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不着调 ...
-
沈振扬在书院没回来。
但礼物还是派丛嬷嬷送了过来,是两匹给沈知年做衣裳的料子,从质地看,是锦缎,但颜色过于深了,显老。
赵氏撇撇嘴,心里骂了一句,老贱人,你这是因为料子颜色显老,不给你家男人做,却送到我这里来?哼,谁稀罕?!
沈知归也觉得温氏只送两匹布有些说不过去,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给大哥沈知年,“大哥,你拿去用,没有了跟我说。”
两人都是从沈于氏肚子里爬出来的亲兄弟,彼此自然是了解的。
沈知归知道自己这位大哥,什么都不好,就好去茶馆听书听曲儿,说是茶馆喝茶没什么大的消费,但有老话说,哪有君子不养艺人,沈家又出了个摄政王,所以沈知年出去头顶上的光环就是摄政王的亲伯父,这出手能小气了吗?
是以,每回沈知年去茶馆听书听曲儿,都出手大方地打赏艺人。
赵氏是个手紧的,这大半年沈知年在家赋闲,又没进项,她把持银钱就更滴水不漏。
弄得沈知年每回跟她要点零花钱,都被她数落得没皮没脸,很是无趣。
沈知归这五百两银子,对沈知年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他怎么能不高兴?
是以,很愉快地接了银票,跟二弟道了声谢。
赵氏呢看着酸溜溜的,她认为,作为二弟的沈知归,你们二房有的是钱,你大哥过生辰,你给他送银子话,那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大嫂吗?你不该也顺便给我添点体己钱吗?
是以,她抿抿嘴,说,“还是二弟手头松快啊,不似我们大房这边,都快揭不开锅了。”
这话说的,着实煞风景。
把沈知年气得狠狠瞪了她一眼,骂道,“你浑说什么?还有自己个儿咒自己个儿的吗?”
沈于氏本来看着俩儿子和和气气的,她也高兴,但赵氏这一句话就惹得她脸变色了,“赵氏,你父母难道没教你,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吗?你这张嘴,跟刀子似的,有点福气也被你糟践光了,再说不中听的,就滚出去,我这里容不下你!”
赵氏吓得忙跪下告饶。
沈于氏气得扭头不看她,也不让她起来。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锦言锦画她们都低垂着头,不敢说话。
难得的沈锦鸢也没说话,老实地束手站在沈知归身后,似乎出去当了几天乞丐,性子稳成了,也不刁蛮了。
“祖母,今儿个是伯父的好日子,也是您当年的受苦日,孙媳没别的,这盒点心叫四季如意,是孙媳亲手做的,祝愿祖母吉祥如意,健康安泰!”
她笑吟吟地,亲手把点心盒子送过去,打开,里头是四样不同款的点心,每一块点心上都有字儿,合起来念就是四季如意。
沈于氏笑了,说,你这个小丫头啊,就是个古灵精,最知道怎么哄老太太我高兴!
“祖母,您高兴了,就让大伯娘起来吧?地上凉……”
韩蓁蓁笑着说道。
“嗯,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她起来吧!”
程嬷嬷过去把赵氏扶了起来。
赵氏看了韩蓁蓁一眼,眼神复杂。
“大伯娘,这是给您的……”
韩蓁蓁示意素衣把两样礼品以及银票送上。
本来她也准备了五百两银票,但沈知归这个公公送了五百两,她作为儿媳就不好跟公公送一样数额的,所以悄悄让素衣撤下了一张,送了四百两的。
赵氏大喜。
儿媳罗氏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产了,倘若给沈家添个大胖小子,那她这个当祖母的就得好好破费了,可她不似温氏管过沈家中馈,明里暗里的贪了不少,她男人也不是大官,没人给他送礼,所以,她这个管家婆,管来管去的也就沈知年当县令那些年的俸禄,那哪儿够花啊?也幸亏沈于氏是个大方的,知道大房日子过得紧吧,时不时地贴补她些,不然她们真的早就揭不开锅了,这话她可是实打实说的,不好听罢了,但真是实情。
她见钱眼开的那样儿,韩蓁蓁很是看不上。
但她可不是为讨好赵氏,而是为了让沈于氏高兴,在沈家,对沈惊城好的也就沈知归跟沈于氏了。
沈知归是打心眼里想对沈惊城好的,但身边一直跟着个使绊子的温氏,所以有些时候他有心无力,为了不惹得温氏发牢骚,他对沈惊城还是关注的少些。
沈于氏却是真心呵护沈惊城的,甭管什么事儿,那都替着沈惊城着想。
在她那里,谁想不给沈惊城面子,那就是不给她面子,她绝不会轻饶那人的。
所以,这些年来,沈惊城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沈家后宅一直都平平静静的,没做出什么让旁人抓把柄的事儿来。
韩蓁蓁这一掺和,气氛又重新好了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和和气气地吃了一顿饭。
饭后锦言锦画以及锦鸢她们结伴去二房探望温氏了。
韩蓁蓁也要去,毕竟婆婆生病了,当儿媳的是该侍疾的。
但被沈于氏叫住了。
屋子里这会儿就只剩下沈知年两兄弟,沈振煜以及特别被留下的韩蓁蓁了。
“行了,老大,蓁蓁也不是外人,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
沈于氏骨子里其实是个很直爽的。
韩蓁蓁心里苦笑,就知道这家宴不是那么好吃的。
“蓁蓁啊,大伯呢,本来今儿个是想求惊城的,可他太忙,我也抓不着他,就只好跟你说了。”
沈知年看看老娘,老娘对他点头,上回赵氏闹腾,老娘就许给他了,要等他过生日把惊城找来,好好说说他的事儿,哪知道,今儿个沈惊城进宫了,沈于氏的意思,跟韩蓁蓁说也一样。
但沈知年其实有些心里没底儿。
若是沈惊城在这里,老娘帮腔,二弟再说几句,沈惊城就是再不愿意帮他,那不看僧面看佛面,也得答应下来。
只要他答应了,那他的事儿就妥了。
可一个小乞丐在这里,人微言轻的,跟她说,有用吗?
他这话一说,连着沈于氏以及沈知归、沈振煜四个人八只眼睛,都齐刷刷地看着韩蓁蓁。
其实四个人心里想的都不同。
沈知年不用说,怀着极大的期望。
沈于氏眼神是玩味的,她在琢磨,小丫头出身不高,出嫁前也没人指导她怎样做一个妥当的摄政王夫人,现在,大伯求她,她一口应下来,万一惊城不答应,她可就食言了。可她若是不应,当场就得罪大伯了,到底她要怎么回答?
沈知归是盼着韩蓁蓁答应的,他大哥也的确是不能再在家里呆着了,一家子人要活呢,虽然沈家不至于让他们缺了吃喝,但毕竟一个男人能赚钱才在妻子儿女跟前有威严!
沈振煜却眼巴巴地看着韩蓁蓁,心底里有个声音在喊,好美啊,韩蓁蓁,你怎么那么美?美得我心里痒痒的……
“祖母,大伯,父亲,前日,大人还跟蓁蓁说,过日子要阖家团结才好,家里个个都顺当开心,那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大人的话,蓁蓁铭记在心。所以,蓁蓁回去一定把大伯的原话一字不漏地转述给大人,大人定会好好斟酌的。”
韩蓁蓁这一番话说来,沈于氏眼底掠过一抹笑意。
是个懂事儿的,该说的一字不漏,不该说的一句不多说。
着实不错,有我当年的范儿!
沈知年呢,虽然没得到直接肯定的回答,有些失望,但也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沈惊城真说了阖家团结这样的话,那他就一定能想法子帮自己,自己不顺当,长房一支没落了,谈什么阖家欢乐?
沈知归却暗暗为儿媳点赞,说话滴水不漏,不得罪长辈,还不乱给惊城揽差事,不错!
沈振煜呢,就跟花痴一般,直接说,爹,我就说弟妹是个好的,这下您知道了吧?人美心也美……
“混账,说着说着就不着调了。”
沈知年骂了沈振煜一句,前半句他说的还挺好的,后半句是他当大伯哥的该对弟妹说的话吗?太轻佻了。
从福禄堂出来,韩蓁蓁带着素衣跟英姿走到月亮门,就见沈振煜堵在门口,一脸没正经的笑,冲着韩蓁蓁龇牙,“韩蓁蓁,你帮了我老子,我也帮你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