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我站在楼梯间的窗口望着远方,楼下的草丛边有一个看起来是妈妈和姥姥一起推着婴儿车的三代人。

      婴儿车里的孩子大概有一岁吧,她们三口人在那晒着太阳。孩子穿着粉红色的小裙子,还戴着一顶碎花的小帽子,脚上穿着一双可爱的小鞋子,鞋子里面是一双脚踝带蕾丝边的小袜子。

      两个大人都在满脸笑靥的开心的逗着那个小宝宝,小宝宝咿咿呀呀的挥舞着小手。

      这个画面无比美好和谐,所谓岁月静好就是眼前这副光景吧。虽然离得远远的,但是家长眼中的喜爱和欢喜,清晰的向整个世界传达着。

      也许是和我妈顺利的通话,也许是眼前可爱的画面抚慰着我的心,顿时觉得心情轻松了很多,肚子也有点饿了。

      自习室我还没呆够,东西就放在那个座位上,我先去吃点东西填饱肚子,回来继续我对于未来的设想。

      好吃的东西都在街街巷巷里,走出写字楼我四处转悠,果真,离这个写字楼不远的地方就有很多小吃店。饺子馆、麻辣烫、馄饨、小小的中餐馆、汉堡店......有那么一长排。

      好多天都没好好的吃菜了,我准备去吃一份麻辣烫。

      拿起自选用的塑料盆和夹菜的夹子,我第一个动作就是倒掉盆地的水。

      首先是为了干净,其次是对于称重的麻辣烫,我要把一切占重量的东西都清除掉,这是多年节省养成的习惯。

      夹起青菜之前我也会抖抖水,那种泡在水里的菜我是不夹的,因为它们太沉了,我喜欢干干的蘑菇还有一些干干的豆腐皮,好吃顶饱又不占分量。

      这家麻辣烫有他们自制的鲜切肉,这个不错,是实实在在的肉,反正和菜是一个价钱,我就多夹了一点。

      那些鱼丸鱼豆腐一类的丸子,我是爱吃的,只是它们好沉好占重量,就只夹了几个。油条也要来两块,可以当作主食,它又可以吸满浓浓的汤汁。那种泡发的粉条粉丝我是万万不会夹的,没营养还贵。

      多年的节俭,让我的大脑每当在花钱的时候,都不自觉的飞速运转。

      什么东西性价比高,什么东西划算,我只要看一眼,心中就差不多有数了,商家想在我身上赚到钱可太难了。

      只是,在过往的日子里,我省下的钱不是花给了家里,就是花在了张晓晨身上。

      想到这些我忍不住摇头苦笑,那些钱如果都花在自己身上,我可以尽情的吃多少麻辣烫炸鸡烤串呢,何至于吃一口饭都要精打细算,又何至于毕业几年,区区一个行李箱和背包就装走了我全部的家当。

      不过也好,少了物质一身轻,走的也是干脆利落,我宽慰这自己。

      那些过去的都过去了,余生我不再为任何人活了,我只为自己。

      这个城市就跟刚刚看到的婴儿车里的宝宝一样可爱,随便一家小店吃起来味道都不错,我都已经来了三天了,在吃上从来都没踩过雷。

      这一大碗醇厚味美的老汤麻辣烫,配上一大瓶冰冰凉凉当地产的玻璃瓶汽水,吃过之后满头大汗,只觉一个畅快。

      吃饱之后我沿着写字楼周围闲逛,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刚才母女三人晒太阳的地方。

      我坐在她们刚刚停留过的花坛边,想象中她们的幸福和快乐,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闻到宝宝身上的奶香味,也听到了被姥姥和妈妈哄逗后,宝宝发出的咯咯的笑声。

      我也曾经是襁褓中的婴儿,彼时,妈妈对我说的最多的话是“嘘,小点声,不要吵到爸爸。”

      我回到了自习室的座位上,感受着这份悠闲,脑子里闪过我和我妈打电话的片段。

      除了刚刚接通电话时那一阵心中的压抑,挂掉电话后,那种难受的感觉竟然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可跟以往的我有着太大的不同。

      以前我总是进行着思想上的反刍,发生点什么事,一个人或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一遍遍回想,回想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然后像纠察兵一样指责这自己这句话说的不对,那句话有问题,别的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我在头脑中进行着细致入微的,一轮又一轮的解读,然后进行着自我攻击,无法放过自己。

      自从逃出来之后,除了和我妈残存的联系外,我已经跟过去道别,轻松自在是我大多数的状态。

      我没想到随便编了几句谎话,就把我妈糊弄过去了,其实我只要像把张晓晨一样拉黑删除,我就会和那个家彻底的断了联系,他们从来都没来过我生活的城市,自从大学离家后,他们对我的生活几乎是一无所知。

      但是我还没有那个勇气这样做,我心中还有爱和不忍,毕竟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亲人。

      其实对于亲情这件事,我也不忍细想下去,我真和他们断了联系,他们还会找我吗,这些年好像除了我妈,并没有谁主动联系过我。

      而我妈和我的联系,也好像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样。

      生活就是这样,有些真相让人不忍去细想,一层一层的像洋葱一样拨开事实的真细,那真相也许比洋葱的威力大得多,会让人留下更多的眼泪。

      我坐在座位上拿着笔在纸上随便的画着,我在心里跟自己对话,这是我小时候常常玩的一个游戏。

      我没有勇气跟别人诉说心事,也没有几个人有耐心听着我口中那些琐事,于是我养成了自己和自己聊天的习惯,没人的时候甚至会念叨出声响。

      我问自己,如果这半年的时间真的给自己一次复习的机会去考研,我要学什么专业呢。我还没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学什么。

      首先我肯定会学一个文科专业,因为我数学不好。我好像不喜欢中文、汉语言文学一类的专业,因为很多时候我连一些小说都读不进去,比如所有人都奉为经典的《红楼梦》,我试过很多次,就是没能读进去。

      我的老本行教育类的,我是万万不会再学了。

      学新闻,当个记者?想想都觉得好笑,要我雷厉风行般的出现在各种突发的现场内,和电视那边的人做着连线吗?我连在课堂上站起来发言都紧张,更别提进行连线采访了。

      我想了好久想不出个头绪,于是我灵机一动打开A大的官方网站,看看他们学校设置了哪些专业,也算是个参考。

      果然看着具体的专业列表,比坐在桌子前瞎想要实际的多,一个一个专业看过去,法学院闪进了我眼中,这个看起来不错。

      为什么我对法学院有好感呢,一是经常在各种途径上听说,国外最顶级的专业就是律师和医生,好像有了这个专业加持,后半生就可以不但受人尊重,生活上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以前张晓晨也跟我说过,他们做销售的不过是排头兵,他接触到他们集团的法务部的人,才是真的神采奕奕,那是真正的精英人群。

      以前提起法学我想到的就是律师,后来才了解到,各大公司也会有专门的法务部门,虽然他们不参与公司具体的业务,但却是公司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我对法律的直观感受就是严谨,并且说一不二,我最不缺的就是严谨和认真,但是我最缺的就是说一不二的底气。

      我心里在想,是不是当我经过专业的学习,深谙了社会运行的规则,我也有了那份说一不二的魄力呢。

      刚刚燃起的激情没多久就消散了,我一个学前教育出身的人,去考法律的研究生,这跨越也太大了吧,怎么可能允许我考呢,一瞬间人就有点丧丧的。

      拿着手机胡乱的刷着,突然看见了几个字,“法律硕士(非法学)”,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意味着其他专业的人也可以考呢。我顺着这几个字查了下去,又查了一下A大的招生简章,我发现了新大陆,原来我真的可以参加法律硕士的考试。

      希望又一次被燃起,那种感觉颇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一瞬间在心中翻腾起来。

      对于考研这件事我一无所知,甚至连考什么、考哪几科我都不知道。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只是闷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至于任务和成绩以外的事我很少关心,就像我没什么爱好,对必要生活以外的事知之甚少。

      在网上查了半天,知道了英语和政治是统考,每个人都要考,专业课每个学校都有不同,具体的考试材料要自己去找,不过幸运的是法硕的专业课是全国联考的,也就是大家用着同样的复习材料,考试也考同样的内容,这样就在公平性和以及寻找复习材料的难度性上降低了很多。

      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觉得我的前二十几年过的有些坎坷,当我决定离开和改变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畅快感。
      很多事我想到了,只要敢于去突破,好像迈开了第一步以后,后面的事就顺畅了不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