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013 ...

  •   天幕星火映照在了王神爱的眼睛里。

      她说出这句话的刹那,自王珣的视角中,充斥着求生的孤注一掷。

      嗯,怎么不是求生呢?

      按照王珣的理解,永安大帝还混在建康众人当中不知身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那一手因势利导,引起鹬蚌相争的本领着实高强,这样的人已可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偏偏,他还足够心狠手辣。

      晋朝的皇帝皇后算什么?在必要的时候,也不过是他用来制造舆论的工具。

      看看天幕上说的好了。

      投缳自尽是被宫人发现,这才并未送命,可万一晚了一些抵达,岂不是就变成真死了?

      王珣自己解释不清,他为什么会建议王恭撤兵,这个时候也相当“公平”地没问,王神爱为何有可能被永安所骗,做出这种傻事。

      反正现在纠正过来也不迟!

      他也已经听到了王神爱的下一句话:“如今没有司马道子摄政,皇后的权力比天幕上所说更大。若……若能尽快收拢权柄,总不至于沦为他人棋子!”

      “可眼下有天幕在前,又正值乱局,光凭我一人力主太子登基,还远远不够,还请族叔为我从中斡旋。”

      她的态度很明确了。

      她答应王珣的建议,来做这个皇后!

      王珣生怕她后悔,忙道:“好……好!你能想通就好。”

      不论天幕接下来给出何种消息,这次又会持续多久才消失,这个方向暂时定下,王神爱也愿意配合,总归让他稍觉安心。

      只是他思忖片刻,又多说了一句:“若此事顺遂,还有一事需由你来留意。”

      “族叔是说天幕提到的那句——宫中来的军师?”

      王珣赞道:“正是!”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尤其是王神爱这种应变极快的聪明人。

      若是逮不到永安,先抓住那个奉命行事的军师总没错。

      这次还多了个修饰,叫做“来自宫中”。

      皇后统领六宫,要排查人选,比任何人都方便得多。

      王神爱微微蹙眉:“可天幕说,此人化名姜定,却没提到他的真名,盘查起来不大容易……”

      王珣这会儿的脑子倒是转得比先前快一些,答道:“姓氏为大,先找姜姓之人吧。只是自永嘉南渡后,宫中人员驳杂,往后几代也常常疏漏刊载来历,宫中传唤的姓氏未必还是本姓,按照祖籍来找吧。我未记错的话,姜姓大多分布在川陇一带与山东一带。”

      “我明白了。”王神爱郑重应道,显然已将此事放在了心上,口中又把“姜定”二字轻声念了几遍。

      王珣却并未看到,这个名字反复咀嚼中,竟让王神爱的脸上,多出了一抹古怪的笑意。

      姜定啊……

      来到这陌生的东晋时期还没多久,王神爱能接触到的人和名字,对比于整座皇宫,整个建康都还太少了。

      但好巧不巧,她还真认识一个与“姜定”二字有关的人。

      “姜”这个字啊,不仅作为姓氏常见,还经常作为晋朝女子名字中的一个字。

      所以她知道的那个人,不叫“姜定”,而叫“定姜”。

      ……

      张贵人望着天幕,就陷入了沉思。

      这两个熟悉的字让她难免有些恍惚。那是她的名字颠倒过来。

      但她再是胆大,也真不敢将自己和“军师”二字联系在一起。

      她被人骂过妖妃祸水,连先帝都是她杀的,简直可以将这个称号坐实了,和“军师”有个什么关系!

      总不能真因为当日太子妃的一句“招贤”,就有了这等错误的认知。

      可“支妙音”这个名字,又很难不让她的那个想法,在被压下去后,很快如同浮木弹回了水面。

      她是司马曜的宠妃,支妙音是司马曜在佛教尼僧中最信赖的人。

      十年间,两人打过不少的交道,虽称不上一句知交,但在天幕提及支妙音让人杀死司马元显的时候,易位而处,她完全能理解支妙音的想法。

      所以她也有一种近乎直觉的揣测,当宫中动乱,无人有空顾及简静寺的时候,支妙音或许会如天幕所说的那样,快速自混乱的建康抽身,带着信徒一并撤离,却不该去什么钱塘!

      支妙音向来知道,要如何背靠大树发展宗教,借着这面旗幡谋利晋身,那么在逃出建康后,理当前往荆州,为桓玄送去一份建康动乱背后的情报,给自己换一个避风港。

      除非,那位名为“姜定”的军师和她有旧,也有这个本事说服她。

      要按这么说的话,先前那个乍听起来荒谬的猜测,又好像没有那么荒谬。

      可是——

      “这真的有可能吗?”

      ……

      【为什么说永安大帝对世家彻底失望?因为接下来的那条路,从一开始就与世家背道而驰。】

      【永安让军师带往钱塘的任务,也好像是在呼应那一次次留在竹简、留在纸上的问题——权从何来。】

      王神爱盯着那再度浮现出来的四个字。

      经由先前的变故,再加上那赌命之举,这四个字里已隐有泣血叩问的意思。

      所以,和其他想要继续从字迹中辨认永安身份的人不同,她已猜到了另一个自己的想法。

      这个答案,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难想。

      不过,若是没有王恭的那一出退兵,或许也不会被这样快摆上前台。

      时势——

      这就是时势!

      她心中沉沉,天幕上的声音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东晋时期,因为九品中正制的缘故,士人都被按照“家世”,包括祖父父亲的官职、姻亲的家世,以及“状”,也就是本人的才能道德,分成了九品,作为吏部选官的一项重要凭证。】

      【但越到后来,这个考评标准里,家世占据的分量就越重,以至于寒门无贵子,变成了天下普遍的情况。能在朝堂上立足的人才,能出任州郡长官的英杰,也普遍出自门阀之家。】

      【永安最开始的目的,是尽快结束东晋的内乱,停止国中内耗,所以不得不接受一个观念,那就是依靠士族的力量。可也就是这些高门贵胄,在讨伐司马道子的表现中,给出了一记迎头痛击。】

      她的第一个计划破碎了。

      又或许,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被敲打醒来了而已。

      【从这里就能看出,永安好像天生就适合帝王这个位置。在这个打击面前,这位未来的皇帝不仅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应对,将盟友送出建康,还制定出了一条与先前迥然有别的方针。】

      【建康风云动乱,永安却已将目光投向了东南,对“权从何来”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也给后世的变革起义,做出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示范。】

      【古有陈胜吴广起义,有黄巾起义,虽然都在轰轰烈烈地揭竿而起后不久,就被镇压了下去,但它们一经发起,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号召起以万为计数的人,是不是也代表着民心所向呢?】

      【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让这些起义先一步败给了内部的秩序崩乱,又没能得到机会先将武装发展起来,以至于一旦败退,就极为惨烈。】

      【但也幸好,有陈胜吴广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有张角发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号召,才让永安大帝的这个改变,不是无根浮萍,而是星火再现,落在了这片南方土地上,作为一次崭新的尝试。看看若是再试一次的话,到底能不能改变这个格局,以民意对抗门阀,自下而上改变南方的局面。】

      【当然,要想让星火燎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就要有让它燃烧的土地。东晋王朝,有没有这样的地方呢?】

      【答案是,有!】

      天幕上慢慢浮现出了一张地图,裂变成了数个州郡的图块。

      东南的一角从黑白的颜色中跳脱了出来,变成了醒目的一片。

      天幕之下,负责统领太子妃亲卫的刘裕望着这张地图,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心口燥热了起来。

      相比于那些此刻各自色变的世家高官,他这个出身贫苦之家的士卒,好像更能体会到那句“自下而上”的震撼。

      幼年险些饿死的经历,更是让他更能明白“民意”二字。

      他甚至还不知道那位永安大帝到底想要尝试什么,就已将脖颈抻得更直了些,像是希望更贴近天幕一些,就能更快一步看到后面的发展。

      天幕的声音还是同步传达到每一个人面前。

      【建康以北的豫州等地,在王恭兵马的监管下,往西的荆州,很快会被崛起的桓玄所把控,那么东南方向呢?】

      【这里是江东世家林立的地方,就连琅琊王氏支持司马氏南渡、在建康定国之后,都在积极寻找与江东世家联姻的机会,以便笼络他们。那些从北方南渡而来的士族,也大多选择将庄园修建在了此地。】

      【换句话说,这是南北士族的庄园田宅最为集中的地方。】

      乍看起来,这里一片繁茂景象,山林水泽风光优美。

      然而在荣华之下……

      【数千亩的庄园土地,将此地百姓的农田都给侵占去了,却只需要上交极少的税赋,将剩余的负担压在其余百姓的身上。二十年,十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这些百姓就会不堪重负,一部分沦为奴隶佃客,一部分逃入山中聚集成屯。】

      【人难道不会反抗吗?当然会!】

      【还像是宿命的缘分,这里的人信奉五斗米教。】

      【虽然这个宗教已经和黄巾起义时有些不同,不仅是百姓信奉五斗米教,官员也信,其中就包括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作为天师道领袖之一的钱塘杜子恭,以及他的传人孙泰,也早混成了官员的座上宾客。】

      【但毋庸置疑的是,苛捐重税下,一部分不得不从宗教中寻求解脱的人,随时都会如同昔年的黄巾军一般,向着上方耽于享乐的高官,举起他们的镰刀铁锄!】

      【支妙音和姜定,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钱塘。】

      ……

      【按照史书记载,支妙音是因为一个赌约先被骗来这里的,也不打算来上一出佛教和道教的碰撞,负责主事的,还是姜定。】

      【所以历史上的晋朝众人很快会看到,一个疯子遇上了另一个更疯的明主,到底碰撞出了何种惊人的力量。】

      【但在现在,先一步发生的事情是,支妙音问了姜定一个问题:你到底想做什么?或者说,你背后的永安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是一句刨根问底的话。

      决定了她到底要不要继续留在这里观望。

      【史书用最为简洁的笔墨记下了这一幕,这好像很不应当。但或许,再多的笔墨也没法形容清楚这个场面——】

      【钱塘的初春里,原本只有江东士族的欢声,而现在又多出了一个声音。】

      【姜定与支妙音本是旧识,也并没有避讳,在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我等欲效黄巾旧事。”】

      天幕的人像剪影里,乔装改扮的书生对着面前的女尼展开了一张由永安大帝书写的手卷,上面有且仅有七个字。

      【天街踏尽公卿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01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日中午12:00更新,入v前日更三千到五千字。
    ……(全显)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