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只如初见 ...

  •   墨绿色的毛茸茸的青苔,空气里弥漫着还在未干透的梅干菜的幽香,巷子里响起了早起的闹钟。邮政快递员送来了小墨的那封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
      小墨小心地拆开快递,快递员并没有立刻走的意思,脑袋凑过去瞥了一眼通知书,询问小墨M市的具体方位。
      小墨抬眼看了看快递员,对方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了句女硕士了不起啊,悻悻地知趣地走开了。
      这么多年,她终于如愿考研考到了M市的这所重点大学,选到了一个不错的导师,学习计算机专业。
      没人能够理解她。家境优渥的富二代女生,需要选择这种专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小墨很小便接触计算机,在父母高声争吵的日子里,她发现只有代码才能让她平静下来。黑白的界面,数字、字母、符号,只需要对它们有足够的耐心,赋予它们充满逻辑的搭配和组合以后,编织好了的程序便会带你进入某个结界。
      是的。结界。
      你在黑色的荒漠上种下的“因”,代码给了你无穷无尽的“果”。所以在小墨的世界里,写代码的就好像是旷野上的农民,需要不断地种一个又一个“因”,才能浪漫地坐在旷野上等待属于他们的果。
      M市依山傍海。研究生院独立于其他几座宿舍楼,自成一派。
      只有博士才有资格申请单间公寓。小墨住的是双人间。室友是一个皮肤白皙身材高窕性格俏皮的女生。几天相处下来,小墨发现她很爱穿紧身衣裤,对身材和智商都极度自信。是那种走到哪都会被喜欢的女生。
      第一天下了课,两个人约好去三食堂吃饭。选好了餐,刚坐罢,邻桌坐着的两个男生站起身。其中一个男生大概想要蹭点热度,飘过她们这一桌想要林可儿的手机号码。林可儿大概司空见惯,外表优秀的女生从不缺追随者。小墨坐不住了,白了男生一眼。
      只需白的这一眼,林可儿和陈佳墨成了一生的闺蜜。
      和"热度男"同行的另外一个男生坐在座位上,气定神闲。他有着干净的头发和指甲,戴着轻度近视镜,笑起来很温和。
      他一边喝着汤,一边看着同伴在女生身边献媚,耍赖皮。十分钟后,还是丧失掉了最后一丁点耐心,索性开始帮同伴讨要林可儿的手机号码。
      男生温润如玉,讲话慢慢悠悠不卑不亢,林可儿听他慢悠悠地介绍自己。
      项北,本校医学院博一,骨科。可儿喜欢帅的,在项北的手机上,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
      提到骨科,小墨的脚踝不自觉地隐隐作痛了起来。
      在林可儿和项北东拉西扯的时间里,远远走过来一个女生,停在他们一群人中间,命令式的语气对项北说,师兄,教授找,立刻上会,急!说罢,抬手拽着项北的袖子,头也不回地拽他出食堂。
      小墨来不及反应,脑海里仅仅停留着一个女生的侧脸,披肩的长发,一张大抵是因为长期熬夜,没什么气血的脸,金属边眼镜,声音像一汪泉水。女生离开以后,空气里留下了消毒水的气味。
      小墨的世界突然变得很安静,准确的说,应该是某种寂静。超越代码的寂静。食堂昏暗的灯光,清真窗口胖厨师刚做好了一份牛肉面,喊了好几声号码牌后没人应,大概是项北的牛肉面。
      夏天。胖厨师显然没什么耐心,喊了几嗓子以后便作罢。
      小墨呆呆地怔在原地,夏日的傍晚,知了成群结队地鸣叫着不停。小墨对可儿说,我想喝雪碧,要冰的。
      冰凉的柠檬汽水味,小墨干脆趴在了桌子上,可儿大喊一声,油!白衬衫!全是油!
      小墨雪白的衬衫袖口,被餐桌上未来得及清理的黄色的油腻的蔬菜汁染透。她抬起袖口下意识地看了看,又放了下来,索性一口气抬着脑袋喝光了整杯罐汽水。
      直到消毒药水的气味一丁点不剩,她才想着拉起可儿的手回宿舍。
      宿舍的床头放着一幅她自己闲来无事画的油画,浓郁的向日葵,一望无际的碧波银亮的大海。
      和代码世界的黑白不同,小墨的世界里,增加了一些其他的颜色。能够让她平静下来的属于人类的颜色。
      研究生公寓里,小墨不曾遇到过那抹特殊的颜色。
      尽管她已经入学了好几个月,自从上次食堂遇见之后,女生像被翻掉一页的书。
      只有白色衬衫上的油渍,也许洗不掉,也许不太想洗,还是油腻腻的被晾在阳台上里。可儿让小墨收起来。洗都没洗过,小墨都笑笑着回答,它需要阳光。
      需要阳光的又何止是这件衣服,魂不守舍的小墨经常看着衣服陷入沉思,白衬衫一定要是白色的吗?沾了油渍的衬衫还能再穿吗?别人看到我穿上了沾了油渍的衣服会指指点点嘲笑我吗?我很喜欢这件沾了油渍的衬衫。
      小墨拍了拍头,又用纤细的手指抓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低喊了几声,像是在抱怨,又或者是一种自我催眠。
      研究生公寓一共五层,没有电梯。文学经济学科在一层,接着是艺术类、工科、理科,医学科在五层,楼顶用铁质栅栏围住,有一道通往顶层天台的窄门,门是锁着的,学校说为了学生安全着想,学生私底下议论,他们只是怕学生跳楼而已。
      学生的议论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听说几年前的天台还是开放着的,直到有女生真的从天台上跳下去。后来五楼的走廊里经常能听到有人在聊天,声音的频率和说话的语气每晚都一样。以前五楼住的是些艺术类的学姐,后来学姐们不断地投诉举报,说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到了艺术创作,强烈要求换公寓楼层。
      医学生就搬了上来。
      学校的解释是,我们要相信科学,只有医学生能镇得住五楼。
      几年后的现在,医学生确实和逝去的学姐融洽相处了,有学姐在自己学习压力过大的时候半夜到走廊里面学习,尝试和逝去的学姐聊聊天,提神醒脑。据说此法很解压,于是大家纷纷效仿。
      小墨是不害怕的。
      刚开学,学业的压力让她透不过气来。她很聪明,好像学习并不是她的全部。室友可儿却不一样。她一定是要好好学习的,只有学习好了才能考到好的学校,考到了好学校才能遇到好师兄。优秀的师兄会让她的学业和生活更进一步。
      林可儿像一只早起的知更鸟,夜睡的猫头鹰,日日去大自习室,期待着和优秀师兄们的邂逅,谱写动人的校园爱情。
      可儿很会化妆,每天都用心打扮自己。小墨有些羡慕她目标明确,执行力坚决。和她相比,小墨像一张白纸,不懂也不想懂。不做更不想做。
      是的,她从来没和任何人牵过手,更别提确立过什么感情。在读研之前,妈妈好言相劝,担心她读了太多的书不好嫁人。爸爸的生意伙家里的哥哥们很多都只才读到本科,就要学着照顾家族生意。
      学术上的成就并不能成为不接班家族生意的借口。家里的生意你不顾,那也一定要有其他男人来顾。所以,早毕业,早嫁人。
      小墨对妈妈的这些言论充耳不闻。就是因为妈妈的强势,大学她只能在老家读,每周末都要按照妈妈的规定回家吃饭。保姆阿姨做满了一桌的菜,只有她和妈妈在家里吃饭。爸爸因为生意的繁忙经常缺席,但是小墨却只能每周按照要求回家吃饭。
      有一次,小墨没有按时回家,妈妈甚至找到了学校。是因为小墨没接到电话,最后由辅导员带着妈妈来找小墨。当天恰巧是圣诞节,背井离乡的英籍外教带着全班同学在旱冰场滑旱冰。就在小墨玩得酣畅淋漓的时候,妈妈在冰场上大喊着陈佳墨。
      她觉得很扫兴,更多的是丢脸。外教看着妈妈,同情地拍了拍小墨的肩,一句That’s ok胜过千言万语。小墨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带回了家。
      那是她第一次和妈妈发脾气,妈妈甚至不理解,还抱怨她的大小姐脾气。她和小墨抱怨起这些年对小墨的关照和爸爸的忙碌、她的孤独,她只有小墨。
      小墨很想结束这一切,她握紧了的拳头变成了一双打开的手,最后她只是抱紧了妈妈。
      自那之后,一颗种子在她的心中发了芽,她的生活里只有学习,能逃开这个窒息感的方法只有学习。她一定要考研然后离开家,去到一个有大海的城市尝试一个人生活。
      这期间也并不是没有人追。
      小墨的皮肤丝滑柔润,眼睛像两潭泉水,脸颊上还非常合宜地冒出来几颗痘痘和雀斑,她的睫毛很长,妈妈给她买了很多名牌。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外观上的稚嫩,掩盖了她超过常人的早熟。
      第一个追她的是大学时候的班长。学习很好,步步为营。
      男生殷勤地给小墨打饭,送小墨会宿舍,小墨只是出于礼貌地笑着对男生说,让我尽情地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吧。
      男生依旧穷追不舍,他自信地将小墨的这种行为理解为小情侣之间的欲拒还迎。直到小墨忍无可忍,很认真地对男生说,她只想一个人。
      三三两两的往返宿舍的女生,八卦地看着这一双般配的男女,男生不是不知趣的人,因为小墨说的很认真,他退却了。转头开始追小墨宿舍里另外一个女生。
      女生天天在小墨面前秀她和男生的莺莺燕燕,小墨小心地迎合着,依然每日早出晚归,上课自习。她觉得想要考的好学校遥不可及,她觉得自己必须做好准备,交付所有的时间,做更大的努力。
      在她把去M市读研的想法告诉妈妈时,妈妈先是一惊,后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妈妈的结论是,小墨定是考不上的。
      从大二开始,春夏秋冬,小墨一个人三点一线,有节奏地机械地学习、生活、思考。
      有天她读到了悉达多:
      “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法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摒弃一切目标。”
      明媚的六月,正午的阳光,小墨拿到了自己的录取结果。她显得异常兴奋,她像一只欢脱的小鸟,飞着跑去卧室告诉妈妈。
      妈妈先是一惊,随即所有的情绪都写在了脸上。
      为什么?妈妈认为你学的够多了。
      我一定要去读书!执拗的小墨终于没办法认同妈妈的决定。
      妈妈开始摔家里所有的东西,花瓶、字画、化妆品、碗碟、甚至是小墨的书。这个可怜的女人在女儿面前做了最后一次挣扎。
      爸爸回到了家,看到满地的狼藉质问小墨发,生了什么。
      很奇怪。爸爸并未阻止小墨继续读书的决定。最后是他将几近疯癫的妈妈拖进了卧室。
      爸爸支持你去读书,妈妈的事你不用担心。
      九月。小墨拖着笨重的行李来到M市报到。新的城市让她感受到了如海一般的自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