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陶国富回到陶家营,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特别是他主动请头面人物吃的那顿饭,自然成了陶家营的热点。大家都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果不其然,儿子在外面发达了,他这个做爹的跟着儿子远走高飞,住豪宅、坐豪车,享受着人间荣华富贵。有人故意把陶国富要把老坟迁到南方的想法进行了渲染,更让陶氏家族岁数大辈分高的人,生气不是一般的生气,而是气得暴跳如雷,骂他白眼狼忘恩负义的陈世美,跟着儿子享福却把生他养他的陶家营全然忘却,把他乡当故乡,让九泉之下的先祖们作何感想,让他早已作古的爹娘情何以堪。
      他的这番言语行为,传到了陶氏家族年纪最长、辈分最高、威望最重的陶令老太爷耳朵里。老太爷气得龙头拐杖咚咚杵着地板,白胡子撅得老高。“小国富是不是在外面充楞,让人把脑子打坏了,做梦都没想到会说出这样没良心的混蛋话。”
      陶家以前虽然没有出过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至少从民国一直到 2000 年以前没有出过。陶家营人对读书人有一套严格的认定标准,老辈人眼里的读书人,必须是公办中专以上学校毕业。他儿子陶德润是陶家营第一个大学生,中南大学毕业后,考研考博一路 “狂飙”,让陶家营男女老幼仰望,尤其是整个陶氏家族。陶德润成了陶家营一张值得炫耀的名片,更是陶氏家族口口相传的榜样。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他走了那天,陶德润把爷爷奶奶妈妈的坟墓南迁,就像一张又圆又大的油饼,突然被狗咬去了一个角,出现了极不和谐的缺口,哪怕这个缺口不大,却让整个陶氏坟茔有了瑕疵,成了整个陶氏家族的一个伤疤。
      陶令老太爷拄着龙头拐杖,敲打着油漆剥落的大门,发出尖利刺耳的咣咣声,像老师在课堂上拿着教鞭狠狠抽打桌子,毫不客气地唤醒睡堂的学生。陶国富睡眼惺忪地拉开大门,忙堆起笑脸把陶令让进院子。“老太爷,我回来这几天忙死了,忙得不可开交,本想着过个一半天,拎着东西亲自去看看您。”
      陶令站在院子当中,龙头拐杖杵在砖地上,咚咚作响,像在敲鼓。“国富,你现在是十字加两点 —— 斗起来了。你能呀,能得很呀。陶家营的风水不好,影响你后代儿孙升官发财了?做人可得讲良心呀,陶家营的老老少少可没做对不起你的事!你凭什么要把你爷爷奶奶还有你老伴的坟迁到南边?你到底安的什么心,把先人从土里扒拉出来,费劲巴拉地整到南方。你是不是有毛病,脑袋是不是让毛驴给踢了。”
      陶国富早就想到,他这个想法肯定会有人反对。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对面的人心里想啥。他后悔请那顿饭,表面上大家对他毕恭毕敬,可潜藏在灵魂深处的羡慕嫉妒恨,就像被野火烧过的野草,在荒原里疯狂生长。肯定有人向陶令老太爷 “奏本”,把他那天晚上即兴说的半醉半狂的话,掐头去尾、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地说了很多。
      陶令老太爷年事已高,两眼昏花,满脑子都是老思想,坐在族长位置上,遇到陶氏家族大是大非问题就要郑重其事发号施令。过年的时候,他在群里发起重建陶氏祠堂的倡议。这倡议一发出,群里一片寂静。陶氏从古到今,根本就没建过祠堂,因为陶氏家族没出过读书人,没资格也没能力建祠堂。陶令也不知听了谁的忽悠,心血来潮,冷不丁发出了这么个突兀的倡议。陶国富在群里潜水,默不作声,以不变应万变。时隔三天,陶春坐不住了,给包工头陶虎打电话,想挽回几分脸面,又给陶国富打电话,磨磨唧唧说了二十多分钟。陶国富是陶氏家族一员,家族祭祀设施的完善也是他所期盼的家族荣光。他直接在群里给陶春转了五千元,并注明是修建祠堂捐款。他这第一锤敲下去,前有车后有辙,陆陆续续有十多个人捐了款,大约有两万元左右,可建祠堂的事却没了下文。因为这事涉及到陶令老太爷乃至整个陶氏家族的声望,很多人都选择了沉默。
      “老太爷,您可千万别多想。从南边回来一次不容易,我现在还能动弹,还能往回跑,可要是我走了那天,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坟,谁又会一代接着一代给经营下去?我迁坟就是想告诉我孙子、孙子的孙子,要把先人的坟墓好好管理好,最起码坟茔地没有杂草,每年清明的时候都会有人上坟填土。” 陶国富不想遮遮掩掩,索性跟陶令当面锣对面鼓,把事情说清楚,不给后代儿孙留下麻烦。
      陶令一屁股坐在花墙上,下巴杵着龙头拐杖,刚才那冲天的火气,慢慢降了下来。“咱们陶家落脚陶家营都三百多年了,这么多年来,咱们这个家族经历了多少次灾荒、战乱、瘟疫呀,咱们老祖宗,主事人特别硬,愣是没散架,像个拳头,五根手指头紧紧地攥在一起,咱们老陶家在周围二百里地也是有威望的家族呀。” 陶令竭尽全力维持整个陶氏家族的整体形象,他心里明白,如果陶国富真把老少三辈的坟茔迁到南方,这对现在的陶氏家族来说,就是一种侮辱,颠覆性很强的侮辱。
      可陶国富据理力争,跟老太爷陶令一犟到底,丝毫不让步。“老太爷,您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我儿子已在南方大城市安家落户、娶妻生子,我跟我老伴十多年前就过去哄孙子、陪孙子上学。我爷爷奶奶还有我先老伴的坟,逢年过节上坟都不及时,万般无奈,只能买元宝冥币,在十字路口烧化。时间短还可以,时间长了,我不能亲自领着我孙子给他老太爷老太太上坟,不跪拜他亲奶奶,时间长了,孩子都不清楚他老太爷老太太亲奶奶姓字名谁,长大了岂不是把祖宗都忘了。”
      陶令低着头,没话说了,刚才那股冲劲,被陶国富这番话消磨得不见了踪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