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书信 ...
-
午后的阳光温和而明媚,微风轻拂,带来一丝秋日的清爽。
宋阳终于打破了沉默,提议去城郊的湖边钓鱼,宁清远虽然兴致不高,但也没有拒绝。
宋阳带着宁清远来到宋府,命人备好马,准备好渔具。两人骑马带着渔具出了城。
路旁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风过树梢,沙沙作响。
宁清远很喜欢骑在马上的感觉,风吹过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和自由拥抱。
到了湖边,宋阳下了马,动作熟练地将鱼竿弄好,递给宁清远,微笑道:“试试看,钓鱼是个静心的好方法。”
宁清远接过鱼竿,点了点头,走到湖边的一块石凳上坐下。湖水清澈见底,湖面因风泛起层层涟漪。
宁清远正要将鱼钩抛入水中,突然卡了壳,他思索着自己应不应该会钓鱼,他在北疆没有钓过鱼,钓鱼是他上一世学的,不过北疆是有湖的,他可以会。
正想着,宋阳已经把他的犹豫认为是不会钓鱼了,宋阳坐在他身旁,温和地说:“清远看,很简单的。”只见他动作娴熟地抛下鱼钩,笑着鼓励宁清远试一下。宁清远也将鱼钩抛入水中,收到了宋阳赞许的目光。
两人静静地坐着,等待。湖边的环境宁静而安详,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湖面,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宁清远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平静。
时间悄然流逝,太阳渐渐西斜,湖面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芒。鱼竿忽然轻轻颤动了一下,宁清远还在发呆,直到宋阳提醒才回过神来,迅速提起鱼竿,一条银白色的鱼在鱼钩上挣扎着,溅起一片水花。
“不错,第一条鱼。”宋阳微微一笑。
宁清远将鱼取下,放入一旁的鱼篓中,心中感到一丝小小的成就感。他抬头看了宋阳一眼,发现对方的目光依旧平静,但嘴角却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感觉如何?”宋阳轻声问道。
宁清远开玩笑道:“挺好的,我这算不算是有天赋?”
宋阳轻笑:“当然,清远天赋异禀。”
……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泛起一片绚丽的晚霞。宋阳收起鱼竿,站起身,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宁清远点了点头,将鱼篓提起,里面装着几条他们钓到的鱼。
两人骑马返回城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身上。
“宋阳,”宁清远忽然开口,“谢谢你。”
宋阳微微一笑,道:“不用谢。我只是希望你能开心些。”
背着小篓子,里面只有两条小鱼,宁清远打算走路回府,宋阳执意要送,他也就不再推脱了。
走在回府的路上,夜色渐深,街道两旁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映照在宁清远和宋阳的脸上。
宁清远抬头望向夜空,月亮还未圆,但已经显得格外明亮。他不禁想,此时北疆的父王、母妃和妹妹是否也在看着同一个月亮?他们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
宋阳突然开口说起另一件事:“清远,许扶青此人,并不适合做朋友。”
“嗯?”
宋阳微微一笑:“无事,就当我什么也没说吧。”他又换了一个话题:“快到中秋了,清远,不如你给家里人写封信吧,将你在京城的生活告诉他们,也算是慰藉思念之情。”
宁清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写信?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北疆与京城相隔千里,信件往来恐怕不易。”
宋阳语气温和:“无妨,我认识一位商队的领队,他们每月都会往返于京城与北疆之间,可以帮你带信。你若愿意,我可以替你安排。”
宁清远连忙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宋阳,多谢你。”
宋阳面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清远,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你若现在有空,不如回府后便写信,我明日一早便让人送去商队。”
宁清远才想起来,他还可以写信。
回到府中,把小篓子交给下人,宁清远快步走去书房,关上门,取出纸笔,迫不及待地磨墨,坐在书桌前,开始给家人写信,提笔写下“戍国公与王妃亲启”。
他先是简单叙述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提到上书房的学习、结识的朋友,以及京城的繁华与热闹。他写道:“京城虽繁华,却不及北疆自由。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将至,孩儿更是思念家中。”
接着,又详细描述了今天的行程,提到了斗蛐蛐、集市上的灯笼、木偶戏和小吃,想通过文字将这里所有好的一面都分享给远在北疆的家人。
他写道:“京城的集市热闹非凡,孩儿今日与朋友们一起看了木偶戏,尝了许多小吃,月遥一定喜欢,下次带回去给她尝尝。”
……
“父王、母妃,孩儿在京城一切安好,请勿挂念。我虽不能与你们团聚,但心中始终与你们同在。愿父王、母妃身体康健,月遥学业有成,我们早日团聚。”
写到学业有成的时候,宁清远忍不住笑了,宁月遥就是一只小懒猪,每天睡到太阳晒屁股才肯起床,对除了看书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感兴趣,小小年纪就养了一只小马驹,带着它四处疯玩。
不过宁月遥体质比他好,母妃也就任她玩去了。小姑娘天天跑训练场,立志要成为神箭手,也不知道现在她拉得动那大弓没有。
宁清远写了好几页纸,不知道父王母妃有没有耐心看完。不过,母妃一定会欣慰他的字大有进步!
说不定,还会怀疑这信是代写的……不行,得搞点个性签名。这样想着,宁清远又在信纸上画了一个憨憨的小猪头。
这下总不会怀疑了吧?他以前练字的时候懒,一直进不了步,自己也没心思练下去了,就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画了各种小动物,画得困了,趴下就睡。醒来的时候,发现母妃在捏他的脸,还笑得很开心。宁清远疑惑,母妃指了指铜镜,他跑到铜镜前看,发现自己脸上映了个小猪头。
画完后,宁清远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信封。他取出一小块蜡片,放在烛火上加热,蜡片渐渐融化,滴落在信封的封口处,形成一小滩温热的蜡液。他拿着一枚小巧的印章,轻轻按压在蜡液上,印上北疆王府的徽记。
宁清远想了想,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和母妃赠的玉佩一样的图案,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虽然成图看上去,和玉佩差别有点点……大,但他相信母妃能看出来的。
蜡液冷却后,封口处便形成了一个坚硬的蜡封心中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他抬头望向窗外,夜空中的月亮似乎变圆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
“叩叩——”敲门声响起,杨子衿的声音在门外传来:“清远,该吃饭了。”
“好。”宁清把信收好,打开门。
杨子衿注视着他,似乎在判断他此刻的心情。宁清远推着他往前走,“好啦,走吧,我饿了。”
知道他此刻心情还不错,杨子衿放下心来,又忍不住责备道:“饿了还不知道出来,还得我来喊你。”
“知道啦知道啦,子衿哥哥,我错了。”
饭桌上,宁清远问杨子衿想不想给家里人寄信。
“写信?”
“对,我们来这也有一段时间了,给他们写封信回去吧。”
“所以你一回来就跑书房是为了写信?”
“是呀。”
杨子衿想了想:“是该寄封信回去了。不过,这里的都是‘那位’的人,你放心吗?”
宁清远笑笑,觉得杨子衿太过紧张:“不过是封家书罢了。宋阳说他认识一支商队,可以给我们带信。”
杨子衿没说话,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好啦,子衿哥哥,尝尝这鱼,我钓的,是不是比买来的好吃?”
杨子衿笑着点点头,“好吃好吃。”
“你都没吃呢!”
……
次日清晨,太阳还未出来,薄雾弥漫在世子府的庭院中,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宁清远站在府门前,正准备坐上马车去上书房——短暂的假期已经结束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奔走的声音。青衣少年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身姿挺拔,神情从容,在门前停下。
见到宁清远,宋阳微微一笑,翻身下马,走到他面前,语气温和地问道:“清远,信写好了?”
宁清远点点头:“宋阳,你怎么来了?”
“我不能来吗?”
宁清远心想:当然可以,只是没必要。毕竟等会儿就能在上书房见面了。
“想来和你一起上学,可以吗?”
“可以。”
宁清远示意下人把宋阳的马牵走,让宋阳和他一起上马车。
马车上,宁清远把那两封信交给宋阳,“麻烦你了。”
宋阳摇摇头,语气温和:“清远,你我之间,不必言谢。我会尽快让人将信送到商队,想必不久后,你的家人便能收到。”
话是这样说,但宁清远心里清楚,如果不是日夜不停快马加鞭,这封信得在一个月后才能送达,商队走走停停,可能得近两个月才能到。
不过,宁清远也不想拂了宋阳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