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谢昭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家里,看着家中熟悉的陈设,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虽然穿越过来没有几天,但屋子里的一草一木已经让他非常熟悉,从生疏到熟悉,也就仅仅用了几天而已。
谢昭抛开顾虑,准备收拾行李,毕竟他可是要成为首辅的男人。
将村长给的“身份证”仔细放在出门要穿的衣服的兜里,把装着十两银子的包袱皮打开,再把家里剩的全部银子找出来放进包袱皮中。
家里还剩下几十个铜币,谢昭想了想,又从包袱皮中拿出二两银子放在铜币上。
好了,这就是接下来的路费了。等到了县城里安顿下来,再看看怎么赚钱,不说像其他穿越前被从此富甲一方,但是解决温饱应该也是能行的。
谢昭想着,将那块儿包袱皮仔细叠好,也藏在了衣服里。
谢昭环顾整个屋子,虽然东西不多,但也有一些是去县城必须带着的。
银子自然不必多说,衣服、鞋子等日用品也多拿了几套除了这些,还有一把镰刀,这是谢昭割麦子用的工具,但也可以是路上护身的武器。而像油盐酱醋和柴火之类的东西,都被原身的爹娘托付给了苗婶一家。
最重要的田地也不能卖了,田地虽然不多,确实农耕社会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无论干什么都不能卖。所以谢昭把田地托给了苗婶,让苗婶看着办,租给村里人的话,苗婶这个老村民肯定比他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年轻要合适的多。
说是收拾行李,其实也就收拾了两大袋包袱,自己一个人都能背得动。
谢昭看着冷清的屋子,可以想到等他走了以后,连最后一点人气都会没了。
屋子不住的话会衰败的特别快,于是谢昭决定在县城住一段时间就回来村里住两天,毕竟这间屋子是原身住了十几年的地方,而自己既然占了他的身体,也必然要接受他的因果。
第二天一早,谢昭起的特别早,本不想接受苗婶一家来送别的,但是他一打开房门,苗婶一家全部都在,手里还拿着几个面饼和鸡蛋。
谢昭看着他们,眼睛顿时湿润了。哽咽着:“大家……”苗婶拿着面饼和鸡蛋塞进谢昭怀里,用衣袖擦了擦谢昭的脸。
“谁家的小花猫哭了,哭的脏兮兮的,都不好看了”
谢昭一抹眼泪“谁说的,我哭了也是最好看的。”
苗婶笑了。“就怕你不让我们送你,我们自己猜你肯定要早早的走,我们也早早的起来。你嘴上说着不让,但我们知道你心里是孤独的,有来我们,你也没那么孤单。”
苗婶戳中了谢昭的心思。谢昭从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有一种强烈的格格不入的感觉,甚至到刚刚那一秒,心里都飘忽不定。对村子没有归属感,但是在苗婶戳中了谢昭的心思后,忽然心定了,苗婶一家成为了谢昭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锚点。
谢昭看着大家忽然一鞠躬,“谢谢。”
谢昭和苗婶一家都知道,这两个字的含量有多深。
苗婶一家送谢昭到村口,谢昭扭过身来看着对面这一张张熟悉的脸,心里忽然升起了一丝不舍和一丝希望,这不舍是对苗婶的不舍,但希望却是对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漫漫前路忽然有了锚点。万丈高楼需要坚实的地基,光明未来也需要不移的锚点。
“走吧,又不是再也不见了,等我们收拾好家里的事,我们就去城里找你。到时候我们又能见面了。”这是二牛哥。
“你的田我们也会帮你找个合适的人,保证你的田好好的。”这是大牛哥。
“昭哥哥,可别忘记我们啊。”这是小花。
还有沉默着像山一样的苗叔和给了很多帮助的苗婶。
谢昭最后告别“各位,我先走了,咱们城里见。”
“城里见。”
谢昭不再犹豫和不舍,带着对未来的希望,走向了光明。
小溪村是东方城直属管辖的村落之一,同时也是离东方城最近的村落之一。谢昭走到东方城需要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谢昭虽然已经开始锻炼,但是身体的虚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补回来的。谢昭这四个小时的路走的尤为艰难,幸亏还有苗婶塞的饼子和鸡蛋不至于让他昏倒在路上。
等走到东方城城门口时,已经快中午了。等谢昭看见东方城那块年代久远历经沧桑但仍豪迈雄劲的牌匾时,他意识到,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居住的地方到了。
谢昭背着两个包袱走到大门处时,两个身穿甲胄的侍卫拦住了他。“请出示证明。”声音冷漠,像没有感情一样。
谢昭从怀里拿出村长给的“身份证”交给侍卫,侍卫看了看确定了他只是一个无害的文人后,将证明还给谢昭并放行。
谢昭接过后心里嘀咕“这东方城的侍卫真敬业,看来我的安全不用担心了。而且村长给的证明居然真的有用!”
沿着宽阔的道路一路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繁华的城。与小溪村天壤之别,这是一座古代社会发展到顶峰才能形成的城市,让谢昭想到了长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此刻,谢昭脑子里只有这句话能形容东方城,虽然只是白天,但已经足够热闹繁荣,更别提晚上了。
在谢昭震惊的时候,一位十三四岁的小童走上前来,“这位郎君我叫小四,您看起来对我们东方城不甚了解,需不需要我来为郎君说明一番,还能为郎君推荐住宿的地方,只需二十个铜币。”
谢昭想了想,自己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引路人,就从怀里掏出二十个铜币给了小童。“小四,那就麻烦你给我说一说这东方城了,要是说的好,我再给你五个铜币。”
小四一听这话顿时高兴了起来。“行。这位郎君跟我来。”说罢便引着谢昭向前走去。
“这四方城是所有村子的村民想要历练,必须来的第一个地方。我们城城主可厉害了,不仅武艺高强保卫了我们这座城,还制定法律不准随意欺辱百姓,不像其他城镇,不仅要抵御外敌,而且百姓活的可苦了,百姓每一分钱都要上交他们的城主,我们这就不用了,我们挣的钱只要交了税,拿到手都是自己的,而且税也不重。”
这个城主倒是真正的爱民如子,不然大门口不用安排守卫,这座城也不会这么繁荣。
谢昭这样想,又听见小四接着说:“我们东方城最开始修建就是城主大人主持的。分为内外两大部分,里边是城主大人的城主府,主要建筑就是城主府。外边以城主府为中心向外扩散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
“说是分为四个区域,其实住哪里没有明确区别,城主没有规定哪个区域必须住什么人,所以每一个区域的都能提供基本生活需求。就像这些酒楼每一个区域都有那么几个出挑的,他们每年还举行比赛呢,让观众品尝,有时候就连城主都会来呢。”小四指着谢昭左边那一座有三层、能用富丽堂皇来形容的酒楼说到。
谢昭看向那座三层酒楼,名字叫做凤仙居。挑了挑眉,“好厉害的名字。”
“不仅名字厉害,他们家的招牌凤仙酿可谓是城中一绝,喝上一口就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小四接茬道。
谢昭看着小四摇头晃脑的夸赞这凤仙酿,说道:“你才十三四岁就敢喝酒了?”
小四露出尴尬的笑容,“我也只是听说,听说。”说罢就连忙转移话题:“这座城最外面还有八处守卫军,都是城主直接管辖的,都是为了维持这座城的和平。对了,这位郎君,您说说您的职业,我看看给您推荐个住处。”
谢昭听见职业二字,以为是这座城把自己做什么称为职业,也就没放在心上。
“我是个读书人,给我推荐个安静适合读书的地方。”
小四露出吃惊的神色。
“怎么了?”谢昭问。
小四收回吃惊的神情,“没什么,只是选择成为读书人的人很少,我很佩服你。”
谢昭了然,这很正常,古代供一个读书人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农村,有时候倾家荡产也不一定能供出一个读书人。成为读书人的人很少也理所应当。
小四歪头想了想,“那就去清风书局旁边的清风巷子住吧,那离全城唯一一个书局近——安静,而且那里离城主府也就一刻钟的距离。”
谢昭点头,这确实是个好位置。便让小四带他去租一间房子。
小四带着谢昭沿着南北方向的大街一路向北走,走过了一座酒楼、一间客栈、几间首饰铺、几间丝绸庄还有一间铁铺和无数个卖各种吃食的小摊,然后向右拐走了几分钟就看见了一座书局,上书“清风书局”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与城门的牌匾上的字如出一辙。
书局共两层,全局都由竹子构成,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世界特有材料,竹子全部是白色,是一种泛着莹润光芒的白色。
小四推门进去,朝着掌柜走去。谢昭跟在身后悄悄打量着书局一层。说是书局,不如说像个茶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只有零星的角落里放着几本书。中间的博古架上放着的是各式各样的茶叶和茶具。
很奇怪,这个茶室居然还有书。谢昭嘀咕道。
在谢昭打量书局时,小四向掌柜介绍了谢昭情况,掌柜看着谢昭吗,打量的目光顿了一下,点了点头。拿出契书和钥匙给了小四,就拿起茶壶走向楼梯去了二楼。
等谢昭反应过来,掌柜已经不见了,小四拿着契书和钥匙带着谢昭走向门口。
“我给清风掌柜说了你的情况,他同意你借住清风巷,这是契书和钥匙。”
“掌柜还说看你顺眼,可以免你一个月租金,而且你如果有意愿的话,还可以让你在书局工作。”小四看向谢昭,眼中闪过怜悯的目光。
谢昭没有看见,在心里琢磨。
看我顺眼就免我租金,还给我提供工作。这天上掉馅饼不会是诈骗吧。
等等,这可能不是诈骗,这可能就是科举文里的“金手指”——隐士大儒或者前朝探花。想到这里,谢昭眼睛亮了起来,小四在他眼里也不是一个引路者,而是遇见“金手指”的指路人。
谢昭心里热泪盈眶,原来我真的是主角。
小四和谢昭怀着不同心思走到了清风巷。
清风巷是书局右边的几条小巷,统称为清风巷。他们走到第二条小巷的第三间房子,这就是同意租给谢昭的屋子。
“郎君,就是这了,这是契书和钥匙,您收好。”
谢昭接过道了声谢,从怀里掏出感谢费30铜币。毕竟小四真的帮了大忙。
小四接过30铜币,开心笑起来,嘴角有两个小梨涡,挺可爱的。
“谢谢郎君了,以后有什么事就找我,我就在刚进城那,枫叶巷46号,我给便宜点。”
“行,我记住了,以后有事一定不会忘了你的。”谢昭嘴角也露出一抹笑容。
谢昭看着小四走出巷子,转过身看着这间不大的屋子。
新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