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借宿 ...

  •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染湿了山间的泥泞路道,一股潮湿阴郁的气味在山林间肆意弥漫着。
      这里是位于诺林帝国边界西岭之地的一道山脊,穿过这座名唤俞涯的山落,就正式进入了诺林帝国西岭之地的腹地。
      蜿蜒山路间,一队身着蓑衣的人马渐行渐近,朦胧月色下依稀可见皆是一群青年才俊。
      “……看目前这情况,我们怕是要在这山里过一夜了。”有一清亮的声音这般说道,“早知我们方才就该在那村庄里停歇一晚的,如今这山野村外的,又下着雨,也不知该上哪儿去找个歇息的地儿?”
      说话的人,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略显稚嫩,但其实早已及冠二年。此时,他瞧着周围寂静无声的环境,心里莫名浮现一丝忧虑。
      这队人马在今日申时中刚抵达俞涯山脚下的一处村落,在补足了食用的需求后,趁着天光尚亮,众人决定继续赶路。
      原想着能在天黑前到达俞涯山的另一面,却不想明明白日时还是天朗气清的好天气,今夜里竟无端下起了绵绵细雨。雨势虽小却急,不仅阻碍了众人行进的速度,也降低了众人视野内的清晰程度。最终导致众人不但没在天黑前出山,甚至还在俞涯山里迷了方向。
      “怎的,这种事又不是第一回了,别说你还没习惯。”粗犷的声音中充斥了不屑,这是一向与娃娃脸青年墨尚不对盘的薄庭。
      当然,薄庭的话也不假。这队人马自遥远的澜川海域而来,他们辗转各地,为了寻找各种奇珍异草,踏遍了大江南北,去过不少陌生地域,像迷路、缺粮少水,或如今日这般找不到落脚点歇息的事儿,都是常见的,总归有套自己解决的办法,实在不行,露天席地也非不可。
      只是今晚的雨来得出乎意料了些,众人因此毫无准备,导致了现下这般困窘的境地。所以,目前这队人马迫切地需要一处可以抵御风雨的遮蔽处,毕竟,雨夜行路,还是在山里,实在是危险了些。
      而此刻,为避免墨尚与薄庭两人间又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一向在两人之间充当和事佬的谦和男子汝歌开了口:“不必忧心,我此前问过村民,得知山里有一祠邸,名曰湘女祠,我们可在那停宿一宿。”
      这话一出,墨尚感慨道:“果然还是汝歌你最是细心啊!”,他顿了顿,又提出了一个疑问:“不过……这湘女祠,我们又如何找着?汝歌,你可问清楚了?”
      汝歌点头:“自然。”
      “村人说,俞涯山小径繁多,但从他们那到俞涯山另一面的,能保障车马畅通无阻的路径只有两条,这两条路皆是过去那些来往商队行过后,经年累月下开辟出来的。我们最开始走的那条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我们这一路走来,眼见路径愈来愈窄,想来早已在之前不知哪个岔口错了道。”
      “进山前,我也曾向村人们请教过,若是他们在山里失了方向又该如何?”
      “村人们说不必担心,若是在山林里迷了路,只要能找到一棵槐树,之后再顺着有槐树生长的路径走,就能在半路上见到一座祠邸,祠邸名唤‘湘女祠’,是一座由祠堂和民宿相连的屋舍,而从那湘女祠出发,就有一条直通出山的路道。”
      说到这儿,汝歌微微蹙了蹙眉,又很快展颜,温和道:“若是村人们说的不错,到时候我们向住在祠邸里的人问路也好,或是直接在祠邸里借宿一宿也好,总归不会在俞涯山里继续耗下去。”
      墨尚对此很是兴奋,倒是薄庭,反而挑了挑眉,说道:“听起来倒有点儿意思,只是,像这种建在山里并且有人愿意住的屋舍,应当有什么缘由吧?甚至听你的意思,这些槐树也能被当作路标来看待了。”他转眼扫视了周围一圈,这才注意到,他们这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竟有不少槐树矗立着。
      汝歌哑然失笑,薄庭看着粗犷,其实心思比墨尚还细腻。
      “这能有什么缘由?”墨尚时刻不忘挤兑薄庭,哼声道:“既然是祠堂,自然是用来祭祀的,何况建在山中的祠堂又不是没有,何必大惊小怪?汝歌,你别理他,继续说。”
      摇头,汝歌音色带笑:“薄庭说的,倒也不算错,那湘女祠确实有点来历。那村人给我讲了个故事,你们不妨听听。”

      传闻,在二十年以前,俞涯山上确实建了一座祠堂,但那座祠堂供奉的都是俞涯山脚下郑家村(也即是汝歌一行人补给的那个村庄)的祖辈们。后来有段时间,诺林帝国当时的女帝病重,甚至一度传出女帝驾崩的谣言,当然,最后都被澄清是假消息。只是谣言传播盛广,免不了引起帝国动荡,周围的邻国也因此蠢蠢欲动。终于,其中一个小国肃国联合了其他二三个国家对诺林帝国的西岭之地进行攻打,可惜帝国反应迅速,派出常胜将军海威侯对战。
      俞涯山作为西岭之地的一处重要地形,当时也被波及其中。而且郑家村的村民们为了避战,都被海威侯的人赶到了其他地方,祠堂里的祖先牌位自然也都被带走了,直到战事结束,郑家村的村民们陆续回来,大约是被吓着了,还是怎么的,都不愿意再把牌位迁回祠堂,于是俞涯山里的那座祠堂就这么被荒废了。
      但祠堂荒废的时间也不长,大约过了两年左右,有一名女郎中抱着一名婴儿来到郑家村。
      一开始,这名女郎中是住在村里因为战乱而多余出来的屋舍里的,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似乎是和那婴儿有关,有一天,那女郎中忽然找到村长那,在与之经过一番交涉后,那女郎中带着婴儿,两个人住进了俞涯山中的祠堂里去。就是自那以后,山里的祠堂才扩建了一间民舍,才有了人居住。

      “那女郎中为什么会带着婴儿离开村子,住到山里去啊?”墨尚疑惑问道:“她孤身一人,这样不会不方便吗?”
      薄庭并未说话,但他的神情显然也在述说着这一疑问。
      汝歌笑了笑,继续说道:“可也仅仅只是不方便罢了。”

      关于女郎中离开村子的原因,汝歌听到了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听说是因为自从女郎中来到郑家村后,村里有那么三四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听见鬼嚎声在叫唤,尽管村里其他人不曾听到,也不见村里有发生什么怪事,但单单就是这种叫声就扰得人不得安眠。为了安抚这三四个人,村长就出面和那女郎中商洽,希望她离开村子,毕竟比起作为外人的女郎中,村长自然更偏向自己村里的人。
      第二个版本,则是因为那女郎中带来的婴儿。一个婴儿,本来应该是很无害的存在。可村里但凡见过那婴儿的人,都有些讳莫如深,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那娃儿看起来长得白嫩可爱,可只要一和她对视,心里就感觉渗得慌。实在是邪乎!”
      大概就因为这种情况,那女郎中担心会对婴儿的成长有碍,就主动向村长提起离开村子的事,不过村长当然不能因为这种小事就赶走女郎中——毕竟女郎中来了村子里后,村里人都不用靠自己熬过病痛,甚至问女郎中看病时,也不愁付的诊费多贵,有些甚至只要带上些吃食之类的当诊费也可。
      所以,最后经过协商,女郎中搬到俞涯山里的祠堂去住,而村里的人可以为女郎中提供些她需要的物什。当然,会有这么一个结果,也是因为俞涯山里并没有大型猛兽之类攻击性高的动物。

      等到汝歌说完了这一故事,一行人正好来到了一处相较开阔的视野,而在众人眼前的,便是故事中的那一座祠堂与民宿相合的祠邸——曾经的郑氏祠堂,如今的“湘女祠”。
      “倒是巧。”汝歌望着前方的祠邸,微微笑侃了一句。
      “却不像祠堂。”薄庭沉声接了一句。
      “本就不是祠堂了。”墨尚眉眼轻慢道。
      不过两三句的功夫,薄庭与墨尚又较劲了一番,汝歌着实无奈,只得开口转移话题:“薄庭,你前去敲门询问一下。”
      “好。”
      薄庭翻身下马,朝着祠堂大门走去。
      墨尚看着他的背影,撇了撇嘴,有些不屑。
      “你们两个今日似乎有些异样!”汝歌看着薄庭的身影,突然说道:“我知你们俩素来不和,可平日里可不会像方才那般故意惹事。说吧,你做了什么?”
      听到前言,墨尚本有些悻然,但一听后话,他顿时就炸了:“什么叫我做了什么?怎么就是我的错了!”
      汝歌轻飘飘地睨了他一眼,“难道不是?”
      墨尚一噎,到底没机会反驳,毕竟真要追究,还真是错在他。
      沉默了半晌,墨尚还是解释道:“我不小心把他的锦囊掉水里了。”顿了顿,他强调道:“是真的不小心。”
      汝歌默了默,幽幽说道:“那锦囊里装的可是薄庭娘亲为他求来的平安符。”
      墨尚嘟囔:“我又不知道。”
      汝歌无奈摇头:“罢了,薄庭既然没将你揍一顿,想来平安符无损。回头我与他说一声,你们俩别再置气了。”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别让主子为你们这点小事烦心。”
      墨尚到底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