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6、行行复行行 一五六 ...
-
苏府的茶饮宴开始。
今年的来客之中有一位家里是专门做茶叶生意的贵公子,这位公子名叫宋茴,尚且年轻。
他家中世代经商,十分富庶,可即使富甲一方,但他们宋家的祖辈里都没能出一个读书的料,因此家族里也没人走科考这条路。
而宋茴这次上燕京来找苏长明,目的只有一个,——想买个官来当。
宋茴是宋家长孙,长得肥头肥耳,油光水滑,体态臃肿,面目憨厚。
他身上穿的衣料、手中握的扇子、脚底踏的靴子,无一不镶金线绣羽丝。然而宋茴作为家中独子,从小备受爹娘娇惯宠爱,因此,从小到大,他的书是一点儿也没读进去。
他行不端,坐不正,爱恨上更是男女不忌。他才二十五的年纪,院中的美妾娈童就已经收了不少。
听上去如此不堪的一个人,竟然也想去拜访苏大人,这听上去就是一个笑话,就算苏长明是闭着眼睛选人的,但只要抓到了宋茴的拜帖,必定也能厌恶地扔到一边。
但今年宋茴还真就被选中了。
茶饮开展到最后一日,斜阳已西,来客纷纷起身告辞。
最后只留下宋茴一人,拽耳挠腮地还是坐着不肯走,且一幅羞于启齿的模样。
屋子里的人都空了,就只剩苏长明与他。
苏长明自然知道宋茴心中所求,却一直刻意冷落,为的就是今天最后的时刻。否则上百张拜帖里凭什么被选中的偏偏有此人一份。
“这个...那个...苏、苏大人......”宋茴抓了抓后脑勺,憨笑着对苏长明道。
苏长明:“宋公子有话不妨直说。这几日的饮宴上,不论是选茶或是烹煮,我瞧宋公子都十分生疏,若是有些地方踟蹰不解,大可相问。”
宋茴愣愣地一笑:“啊哈......苏大人真不愧是茶中行家,尽管我家世代卖茶叶,可我却极少染指这个东西,真是惭愧!”
苏长明又道:“若论起茶道的行家,宋家恐怕更是卧虎藏龙,苏某还怕自己是班门弄斧呢。”
“哦不不不......”宋茴连忙摆摆手,又舔了舔嘴唇,道,“苏大人实在是谦虚了,我们家那些人哪里能与苏大人比呢。”说着,他从衣襟的夹袋中掏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苏长明。
“苏大人,您打开看看。”宋茴咧嘴一笑。
苏长明接过后打开一瞧,神色顿时有些微妙,但他立刻就恢复了往常的神情。这样的事他也见惯不怪了,——信封里装的是三张地契,三张宋家有名的茶场地契,这三个茶场要是拿去买卖,少说也值两千万两。
苏长明抬头,道:“宋公子,这是何意?”
宋茴道:“这自然是送给苏大人的见面礼了。”
苏长明道:“无功不受禄。”
宋茴道:“这怎么能算作是受禄呢,这是家父家母的意思,他们在我临行前硬是命令我要将这份心意亲自送到苏大人手上,他们知道苏大人喜欢,所以特意从那么多家业里精心挑出了这三张地契。苏大人爱茶懂茶,这些地契要是到了苏大人手里才算是归宿呢。”
苏长明笑道:“这份礼苏某确实十分喜欢,但宋公子有所不知,我已年迈,这三座山的茶场我即便是收下了,恐怕也无力料理。”
“哎呀,这苏大人尽管放心,地契虽交到了你手里,但山上茶场里的茶农或器具,我们家一概不动用!这样,其实就只需苏大人闲暇时去瞧瞧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费心思料理。我们苏家照样都替大人打点好。若非要说花力气的事嘛,哈哈,顶多就是年底的时候,等到苏大人要翻账本了估计就得眼花了。因为这三座山一年的流水与收成,总共加起来,可都要比您在朝廷二十年的俸禄多十倍不止......”
苏长明的嘴角一僵,这宋茴也真是太过草包了一些,张嘴说出来的话竟这样赤裸裸。
苏长明的手指在信封上点了点,道:“若是这样,苏某就更不敢担此大礼了,这样轻松的甩手掌柜当着,长此以往恐怕心中会有愧。”
宋茴的手开始不自在地放在自己的肚腩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抚着,他的目光有些胆怯地向下看去,嘴里道:“不必不必......不必有愧,家父家母说了,苏大人若是有空,定要来我们宁州游玩两天,我们宁州地方虽然比不上燕京热闹,但有山有水,吃的好,喝的好,住的好,唯一的缺陷嘛就是...额,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宁州城的长史突然病故,此后那位置一直就空缺着,唉......这......”
苏长明勾起唇角,他也不接话,只是捧起茶盅轻轻啜了一口。
宋茴只好舔舔嘴唇,继续暗示道:“不过苏大人要是来了宁州城,我们必定热情待客!哪怕长史这位子空缺着,我也能将自己当做宁州城的长史来接待苏大人,该有的仪仗、酒菜,哈,必定样样齐全。”
苏长明这才道:“宋公子毕竟也不是真正的宁州长史,若是越俎代庖恐怕不妥吧。”
宋茴连连点头:“是是是,苏大人说的是,没长史远迎...的确多有不便......”
苏长明左看右看这宋茴也憋不出什么别的来了,也就不再耽搁时间。他放下了茶盏,道:“宋公子的意思,苏某明白了。”
宋茴立即惊喜地眼睛一亮,可他还没说话,苏长明却将装着地契的信封退了回来,道:“但这三张地契,恕苏某不收。”
宋茴的脸色立刻失望地一垮,可苏长明却话锋一转:“不过......”
这一张一驰的,差点把宋茴的心脏都打成了结,宋茴立刻跪倒苏长明面前,哭嚎一般道:“只要苏大人能帮我这个忙,我宋茴...不不不,是我们宋家,必定有求必应!”
苏长明只道:“现在也无旁人,那苏某不妨直说,宋公子要的官位,可以。只不过,这三张地契与苏某而言实在是多余。”
宋茴立刻道:“那苏大人要什么?只要我们宋家出得起,就一定双手奉上!”
苏长明笑道:“左不过是一个县城的长史罢了,宋公子难道就这么迫切吗。”
宋茴吸了吸鼻子,委屈道:“苏大人有所不知,从我曾祖父那一辈起,就开始巴望着家里能出一个贤才考取功名,可不论我们宋家再怎么有钱,在达官贵人面前也始终抬不起头来,外人也总说我们是下流商贾。只可惜不论是我祖父还是我父亲,都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到了我这里,已经是燃眉之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苏大人,您一定要帮帮我们啊!”
苏长明道:“宁州城么,容苏某再掂量一番——”说着,他停了停。
宋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目光前所未有的真诚。
苏长明接着道:“宁州城距离燕京路途遥远,但如此富庶之地,若真放任,也确实不妥。可你一不懂政务,二不熟悉为官之道,若真将宁州交予你,要是捅了娄子,苏某便是罪人。因此,你若走马上任,那宁州的事务,必须日日事无巨细地禀告于我。”
宋茴的眼眨巴,他拍胸脯保证道:“苏大人安心!若是换了我上去,必定事事都与苏大人禀告商量,样样都让苏大人过目知晓!苏大人对我们苏家,有...额...再造之恩!”
苏长明这才又捧起茶盏,轻轻勾唇一笑。
.
从燕京到宁州城,宋茴乐乐呵呵、悠哉悠哉,七拐八绕。
他带着回家的队伍游山玩水得走了一路,这一路上竟然花了整整一月之久。
他是堂堂的宋家大少爷,队伍里足足塞了一百多号的人马,有会武功的,会做饭的,会缝衣服纳鞋底的,还有暖被窝的,恨不得样样周到事事具全。
而这么长的一支队伍,宋茴却丝毫不留心,以至于回来的一路上,车队里有一部分人都已经被悄悄调换了,他也丝毫不曾察觉。
齐祯就是混入队伍的一员,他日日盯着宋茴,观察此人脾性,摸清他的喜怒,以便自己日后利用。
可盯了几日齐祯就不盯了,他轻松地下了结论:宋茴酒囊饭袋一个,贪图美色,什么心机谋略,一概没有。
颠簸的马车上,齐祯拿起一把匕首,将它在火上慢慢炙烤,一直烤到刀锋发红发烫,随后他拿起一块干净的白巾子,拧起来放到唇边,张口紧紧咬住。
齐祯缓缓抬起手中刚刚烤过的匕首,他深吸一口气,将锋利又滚烫的刀锋对着自己躯体上的肌肤划了下去。
皮肉上被烫坏的碎屑,顿时烫焦掉落。
齐祯疼得喉咙里呜呜作响,恨不得要把口中的毛巾咬断,但他手中的动作却不能停。
刘承就坐在车外,他手中握着驱车的马鞭,抿着唇,默默地听着身后自车内发出的痛苦呻/吟。
刘承不知道用利刃亲手隔开自己的肌肤是怎样的煎熬,可听着齐祯那一声声极力忍耐的闷哼,便能体会其中都饱含着什么程度的痛苦,真是闻之令人胆寒。
“哐当”一声,车内匕首掉落,齐祯的衣衫上沾满了血迹,他浑身痛楚地瘫倒在坐垫上,双眼无神地看着从晃荡的车帘中透进来的几丝光束。
一个月前,他扮作陶匠混入苏府,苏长明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还如同雷击一般,震荡着他的灵魂。
“当初战场上的那次魏军突袭根本就是捏造的!为了让你在战乱中被炮火所伤,他们假借了魏军突袭的名义将你引出了营地。”
——怪不得,那日他叫上简旭晨随自己出去营救封沉安,可到了炮火中,转头却不见简旭晨的身影。
“陛下已经病入膏肓,这两年里,就连上朝的日子都改为了一月四次,其余场合鲜少露面,现在进进出出前后忙碌操持的都只太子一人而已。新君登基的局面早已经被把控得十之八九。朝中众人心中都清楚,现在躺在病榻上的陛下不过就如同一尊傀儡。”
“他明知你无意于盛国公府的世子之位,但偏巧身体向来康健的齐崇元夭折了,到底是谁投的毒至今未解,与你作对的齐钰晖也因此事丧命,你名声大臭,从此只能依附于他,一箭双雕,好不漂亮。即便此事无证据,但我苏某不相信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
“若非齐家长房还要存活,你祖父祖母能松口将你推上世子之位?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初你好像什么位子都有了,但若离了他,就可以比最初任何时候都要惨。”
“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封沉安是靠着你齐佩迎才能有今天的,你身上的军功和一呼百应的军心,如何不叫他在意?”
“起初我与不惊都以为,他对你的防备至少还能再缓几年,却不想他已经对你猜忌至此。”
“佩迎,你现在总该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重新出现在你从前的挚友、现在的储君身边了吧?他的戒心比谁都重,若被他知道了这两年里你竟然一直都在大魏,且与璇亲王肖寒同居一处,那会是怎样的后果?”
......
齐祯看着自己身上的伤口,他苍白的嘴唇缓缓裂开一个惨笑,像是悬崖上要落尽万丈深渊里的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