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3、和事佬 ...

  •   三春里也就探春跟史湘云和黛玉年纪相近,也能言善辩,她们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加上万能胶宝玉,场子立刻就热起来了。迎春内向,惜春年幼,向来是背景板人设。
      放松也就这么半日,第二天,王喜凤就加入了贾家姑娘们上学的队伍。黛玉身子弱,贾母不怎么拘束她,每日做什么都是随她高兴。黛玉偶尔凑趣学个半日,贾家的夫子跟林如海给她请的西席贾雨村明显不是一个量级,她随便听听也就罢了。
      王喜凤不在意夫子教些什么,反正她有自己的想法,倒是能从夫子的言谈之间窥探到当下的民俗风气,是个很好的了解世界的窗口。这个时代,信息的闭塞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足不出户的女眷们更是闭目塞听。王喜凤虽然秉承着苟一苟的态度,可多了解时代背景也没啥坏处,无聊生活的一抹亮色嘛。
      当然,进了荣庆堂,多的是乐子让她看。首当其冲就是日日上演二人转的宝玉和黛玉。一言不合就翻脸,宝玉明知道黛玉的性子,偏要去招惹,惹完又上赶着赔不是。这是什么小学鸡谈恋爱的既视感啊!真不怪人家史湘云吐槽他们,好不容易请了她来,两个人又自成一派,开了结界似的,让兴冲冲来一趟的史大姑娘情何以堪?
      王喜凤却并不计较这些,坐在旁边吃瓜不就挺好?看贾母那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便知这就是司空见惯的日常。

      有时候,宝玉房里的袭人会过来串门叙旧。
      袭人跟翠缕一样,本是贾母房里伺候的丫头,史湘云年幼时贾母接她来,便是指了袭人伺候过她一阵。后来贾母见她温柔敦厚,行事稳重,便将她拨给了宝玉使唤。
      贾府这些大丫鬟在主子们面前都格外得脸些。史湘云来贾府小住时,为了跟贾母身边的丫鬟打好关系,姐姐前姐姐后的,让当时奉贾母之命来照顾史大姑娘的袭人(当时还叫珍珠)得到了满满的情绪价值。两人之间关系自然比别人更亲近些。不然,大观园里,袭人也不会仗着幼时的情分托史湘云给宝玉做针线。
      王喜凤如今还装着磕磕绊绊学针线呢,以后也不打算做这些让人腰酸背痛还伤眼睛的活儿。袭人看了她的针线,果然毫不见外地摇头,“姑娘这针线学了多久了,怎么还做不出个模样?”
      翠缕也在旁边闷笑,“这已经是改过两遍的了。”至于第二遍她还帮着打了稿,这种事就不必让外人知道了。她家姑娘但凡想学,肯定能学会的,偏偏回回都不用心,不是花瓣歪了,就是翅膀散了。哎!
      人啊,既然不想开卷,那就不要给身边人太多的期待。她曾经很佩服那些控分王者,如今,她也是有点经验在身上的人了。考好固然难,摆烂还不容易?

      逢年过节,史家不会放任史湘云留在贾家,总会掐着时间来接人。这个接人的时间也很微妙。早了吧怕贾母觉得史家太见外,孩子交给她不放心咋地?史家虽说迟早要跟旧派勋贵们做切割,可羽翼未丰前还需要史湘云这座桥,关系不好弄的太僵。迟了吧,又怕旁人说闲话,史家也没落魄到养不起孩子的地步。
      这些烦恼都是史家的,史湘云无所谓住哪。不管住哪都是吃吃喝喝请安学习。相对于贾府的热闹而言,她反而更喜欢史家的清静。
      当然,清静也是相对而言。到了年节,不论谁家都清静不了。若说贾政想做勋贵里的文官步履维艰,那史家作为文官里的勋贵底子就厚实的多。至少贾政被文官集团排挤是理所当然的,而史鼐从文天经地义,高下立现。
      史家除开早先的旧亲,来往的都是些贾府看不上的所谓小官。可人在京都,谁敢说自己官大?勋贵们还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晒太阳,家族子弟们更是章台走马惹是生非,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却浑然不觉。

      王喜凤年纪不大,并没有招待任务,至多是见几个有身份的太太奶奶,若人家带了同龄的孩子来,相互见个礼。
      年节下也是收礼高峰期,另一个高峰是生辰。史湘云这样没有祖辈父母,叔婶感情也一般,平日也就固定月例这一个进项,根本存不下什么体己。当然,她也没什么花销就是了。衣食住行都是府中开销,贾母也从不吝啬,贾家姐妹有的,也不缺她一份。不论走到哪里,她依然保有侯府大小姐的荣光和体面。
      要说府中的两个妹妹对贾府不好奇,那肯定是假话。她们找史湘云打听过一次后,也尝试着求父母让她们去贾府玩,可惜被无情拒绝。这种为什么姐姐可以去她们却不能去的疑问,大人一时之间也难以让她们明白。故而这中间便多了隔阂。
      小孩子谁不向往外面的世界?偏偏只有姐姐能出去玩,去的还是据说家里很大有很多小伙伴的姑祖母家。她们顿时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心里各种不自在。这种不自在体现在行动上就是疏远。
      王喜凤并不在意小孩子幼稚的把戏。因果不是她造的,孩子的心理健康该家长负责,她一个正当年的小萝莉,还是将学习放在首位吧!

      这种史家贾家轮番小住的生活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各家的先生见识不同,教学理念不同,擅长的方向也不同,这给了王喜凤许多发挥的空间。同样的问题能找不同的人寻求答案解析,棒棒的。
      虽然她有意识的控制着学习进度,尤其是针线方面的进度,但史家对姑娘们的培养力度并没有让她轻松太多。底下的两个妹妹更是叫苦连天,颇有些同病相怜的味道。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住在贾府的时日也在增加。毕竟,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和事佬。贾府的和事佬第一等要数凤姐,堪称八面玲珑。可她要管家,每日事务繁忙,总不能时时在荣庆堂偷闲。尤其是宝黛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谁都不愿意招惹。这两个小祖宗,哪个是听劝的?说不得那句话没说对就麻烦上身,不如让贾母自己头疼。
      王喜凤生平最不爱劝架,有些人是越有人劝越上头,非要闹出来才罢休。若是煽风点火不会被打,她肯定建议他们不如打一架。既然好话劝不进去,只能以毒攻毒。

      小孩子吵架本就是三分钟热度,只要当时控制住局面,后续再闹出什么的几率就不大了。不出半个时辰便会有人后悔,偏又舍不下脸来示弱。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递梯子,再去说些规劝的话,也能听进去了。
      听起来像不像居委会大妈的活儿?简直不能更贴切。
      王喜凤多半是跟黛玉同仇敌忾,你既然生宝玉的气,自然是他哪里没做好,咱们完全可以展开说说具体哪里不好,顺带再讨论一下还有哪里不好,上次是哪里不好等等。再有,翻旧账其实也挺有意思的,说着说着话题就带偏,气也就消了。
      既然消了气,宝玉再来认个错,完美。宝玉那头不需要她出马,有袭人这朵解语花,自然能劝到他心坎上。
      凤姐是最爱打趣人的,见宝黛这阵子消停许多,竟不由得开口道:“过了年,宝玉也长进了,如今不跟你妹妹怄气了?”
      宝玉一头雾水,“我何尝跟妹妹怄过气?不过是一事说错话,妹妹大度不跟我计较,也就撂开手了。”
      王喜凤深藏功与名。

      贾母乐得黛玉跟湘云好的跟一个人似的。黛玉是个冷淡性子,身子又弱,平日里跟姐妹们也不怎么走动。倒是湘云来了,两人都住在荣庆堂,串门倒是勤快。
      其实王喜凤也不是个爱串门的,可谁让黛玉那里书多呢!她进京的时候下人带的不多,可行李也有不少,其中就有一箱林如海精心挑选的书。
      宝玉房里也不缺书,他那机灵到不一般的小厮茗烟,啥书不能给他弄进来?可王喜凤完全不敢去惹这个炸药桶。想想这厮去了大观园给黛玉看的什么?会真记!若是被贾政知道,少不得一顿好打。除开这些通俗话本子,宝玉那里逃不开四书五经这些正经该学的科举教材,那就更不敢擅动了。
      这日众姐妹结伴给王夫人请安,却恰恰听得王夫人跟凤姐在说什么人命官司,正是王家的姑奶奶,王夫人那嫁入薛家的亲妹妹家的事。王夫人不欲在小辈面前说起此事,便打发她们去看大嫂子李纨。
      一行人走在路上,嘴上虽没说什么,内心却已经开始了疯狂OS:薛家惹了人命官司?
      王夫人其实也挺无语。临行了闹这么一出,她就怕为此耽搁了行程。一处慢,处处慢,谁这道这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的二世祖在回京的路上还会闹出什么丑闻?
      惹了祸的薛蟠却依然保持着他的松弛感,带着家人如期出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