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终结者2:审判日》观后感 ...

  •   又看到结局了,不忍心看也不忍心听,更不忍心告别。沉浸在卡梅隆导演/编剧给予的情感里,91年的电影,比我都大6岁,时隔二十多年了,依旧无法自拔。

      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我翻箱倒柜地找出来一盘磁带,那个年代的《终结者》绝对超火,即使是我家那种小地方也能随随便便地买到它的光盘。

      顺便感谢我爸的鉴赏能力(也说不定只是看封面帅就买了hhh),不管怎样,能遇见这么好的故事,即使刀了我这么多年,也无妨。很荣幸有这份遇见。

      因为光盘上州长那冷酷神秘的面容,我对光盘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当即打开电视就看,结果看到了开局的“骷髅头”——其实就是机器原身,它凝视着屏幕前的我,我***当时直接吓傻了。

      对于终结者的印象,就这样停留在了恐怖上。那个时候实在是太小了,也找不到人陪着一起看,只能暂时搁置。

      过了几年,稍微长大一点了,别的小朋友都在看什么?我不知道,我反正看的都是什么《聊斋之画皮》啊……《狂蟒之灾》啊……《雪岭巨蛛》啊……《雪怪》啊……

      当然,看这些电影只是图个刺激,并不是真的在看剧情(有些也没啥剧情~)当我再长大一点,差不多十来岁的时候,才把《终结者》正经地看了一遍。

      我已经忘记具体是什么时候了,但是深刻地记着当时的自己惊艳于那些动作场面。好帅,真的好帅好爽啊!

      做梦都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个终结者来找我,告诉我,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人类救世主,天网要杀我,从此,我和我的机器人就开启了惊险刺激的冒险生活。

      可能小学时代的我还不是特别的敏感,对于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的,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也只是流于表面,直到不知道是哪一年,我开始注意到这个故事里的其他,诸如内核的部分。

      除去惊艳的动作戏,那就是文戏了。剧本严丝合缝都不用再多说了,谁看谁知道,卡梅隆编剧兼任导演,就是这个人,让我在人生中第一次地明白: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才华就是这么厉害。

      连佩服都只能用牛X来形容,别的表达不出来。

      再除此之外,我最喜欢的就是小约翰和T–800之间的感情刻画。

      小约翰从小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电影里的小约翰说过,他学习机械枪支、学习任何可以将他培养成未来领袖的知识时,同龄的孩子们还在玩任天堂。

      而母亲被捕以后,所有人以及这个世界都在告诉他:“嘿,小子,你妈是个疯子,是个神经病,你不知道吗?”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笑、疯狂和毫无意义,因为什么机器人啊!什么审判日啊!通通都是不存在的!那都只是你妈的脑子里的臆想!

      他没有父亲,母亲莎拉对他的爱是窒息而有距离的,因为他是【最重要的】,是要不惜一切、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的儿子和希望。

      莎拉自己也根本就不会做母亲,或者说,不会做一个正常一点的母亲。

      她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女性和伟大的母亲,在被机器人追杀的路上逐渐成长,纵使爱人离开,也能独自支撑起一切。

      什么叫大女主?这就叫大女主!

      这个一切,并不是自己和儿子的一切,而是——全人类的命运。面对如此重担,她表现出来的是什么?

      是坚强,也是疯狂。

      她可以在两个机器人干架的时候,猛地掏出800腰间的手|枪,和800一起对抗敌人,仅凭人类的身躯。

      即使受到伤害,也能咬牙硬撑。枪、车、医疗和机械等等,样样不输800。如果说人类的希望是未来的约翰,倒不如说,人类的希望就是人类本身,在莎拉身上,我能看到的——人类无穷无尽的坚强。

      我想,这才是在人类和天网的战争里约翰所拥有的、也是他自己所看重的品质,来自于母亲的爱和榜样的坚强力量。

      而当这种力量全部灌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她承担的东西可就太过沉重了,所以,电影里经常能看到莎拉的情绪失控。

      比如,想要直接杀掉天网的研发人——可是她、爱人凯尔、儿子约翰和全人类的敌人并不是人类自己,是天网才对。

      她最终没有下手,并逐渐清醒过来,然后后悔地哭泣,显现出一个人类复杂的情感和脆弱,怎么不令人为之动容?

      每次看,我都觉得很心疼。一个普通女孩子,突然被追杀,突然被告知全人类的命运都在自己的儿子手里,突然失去爱人,被迫独自对抗懵然不知的全世界和来自未来的杀人机器,保护的又恰恰正是不理解自己的全世界,这样的心理压力,不疯已经是足够坚强的了。

      剧本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卡梅隆并没有写她是一个多么强大且完美的角色,而是一个带着疯狂和偏执的、情绪不稳定的女战士,有着人类的双面性,既坚强又脆弱。

      这就是人类啊!这就是天网无法理解的“程序”。

      美中不足却也情有可原的是,莎拉确实不是一个正常的母亲,并没有给予儿子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她自己已经偏执且疯狂到只能看到目标了,所以会忽略儿子想要的、正常的、简单的母爱,以及最普通的母子关系。

      小约翰渴望父爱和母爱,这是人类的天性,更何况,他还那么小,可惜这个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的事与愿违。

      当他被带到正常的世界时,他才“恍然大悟”——母亲不仅没有给他正常的母爱,连世界观都是骗他的,因为母亲是一个……疯子。

      他不是。他不能再陪她疯下去了。

      当朋友再提起母亲的时候,他说:“她是个失败者。”语气里几分怨怼,几分难过,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多一点,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直到他亲眼见到了800。

      “她说的都是真的……”母亲没有骗他,母亲只是在独自扛着全人类的命运,用尽一切手段和力量地保护着他,并且想要拯救全人类。

      以至于我每次想到第三部里的青年约翰被塑造得自甘堕落,我都觉得可笑,人设严重ooc。还有,看到莎拉去世,可棺材里全是留给儿子的武器弹药时,虽然没有ooc,我仍旧为女战士的离开而感到难过。

      我宁愿《审判日》就是这个系列的终局,不要再拍了。莎拉和小约翰开着车,行驶在深夜的路上,他们将永远在路上。

      在我的心里,《终结者》就只有两部。连亲爸卡梅隆都说过,有些故事,结束了就是结束了。

      在我的心里,终结者系列的救世主也只有一个,只能是约翰。

      回来救他的改造机器人还是只有一个,只能是T–800。

      孕育和保护小约翰、殚精竭虑的使命者更是只有一个,只能是莎拉。

      不管小约翰到底有没有成为未来的人类领袖,即使800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莎拉也将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离开他……

      审判日结局的黄标夜路和莎拉的那段话,就是一切的结局。

      无奈的是,现实永远不会像电影一样,钱是要赚的,续集也是要拍的,就是一部比一部一言难尽罢了。

      审判日后的续作,怎么拍都不会让人满意,就像3里的青年约翰看到同皮的T–850,问他还记得自己吗?

      那个语气和神情,总感觉差点味道,演员也没有演出约翰的感觉。

      而对面州长的回答更加不出所料:“不是,小时候救过你的是800。你对同类型的机器人有感情。”

      你对同类型的机器人有感情。

      好刀。

      唯一感谢续作的地方就是,没有强行地复活800,800已经留在了钢厂,永远留在了那里,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觉得不对味道的地方就在于,800不仅是救过小约翰的机器人,在小约翰的眼里,我觉得800更是父亲一样的角色。

      我相信在某一个时刻,小约翰一定是把800看做父亲的,所以3的同皮“重逢”,又刀我,又不对味。

      那么刀,又那么轻描淡写。

      如果说在3的结局,披着800皮的850(施瓦辛格就是灵魂)再次为保护约翰而伤到惨不忍睹,最后被终结,还让我感动了一把,那么后面的续作,真的是一点眼泪都挤不出来了。

      纯商业科幻动作片。

      甚至直接换主角。合着只要州长出演,终结者的剧本就可以随便改了?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23和后面的续作完全可以分离。

      其实,看最新的《终结者:黑暗命运》也能看出来,这个IP已经和老牌终结者没有关系了,要开启属于自己的宇宙了,所以才会更换主角。那也挺好,就让我们这一代人爱的他们,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说回800他们。

      有一些印象比较深的人物塑造。比如,小约翰虽然年纪还小,可已经有了领袖的气质。阻止妈妈废掉800芯片时的“赌一把心态”、教800不能杀人时的自信、安慰失态的妈妈时的坚定,都让我看到了未来领袖的样子。

      卡梅隆只有一个,只能说才华真的有高低之分。

      续作有直接把约翰写成反派的一部,我直接看吐血。其实,只要是认真地看过审判日,都可以理解为什么小约翰是未来领袖。

      是他教会了终结者不再终结人类的生命,是他教会了机器什么是生命。

      当800问他为什么?为什么终结者不能终结人的生命的时候,他虽然组织不好语言,回答不上来:“什么为什么?因为你就是不可以!知道吗?这方面你相信我就对了!”

      却用实际行动教给了800为什么。

      面对和妈妈的分歧、相信未来的自己和800与否的分歧时,他是这么说的:“如果我将来真的会成为那个伟大的军事领袖,那也许你应该开始听我的领导意见了!因为如果连我的妈妈都不听我的,你还能期望别的什么人会吗?”

      800多次提出他救妈妈的行为并不利于行动,程序化一板一眼地分析利弊,最后一次劝阻的时候,他生气地说:“你还学不会吗?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不可以杀人?也许你不在乎人类是死是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们是人类,我们有感情,会受伤,会恐惧,这点你要牢记,我说真的,这很重要。”

      这就是小约翰为什么是领袖的原因。

      而800真的记得了,打人全部打腿,哪怕是3里的850,也有意地不杀人,还在战后计算伤亡人数:0。

      这里我看的时候,热泪盈眶。

      800永远记得小约翰,800永远保护小约翰,800永远听小约翰的话。

      对于800来说,小约翰是“主人”,是设定自己的程序的人,小约翰的话就必须百分百地执行,这是800的使命和任务,他就是为此而生的。

      在听从这些“指令”的过程中,或许他也感受到了人类和机器的不同,感受到了人类在乎他,并不认为他只是一台机器,而是把他当成同类一样地去在乎,所以,他才会在结局说:他明白人类为什么会哭了。

      再说回小约翰。起初还在震惊:原来自己从妈妈那里学来的疯狂的一切都是真的!真的有机器人被未来的自己派过来保护自己!

      后面知道800完全服从自己的命令,他就和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了:“我有属于自己的终结者!酷!”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在教800了。

      他不仅相信人类、相信未来的自己,他也相信800。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做领袖的原因,这也是续作不能让人信服和共情的原因,只是一昧地说“你是救世主”,是苍白无力的。

      审判日里,人类救世主和机器的感情,是那么的意料之中,珍贵异常。

      他教他什么是举手发誓。

      他教他“如何更像个人类,内在的,不是表面上的。”

      他教他那句“再见,宝贝。”

      他教他珍惜人类的生命。

      他教他人类特有的感情。

      他教他比程序更为珍贵的东西。

      他教他笑。

      他最后教会他眼泪的含义。

      可是机器人不会流泪。

      这些都是天网设定下“不会多想”的800,从来不懂的知识。

      800三次看到小约翰哭,从被教“和一台冰箱不能制冷一样,一个终结者不能随便终结人类的生命”开始,我想他也和从前不同了。

      他会主动问流泪的小约翰:“你的眼睛怎么了?”和第二次的:“你们为什么会哭?”

      再到最后的分别,他用机器冰冷的手指沾了一下小约翰的眼泪:“现在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哭了。”

      一台机器懂得人类为什么会流泪,因为他和人类一样拥有了别样的感情,他对小约翰的感情。

      虽然懂得了眼泪的含义,可他却做不到——也意味着,虽然他也和小约翰一样希望留下来,和小约翰在一起,永远保护小约翰,但是他有自己的使命,他必须终结自己,终结这一切,终结这个时代不应该存在的、属于未来的东西,他必须把时代还给时代。

      他保护了小约翰,他终结了留存天网系统的数据,一台机器完成了被设定下的使命,这也是未来的约翰当初送他来的目的,不同的是,他自己生出了别的“设定”。

      虽然不舍,虽然违抗了小约翰的命令,可他还是要这么做,因为这也是未来的约翰赋予他的使命啊。

      ——“原谅我,约翰,我是个终结者,必须终结这一切。”

      他不畏惧死亡,机器怎么会畏惧死亡呢?压根就没有的程序设定,可是他开口就是:“我很抱歉,约翰,我得走了。”

      他是不畏惧死亡,却明白自己的离开会让约翰伤心,所以他说抱歉。

      ……天才的剧本,天才的人设,天才的故事。我有太多想说的话,只觉得文字不足以表达,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写出这种故事,太强了。

      但我能理解这个故事和故事里的情感,这也算是一种天赋吧。

      修车的时候,小约翰看着800,说:“我希望我能遇见真正的父亲。”

      800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会的。”

      小约翰耸耸肩:“对啊,我猜也是,在我45岁的时候吧。”

      他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对自己来说是什么样的角色。

      什么是真正的父亲?

      对小约翰来说,800所做的一切,就是真正的父亲所做的事,那么800不就是小约翰的父亲吗?

      人类的感情真的是互通的,即使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成长环境……巴拉巴拉所有的一切都不同,那又怎样!

      人类的感情还是可以达到一致,在某事某刻,某部电影某个故事,某些角色身上。

      ——“现在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哭了,但那是我永远也做不到的事。”

      ——“Good–Bye。”

      他融入钢液里的时候,一直在看小约翰,他最后举起大拇指给小约翰,这一幕刀了我十多年,即使是2023年再看,我还是会哭。

      以及最后的一战,他被钢棍穿过身体,动不了了,还努力去拉要伤害小约翰的T—1000;被断电后,他启动备用程序,一点点地把棍子抽出来,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小约翰,直到最后一刻!!

      泪崩片段,加上BGM太犯规,联想800最后还是离开了小约翰,怎么能不痛哭流涕。

      对小约翰来说,这个结局是短暂地得到了父亲,又很快地失去了父亲。

      对800来说,何尝不是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感情,却又不得不告别?

      不会流泪又如何,难过并非只配眼泪。

      BE美学让人着迷,甚至发疯,黄标夜路这个结局,绝对是高处不胜寒的巅峰,我却宁愿800留下,和小约翰一起面对未来的命运。

      如果这样结局了,虽然没有那么优秀,可他们至少是在一起的。

      我不愿意和800说再见,也不愿意看着小约翰那么难过,更不愿意这对“机器父子”永远分开。

      不喜欢英雄迟暮,只希望永远少年。

      我的童年青春有《终结者2:审判日》这样的故事,我感到非常荣幸。

      他的名字是:T—800。

      很少有人能明白我在说什么,又想表达什么,让我共情的他们却能明白。

      我知道他们一定能。

      ——“I won't be back.”

      我的科幻启蒙神作,我亲爱的未来战士。

      致,永远的T–800。

      (2024年年底,每年都回看一遍再来对观后感稍作修改的我发现,自己在最真情实感的时候,往往是最语无伦次的状态。这篇观后感写得很乱,却是我在几度落泪中写下的。)

      2022_风拂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