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1、第 181 章 ...
-
2.16.2025
继续一点无聊的思考。
刚悟到,其实我的行文同样是摄像机。
能够比较精准地捕捉到心理……
也就是说,我写的人物已经是抢先活过来的。
可为什么共情了,还写劈叉??
好癫。
我知道塑造人设对于我而言,非常非常重要。
我喜欢【真实的人带出来的感觉】
我爱磕的cp——【真实的人碰撞带出来的feel。】
人物有特定的欲望,特定的缺点,特定的需求。
我最最最感兴趣,最喜欢,最令我共情的是人物的内心挣扎。
但问题在于,我怎么塑造人设??
我不排斥大佬装逼,但是大佬装逼这个行动本身,我不感兴趣。
·
下午痛苦地思考了一下。
痛定思痛。
大概找出了问题跟解决方式?
问题。
1.什么叫故事讲述者,什么是叙述者?故事讲述者与故事结构。
2.行文输出的文字框架。
3.最最核心的代入感与期待感。
第一个问题是我故事主角的人物问题。
我写主角,往往都是一个画面引动情绪,然后我就想把这个画面的情绪给传递出来。
其中又会引出几个问题。
第一是画面感,第二个问题是写出画面感,第三个问题是最末尾的文笔功夫。
文字不同于画面,一个画面bgm与演员代入情绪演戏,这两者之间传递情绪的厚度天差地别。
怎么利用文字引导画面感,而不是文笔妙笔生花,写出画面感。
就比如重生,曾经资产千亿的巨佬重生到一个落魄欠了五百万的穷逼身上。
如果这是逆袭升级文,那么主线的期待感已经出来了。
至少起承转合的启,得有这样的情绪期待吧???
读者的预期就是想看主角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
我脑海中的画面,一般情绪都很重。
甚至于就只是一句台词【来世等你。】
【他冲向她,飞蛾扑火,那一天,如何如何。】
这是我一本文的灵魂核心,也是我对这个人物,独独只写这个人物,对他着迷的所在。
我不可能靠逻辑去写文。
画面出现,画面带出的情绪基本定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还原这个画面的情绪。
我写整本书,就是为了这一句台词【来世等你。】
所以当我写一整本书,我如何挑选我的主角,这个主角人物就是故事讲述者。
大概翻了技巧书的理解。
对于情节的理解又加深了点。
情节是什么。
情节的组合序列是什么地方的人做什么事,他碰到了什么困难,他怎么战胜了困难,最后这件事做成功与否。
这些情节,组成一个故事。
故事需要悬念,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一个个的情节,要有逻辑,不要让人看不懂。
他杀了人,为什么他杀了人?
他杀掉了他,他杀掉了谁?
怎么杀的。
我的故事里,反正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
虽然有冲突,但是冲突看不懂啊!!!
这个叙事能力,就像是茅坑里的臭石头,生拉硬拽,只把自己惹得一身腥。
嗐。
我脑内完成成长的主角——在这种从人物构思故事的想法,跟从单纯情节构思故事的想法,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剧情流,像是美剧,他只要行动。
一个梗可以概括【天才逃狱之路。】
第一步,天才进入监狱。
第二步,天才杀死监狱长。
第三步:天才越狱。
第四步:天才寻找帮手洗冤。
第五步:天才把害自己入狱的贪官弄死。
天才是故事讲述者。
故事叙述者需要一步步写清楚他的行动。
Step1,Step2,Step3.
这个剧本的故事核心。
只要高智商高行动力的人设都可以。
冷酷疯批的男人。
冷酷疯批的七十岁老人。
人设不重要,他就是个工具人。
人物的动机来自故事,故事驱动人物。
几乎完美地呈现一段英雄之旅。
这是单一的旅程式情节。
故事讲述者,这个主角,只要进入戏剧化的倒霉情境。
只需要不断行动行动行动,有危险!
冲突来了,克服。
故事讲述者非常完美。
人物就像是工具人。
故事结构一目了然。
线性的。
可以重复无数次打副本。
作者作为叙述者,就记录着这个人物从早上五六点,到晚上十二点,到底过了几个弯,穿过了什么门。
这是【时间线上的文本纪录】
但在我的故事里,最逆天的三个字,那就是【宿命感。】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主角会在一起,反正主角就在一起。
我就是为了这对cp写文。
人家是制造一个故事设定人物,安排两个人在一起。
我脑内就确定这对cp了
管你弄死我也好,搞死我也罢,我就写他,就写他俩。
磕到忘生忘死。
那种在一起虐恋情深,他被他捅了一刀,情感性张力碰撞,磕得我欲罢不能。
他死了,他念念不忘。
他发癫了。
他在对象的葬礼上看到了重生的爱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启灵堂play。
不管怎么样,人物那种极其纠结的矛盾情感——是我写文的萌点。
我确定了,这对人物是我的故事讲述者。
我要写足这对cp的人生缺憾。
就我作为作者,作为叙述者,要开始思考故事了。
开始思考故事框架。
一写故事框架设定就发疯。
妈的,搞剧情是什么东西?
什么打副本?
天啊,为什么要走这么多副本。
我cp的感情戏呢????
脑内搞cp就磕到发癫。
写了一段拉扯,碰碰小手,亲一亲……
剧情呢??
主角你不要去做点事的???
就光谈恋爱???
写纯感情流。
写个日常三千字……吃个饭,连写五章。
搞一搞误会,男主误会了女主跟男主在一起,女主躲开,男主追逐,拉拉扯扯七八章。
我的想法:【啊????主角不去做事吗??不去跟反派斗争吗???】
【冲突呢?强烈的冲突呢?】
【为什么误会,难道,就不能长嘴???】
【为什么女主角会喜欢一个这么脑子发癫的男主角,不爱,就跑啊!!】
常常写文,我好想写小甜文。
但因为主角是个癫公,动不动要给人套麻袋。
甜文???
啊,甜文??
癫公要搞事业,至少为什么这么癫,要解释下吧??
搞起了事业,悬疑线,男主要开始行动了。
好,一个又一个的秘密揭露了。
又走向打信息差的事实揭露了。
搞悬疑,来起!
图的就是一个揭露信息的刺激!
但其实没人想看。
……
故事的吸引力来自于悬念。
悬疑类故事吸引人的手段是惊奇感与新信息揭发时一瞬的爆炸【比如,故事开场,一个主角作为讲述者讲述被追杀的故事,但实际可能,这个主角就是杀人凶手呢?】
故事是叙事时间的裁剪。
这一种是线性的纪录。
当我这么构思故事情节,我觉得这个情节很爽,反转很强。
但我实际是搞cp性张力的啊。
再不济——纯爱也行啊!
啊??
我的纯爱呢??
我温馨的纯爱呢?!!
什么,杀人凶手???
男主角是个美强惨癫公??
我在发癫,真的。
……
如果把视线拉回人物本身,从人物本身思考呢?
虽然他是癫公,可我还是先搞纯爱。
那么这个故事讲述者身上,我到底要写他什么呢?
人物成长的故事线中:主角的成长线路——是包括感情跟剧情发展的。
而且剧情流感情流也两者兼有。
但写故事,你只有那么多字,那么多的字符,怎么制造点对点信息的传递?
而且,还写这狗逼的【宿命感】。
有时候,谈恋爱就好好谈恋爱,搞事业就好好搞事业,就行了。
爱情故事,剧情故事,都需要故事讲述者。
谈恋爱的感情流。
需要超级丰富的人设,他过去经历了什么,他要去做什么,他,想要什么,什么,阻挡了他什么?
他是流连风月场所的浪子,爱上了平凡的灰姑娘。
她是情场老手的御姐,碰上了年轻力壮的小狼狗。
在这类爱情故事中,一定有什么东西压制着人物的内心。
平凡灰姑娘感觉家里很穷,浪子有钱的家世令她望而却步。
浪子感觉缺爱,无所归依,灰姑娘给了他爱的感觉,但父母阻挡,心中压抑。
浪子的风流,浪子的漫不经心,他指尖落下的灰烟,落在眼睫毛上的阴影。
灰姑娘被深深吸引。
浪子作为故事讲述者。
作者就只是截取了他爱情中的这段过程来叙述故事。
这个开端到结尾,包含了人物的成长。
过去,他不敢与父亲对抗,后来,他为了灰姑娘,敢于跟父亲对抗。
其实,这就是剧情了。
这是从人物本身出发推导的剧情。
但如果,这是搞冲突设定的剧情流呢?
嗐,狂躁得很。
给了他爱的感觉啊,有什么问题吗???
我也搞不懂为什么爱。
就爱了。
但我这个走剧情的脑子就自觉告诉我,男主爱上灰姑娘,他总要做了什么事,改善了灰姑娘的什么看法。
两个人怎么相遇??
男主什么身份,做什么事??
他这个做的事情,成功了吗?
会不会威胁到男主。
两个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在一起??
然后开始列冲突。
1,男主跟女主家是对家,男主是个逃犯!女主是个警察。
2,男主肯定要打反派吧?
3,灰姑娘要跑,难道相爱了就不能够在一起吗,跑什么跑??嘴呢,别人说两句就放弃两个人的感情,纯发癫。
4,这个父亲为什么要拦住男主,理由呢??
我原本想写纯爱,从人物核心出发的cp,然后又跟故事核心撞车。
这两个东西,天天干架。
写单人的苏爽,我主角故事讲述者,我的萌点在人物的破碎跟心结。
写人物的拉扯,主角作为故事讲述者之间至少要存在一些信息差,误会跟分离——嘴呢???
锯嘴葫芦很好玩吗?!!
人物核心剧情核心干架,导致我拉不出故事的框架。
——找不到那条传递画面【来世爱你】的情绪文字逻辑链。
但宿命感,在于时间与空间的错落。
有成长可能的故事讲述者,他不完美。
当我选定这个故事讲述者。
在我的故事里。
我到底,怎么写他呢??
不是如同纪录片一样线性记录,他一定经过了内心某个转变。
这种转变,不是以行动为主的外部转变,比如十八线演员——百亿影帝,坐享人生,与大佬联姻。
而是跳跃性的……
故事讲述者作为主角,从他的记忆中讲述他过去发生的某个故事。
当故事开始。
人物就是他,没得选。
【我从回忆中走来,我发生了怅然失落的故事,你愿意听我讲吗?】
很故事核心。
很有氛围的一种情绪。
故事开始前,人物跟读者有壁。
但读者会看到人物慢慢成长——哇,他原来是个这样的人?有这样的过去?
故事讲述者是主角。
主角讲述一段怅然的回忆。
作者理解主角的过去,经由制造他的过去产生共情——就这种不正是我灵感的来源吗???
——【某人以个人的观点从回忆中对观众讲故事】。
我对主角的回忆产生共情。
就我推断,如果塑造成功这个主角的人设,人物应该会非常真实。
而这个故事框架的情节,可以从线性的叙事时间纪录,变成时间空间的大裁剪——这是我故事中【宿命感】的框架。
故事一开始。
主角作为讲述者,跟读者碰面。
读者会产生好奇,为什么要是这个主角。
这个时候,没有代入感。
但代入感的塑造,有时候除了靠常见的共鸣场景,亦或者人物设定。
还有一个就是心理描写,也就是人物内心的独白。
我作为作者,共情主角,写他的心声……
可以稍微拉近一点点距离,增加代入感。
【增加代入感啊!!!!】
【有一点代入感了!!!】
而借由故事框架的时间空间裁剪——【主角从他个人的视角讲故事,他是故事主角,他是故事讲述者。】
想个垃圾例子:
【七年前,我与我最爱的女人分手了。】
【我存放着她的很多相片,我仍然记得那一天的雨很大,我们两个人下午在公园逛了很久,她偷偷拉着我的手,我感觉掌心都是汗,一直不敢回握,心跟打鼓似的,原地都不敢动。】
【那一天的雨淅淅沥沥,云如梦似幻,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了她的眼睛很久很久。那一瞬间,我只想跟她永远在一起。】
主角现在是从个人视角带出回忆讲述故事。
【场景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
这就有沉浸感了。
有一点点的临场感。
只要有这么一点点的信息前置,至少可以让人多看五百个字啊……
一百个字也行。
但有一点点代入感了。
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代入感啊。
天啦,我的故事竟然会有代入感了???
那,有了故事讲述者,怎么输出行文?
在有冲突的前提下,有故事。
1.行文的文字框架。
自己的叙事能力简直是痛心疾首!!
连一件普通的事情都说不清。
我想想有什么大问题啊?
翻遍了所有我能够看到的关于视角的书与视频。
就故事讲述者确定,才能够确定视角。
视角角色也是视点角色。
我现在才发现,我脑内的摄像机拍摄画面是滚动,那股子观者的情绪很足。
这股子情绪是从上帝视角产生的我作者的个人情绪。
不知道例子合适不合适。
但摄像机视角的客观视角跟上帝视角下读者情绪的视角描写,很不同。
比方说:
写主角逃狱——【目的是让读者产生对于主角生命安全的担忧感。】
阿三想,今天难道是逃不出去了吗?
是不是要死到临头了??
狱警审视性的目光看向阿三,不由得紧了紧自己的枪,一脸漫不经心。
阿三想,今天难道是逃不出去了吗?
是不是要死到临头了??
【此刻,至少从阿三的视角,要营造那种逃不出去的恐怖氛围感。】
狱警审视性的目光看向阿三 :【作者角度的形容词评价】
不由得紧了紧自己的枪:【从作者情绪上的不由得】
一脸漫不经心。【作者形容词形容预警的表情】
假如换一下。
阿三想,今天难道是逃不出去了吗?
是不是要死到临头了??
狱警紧了紧枪,不由得把枪抵在了阿三的腹部上,说:“还玩儿呢?”
·
上帝视角下写作者情绪体验的人物视点感觉掺杂了大量形容情绪的形容词。
作者脑内放电影,如实把体验写出来。
但这种写法,在输出行文上,比上帝视角还倒霉!!!!!
草!!
情绪不经意间就撕裂了。
即使写了冲突,写了真情实感理解的人物。
就……我了个大草!!!
不想说什么了。
似乎七十万字的书,饱含情绪,又全部都是这种描述的样子。
加上转场的跳视角,想想都觉得悲哀。
本来代入感就少到可怜。
怎么会这样子???
说好不写杀猪刀,这简直刀刀令人致命啊!!
这种描写应该很多。
上帝视角带情绪的行文视角——写cp感情戏。
越细腻越好。
其他的,我再想想。
·
视角是用来打信息差的。
最要命的一点。
作者本人知道什么是合理的期待吗??
我摸不准读者的期待,还写的癫公。
但如果说按照故事讲述者令人共情的思路。
我从主人公的视角写一段比较有沉浸感的过去,有在真实现场的感觉,又写一点心里独白,再改掉那种脑内放电影写我个人情绪的写法,应该会有一点点的代入感吧??
癫公癫,了解了下癫公的过去……
就读者预先知道他是个疯批,但他经历了惨痛的事情,不可能马上发癫。
那癫公跟cp相爱,我是不是可以慢慢写我温馨感的纯爱了??
实在写不来相爱相杀,就想磕一口温馨感的纯爱。
那个时候,应该可以用回上帝视角的体验感写法。
写人物表情的跳跃。
感觉这种法子的行文,适合在期待感建立好的前提下。
特别好看的拉扯,很温馨。
我也再想想。
【期待感建立好的前提下才是秀文笔。】
那之前!!!!!
给我摆出清晰的信息量!!!!
主角是谁,经历了什么,要做什么!!!
哪怕,纯上帝视角,但不要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