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第二十二章

      三十五名流民,男子二十名,女子十五名。其中,十二岁及以下六人,十三岁至三十岁二十九人。

      三十岁以上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啊....很少有人能活过三十吧,四十岁都是长寿的了。”其他人对这种情况倒是习以为常。

      贺兰定大惊,连忙询问自己的族人都是什么年纪。

      当得知看起来有三十来岁的居麻媳妇才不过十九,可是已经嫁来贺兰部落六年,还生过两个孩子后。贺兰定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情绪都汇成了一句话:这操蛋的世界!

      明明不该是这样的啊!

      贺兰定想起上学时学过的《孟子见梁惠王》中有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见在孟子那个时候普通百姓活到五六十岁都是常见,怎么到了如今竟是四十算是高寿了?

      历史……这是开倒车了吗?

      “郎主,你问这些做什么?”阿塔娜是“厨师长”,管理着整个部落伙食,如今部落里突然多出这样多张嘴来,这让她怎么办哦!总不能让这些人和羊一样的去吃草根吧。

      “他们吃什么?总不能和大家吃一样的吧。”阿塔娜没狠心到让流民们去挖草根吃,可是让他们和自己吃一样的伙食,心里又不得劲儿。

      “稀豆粥吧,一天两顿。”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想要养活这么多的流民决不能坐吃山空了。

      “菽豆可也不多了.....”阿塔娜嘟囔着嘴,不情不愿地去给流民们准备食物。

      “女子去拣羊毛,男子去捡牛粪。”贺兰定简单粗暴地给流民们安排了工作。

      虽说流民中有善耕种的,有会织布的,贺兰定合该让各人干各人擅长的活计。可如今他们都一副风一吹就倒的身板,什么活计都干不了。

      到了傍晚,阿塔娜一脸喜色地为贺兰定送来晚餐,一边摆放餐盘,一边喜道,“那些汉家姑娘,看着柔柔弱弱,一口气就能吹倒的样子,干起活儿来倒是利索呢!”

      拣羊毛是个考验眼力、手指灵活性和细心的活儿,而汉家姑娘最不缺的就是这些美好品质。

      有了流民们的加入,干活的速度一下子就提了上去,不过一日的功夫,部落里便堆满了雪山一般的雪白羊毛。

      “男人们干活儿怎么样?”贺兰定询问。

      “还行吧。”阿塔娜心里瞧不上那些瘦胳膊瘦腿的汉人男子,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老百姓各个都是吃苦耐劳的。

      “郎主准备怎么安排他们?”阿塔娜试探着问,“今天有不少人家都向我打听呢。”自然是打听娶媳妇的事情了。

      “不着急。”贺兰定道,“结婚这事儿起码要双方同意吧,不然日子也过不下去。”

      阿塔娜:.......啊……自家郎主又在说什么胡话了。娶妇嫁汉什么时候需要作为新人的夫妻双方同意啦?

      “大家都眼巴巴等着呢。”阿塔娜提醒,“这个时节正合适的,夏日娶妇,来年开春生崽,多好。”

      贺兰定听了一脑门子的黑线,低声嘀咕,“照你这么说,人和羊倒是没什么区别了。”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

      “可不就一样嘛!”阿塔娜拍腿,觉得郎主说得对头极了。

      贺兰定觉着结婚乃人生大事马虎不得,需要慎重对待,可是族中儿郎们可等不得。

      当一个族里的小伙子拉着一个满脸通红的汉家姑娘跑到贺兰定跟前,嚷嚷着,“阿英的肚子里已经有了我的种子”的时候,贺兰定裂开了:难道是我太封建了?

      “你是自愿的?”贺兰定问那害羞的汉女阿英。

      “嗯。”女孩子羞怯点头。

      没有想象中的不情不愿和强取豪夺,双方都是自愿的。男方想要找个温柔的媳妇,女方想要找个安身立命的依靠,双方一拍即合。

      贺兰定阻止不了荷尔蒙爆炸的族中儿郎花孔雀一般地献殷勤,也阻止不了身若浮萍的汉家孤女们抓住人生的救命稻草。

      有了第一对成功案例后,陆陆续续又有几对看对了眼。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贺兰定便是觉得不妥也不好阻止,只定下一个规矩,“必须要是十五岁以上的女子。”

      其实他想把结亲的年龄线划到十八岁,可是世情如此,非一己之力所能改变。

      等到阿史那虎头在草原深处当了七八日野人,终于摸清了乌丸部落的情报回归之时,面对的情况就是:媳妇都是人家的了,剩下的都是不能娶的小萝卜头。

      大龄剩男阿史那虎头眼巴巴地看向自家郎主,就像在看一个负心汉。

      “咳。”贺兰定干咳一声,解释道,“其实吧,我觉得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是冲动型婚姻....闪婚.....有很大的隐患的.....”

      阿史那虎头:.......我就静静看着郎主您胡说八道。

      “大丈夫何忧患无妻!”贺兰定向三个因为去执行任务而错失媳妇的三位儿郎承诺,“以后你们娶妇的聘礼,我出了!”

      阿史那虎头这才原谅了自家郎主,说起了乌丸部落的情况,“郎主料事如神,乌丸部落果然有大问题。”

      “他们和蠕蠕有勾结!”

      乌丸部落的牧场在西北边,那边更加干旱缺水,水草远不如怀朔镇周边肥沃,同时那边也更加临近柔然国。

      “他们平日在外骑的都是劣马,实际上族里马群成片,都是高头大马。”阿史那虎头愤恨不已,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谁知道乌丸部落居然这样狡猾啊。

      “那些马儿应该是蠕蠕人套的野马。”阿史那虎头分析着。在潜伏的七八日里,他恰好目睹了一次交易。

      “马儿来路不正,乌丸部落不敢在怀朔卖马,大约会把马儿赶到南边交易,说不定还卖给南人!”这简直是卖国了。

      “咱们要揭发他们吗?”阿史那虎头跃跃欲试。

      “不要轻举妄动。”贺兰定蹙眉,“这里面或许还有很多事情,我们看到的才只是冰山一角。轻易出手反倒会暴露了我们。”

      “如今他们在明,我们在暗。我们继续蛰伏观察。”其实贺兰定想的是,只要对方不来惹自己,自己自然也不会去惹他们。但自己也不能两眼一抹黑,因此必须时刻注意乌丸部落的动向。

      “明白了。可是.....”阿史那虎头挠头苦恼。郎主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太难了。茫茫草原不好隐蔽,要跨越千里去盯梢一个部落动态,谈何容易。

      “要是能安排个人进去乌丸部落就好了。”阿史那虎头异想天开起来,“这样咱们只要在家中等着那人报信儿就行了。”

      那不就是间谍么。

      “让我好好想一想。”贺兰定脑中升起一个念头。

      “大家辛苦了。”贺兰定拍拍阿史那虎头的肩膀,“洗漱修整一下,明日带你们去镇上吃大餐。”

      “水引饼!”阿史那虎头念念不忘。

      贺兰定笑道,“两碗。”

      翌日,贺兰部落一行四人入城,没能在城门口碰见守门的高欢。而今日的怀朔镇也不若前段日子热闹,估计是流民都被瓜分结束了吧。

      贺兰定丢了一包五铢钱给阿史那虎头,让他带着大家好吃好喝去。贺兰定自己则往南街的刘记商行去。

      “贺兰首领!”刘掌柜竟然出门相迎,连称呼都变了。

      贺兰定受宠若惊,不明所以。

      “您的义举都传遍北方了啊!”刘掌柜拱手行礼。

      闻言,贺兰定的第一个反应是豆芽菜终于推行了,而且外祖父竟将功劳和名声留给了自己。

      “急公好义,嫉恶如仇,扶助弱小。”刘掌柜赞不绝口。

      “哈?”贺兰定愣住。自己不过在草原呆了十日不到,这就和世界脱节了?

      两人鸡同鸭讲好一会儿,贺兰定才搞明白刘掌柜说得是自己从乌丸部落救下流民的事情。

      “此次来寻刘掌柜,为的就是那些流民。”虽然一天只供两顿稀饭,可是草原上不生产粮食,粮食都是采买来的。如此消耗坐吃山空是万万不成的。

      “上次那匹绢布不是卖了不少钱么,我想都兑换成粮食。”贺兰定说明来意。

      “竟是如此。”刘掌柜有些为难,“贺兰首领大义,可如今粮食不好弄。多地受灾,秋收未到,新粮未收,粮价飞涨。”

      “涨就涨吧,总是要吃饭的。”这是刚需。

      刘掌柜再叹贺兰定仁义,竟然为了那些流民采买粮食。要知道,在许多胡人的眼中,汉人就是“两脚羊”,是饥饿时节的储备粮。

      “某定当勉力为之。”刘掌柜许下承诺。

      “那就多谢了。”贺兰定松了一口气。有了那笔粮食,族里的生活会好很多。

      两人正说着话,运货的马车恰好抵达,一股子酸味钻进了贺兰定的鼻腔中。

      “醋?”贺兰定打量马车上的黑陶罐。

      “正是!”刘掌柜称赞贺兰定好见识,“正是平城清徐县的醋,醇厚柔和,回味绵长。”

      贺兰定当即道,“给我来一些吧。”贺兰定其实并不爱吃酸醋,可是他记得醋是可以点豆腐的。

      提起豆腐,贺兰定又想起另外一个东西,“有石膏吗?”除了卤水点豆腐,石膏也可以做豆腐来着。

      刘记商行没有石膏,“您要买药材,自然该去药铺买啊。”

      如今的石膏是作为药物而存世。

      贺兰定提上一壶醋,转头便去了药铺,采买石膏。

      “寒水石?”药童歪歪脑袋,指着门外墙角,“那儿多的是,你随便捡一块吧。”

      贺兰定才知道原来他们当地竟然是产石膏的,因此店铺的石膏都卖不上价钱,丢在地上随便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