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抓螃蟹 ...
-
段嘉予先去的爷爷奶奶家,二老告诉她,最近在乡下,让她回去,教她钓鱼,给她做红烧鱼吃,还有小龙虾。
回乡下要坐一段摩托车,段守信不放心,还是开车送她回去,正好看一下父母。
超市国庆做活动,段守信下午才回来载段嘉予,到乡下家里也很晚了,但是老人家还是等着段嘉予,做了宵夜给父母俩吃。
段家二老身体硬朗,有时候还会做点农活,平常就住在阜都下面的一个县里,离乡下不远,房子也是重新修过,乡村两层小别墅那种,所以偶尔也回家和乡里乡亲叙叙旧,挖挖土。
段嘉予吃着小龙虾,开心地谢谢爷爷奶奶,还撒娇说没吃够呢,让爷爷再钓些,给奶奶做。
老人家自是开心,所以明天的活动就是钓龙虾。
乡里不像城市,灯火通明,九点不到,乡间就只剩下狗叫声了。
这很符合段嘉予的作息,早睡。
但是没能晚起,很早爷爷就准备好了钓具,奶奶来催两父女起床,吃早饭之后就可以出去钓小龙虾了。
可能是乡间的清晨太舒适了,打开窗深呼吸,吐出浊气,段嘉予眉目都舒展了,难得没有起床气。
她还穿上了防水服,背带裤那种类型,爷爷早早就给她买好了,怕她打湿了玩得不尽兴。
全家老小齐上阵,钓的钓,网的网,段嘉予其他两项都不拿手,干脆直接下去搬石头擒螃蟹。
“爷爷,好大只,你快下来看,要跑走了。”段老身子骨硬朗,也下去跟着段嘉予胡闹。
段嘉予还用照片记录了整个过程,拍下了自己收获的大小螃蟹,小的放掉,大的吃掉。
上传至朋友圈。
安砚正和朋友开车去泉坞古镇,本来准备出国旅行的,但是欧阳溥说要去打卡,那是她偶像刚拍过戏的地方。
找出了很多漂亮图片,用这辈子学过的词汇给安砚吹嘘了一遍古镇的美丽,名风的淳朴。
看着图片还不错,经常去远的地方游玩,其实自己所在的城市却很少涉足,周边风景都没怎么了解。才知道这个古镇就在北城所辖区域,有做自己的文旅特色项目,还处于正在开发的状态,已经有很多外地人打过卡了。
安砚觉得身边的风景也不错,多了解自己的城市,免得外地朋友过来,作为本地人的自己还一无所知。
去泉坞古镇开车也就两个多小时,欧阳溥专心开车,安砚在副驾查看手机信息。
从朋友圈看到“御峰北苑1204房东”发的图片,配文<抓螃蟹>。
没有人物图片,所以她并不知道这是段嘉予本人的朋友圈。就以为是房东的,假期带小孩出游。
之前和秦敏谈租房的时候,看秦敏年纪,以及有意无意聊天的时候,知道这房子本来是为女儿读书准备的,有入读名额,但是女儿考上了就用不上,还是住在原来那里。
由于初次见面印象还不错,所以当“房东”发来好友申请时,安砚并没有屏蔽朋友圈。
这边的段嘉予提着一桶收获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心里咯噔一下,微信加了安砚,没屏蔽朋友圈。
赶紧拿出手机看没发什么过火的文字和暴露身份的图片吧。
还好还好,没正脸,没丢人。
段嘉予想了想,屏不屏蔽安砚,纠结了几个轮回,都到家了。奶奶看着段嘉予拿着手机,两撇眉毛都快挤到一堆了,眼色示意段守信,怎么了。
段守信不明所以。
算了,不屏蔽吧,自己平常也不怎么发朋友圈,也很少发自拍之类的。
一抬头,看到奶奶瞅着自己,才知道以为自己刚才是不开心了,于是段嘉予表演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变脸。
“奶奶,我们回来了,你来看,这些全是我抓的,比爷爷和爸爸钓的都多。”
上扬的语气是那么轻快,听得二老也连连称赞:“确实是,还是我们包包厉害,今晚吃全蟹宴好了。”
傍晚段嘉予在院子里溜达,还遇到儿时的玩伴,一起聊天,撸狗,在河边打飞镖。
一弯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旁边星星点点,映得水中也明亮。
段嘉予深深地凝望,水中的月亮,似真似假,似虚私幻,变化万千。
突然想起那日出,她也只敢回望安砚。
老师对学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既亲近又胆怯的,既近又远的存在。
通过那个周末的相处,段嘉予对安砚是有些好奇的,不是八卦那种,她仔细定位了这种好奇,是想交新朋友的那种好奇。
偶然遇到一个人,或许一面之缘,或许几多交集,带着蛮合的磁场,惺惺相惜。
至少段嘉予被吸引到了,她这样认为。
她想向以往一样,遇到自己喜欢的,想要交往的朋友,上去告诉她,我们一起玩。
坦荡直白,简单易得。
但是这次,莫名地觉得不可以。现实是,安砚是老师,段嘉予是学生。
哪个老师想和学生交朋友,哪个学生能和老师做朋友,在学校。
她俩不能像现在一样,她和宋蕴这样,一起撸狗,一起玩水,一起聊天。
段嘉予觉得自己无事多感了。
一定是因为月亮,太漂亮。
第二天和爷爷奶奶串门,拿着昨天钓上来的鱼,在村里各个院子闲聊,爷爷下棋,自己在一旁陪着,走到后面还一步一步告诉段嘉予该怎么走,为什么这么走。
段嘉予的爷爷奶奶那时候也是上过学的,不多,但是人生经验丰富,吃过苦受过累,为人很豁达明理,也和其他老人家一样,都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晚辈,让他们少走弯路。
还给段嘉予讲起父母以前的故事。
都是老生常谈,段嘉予在一旁也还是认真地听着。
有一点新鲜的就是,当读过大学的儿子儿媳说要回家乡开个小超市的时候,奶奶说他们二老并不完全理解,但没有劝阻,而是支持,说是也算是做点小生意了,说不定比打工强,离家近。
那时候大学生回来家乡做事,是被认为混得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