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8、旧手机 ...
-
陈非的窜逃令全城陷入恐慌,毕竟他手里还有枪。
陈非提出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度飙升,他爸爸的故事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陈上屿”这个名字。
金枫路5号,时桐在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报道陈非的新闻。
“逃这么久,不愧抽出来是黑桃A。”时桐轻声自言自语。
时桐的计划遭遇了变数,变数就是陈非没能被顺利击毙。
或许这还不是唯一变数。
陈非居然打了个电话给敏重,通过敏重找时桐。
时桐一接电话,那头就传来陈非幽怨的声音:“是你送进来的卧底,对吧?”
公司的资料和数据泄露,肯定是因为有卧底,陈非知道了。
陈非的声音很幽怨,没错,是幽怨而不是愤怒,他的语气很怪,听起来不太正常,甚至不太像个成年人,而像个被欺负了的小孩子。
时桐这个人精怎么会承认呢?他眼珠子一转,说:“怎么可能是我,你想多了。”
陈非的呼吸变得急促,他用一种快哭了的声音说道:“连你也欺负我。”
听起来对方心快碎了。
“跟我没关系。”时桐面不改色地说。时桐很快察觉到陈非的状态十分病态,马上说道:“你是不是发病了?”新闻报道了陈非的病情,所以时桐知道。
陈非连连否认:“没有……没有……”
明显不正常。
时桐和敏重对视了一眼。
“你……不自首吗?”时桐试探地问。
“不可能自首。”陈非说。
时桐和敏重又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睛里都写着“满意”二字,要的就是不自首,死在外面。
“我还有一些事要解决。”陈非浑浑噩噩地说,“我可能会来找你,时老板。”
说完,对面就挂断了电话。
“这通电话不要告诉警察。”时桐对敏重说,“静观其变。我打赌他这种状态,撑不了多久。”
“他说要来找你?”敏重道。
“疯子的话,不着调。”时桐捏了捏眉心,“要是真来也没事,他斗不过我。”
这时,另一台手机震动,这次是时桐的手机。
敏重看了一眼时桐放在桌上的手机,说:“老板,是简疏文。”
时桐想了想,毫不犹豫道:“帮我挂了。”
“好嘞。”敏重马上按下红色按钮,挂断电话。
时桐看了他一眼,“挂个电话你这么开心?”
“当然。”敏重咬牙切齿,“你俩彻底断联我最开心。”
大约两日后,陈非提的问题还是没有满意的回答,于是陈非策划了一起汽车爆炸,车的主人是当年审理陈上屿案件的主审法官,姚法官。
万幸,警方及时赶到,在姚法官上车前拦住了他,姚法官损失了车,人没事。
这起爆炸使得恐慌加剧,人们意识到,如果不尽快给出满意的答案,陈非的复仇还会继续。
警方在检查姚法官爆炸的车辆时,发现一个惊人的点,就是陈非引爆的手法跟之前纺金大道发生的一起爆炸案一模一样,都是利用高压放电点爆油箱。
原来纺金大道那起爆炸也是陈非干的。
天,这个曾经的高材生、寒门贵子,到底干了多少脏事啊?
有人注意到陈非做案时运用了不少电学知识,还查到陈非虽然是法学生,但高中时数理化成绩一直很好,加上他父亲是修理工,耳濡目染,动手能力也不错,所以这叫什么?知识就是力量的地狱版本?
陈非动手不走回头路,姚法官逃过一劫后,他没有再去找姚法官麻烦。
所有人都在猜测陈非的下一个目标是谁。
下一个目标,陈非盯上了钱弘的妈妈,外交部前任法律顾问,卫瑜。
男孩子的第一榜样是爸爸,钱弘之所以做恶,是因为跟钱子超有样学样,钱子超是第一责任人,那卫瑜呢?首先卫瑜没有好好教导;其次,钱子超也是卫瑜自己找的老公,钱子超能升这么快多多少少靠了卫家的面子;另外,陈非为什么打了一次架就被开了,其中有钱弘找了关系给学校施压的缘故,钱弘为什么能找关系啊?也是靠卫家的面子,究其原因,纽带就在卫瑜这里。
卫家为什么地位高?未必是因为多有钱,而是卫瑜他爷爷是新中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中国第一部宪法,去查查这个委员会里其他成员都有谁,就知道其地位了。
于是陈非想,你卫瑜出身这样的家庭,当年找老公也不好好找,找了个老混账生了个小混账,又不好好教,让他们欺压老实百姓,你没责任吗?
钱子超的家已经被查封了,卫瑜不跟钱子超住一起,她住在某富人区的小别墅里,那是她自己的房子。陈非伪装成快递员,敲开了她家门。
陈非戴着口罩,一开门就对卫瑜表示抱歉,说自己患了流感,为了不传染别人才戴口罩,他还让卫瑜跟自己保持距离,注意身体健康。
卫瑜已经五十多岁了,依旧光彩照人,很有魅力,这种魅力不是说她有多漂亮,而是她身上具有一种沉淀下来的知性美。卫瑜作为外交部法律顾问,在工作上她无疑是成功的,在人生阅历方面更是一骑绝尘,这样的人无论男女,都给人一种段位很高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感觉,让陈非一下子自惭形秽。
“女士,这是个到付快递,我们公司要求我们必须让收件人打开验货后,才能收取快递费,所以,麻烦您打开看一下,谢谢。”
“是谁寄来的快递?”卫瑜问。
“为了保护隐私,现在快递单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都是打星号的了。您也不知道是谁吗?”
“我还真不知道谁会给我寄快递。”卫瑜笑道,她看起来平易近人。
卫瑜打开快递盒子,里面是台手机,还是台旧的手机,明显是被人用过的。
“这是谁的手机?”卫瑜奇道。
“常年在国外,您自己儿子的手机,都不认得了?”陈非幽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