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箕裘其一 ...

  •   父子二人这样相对而坐,就像难训小时候一样,皇帝教他下棋,先皇后就在边上吃水果,时不时喂皇帝和难训一口,气氛其乐融融。

      他们都想到了这个场景,皇帝不由得往空荡荡的旁边看了一眼,眼神暗淡了一瞬。

      难训道:“回禀父皇,这个令牌是他不慎遗失的,儿臣也不知为何会出现在馆驿。儿臣所言句句属实,请父皇明察。”

      皇帝定一定神,又道:“你带了娈宠出征?”

      这件事要撒谎是不可能的,军中见过狐蛮蛮的人太多,纸包不住火。如果狐蛮蛮只是一个男宠,这的确不合适。可要是说他帮上了忙,又有让自己的男宠干预军务之嫌,毕竟狐蛮蛮没有一官半职。

      两种选择斟酌利弊,难训只好选了前者,承认自己是色令智昏。

      皇帝严肃道:“这样的事,不能再有下次。你是三军主帅,岂可如此沉溺于儿女私情,引得众将士心生不平。”

      难训连忙低头道:“是,儿臣知罪,今后再也不敢了。”

      皇帝继续问:“你府里的典军董琛并未随你出征,可他久不归家,杳无音信。你是否知情?”

      难训道:“儿臣不知。董琛新婚,儿臣就没有让他随军,后来也并未给他任何差遣。”

      皇帝的问题越来越尖锐。

      “扈振和监察御史褚愔遇害,又是怎么回事?”

      难训道:“这个儿臣也不知。”

      “那么褚愔在白马军查到了什么?”

      一句句迫问接踵而至,并不给难训半点喘息的余地。

      难训硬着头皮一问三不知。

      皇帝倒是气笑了,他搁下棋子,道:“那你知道些什么,都告诉朕。”

      难训把辛城驿的事和苍泗从狐蛮蛮身上发现驿券的事都如实说了,只隐去了和狐蛮蛮的真实身份有关的部分。又说起扈振之死的疑点,怀疑九王还有同党,或是有人在中间浑水摸鱼。

      皇帝静静听完,靠在椅背上看着难训,眼神中含了一点怜悯,道:“事实若果真如此,你也是受委屈了。难怪看你瘦了,于战事之外还要操心这些。”

      皇帝如此温和,让难训十分意外。他本做好了面对疾言厉色的准备,此时面对皇帝捉摸不定的态度,他反倒更加忐忑了,只好道:“儿臣多谢父皇体恤。”

      皇帝没再追问他,而是叫进门口的太监,道:“文肃来了吗?”

      太监道:“回禀陛下,文将军正在门外等候。”

      “让他进来。”

      文肃入内叩拜,皇帝给他赐了座,道:“你的伤可好全了?”

      文肃道:“谢陛下关怀,微臣已经痊愈。”

      皇帝含笑看着他,道:“朕上次见你,你才十六七岁。如今长高了不少,身量也壮了。”

      文肃恭敬道:“陛下还是和几年前一样精神矍铄,是社稷之福。”

      皇帝看向难训,道:“你们从小一起长大,虽是表兄弟,感情却也不亚于亲兄弟。”

      难训道:“是,儿臣和燕渡手足情深。”

      “手足情深。”皇帝意味深长地重复这四个字。片刻的沉默让难训和文肃的心悬到了嗓子眼,他们对视一眼,只觉遍体生寒。

      皇帝又从装令牌的小盒子里拿出一张纸,放在难训面前,道:“那他与元戎暗通款曲,达成密约,你也丝毫不知?”

      文肃脑中嗡的一响,当即起身跪下,额头渗出冷汗。

      难训也是心脏狂跳,强作镇定地阅读纸上的内容。这是一封信,是文肃写给元戎主将绛崎施的,难训非常清楚,这就是文肃的笔迹。

      坏就坏在这里,文肃当时的确做了这样的事,可他是被狐白白的妖法蛊惑,并非出于本心,难训不能出卖他,只得尽力维护文肃,道:“父皇,这信的字迹的确是燕渡的,但是字迹可以模仿,不能当做铁证。儿臣与燕渡相识多年,知道他的秉性,他不会做这样的事,也不必去做。”

      皇帝不理会他的解释,转头盯着文肃,道:“朕给你坦白的机会。可你要记得,欺君是死罪。”

      文肃伏在地上,冷汗涔涔,眼珠飞快转动,心里只想着,难训现在已经身陷冤案之中,焦头烂额,自己万万不能再连累他。也只有保住了难训,他才有转圜的余地。

      打定了主意,文肃叩首道:“陛下恕罪!微臣,的确写了这封信。”

      难训闭了闭眼睛。

      “可是微臣也是受了妖法蛊惑,才会行此昏聩之举,实非本意,恳请陛下明鉴!”

      皇帝紧接着问:“八王是否知道此事?”

      “不,王爷什么也不知道。”文肃咬牙道,“后来妖法失效,微臣恢复神智,便断了与元戎的来往,微臣也没有做出不可挽回的错事来,陛下明鉴,陛下明鉴!”

      皇帝道:“也就是说,你只是和元戎有信件来往,其余的什么也没做?”

      “是,是。”

      皇帝的目光有意无意地从难训脸上划过,道:“那这妖法是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失效的?”

      难训起身跪在文肃身边,道:“回禀父皇,妖法来自九王身边的那只狐狸,它不光害了燕渡,还有董子坚!至于是怎样失效的......”

      难训顿了顿,道:“儿臣不知,或许是妖法本身就有时限。”

      时间仿佛突然变得十分缓慢,每一秒对难训和文肃都是漫长的煎熬。皇帝静了片刻,缓缓道:“可有人告诉朕,元戎人没少为你们做事。你们把到手的赃物先交给元戎,分给他们一些好处,再假装抢回来,如此记入军费账簿之中,不留半点痕迹。”

      难训刚要说什么,皇帝又道:“扈振出事那天,他不正是才从元戎兵手里劫夺了粮饷吗?不巧监察御史到来,发现那些元宝底下刻着羯逻国的国名。当时他还俘虏了几个元戎兵,也一并带上了,可惜这几人已经和扈振一起死在伏击中。”

      难训和文肃遽然一惊,他们立刻明白了,这是要把扈振和监察御史的死也嫁祸在他们身上,坐实这项罪名!

      现在,事情就变成了他们两人同谋,与元戎勾结,还杀扈振和元戎俘虏灭口。而这件事由于文肃之前的确和元戎有过信件来往,真假掺半,就显得更加可信。

      至于他们解释的妖法......哪来的证据?这封书信倒是实打实的证据。

      可是......到手的赃物?什么赃物?

      *

      难训进宫去了,狐蛮蛮这会儿也没闲着。他一边听着难训那边的情况,一边抓紧时间做了两道小菜,还做了难训最爱吃的油焖大虾,天一擦黑,他就出了王府,来到太师府。狐蛮蛮下午见过狐小一和狐小七,这两只小狐狸之前原本也想混进太师府看看,但狐蛮蛮还是不太放心它们,怕它们打草惊蛇,于是把它们拦下了。

      狐蛮蛮特地准备了一件衣服,用布包好,让傅光帮他绑在身上。他个头小,直接藏在太师府清运垃圾的马车里就混进去了。这一关过得容易,接下来才是最难的,他对太师府不熟,还要躲着人,全程胆战心惊,努力嗅闻府中的各种气味,竖起耳朵分辨所有嘈杂的声音。

      狐蛮蛮的计划是先找到陶庸的卧房和书房,也许能撞见陶庸和别人密谋,或是发现书信之类的物证。他还有一点小小的希望,也许董琛就被陶庸关在府中。

      太师府很大,时不时有卫队巡逻,狐蛮蛮几次险些被发现,都被他机灵地躲了过去。不知不觉,狐蛮蛮来到内院,循着浓重的书墨香气找到了陶庸的书房。

      内院有女眷,侍卫很少,陶庸现在不在书房里,门口就无人把守,只是上了锁,狐蛮蛮跳窗进去,化成人形,穿上衣服,开始在书房里翻找。他没有点灯,但他的法力已经能够让他在黑暗里看得清楚。

      陶庸的书桌上主要是一些六部的文书,既然难训的案子和钱关联最大,狐蛮蛮就找到了户部的文书,着重查看。

      最醒目的,是难训刚夺得的勘州和通州送来的账簿,狐蛮蛮用法力把每一页的内容牢牢刻在心里。他继续往下翻,翻出了一本展州煤矿的税收账簿。

      狐蛮蛮眉心微蹙,看着上面白纸黑字的税收款项,他分明又记得难训和他说过,展州的煤矿根本没有收税!

      账簿和难训,狐蛮蛮当然相信后者。可既然没收税,这账簿又是哪儿来的?莫非是陶庸伪造的?他怎么会......

      戚善!

      狐蛮蛮睁大了眼睛。

      管理展州煤矿的不就是戚善吗!戚善虽然是陶臻的人,可他也是从太师府出来的啊!

      狐蛮蛮立刻把此事告诉了难训。

      这可是证据,天大的证据!

      天黑了,御书房掌上了灯,皇帝传了膳在书房吃。

      难训和文肃这会儿还跪在皇帝面前。难训称白马军得的那些额外补贴都是来自他自己的俸禄,皇帝就要他们把上一次的补贴一五一十说清楚,大概多少钱,分别用在了哪些地方,除了钱还有哪些物品等等。

      难训出征后,白马军的事都是文肃在管,他这会儿镇定下来,正慢慢说着,难训突然抬头,目光灼灼道:“父皇!儿臣请旨搜查太师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