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蟹酿橙 ...

  •   花了好几日,苏棠才和刘婶、常叔把苏宅收拾好,各处都要洒扫,二三十个箱子都要归置。因苏家夫妇身体原因,近几年往来的节礼除了些吃食都未抽出空来梳理,往日里在库房留下的布匹、摆件、家具都要登记入册,东西虽不多,却也是堆了小半个房间,光这些,便是花了两日。
      日子到了九月底,苏宅才一应归置好。因着左右邻居,苏棠一概不认,念着往后必会有所交集,为表诚意,装了了几斤前些日子亲自做的桃干,又让刘婶趁今日得空,去马行街多买了些时兴的点心果子。
      苏宅所住的这条街上,住了八户人家,西边四户往日里并不与人来往,听刘婶说这四户皆是一家子的,因着官职高,并不爱与东边这边相交。
      苏家对面这两家,一家是工部屯田司陈员外郎家,另一家则是汴京城孙羊正店的掌柜家。
      东边这三户,苏家西边一墙之隔的邻居宋郎君是个秘书省的秘书郎,每日忙至晚间戌时方归家,昼伏夜出的,很难碰面。
      苏棠想着,自家无官也没甚么财,便只给西边这户以及孙员外家送些吃食什么的便够了,其余些官爷的职位听起来都有些骇人,便算了罢。遂让刘婶、常叔明日早些给这两家包上三五斤桃干并三样果子送过去。
      次日一早,刘婶、常叔便将礼物送至宋、孙两家。
      苏棠起来用完朝食后,便在院子内散步消食,走至前院,便听见门外有敲门声及询问声。因着家中刘婶、常叔皆已出门采买,苏棠走至门前问道“请问郎君,是有何事。”
      “在下宋澈,今日收了贵府的厚礼,现特带了些家中土物,烦娘子收下,某告辞了。”男声说完后,便听见隔壁门关上的声音。
      苏棠听门外已无声音,便打开大门,门前放着竹编的篓子,篓子里装满了黄澄澄的橘子,看起来是挺不错。因宋澈早已闭门,苏棠也不再客气,拖着拽着一大篓子金橘到厨房。
      还未到午时,刘婶在厨房做着午食,常叔正忙着喂着家中的笨驴。家中大门又被敲起,苏棠在前院里只能听见常叔同外面那人不停客气。没一会儿便看见常叔抱着一个食盒小跑了进来。
      “娘子,孙员外家差人送了些他家酒楼的菜过来,说是给咱们家中午添个菜。”常叔笑起来,嘴咧的可大。
      “是个什么菜,把常叔急的都跑起来了。”苏棠忙打趣道。
      “蟹酿橙,这种吃法娘子你之前没吃过罢,今日孙员外给了六只,娘子光吃螃蟹都能吃饱嘞。”常叔忙走到厨房,让刘婶帮忙换洗个盘子,他还要将食盒和餐盘再给孙家仆从送回去。
      “老常,待会别忘了给散几个钱”刘婶见常叔着急向外走,忙吩咐道。
      苏棠看着摆在盘上的蟹酿橙,果真觉着新奇,橙子作为瓦翁,中间放置蟹黄,橙香、蟹香扑鼻,卖相也极为技巧。汴京城里的确风雅,若是开了食铺,想来是极为有趣。
      “螃蟹性寒,吃上两个便足矣,余下四个,刘婶你和常叔便分了吃了罢。”苏棠说完便又拿出另外的碗碟,将螃蟹分好后,忽又看到橘子,一时便玩心大起,拿起几个新鲜的橘子,又拿了几根不粗的木柴,将橘子架在两根木柴之间烤着。
      “往年间我便听过这烤橘子能治咳疾,娘子可得多烤上几个,正好这几日老常受着风了,咱们便试试这烤橘子有没有用。”刘婶边洗着菜边回头看着苏棠浅笑。
      苏棠听到后,便仰起被火烤的红扑扑的小脸大笑道“好呀,希望这味道别让常叔失望,不对,就算烤的不好吃,也得让常叔吃掉,说不定这烤橘子呀,真有些用。”
      “往年冬日,阿娘总会在柴火里放些芋艿、山药,烤熟后拿出来放些桂花蜜,我现在还记得那味道。刘婶,明日你买些芋艿放着,我想明日吃些桂花蜜芋艿,还想喝热乎乎的羊奶。”
      刘婶听了笑的眼睛都找不到的缝,忙道“好好好,可算是有些食欲了,你想吃啥刘婶都给你做。”
      “对了,刘婶,下午同我去看看咱家的铺子罢,既是要开食铺,我也想先去眼下的铺子是什么状况。”苏棠说着说着也没忘了橘子,左右拨弄着木柴。
      “下午我让老常也跟着,若是娘子想置办些物什,老常也能帮着跑动,娘子也能轻快些。”
      午时三刻,苏棠吃完饭便利索的挎着布包,随手挽了一个高髻,戴着白玉缠丁香花长簪、丁香花细银耳环,同刘婶、常叔骑着驴车往马行街驶去。
      苏家距离马行街不远,也就一刻钟的功夫便到了。一路上要经过人顶顶多的大相国寺、摊贩众多的州桥,再穿过沿街全是果子铺、米面铺、古董铺、香水铺、泥瓦坊等等的高头街、热闹街,前面东西走向的便是马行街了。
      马行街西边紧邻着东华门,东边就是有着不少的瓦舍、勾栏、酒肆、茶坊,瓦舍、勾栏周边又围着不少摊贩,向北去的旧封丘门外常停着不少骆驼队,此处胡人混杂、货物繁多,有波斯的名贵郁金香、乌木,罗马的水仙花,伽失毕国的青睡莲,罗马人、西域人带来的葡萄酒、另有波斯人、大食国人、吐火罗国人、西曹国人的各式宝石、金银饰品、珍珠、珊瑚、琥珀等物,另有各式香料、种子、药物、毛皮、精致餐具、布匹等等。
      因这马行街瓦舍众多,且有不少城里顶有名的孙羊正店、杨家正店等,就连宫里的贵人们也常来光顾。夜间的马行街也是灯火通明,特别是马行街南边不远的汴河旁,有猪肉、羊肉馅儿的烧饼、和菜饼、果子翘羹、灌肠、香糖果子,还有些红丝、水晶脍、煎肝脏、糍糕、团子,各季节还有挎着篮子售卖时鲜蔬果的挑货郎。
      苏家的这家铺子位于马行街路南边靠西侧,前铺后院,铺子有两层,后院有三间正房、靠东边有间厢房,厢房旁有一水井。
      前租户是家布坊,一楼往日里些家常的布匹,二楼则放着较为贵重的绫罗绸缎、皮靴、毛皮等物,后院厢房则是作为库房使用。
      院子正中有一柿子树,也是多年前苏郎君移来,柿子树现如今还未熟透,仍有些青涩。
      “这个同家里的柿子树倒不是一个品种的,家中的熟的更早些。”苏棠看着柿子树问道。
      刘婶回道,“娘子说的对,这棵柿子树同家中那颗没法比,家中是从南边运来的,还是邱家大伯推荐的,说是比本地的柿子熟的更早、更蜜。这边院子的是村里找来的,熟的晚些,没那么甜。”
      院子内除去西边、东边、正房后各留了一小片菜地外,其余皆是青石板路。
      “这铺子虽小,却也是极为精巧,虽说这租客没提前同咱们说下便急着走了,但这屋子却收拾得极为干净。”苏棠看着极为干净的铺子,心情不错地讲道。
      “我的傻娘子哟”刘婶听了,笑得弯了腰,拍了拍苏棠的肩膀又说道“人家哪是为了干净,人家是舍不得交给店宅务的那几个钱。本就是那家子人不守约,要扣下一半的钱,若是再把房屋又搞得一团糟,她在店宅务那处押的钱便是一文也拿不着了。”
      “我前几日去庄宅行人处去取那扣下的十两银子,那人同我说这家布坊的娘子怕咱们扣下余下的钱不给,花了五两银子重新修缮了这宅子,废了不少的心。”常叔说完又补充道,“我看这铺子和屋内的木板皆是重新装的,光是这些便要三两银子了。”
      “常叔,这地板我看这颜色也还算喜欢,便不换了,但这铺子却少了净室,烦您这些日带些子人,在左厢房同右厢房后添上净室,同家里的净室一样便可,后院再移些芭蕉罢。”
      常叔应声后,便直接去后院忙活去了。
      苏棠将这铺子上下左右均仔细看了一番,对于铺子内留下的各式家具及厨具均不满意,想着如今铺子的门窗实在沉闷,便琢磨着门窗都换成两明格子样式的,等天气好时,窗门具开,窗边打些柜子作为小食、果子的向外贩卖的窗口,窗台后便是厨房,厨房两边皆打些柜子同窗口、客人用餐的西边隔着,中间再拉上竹帘。这样一番下来,厨房不仅大,通风和光照也极为充足,整个店铺看起来定会极为敞亮。
      苏棠幼时便爱玩磨喝乐,也爱拿些积木摆个“首饰铺子”,同英娘、晴娘玩买东西的游戏。现如今,真要开个食铺,苏棠不免有些开心。
      想着时下汴京城人皆好风雅,苏棠便决定将这铺子一二两层各设六桌,再打些柜子、买些摆件,在后院种些花草。
      因心中有了打算,苏棠也不愿拖着,便带着刘婶直接奔着热闹街去了,热闹街有不少泥瓦木工作坊,也有各式杂货铺子。苏棠一路走马观花看下来,挑了家雕工好的,便进去同木匠师傅约好了时间,确定桌椅柜子的尺寸再行制作。铺子里摆了些竹帘,因着价格合适,苏棠想着各桌子间不隔着东西,食客们抬起头来便是别个桌的人,好不尴尬,不如再多订些竹帘隔着,也比柜子要便宜些。苏棠因不习惯用别人用过的床榻,又另订制了简单的刻花榆木床、卧榻,并一些松木刻竹平头案、几个两开门角柜、几个方凳、玫瑰椅等。
      又找了个泥瓦工,约着明日来铺子里将厨房的灶台、烟囱、厨房台面等做好,另买了些磨过的青砖作为台面。
      次日,苏棠拿着昨晚画到夜里的食铺布置图,在铺子里将一应长宽高及样式同泥瓦工及木工理清,又同木工沟通了向二层传送菜品的设想,并将构思出得传菜装置的尺寸高度、齿轮大小同木工进行确认。
      “苏娘子的此番想法极为出彩,贵铺内桌椅、床榻等物我会盯着学徒来做,这传送之物,我会和师傅再好生寻思一番。”葛师傅拿了苏棠的图便急匆匆赶着回去。
      苏棠带着刘婶往热闹街又跑上一趟,采买了许多定窑的盘子、碟子、瓷瓶,另花费了三十两买了两口大铁锅,又在高头街贩卖花草的摊贩前,买了三十余盆兰花、文竹等。这些运回铺子后,要通常常叔一起,驾着马车去了旧封丘门外,此处胡人较多,各式皮毛、胡毯皆有,因着天冷,苏棠便购置了三张皮毛及七八张颜色鲜亮的胡毯,留作铺子的挡风帘子,些许珍贵的香料及各式奇特的种子也拿了不少,东西虽少,却花费了苏棠六十两银子。
      回去的路上,常叔驾着驴,转了几次头,还是忍不住同苏棠小声说道“娘子,咱这店铺还未开张,便已经花费近二百两银子,虽知郎君和娘子留了几百两银子,但此次开店花了这般多,这番花费,我和你刘婶看着也是心惊,咱虽不指望这铺子盈利多少,只图娘子心里头开心,但常叔和你刘婶也实在是担心娘子花钱没个思量。”
      苏棠刚要解释,便看见常叔从前面扔进了个荷包。
      “这里是一百二十两银子,是我和你刘婶这些年来存下来的,郎君和娘子待我们极好,往日里发的月钱和赏钱也用不上,我们昨晚商量了下,娘子想开铺子是好事,这些都给娘子用,反正娘子以后也要养着我们这两个老东西,我们拿着这些钱左右无用,不如让娘子买些东西,娘子放在手里也安心。”常叔小声解释道。
      “常叔,你和刘婶待我极好,我心里明白,我手里并不局促,既然敢花上这些钱来开铺子,以后自然也是能赚回来。这些钱我不能要,再说了,我再怎么样也会留些钱供咱们三个过活的,你和刘婶放宽心,我会好好经营铺子,好好过日子的。”苏棠说完便掀开帘子放入常叔带着的篮子里。
      “就算这铺子挣不上钱,我和刘婶也会把娘子养得好好的。”常叔无奈道。
      苏棠笑着打趣道,“常叔,我这还没开业呢,你可别说这丧气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