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最近卫曈忙起来了。
山坡上的玉米靠他一个人。
清晨四五点起来上山,早上十点多差不多能全部运回家。再就是砍玉米杆,顺带清理地面的红薯藤,这个得费几天功夫。
中途约了有脱玉米粒机器的师傅,乘着最近天气好把玉米晒干入库。
再就是花生。
这个倒是方便些,家里有三轮车,直接从地里连根拔起运回家,在院子里挨个扯。
弄完这些,就要开始做油菜育苗的活。好在近年来水田租出去了,不用赶在开学前收稻谷。
姥姥有家里人的叮嘱,倒是难得的清闲。
除了卫曈,大仁和秦阳两小孩也知道大人们忙,在家里待着很安分。
无聊的就只剩下贝念了。
本来刚开始他还有些怨念,但在看到卫曈热得满头大汗时就只剩下心疼了。
其实这几年村里种地的已经少了很多,大部分田地都承包给了种植户。
年轻人外出,留守的老年人们身体素质有限,这是必然的。
但一辈子种惯了地的人,撂不下。
种种菜省点钱,种点玉米也能喂鸡鸭,再就是红薯花生油菜,一问就是要吃要做芡粉要榨油。
姥姥同贝念说起这个时他还很疑惑,这些外面卖得很多,要买也很方便,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功夫?
贝念吞在心里的话就是活受罪。
种地真的太累了。
辛辛苦苦一年,真正的产出不过几千将将上万块。不规模化种植真的很难有挣钱这一说。
可姥姥的话却让他沉默了。
姥姥说:“他们这一辈子哪有得选,只有种地,好歹能有点粮食吃。”
国家政策很好,对村里的贫困户、老年人都有特别关照,这年头也少有人说吃不起饭。
种地不仅仅是他们的物质支柱,更是精神支柱。
贝念想起前两天他们去大院坝听人唠嗑时听到的话。
“这种粮食比养娃娃还实在些,你种下去,费心照顾几个月,到头来总归有点收。”
当时他觉着好笑,这会儿、、也觉得好笑吧。
大家真乐观。
受村里忙碌的氛围影响,贝念也给自己找了件事做。
放鸭子。
家里的小鸭子养了段时间,个头明显变大,姥姥说也能放出去吃吃草了。
贝念自己寻摸了根竹竿,每天清早,跟鸭妈妈似的领着一群小孩到田埂里吃草。
推着独轮车路过的蓉婶笑着看他,“小念放鸭子呢?这鸭子大个。”
贝小念昂头挺胸。
背着背篓上山的高婶看见,也夸:“小念家鸭子养得好。”
贝小念眉开眼笑,“一般一般。”
“放鸭郎?”
贝念:……这怎么听怎么不得劲。
假笑男孩贝小念转身,“嗯……?!”
“妈?!”贝念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片刻,他盯着眼前这位穿着碎花裙的女士看了看,一脸不忍,“您买到假的防晒霜了,还有、、海边的碎花裙不适合在这穿。”
“诶不对。”贝念突然疑惑,“您和爸不是说去贵州避暑了吗?避暑山庄临海?”
优雅的徐女士微笑,“你应该找刘老师补补课了。”
刘老师教地理的。
贝念撇嘴。
“你们不是去避暑?这怎么还走到海边去了?”想想其中关窍,贝念满心怨念,“你们这是暗度陈仓虚假宣传,还有,你们这得加钱!”
当初贝念回来是领着任务来的,有报酬。
不过因为徐女士和贝先生要去旅游的地方是避暑山庄,贝念不想去,报酬价格降低了些。
现在明显是他被骗了,所以报酬得涨!
这可是以后谈恋爱的经费呢!
优雅徐女士:“……”无语凝噎。
“你还是看看那鸭子吧,快跑田里去了。”
“啊?!”贝念提起竹竿狂奔。
“咱儿子现在真有活力。”徐爸爸走过来,穿着和优雅徐女士如出一辙的花衬衫,感慨万千。
“……你还是看好你的钱包吧。”
徐女士转身回家。
屋里姥姥在厨房翻冰箱,见自家女儿过来,瞥她一眼,“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我们也是临时决定。”徐女士靠着橱柜,“再过几天要开始工作了,这不正好来看看您,顺带把念念带回去。”
姥姥撑起腰,“你别多事啊。”
姥姥是知道自家女儿的强硬性子,怕母子两又生争吵,特意说:“人念念说了,要在我这玩到开学再回去,他不愿意你们也别非把人拉回家。”
徐女士不理解,“他一小孩人生地不熟的,在这哪能等到开学去。”
当初让贝念回来还是她花了钱的。
“那小孩就是得多玩才熟的,你也别看低念念,那村里大仁小曈小阳的,哪个不是见天儿来找念念?”
姥姥把冰箱里找出来的肉拿出来化冻,一把推开在旁边碍事的人,“行了你就别管了,孩子愿意在这就在这,我还能把他饿着?”
徐女士难言,短短一个月,她在家的地位已经比不上贝念了。
“吃早饭没?我给下点面?”老太太转头问她。
徐老师:“……吃了,在镇上早餐馆子吃的。”
老太太于是继续动作,“你要早打个电话也不用费那事,我早做好回家就能吃。”
徐女士:温情总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