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家乡遇故知 ...
-
鉴于程航父母的变故,汪泉起了回家探亲的心思。
跟公司行政确认这几天忙完了后面不要给自己安排会议,她要休假。
她勤勤恳恳忙了这么久,那边自然没有异议。汪泉回家也没有提前跟爸妈说,反正她父母上班时间固定,不会因为她回家有什么改变。倒是她爸妈看她一声不响回来,以为出了什么事,问了很久。
汪泉趁机跟爸妈说了分手的事情,她爸妈不是老古板,不会整天催着她结婚生子,但她跟徐鸣在一起那么久,没有谈婚论嫁也跟家人无异,父母对此很吃惊,更担心女儿受伤难过。
汪爸爸是老师,说教的习惯难改,“年轻人不要冲动,也不要轻易说老死不相往来,为了面子置气,这么多年感情不容易啊。”
汪泉何尝不知道,但也没有明说,只讲:“他犯了原则性错误,也未必瞧得上我们小门小户,不是迫不得已,我们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汪泉妈妈一向是有傲气在的,汪泉这一点清高也多遗传于她,听了女儿的话她果断道:“既然这样那就不用可惜了,结婚之前能认清这个人是你的福气,你想开点就好,男人么,多得是。”
正在喝水的汪泉险些被她妈妈的话呛到,她是知道自己母亲开明的,但没想到这么飒爽。
第二天汪泉在家无聊,想起许久没有去母校看看,一路溜达过去。
正是周日,学校没有什么人,门卫在这里做了快二十年了,不仅认识汪泉,只要说自己是这里毕业的学生,想进去看看,也基本都会放行。
汪泉独自在学校闲逛,郁郁葱葱的松树配着古老的白色瓷砖墙面教学楼,静谧无声,恍如隔世。
但很快操场那边传来咚咚的篮球声,汪泉循声慢慢走过去,只见一个黑色的身影正在独自打球,她不禁扬起一抹微笑
——原来也有人跟她一样,一个人也很自由快乐。
汪泉站在旁边静静看了一会儿,对方年纪跟她差不多,身高腿长,虽然一个人但打法肆意好看,她甚至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直到那人也注意到她停了下来,汪泉自觉尴尬,转身欲走,却见他往前两步犹疑地叫她,“汪……泉?”
汪泉没想到还是熟人,她眯起眼睛打量对方,在他走近的瞬间终于想起,那股似曾相识从何而来……
他是林萧然,大她一届,她学生时代一直暗恋的……林萧然。
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初恋。
但那实在太久远,甚至在林萧然毕业后的几年里,汪泉自认还是喜欢他,可其实连面都没怎么见过,完全是她的独角戏。
如今时过境迁,汪泉才意识到自己活在想象里,此刻与其说她有见到林萧然的惊喜,倒不如说是对林萧然还记得她的惊讶。
汪泉灿烂一笑,大方道:“学长,你还记得我?”
林萧然认识汪泉是因为他们都是班长,学校经常会把全校的班长召集在一起开会、通知事项,一来二去,基本上三个年级班长都认识得大差不差。
而汪泉完全是肤浅地见色起意……但奈何她清高似天上月,断然不会主动追求表白,因此她跟林萧然之间,除了偶尔碰面的礼貌招呼,也并没有什么交集。
林萧然仍有些急促地喘息,额角也有细细密密的汗,他露出一个比汪泉还爽朗的笑,欣喜道:“真的是你呀,好久不见。”
汪泉被他感染,心情也更好,她问:“好久不见,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打球?”
林萧然抹抹汗,“我周末回家,上午没什么事就想来看看,顺便打打球,你呢?”
汪泉点头,“我也是,没事逛逛,没想到能遇见你。”
“我今天下午就回申城了,你呢,现在在哪儿?”
林萧然掏出手机,显然就要留联系方式。
汪泉忍不住笑了,“真的好巧,我也在申城,不过今天不回。”
“那太好了,”林萧然更开心了,自然而然提到,“那留个手机号和微信吧,我们失联太久了,以后多联系。”
俩人边往回走边聊,问了一些各自境况,林萧然居然在创业,并且已经拿到一轮投资,汪泉真是大吃一惊,笑言期待下一个首富出现。
他也不客气,说自己在准备国外市场,既然她是翻译,到时候有需要帮忙的就找她,汪泉欣然应允。
走到学校门口林萧然特别遗憾地说:“可惜我要回家洗漱出发了,回申城一定要通知我,请你喝咖啡吃大餐。”
汪泉哈哈大笑,毫不客气道:“好啊,哪儿贵去哪儿,回去见。”
所谓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之一,但汪泉觉得,故地遇故知也很不错,每一句话都有着当年真挚单纯的感觉,在有安全感的地方,遇到的人也变得可爱可信,如果是在申城碰上,可能会下意识披上那个城市客气疏离的面具,人也失去了本来的模样。
她一路哼着歌到家,刚好赶上汪泉妈妈下班回家。汪妈妈打趣道:“哟,大早上遇上什么好事了,这么开心?”
“刚刚遇见了以前同学。”
“哪个啊?”
“你不认识,林萧然。”
“我怎么不认识呢,他爸爸在镇政府上班,他妈妈是供电局的。”汪妈妈不以为意地反驳道。
汪泉没想到她妈信息网这么强大,“你连这都知道?”
汪妈妈福至心灵,“我不仅知道这个,我还知道,他们家儿子到现在还没对象,说是忙事业,你看你要不要考虑考虑啊?”
汪泉佯装生气道:“你怎么也跟别的妈妈一样,一天到晚张罗这些,担心我嫁不出去啊?”
“对啊,你又懒脾气又难搞,哪那么容易嫁出去?”
……这是亲妈吗?
“他们家儿子好像也在申城,你们没见过啊?”
“没有啊,刚刚去学校逛逛碰见了。”
“那岂不是缘分天注定,你们俩知根知底,蛮好的呀,考虑考虑。”汪妈妈再接再厉。
“也不至于碰见一个男的就想到这茬吧,我现在清心寡欲,对男人没兴趣。”
“一天到晚胡说八道。”她妈骂了她一句,不想看她四仰八叉瘫沙发上没形象的样子,做饭去了。
汪泉在家又待了两天,每日吃了睡睡了吃,看到父母一切都好,心中的浮躁不安也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充满电回了申城。
沈心悦回来的时候,已经步入初夏,她像这个季节的天气一般,阳光热情。
她从小在香港长大,后来又去了国外,其实在上海没有多少熟人,除了看看萍姨,如果她爸在的话顺便看看她爸。
这次还多了一个汪泉,所以她最多也就待十天半个月,就要跟朋友胡天海地的旅游。
俩人第一次见面约在外面的咖啡厅,沈心悦上来给了汪泉一个大大的拥抱,还学着国内的口头禅大喊 “我想死你了!”逗得汪泉瞬间开怀,又年轻又阳光的孩子,谁不喜欢呢。
沈心悦松开汪泉,双手撑着她肩膀打量一会儿,感叹道:“姐姐,你怎么比我们十八岁的少女还年轻啊,这皮肤这气质,我自愧不如!”
汪泉知道外国人夸人夸惯了,大方回道:“谢谢,你太过奖了。瞧瞧你这个少女精神,我可比不了。”
沈心悦也不跟她多客气,拿出桌下的一个大包,里面是给汪泉带的礼物——一个爱马仕包包,一盒香水,一个胸针。
沈心悦不给汪泉插话的机会,劈里啪啦开始说,这个包包是她一眼看中的,所以自己买了一个给她带了一个;这个香水是她迄今为止闻过最好闻的香水,给她带了一盒;这个胸针自己没有,但她一见到就觉得很适合她,所以买了,一朵微微开放的山茶,确实适合汪泉的气质。
汪泉本来觉得有钱人对钱的概念确实跟普通人大相径庭,送礼物能送这么贵重,但听了沈心悦的解释又觉得感动,这些东西就算是她的日常,也是她用心挑选的日常。
她一时有些犹豫,最终说:“谢谢你,我特别感动,我都没有给你准备什么礼物。”
又哄小孩子似的说道,“那么我就收下这个香水和胸针好了,我包包很多的,也用不上什么名牌,不必了。”
沈心悦哪里肯,不依不饶道:“你怎么用不上名牌,名牌才配你啊,再说我都有了,你给我我也没用啊,快拿着吧。”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终究不是能随便拿的东西,汪泉正犹豫怎么拒绝不会伤小姑娘的心,沈心悦再接再厉道:“这样吧,你去我家陪我住两天,算是报答,咱们闺蜜趴,怎么样?”
汪泉后面两天是没什么事,她答应了沈心悦要陪她玩儿,但没想到要跟她住一起,试探地问:“你带人回家住家里人没意见吗?”
沈心悦喝一口咖啡云淡风轻:“我家里哪有什么人,我爸都在国外好几个月了吧,那么大房子我一个人住。”
汪泉没想到这点,以为她在家肯定是前呼后拥的公主做派,有点疑惑地问:“那你回国干嘛,旅游吗?”
“找你玩儿啊。”沈心悦毫不犹豫回答。
这下汪泉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不好好陪陪对方就罪孽深重了,她点点头:“那行吧,我回去收拾点东西。”
沈心悦陪她一起回了家,小姑娘不知道是天然对汪泉有好感,还是习惯了称赞,一进汪泉家就惊叹姐姐你家好舒服好干净,我好喜欢这种安逸的感觉。
汪泉说那不然就住我家好了。
她又面露难色,纠结一会儿还是说,你先陪我去我家吧,我东西都在家呢,先住我家再住你家,如何?
汪泉还怕自己家装不下这尊大佛,自然同意。结果到了沈心悦家,她傻眼了
——居然是萍姨的老宅。
沈心悦说要带汪泉去家里玩儿,也是为了给她看萍姨住的老宅,从小在西方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看这种纯正古典的民国建筑特别喜欢,又离市区不远,闹中取静,所以她回来基本都住这里。
沈月渠给她备的江岸大平层她只有宿醉了怕回来被骂才偶尔住一住,一年能住上一次都不错了。
不是说家里没有人吗?
沈心悦看到萍姨欢快地喊:“奶奶,这是我朋友汪泉。”
萍姨笑眯眯:“汪小姐好,好久不见了。”
……汪泉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萍姨,好久不见,您还好吗?”
沈心悦惊讶道:“你们认识啊?”又恍然大悟,“爸爸是不是……”
她说到一半住了嘴,汪泉刚好看到萍姨给沈心悦使眼色,只能强装淡定道:“我们之前见过,还吃过萍姨做的菜,很好吃。”
沈心悦连忙接上台阶:“对对对,我就喜欢奶奶做的饭,每次回来都吃不够。”
“想吃多少吃多少,管够。”萍姨边说边把人迎进门。
沈心悦絮絮叨叨:“对了,姐姐要在我们家住两天,这次肯定能吃够。”
汪泉想后悔都来不及,幸好沈月渠不在家。
“那我巴不得呢,两个年轻小姑娘陪我这个老太太,开心死了哦。”萍姨依旧体贴周到,帮他们拿了东西,又去厨房端来两碗梨汤。
听萍姨这么说,汪泉放心不少,萍姨一个人住的话,她倒是也不介意跟他们一起,好吃好喝好相处。
沈心悦每年都会回申城待一阵子,也没什么要玩的,他们除了出去逛街,就是在家里陪萍姨,跟萍姨学做点心,然后带出去野餐踏青,三个女人这两天玩得不亦乐乎。
沈心悦看不得萍姨老是一个人在家,买了一只可爱的萨摩耶送给她,这下一家人又把注意力转移到逗小狗身上,弄得跟家里多了一个小孩似的,热闹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