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召集人马完毕,几个孩子浩浩荡荡出发。路上林业陆突然跑到一老人面前双手抱拳,“恭喜恭喜。”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稍有褶皱的一块钱给陆哥,林欣欣记得那人应该叫‘大富正’。
      “陆哥刚才那个人你跟他很熟吗?”老人走后林业群问。“你们都不机灵些!”林袁陆得意忘形的语气,“都是自个村的,见人就恭喜不就得了。”
      林欣欣听着心里想,那‘大富正’既不是我们本家人她爹娘也没啥交情,去恭喜他还真没那个脸。
      “人家有人恭喜得个好彩头也高兴的。”林业陆似乎看穿林欣欣的心思又说。
      一行人先回了老家,这里住的都是她们的本家人。年轻的一辈大多出去另外建房子,只剩老人在这里住着瓦房。
      “这里怎么有个这么大的窿。”林欣欣两个手指伸进泥墙里。“这叫孔,孔子你懂不!”林业陆阴阳怪调道。“你也懂孔子!”林招娣讽刺道。
      “怎么不懂,孔子说贫贱不能移,那些有钱人都移民去了,只剩我们穷人在这里。”林业陆道。“哈哈哈……”几人又是一笑。
      林欣欣也跟着笑起来,她没想到陆哥也会记得孔子的话,几人先进了林业陆和林招娣的爷爷家。
      “恭喜爷爷身体棒,活到一百岁!”林袁陆永远第一个说。“恭喜爷爷新年好!”老人驼着背坐在架床上,“阿陆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我可不想活那么老,免得招人嫌弃。”
      “恭喜七公身体健康。”“恭喜七公。”林业峰声若蚊蝇。
      “孩子们起得都比你早。”七婆一瘸一拐走过来,她浑身像是萎焉的树皮,每天依旧能种菜摘花。娘常说招娣家有七婆扶持,嫁过来没多久就建了楼房。
      “恭喜七婆新年好!”“恭喜老妈……”几个娃娃的声音交叠在一起。
      “呵呵……”老人咧开嘴黑黄的牙齿掉了大半,枯槁的脸上露出笑脸,“我给你们几个恭喜钱!”七婆拿出一叠新得发亮的一块钱发,她的孙子得两张林可可她们得一张。轮到发给林业陆他早早伸出了手,“恭喜老妈越活越年轻,年年似十八岁姑娘!”
      “哈哈哈……”“哈哈……”林袁陆嘴里蹦出的话惹得大家笑得停不住,林欣欣更是笑得肚子都抽搐了。“就你会说哦!喏,给多你一块钱。”七婆又抽出一张钱给林袁陆。
      从老家出来路过小卖部林业陆走了进去,一早上没吃东西她也不觉得饿。“你们不买点吃的?”林招娣买了个饼吃起来。林欣欣被橱窗底下的大鹰风筝吸引住所有的目光,以前她们拥有过一个,那是家里没建房子的时候。
      娘要出街办事,她问想买什么玩具,弟弟说想要一个大风筝。三个孩子在瓦房门前期盼母亲的归来,小时候像是在等待中度过。
      “幺儿。”娘一到拐角便大喊,右手高高地举起风筝,大鹰尾部长长垂下,她要给孩子一个天大的惊喜……
      “你要买吗?才三块钱。”老板说着拿出了风筝。三块钱!林欣欣心里一疙瘩,竟然那么贵,之前娘买的那个比这个大多了。“我就看看。”
      随后她们又来到了招娣家,“恭喜三伯三伯母新年好。”林业群一回家就跑房间关门,林业峰林业陆也跟着一块。
      “小群这是要干嘛?”林欣欣问。“还用说,肯定回去数钱咯,顺便藏到他枕头底下的小金库。”林招娣说。“招娣你妹妹呢,她不回来吗。”林欣欣像是盼望见到自己的妹妹一般。林招娣像是没听到并不说话,三个女孩在客厅嗑起瓜子。
      “欣欣,你叔和娘给了你们多少压岁钱呀?”三伯母突然问。“她们从来不给我们钱。”林欣欣道,不过她们的压岁钱可以自己保管,有些孩子的新年钱都是大人拿着。
      “说不定你娘偷偷给钱你弟了。”三伯母说。“你就偷偷给弟哦!”林招娣翘起唇角说。“你娘不懂多偏心你弟弟哦,对吧?”三伯母对着林可可两姐妹说,两人只一笑不说话。
      许久三个男孩从房里出来,“娘我得这么多了。”林业群伸出三个手指头扒到三伯母后背。“好了,我们得出去了。”林业陆说,几个小跟班赶紧又出发,小日本进村扫荡般,走遍整个村里。
      最后一站是去林大志家,他们在村外买地建了房子。几个孩子在川流不息的公路旁等待,林业陆看着面包车摩托一辆辆疾驶过。“跑!”他一叫,几个孩子抱团横穿马路,终于到达另一边,几个孩子不迭喘大气。
      “峰峰你还好吧。”林可可问。“……”林业峰一时说不出话来。“男子汉大丈夫就跑一会有什么嘛!”林业陆昂首道。 “峰峰不是经常生病嘛!”林可可说。
      “那是以前,你现在不是都正常去学校了嘛!”林业群说。“我身体一直都是最差的。”林业峰说,“做什么都累得快。”林欣欣只顾迈步往前走,弟弟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个男子汉呢,有什么都是别人替他担着。
      进门大伯大伯母都在屋里,几个孩子每人都给一张五块钱,每年的压岁钱她们都是给最多的。“都过来吃零食。”伯母拿出一个花瓣状的铁盒子,打开里面满是让她们流口水的糖果和饼干。
      “哇!”几个孩子乡巴佬般感叹。“伯母这玩意儿是外面买的吧。”林欣欣说。“这个攒盒和里面的零食都是从广东那边买的,这里应该没有卖。”
      林欣欣撕开一颗糖果纸,里面竟是美滋滋的巧克力糖,娘平时只买些龙珠糖或者薄荷糖,广东有那么多新鲜东西,真是个好地方!
      “可可今年考试得多少分呀?有没有得甲等奖。”林大治问,跟阿爹比他身上总有一种彬彬有礼的气质。
      “得了甲等奖。”林可可说。“可可的成绩一直是班上数一数二的,班主任私下还跟我说我们班就可可有希望考得民族中学呢!”林招娣道。林大志满意地点头,“欣欣和峰峰都要向姐学习。”
      “大伯我想看电视。”林欣欣指着超大的彩电说。“想看就看呗。”林大志说,随后他又问,“峰峰今年得甲等奖吗?”“得啊!”林业峰坐在最远处回答。“男孩子说话要大声点。”林大志像老师般教导。
      众人吃零食水果玩球,每年在大伯那总呆得最久,差不多到中午娃们才各自回了家。“娘,你看我得了那么多钱!”林袁峰一进门就跑到灶旁,袁玉衾正在那热菜。
      “去了几处地方恭喜啊?”玉衾把菜端到桌上,吃昨晚的剩菜就够了不必再花心思煮菜。
      “我们本家的都去了,去大伯那得最多,一共得了四十二块钱呢!”
      林欣欣脑袋里突然想起什么,娘曾经说过哪个孩子乖就疼哪个,她把口袋里一小沓钱递到袁玉衾面前。“娘,这些钱给你了!”
      “你不要了?”袁玉衾疑惑,在她们家小孩的压岁钱都是由她们自己保管。“不要了,给你买菜,我剩下一些买吃的就够了。”袁玉衾莞尔一笑接过林欣欣的钱,孩子大了就懂事了,“你们三个里面欣欣最大方!”她对着孩子们说,林欣欣得到一声夸奖无比自豪。
      大年初二迎婿日袁玉衾动身回娘家,阿爹今年不去外婆那,一辆自行车又只能搭两个孩子,林欣欣自然要回外婆那跟表妹玩,而林袁峰必定要黏着袁玉衾。
      “姐,你要不要去,你去的话我可以自己骑自行车。”快上车林欣欣还是忍不住回头对林可可说,虽然她从没骑过那么远的路。
      “不去!我又没熟人在那。”林可可毫不在意道。坐在车座上周围的景物飞速后移,娘高高的背影挡在前面,像游戏里守护小鸡的母鸡,林欣欣抓住她的两侧,顺便把林业峰护在中间。为了载更多东西,袁玉衾只能骑老牛车。
      车行了许久到新公路的拐角处一个水果摊位出现在眼前,糖果面条肉都有了,只剩水果没买。“娘,在这买果吧!”林欣欣赶紧说,香蕉和芒果仿佛向她招手。“就你嘴馋,这里的果贵,拐到二街的地摊买才便宜。”
      “哦。”林欣欣嘟囔着嘴,每次去外婆那,她都是给东西孩子们吃,亘古不变地给三个孩子每个人五角钱。想起外婆她总是满心欢喜,准备就可以回到昌平村了,这几天发生的事都是那么快乐!
      “准备过渡了。”袁玉衾在前面叫道停下了车,林欣欣双手拉住车尾严阵以待,下坡的路又高又陡,走到半坡像在条直线上稍不注意就会掉下去。
      坐上渡船,一阵风吹过,林欣欣的短发竖了起来。机械的声音轰轰直响,船随波浪起起伏伏,这情景好似当初叔儿把她接回家时,往事件件袭来……
      有一次在学校上课,突然刮起大风下大雨,外婆从家里拿来雨伞和厚衣服,她震惊不已,现在是夏天怎么要穿那么多!镇宇像是明白她的心思般,在教室里乱跑一下子撞到她身上。外婆赶忙骂了他一声,‘你没有人来送东西就自己去玩嘛!’,给表妹穿好她又帮她穿上毛衣。
      有一回林欣欣和外婆去施肥,要走过一条小溪。记得那里只有一条木板搭过去,外婆担着两桶粪水走在后面,林欣欣在前走了一半就害怕得蹲下不敢走了!外婆咧开嘴直笑,“欣欣不是最大胆的吗?”
      还有一件事林欣欣不敢提及。那时候外婆辛苦去山上砍柴回来烧,林欣欣和表妹为了得一角钱花,偷偷拿一捆给二弟做竹桶饭。现在想起来当初的自己真的好自私,那么招人厌恶。外婆总气愤得骂人,她们两个却依旧笑嘻嘻的,过后外婆对她们依旧一如既往的好。
      “欣欣!”玉衾厉声叫道,“都不懂过来帮忙!”烂车篮里几个柑橘掉了下来,自行车被堵在人流中,袁玉衾想捡却捡不了。林欣欣赶紧低头捡,几个柑橘被放回车篮,她在后面推车。
      “要是你姐在这,都不用我叫了。”袁玉衾说。“那弟还不理呢!”林欣欣道,林业峰早早地走在前面。“弟是弟,你大,你怎么都是这样比呢……”玉衾一边推着车一边说,上到大路林业峰早已在那等候着。
      袁玉衾坐上车座脚轻易撑到地面,两个孩子相继上车,她脚一蹬踏板向前滑行,周围的景物逐渐熟悉起来——
      这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好熟悉,一股暖流涌向心头。那时候每户人家都还是泥土瓦房,童年总是无忧无虑,我的印象里没有父亲也不必为丧父悲伤,年幼时我大大咧咧像男孩一般。
      读了三年书我便辍学上山放牛,那时候的孩子大多如此,总能遇到几个一块打牌。在这块山头打又移到另一个山头打,每天轻松而惬意。
      再长大我便要承担更重的农活,大哥的孩子我也得帮着带。而二哥呢每天都是在家看书读报纸,从来不干活,娘也说不了他,他看书又能得到什么呢?最后也是随着人群的洪流,结婚打工赚钱……
      娘经常在耳边说,‘现在在自己家就这么个脾气,等以后嫁人去别人家里更有的你受的,女人的命,去了那里才是自己的归宿!’
      出嫁已经十多年,这里好陌生,尽管在这里的时间更长,但我知道那边才是我的,那有我苦心经营的家!在她们眼里我总是一个外姓人,那边是沉重艰辛归途,而这里只是短暂的借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