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这一声“瑜郎”与以往不同,季瑜立刻拿着纸笔逃出了仆人房。

      李翰林之前去而复返,把纸和木炭笔藏在衣物中一同带了进来。他俩同窗数载,默契十足,仅凭眼神与肢体动作便能大概猜出对方心思。然而用手指书写传递信息,需得言简意赅,李翰林这才带了纸笔进来。

      何管家正在外面的主人房等候,先前那名叫阿六的的仆从已经被带到了别处。

      季瑜将纸张交给了何管家,何管家并未多言,接过纸张后说道:“老奴即刻去安排车马,季公子请先更衣。”
      说完便转身离去。

      季瑜恐丽娘看到他这副模样之后担忧,便趁着这个空档洗了把脸,又拢了头发。

      此刻,仆人房依然紧闭,主人房只剩季瑜一人,他迅速换上了李翰林准备的衣衫,这衣衫虽稍显宽松,却也还算合身,想必是李翰林特意拿了自己的衣物给他更换。

      话说当时,季瑜在强行让李翰林闭嘴后,以手代笔,以李翰林为纸,交代了当时处境,后来俩人“大打出手”,又将情况沟通了个大概,交流完毕后,季瑜又成功地“薰退了”李翰林。

      李翰林以送水送衣物为由去而复返,他在进屋前已经写明了关于寻找丽娘的情况,进屋后找了机会展示给季瑜——

      季瑜所说的地址并无丽娘踪迹。

      寻不见丽娘,有两种情况,一:季瑜对誉城的街巷名称不太了解,先前沟通不畅导致错漏。二:丽娘已经被李责的人转移到了别处。

      李翰林轻轻拍了拍季瑜的手以示安抚,遂当机立断,在季瑜手心挠出一个字:捉!

      旋即,二人又上演了一出精彩好戏。他们故意制造出了一些声响作为掩饰,趁此机会,二人迅速制住了藏在床榻下的侍从。李翰林事先在外安排了人手,收到信号后便立刻进来控制住了这名仆从,屋外处理完毕,李翰林、季瑜二人又进了仆人房,来了个瓮中捉鳖。

      现在李翰林正看着那鳖。

      季瑜走出房门,恰遇一位中年男子迎面走过来。

      男子身姿挺拔,面部轮廓分明,身着华贵,面上虽带着几分和蔼可亲,眉目之间却又透着不怒自威之态。

      季瑜赶忙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礼。

      中年男子面带惊讶之色,说道:“听闻敝居来了位客人,这位公子面生得很,可是犬子的好友?”

      季瑜此前就有怀疑,此刻更是确定,眼前的人就是李知,想必是知府大人忙完了公务,刚从府衙归来。

      季瑜正要回应,便见一名仆从推着放有木桶的木架车走了过来,那仆从不经意抬头一瞥,看清来人后顿时惊慌失措,急忙行礼道:“老爷。”

      李知看着车上的水桶,询问道:“这是做甚?”
      仆从答道:“回老爷,今日宅中来了客人,天气炎热,客人说要沐浴……”

      想必是李责担心李翰林不上钩,又差人送了水让季瑜沐浴,还交待丫鬟需得说是客人自己要求的沐浴的。

      季瑜向李知拱手道:“承蒙府上盛情款待,晚辈受宠若惊,可晚辈已沐浴过一次了,贵府实在太客气了。”

      李知既然是知府,哪里看不出这其中的蹊跷。天气再炎热,这事也不合常理。现在时间尚早,都还未到晚膳时间,李府又非澡池子,怎地客人一来就要沐浴更衣?这水还一桶接一桶地送,难道这人还是馊的不成?拿这话来糊弄谁呢?

      李知看着眼前这位出尘脱俗、明眸皓齿的后生,问道:“这位公子如何称呼?”

      季瑜答道:“晚辈季瑜,想必您便是翰林兄时常提及的尊父大人了,晚辈曾与令公子李翰林在秋水镇雅贤书院同窗共读,今日受大公子李责邀请来贵府做客,实在是多有打扰。”

      这话给一般人听了,必然是越听越糊涂,可李知是聪明人,他眉头微皱,轻叹一声,转而又露出和善的笑容,对季瑜说道:“原来是犬子挚友,敝宅招待不周,还请季公子多担待,只是不知那生性顽皮、行事莽撞的两兄弟现在何处?”

      季瑜答道:“说来惭愧,翰林兄正在帮晚辈寻找家母,晚辈正准备外出。”

      恰在此时,何管家匆忙赶来,季瑜急忙说道:“事态紧急,晚辈失礼、失陪。”

      何管家先是匆匆向李知行了一礼,随后赶忙道:“季公子莫急,马车已备好,此前也已差人骑马前去探听消息了。”

      因骑马速度更快,而季瑜不会骑马,自然是与何管家同乘马车。

      李知也未多问,连忙道:“速去速回。”

      待季瑜离去,李知又道:“不语。”
      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走了过来,道:“少爷。”
      -

      话说何管家与季瑜匆忙赶到时,先前打马疾驰而来的人已然在门外候着了。

      季瑜听他们说完大概情况,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丽娘想必是听到了说话声,也从屋内走了出来。

      “娘!”季瑜话音刚落,就见季明也跟在丽娘后头走了过来,他诧异地喊道,“爹?”

      季明握住季瑜的手,仔细检查一番后才道:“爹那日回到家中,你阿公阿婆告知我,说你要接你母亲到这边来游玩几日才回去。我左思右想总觉得不踏实,便顺着他们可能走的路一路追寻,瞧见了他们的身影后我并没有声张,只是在后面远远跟着。今日追到此处,我正打算去报官,不料却被他们察觉,将我也带了进来。”

      丽娘道:“好在咱们没撕破脸,面上都还过得去。你走后,他们将娘带到了此处,如今又来了人,称是自己人,可娘信不过他们,还好你来了,娘在话本上看过不少这档子事,没事了就好,那个李公子表面上客气得很,可张嘴就是满口的谎话,还说什么已经得了你爹的同意。”

      季瑜哽咽道:“孩儿让爹娘担忧了。”

      季明则问道:“看来已无大碍,那些题目,你答得可还顺利?”

      季瑜自然无暇与父亲谈论那些题目。
      一家三口坐上前往李府的马车后,才有时间讲述这两日所经历的事与答题情形。

      季明与丽娘听到后面才算是喜笑颜开。

      笑声传入何管家耳中,他感慨道:“我家少爷倒是许久没有如此开怀了。”

      开怀大笑的季家二老此时并不知道他们要去的李翰林家,便是知府大人的家。直至快到了李家宅第。丽娘问:“瑜儿,翰林公子家何时搬到了誉城?他们不是一直在秋水镇吗?我记得他还说过,他父兄住在另一处宅院。”

      季瑜道:“娘亲,翰林兄当初说的另一处宅院,不在秋水镇,而是在这誉城。他当初去秋水镇,想必也是和他大哥有关。”

      丽娘掀开轿帘看了一眼,才又说道:“同样的家教,教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来,这李家两个男儿,李二公子怎么看怎么好,李大公子就……”

      季瑜道:“其实知府大人……”

      季家二老同时道:“知府大人?!”

      季瑜道:“孩儿也是今日才知道他父亲是咱们连州的知府。”

      丽娘沉默片刻,说道:“李公子这嘴可是够严的。”

      说话间就已到了李宅,李翰林已在大门外候着了。

      何管家上前匆匆低语了几句,便进了宅院。

      季家三人则被李翰林毕恭毕敬又满怀歉意地迎进了李府。

      李知早已吩咐了下人安排宴席来款待季家三口。李翰林则拿了一套质地较轻薄、触感凉爽的纱衣交给了季瑜。

      季瑜几乎是泪流满面地接过了纱衣。
      终于可以好好地沐浴一番,再换上干净衣衫了。

      双方家长见面,彼此恭敬行礼,客套寒暄。最后,李知言辞恳切,表示抱歉。

      宴席上,李知端起酒杯,缓缓说道,自己原本是秋水镇人,后来中举,才卖了旧宅,举家迁至誉城。这些年曾带两个儿子回去探亲访友,二儿子对秋水镇情有独钟,便求着他又购置了一处宅院。

      季明目光瞥向丽娘。丽娘仿若置身事外,只是夹了一片菜叶轻轻嚼着。

      与此同时,季瑜与李翰林对视了一眼。

      李责见状大喜,以为将有好戏上演,殊不知他们这一眼的含义并非如此。

      他二人一直没有逮着单独说话的机会,一对视便会将眼神移开,可偏偏又总是一个不小心就四目相对起来。

      二人对视过后,面带羞赧,继续低头夹菜。

      李责气极,左等右等不见李翰林向父亲禀报,觉得无趣,便起身告辞。

      谁料,他刚一出门,被便李知的随从不语给拦住了。

      当夜,季家三口被安排在李府暂住一晚。李翰林自告奋勇要亲自护送他们回梨花村。对此,并没有任何人反对。

      妥善安排好三位客人后,李翰林便匆匆回到自己居住的东厢房,李知已等在了门外。

      李翰林喊道:“父亲。”

      李知说道:“你大哥近日禁足,此事我必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随即,他转而又道:“季公子的母亲,可是秋水镇张家的丽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开始尝试古风小说创作,本故事的背景虽为架空设定,但很多方面(包括但不仅限于衣食住行)还是需要切实的依据作为支撑。作者会尽量去查阅相关资料,力求避免出现过多常识性的错误。 再加上平时空暇时间较少,更新速度会比较慢,各位读者多包涵。没有签约,不入V
……(全显)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