了。

      子夏说: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必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想做大事,就用不上了,所以君子不搞这些小技艺。良人说:即使是小道,还是有人行的。谁能行大道,恐怕就是君子了。

      子夏告白:想起初中14岁时,一转眼49岁。

      子夏说:每天都学到些新东西,每月都不忘所学会的东西,就算好学了。良人说:爱好学习,就是要懂得评断的优劣,懂得书的好坏。

      子夏告白:十四岁时的时候,学校被社会党入侵,当然读不成书了。

      子夏说:广泛学习并且不停地朝著目标前进,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且联係实际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良人说:仁德就是要修心,至于心要怎样修,就要懂的爱人,除此之外还要有同情心,这就是仁德了。

      子夏告白:如果古运良读成书,他会追求温碧瑞,温碧瑞是同学。

      子夏说:工人在工厂中生产商品,君子在学习中掌握道义。良人说:每个人都要工作,君子也不例外。

      子夏告白:古运良的人生就改变了。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良人说:伪人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

      子夏告白:就没有了在马特市写文的因缘。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看起来他很严肃,接触后就知道他很温和,听他说话却很严厉。良人说:慈者不是笨蛋,不是傻瓜,不是白痴,一定要注意。

      子夏告白:所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古运良一定会在马特市写文。

      子夏说:领导树立了威信后,才可以指使群众;没信誉时,群众会以为你在虐待他们。下属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后,才可以去劝谏领导;没得到信任时,领导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良人说:慈者之所以会成为慈者,因为天下人有慈悲的心肠,反之也都此,社会就因为如此才混乱,大道一定要有人行。

      子夏告白:所以,这都叫因缘。

      子夏说:要明辨大是大非,但可以不拘小睗。良人说:成圣贤人,就要先成就自己,成就社会,成就众生。

      子夏告白:感觉到什么都是已写好。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衹能做些洒水扫地、接待客人之类的小事。没学到根本性的东西,这怎么能行呢?子夏听到后,说:哎,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这好比于草和木,都是有区别的,怎能随意歪曲?能有始有终地教育学生,衹有圣人能做到吧!水良说:每天枯燥的工作,有什麽用?学习到圣人的学说,也派不上用场,学来干什麽?良人说:哎呀!水良的话过头了,读了圣人的学说,就会不越轨,不越轨自然能进入轨道,步入人生正途。至于圣贤人自然能成就大道。

      子夏告白:而这时是再演义一篇。

      子夏说:当官当得好时还应该注意学习,学习学得好时就应该去当官。良人说:做官不学习就会变成贪官,做人不学习就会变成贪狼。

      子夏告白:老天对我们知根知底。

      子游说:办丧事,衹要能表达出悲哀的感情就可以了。良人说:朋友往生了,不要嘻皮笑脸。

      子夏告白:是不是老天有我们的模子。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算很难得的了,可是还不能算仁。良人说:我的朋友水良还算可以,但是还没达到慈的标准。

      子夏告白:是!

      曾子说:子张虽然外表堂堂,但难于和他一起做大事。良人说:没有上进心的水良,很难与他一同去追求慈心。

      子夏告白:老天要我们好好做人。

      曾子说:平时,人很难表露自己的感情;衹有死了亲人,感情才能表露无遗。良人说:患难见真情,有爱自然能真情流露。

      子夏告白:哪些被扭曲的,快快回覆自如。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顺,其他方面别人都可以做到,衹有他不更换父亲下属和父亲的规矩,是难以做到的。良人说:孔明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美谈。

      子夏告白:什么是自如?就是要如法。

      孟氏让阳肤当法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现在的领导,不做好事,民心早已散尽了。如果瞭解了案情的真相,就要怜悯他们,而不要因案情大白而自喜。良人说:治理国家要同心同力,大道不远了。但是偏偏反其道而行,一国是这样,各国是这样。

      子夏告白:什么是如法?就是要证更高的生活境界。

      子贡说:纣王的无道,并不象所传说的那么厉害。所以君子最讨厌自己身上有污点,一旦有污点,人们就会把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他身上。

      子夏告白:为什么要证更高的生活境界,我们烂行吗?

      良人说:曹操杀了多少人,谁知道?在中国的一般小说和戏曲上,曹操总是以一个大奸大恶的型态,出现在每个人的眼前。究竟除去了历史的镜头之后,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有一天曹操出师不利,战情吃紧,致使粮食短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曹操只好下令减少配给,对于有怨言的人,一律斩首示众。这种强硬的作风,使得后人把曹操定位在冷血动物类。往往曹操坏的一面,总是掩盖住他好的一面。有一次,曹操去参加葬礼,他对所有的人说:我们的好友,生前最喜欢听驴子叫,现在我们来学驴子叫,来掉念他吧!曹操这种细腻的情感,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窥见一斑。严格来说,曹操是个很能掌握时势的人,也无怪乎许邵为他下了一个最贴切的评语: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

      子夏告白:烂!可以。

      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良人说:菩萨不能有大过错,信徒是不能接受的。

      子夏告白:不烂!好。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并没失传,还在人间。贤人能瞭解其中的大道理,不贤的人衹能瞭解其中的小道理。到处都有文武之道。孔子处处都学,哪有固定的老师?学子向水良问道:大道谁能成就?水良说:为政者能成就。学子向良人问道:圣人谁能成就?良人说:成功者能成就。

      子夏告白:事不敬、人不安。还是别做烂人好。

      叔孙武叔在朝庭上对大夫们说:子贡贤于孔子。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子贡,子贡说:拿围牆做比喻吧,我的牆齐肩高,站在牆外,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孔子的牆几丈高,如果不从大门进去,就看不见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的景象。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叔孙先生这么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小罗对大家说:水良比良人好。水良说:小罗你不喜欢受戒,自然说水良比良人好。

      子夏告白:为了自己子女,为何还要烂?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衹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小罗诋毁良人。水良说:不要这样做,良人学孔子,孔子吗,是太阳很难超越的。

      子夏告白:烂,就是害人、害自己。

      陈子禽对谓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衆一心,共享太平。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小罗对水良说:你真是太谦恭了,良人怎麽能够比你还强呢?水良说:良人学孔子,孔子高山仰止,我们沿著良人的脚步,观境界。你看我水良,看到什麽?水良术语说的是良人。

      子夏告白:烂,就是不自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