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轨道站 ...
-
环塞凡特星轨道站,是一个集堡垒,居住,科研,机甲舰船修建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太空设施。
它靠旋转产生离心力来模拟重力,整个巨构围绕塞凡特星赤道整整一圈,日夜不停地运转,从外太空望去,就像是一圈巨大的行星环。
说是行星环也没错。
它不像土星环木星环那样庞大厚重。纤细却坚韧,明明是无数人造合金部件拼接,却看起来坚不可摧,在蓝绿褐白混杂的行星地表投下深色的阴影,遥远星系中央的恒星的金色光芒在它的表面反射着晨曦。
它泛着冰冷的铁灰色金属质感,每隔数公里就有灯光闪烁着提示路过的飞船,偶尔打开的船坞舱内缓缓飞出一台机甲或是飞船,眨眼就伴着明亮的光流消失在无垠深空中。
从宇宙的视野来看,它太过渺小,甚至就像海洋里的一个水分子,一个不留神就会消失在时间与空间的长河里。
但它又是充实的,无数的塞凡特人日夜不停为它增添衣物,为它修补,在它的身体里进出,它是人类工业时代最美丽的造物,是智慧的明珠,汗水的集大成者。
……
轨道站是联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筑,前后耗时近四百年建成,耗资无数,投入运行至今不过三十年。
整个轨道居住站内居住了五大兵团的各类人员,包括各兵种士兵,军校在校生,轨道站维护人员,科研人员等等,统共超五百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型城市。
轨道站到现在仍然在修建,它的规模依旧在扩大,在百年后也许会成为一个新的城市,新的洲。
届时无数人会来到这里,参观这座联通了曾经与星兽的战火时代与和平时代的桥梁,这位沉默的伫立着的时间旅者。
不过至少现在,它还是联邦主要用来训练机甲兵,和建造大型机甲舰船的地方,是塞凡特人对抗星兽的一道屏障,军事功能远大于居住功能。
——
联邦军校几十所,大小强弱特色各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一点,所有专业都必须上轨道站学习实操,毕竟,联邦如今正值太空时代,太多学习内容只在地面和书本上无法亲身学习的。
机甲实战系大三,舰船维修系大三,舰队指挥系大三,机甲设计系大四……统一上轨道站。
这是联邦的明文规定。
以防部分军校为了省钱不让学生上太空实操实践,到时候带出来一堆纸上谈兵头头是道,拿到工具看到舰船机甲就抓瞎的憨憨。
各个专业太空实践时长又有不同。
机甲实战系长达两年半,一直到大四下学期期末,大五直接进兵团成为预备役,可以说无缝衔接。从上学到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话说,只要拿到机甲实战系的录取通知书,以后人生都给你安排好了,往上数三代,往下数三代,只要有人都给你安排,连埋哪儿都有规定,甚至你本人大龄单身还有兵团组织的联谊会。
也许塞凡特人对当机甲兵热情如此之大,不尽然是因为要打星兽。
……扯远了。
现在空天军校435届的菜鸟们,还在地面上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开学后,轨道站来船将他们打包了一股脑送上去。
江夏自知自己的体能只在地球普通人,也就是beta的水平,所以为了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他除了必须的体能训练,其他时候都在图书馆。
机甲兵不是以体能为第一要素的兵种。诚然机甲加速,失重,乃至做出复杂动作的时候会给驾驶员的身体带来极大的负荷,但现今的机甲已经经过了人性化的改造,在不影响机甲战斗力的前提下让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在体能保持在合格先后,江夏就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其他地方。
弹道学,立体空间感训练,太空三维战术理论,能量与动能武器全解……
有些在大一大二时候只是粗浅地学习,到了以后才会深入。但江夏作为外来人士,在这个世界的起点比其他人低,正所谓笨鸟先飞,他必须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这段时间,越修的伤口居然已经愈合了大半,几天就掉了疤,半个月连个印子都找不见。在能够做简单的动作时候他就马不停蹄地恢复了训练,江夏一天居然只有睡前能碰到他,彼时训练场已经关门。
他们每天埋头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但氛围意外地和谐。
时间转瞬而逝,新年平平淡淡地过去了,一眨眼就到了开学。
435届机甲实战系学员全员就位,打好背包,全副武装地排着队拉到郊区的舰船基地。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行李限额,足够把自己的装备还有各种书籍带上去,还能带一些个人电脑等私人物品。
运输舰丝滑地驶入轨道站,学员们鱼贯而出,抬头仰视着面前的一切。这一节是轨道站港口,虽然在太空视野下和星球比起来算得上渺小,但在人的视角下算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了。
港口内无数大小飞船停靠,开着叉车的工人正把大大小小的箱子从船内运出,维修处几只巨大的机械臂正在把一块拼接装甲往飞船表面按。
这里是和地表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在地表还算是未来风都市,那么轨道站就是正儿八经的科幻世界了。江夏一边跟着队伍走,一边兴奋地左顾右盼。
老师说:“小型的机甲和舰船可以在地面建造停放,但是大型机甲和舰船甚至不能靠近地面,没有哪里的地面结构可以支撑起那样庞大的物体,甚至有些机甲和舰船光是停在那里就会被自身的重量压碎。”
这也是轨道站修建的必要性,作为机甲和舰船的停泊港。
学院区,各大军校的学员学习的地方,里面有电子图书馆,教室,训练室,以及宿舍食堂等区域。
科学区,专门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实验的区域。
兵团驻地,兵团高级军官和士兵训练工作的区域。
生活区,轨道站内人员日常生活的地方,有宿舍,电影院,甚至还有室内公园。
当然也有超市和医院,不过不像地面,这里的超市三月一补货,价格由联邦轨道站管理会规定。毕竟任何东西再便宜,从地面运上来价格也会翻番,如果真按照市场经济,士兵们一个月的工资甚至买不起两提牛奶。
医院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医疗费额度,在额度内的花销由管理会承担,医药费同样由管理会规定,当然小病可以在轨道站看,大病必须送回地面治疗。
各区并非直接把轨道站分成四等分,每个区都很小而碎,A区中间夹杂了一点B区,B区中可能也有一部分C区。
这样保证了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的便捷。
轨道站的规模实在太大了,内部交通有专门的环轨车(轨道站特供公交),外部也有超高速的太空列车,在轨道外部运行,除了速度实在过快没有其他缺点。
港口就在学院区旁边,位于一片生活区,这一片学院区是属于空天军校的。
老师带着他们一边走一边介绍:“这里是生活区0200,就是编号第200的生活区。你们以后有空了可以来逛逛,这里的乐味烤肉很好吃。大家注意,轨道站生活的不仅有学员,还有很多兵。”
江夏注意到这里的人,除了一些明显非军部的人穿着自己的常服或是工作服外,其他人几乎都穿着军装。
“轨道站百分之60的人是兵团兵,百分之三十是在校学员,剩下百分之十是从地面来这里工作的普通人。”老师说。
“遇到正式兵一定要小心,很多人常年在太空工作,心理压力非常大,非常暴躁,如果打起来你们不一定打得过。”
恰巧两个穿着黑色军装,袖口领口各两道金边的兵路过这一行队伍,人高马大的,虽然没有散发alpha信息素,但一身剽悍铁血的气势依旧逼人。学员们忍不住绷紧了身子。
两个兵瞥了眼这堆菜鸟,嘻嘻哈哈:“今年的新包子来了?”
学员们心中谨慎,但忍不住怒目而视。
然而那两人肆无忌惮地又嬉笑了番,才勾肩搭背地离去。
待两个兵走远,老师方才开口:“那是第三兵团的人。”
看起来就很不好相处,而且这两个人对他们散发的绝不是善意。
老师感慨地说:“不管在哪个兵团,只有强者才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这里的人不会因为你是学员就对你网开一面。这里面具体的道道等你们在这儿生活了一段时间自然会理解。”
江夏知道,五大兵团虽然都以消灭星兽为第一要务,但相互之间并不和睦,作为第一兵团大本营的空天军校自然也被与第一兵团交恶的第三兵团所厌恶。
刚才走过去的两个第三兵团的兵,若不是有老师在旁边盯着,大概会找个由头找他们这群刚来轨道站的新人的茬。
轨道站分很多层,最下层和最底层是设施层,布置着电路水管重力发生器等各种设施,中间五层才是供人行走的区域。
天花板上的灯最大限度地模拟太阳,照在身上带来些许的暖意,路边种植着常绿的灌木,还有不知来源的微风,若不看天,简直和地面没什么两样。
各区之间有电子门作为阻隔,平时长期开放,但在关键时候可以作为隔离门,如果轨道站坠毁,每一个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逃生飞船。
相比起热闹的生活区,学院区安静得多,地面是防滑的合金,墙壁也是如此,好在墙上的虚拟窗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展示着虚假的蓝天,使得这里不至于过于压抑。
老师带着他们来到宿舍,待所有人排好队伍,方才开口:“各人自己找到自己的宿舍,今天收拾床铺,训练从明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