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9章 力挽狂澜 ...
-
清晨六点,市电视台的大楼前已经停了几辆采访车。文化局专门协调了媒体探访老厂区,央视的记者也如约而至。
"林总,PPT我又核对了一遍。"小唐快步走过来,"董事会的视频会议定在下午三点。"
我点点头,注意力却被不远处的魏砚吸引。他正和几位老工人聊天,那种亲和的态度完全看不出是当红艺人。今天他特意穿了件普通的深色夹克,像个最简单的家乡青年。
"魏老师,"记者打开摄像机,"您为什么会选择参与这个项目?"
"因为这里有太多值得被记住的故事。"他指着身后的老厂房,"您看这面墙上的标语,'为祖国生产优质钢材',都快褪色了,但字里行间都是工人们的骄傲。"
采访进行到一半,我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打开一看,南岭置业和星途影视的联合发布会提前开始了,他们宣布要将老厂区改造成高端商业综合体。
"林总。"小唐神色凝重,"星途放出消息说,已经拿到改造许可......"
"不可能。"我打断她,拨通了文化局老司长的电话。
"别急。"老司长声音沉稳,"工业遗产保护的申请已经获得上级批准,他们的改造许可是假的。"
挂了电话,我长出一口气。转头看见魏砚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后,递来一瓶温水:"别紧张,有我在。"
正要说话,他表哥匆匆跑来:"魏砚,品牌方催你过去拍广告,都等半小时了。"
"再等等。"他头也不回地说,"这边更重要。"
"你......"他表哥无奈地看看我,"林总,你劝劝他,这可是代言合同......"
"去吧。"我推推他,"这边有我。"
"不行。"他难得固执,"今天必须把事情说清楚。你看,老工人们都来了,他们可是最好的见证人。"
远处,几位满头白发的老师傅正在接受采访。他们带来了几十年前的老照片,讲述着那些充满激情的岁月。
"这是我爸年轻时的照片。"一位老师傅颤巍巍地指着泛黄的相片,"那会儿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上班,晚上十点还在车间......"
魏砚蹲在老人身边,认真地听着每一个故事。他的表哥也不再催促,默默地站在一旁。
正在这时,南岭置业的人来了。施文韬带着一群西装革履的人走来,脸色难看:"林总,我们已经拿到改造许可,请你们立即停止这些无谓的宣传。"
"是吗?"我打开手机,调出文化局刚发的公告,"不知道贵公司是从哪里拿到的许可?"
施文韬脸色一变,正要说什么,央视记者已经把镜头对准了他:"请问南岭置业为什么要否定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这......"他张口结舌,"我们是为了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不是抹杀历史。"魏砚突然站起来,"这些老厂房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您觉得用商场和□□就能取代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格外有力。身后的老工人们也纷纷站起来,用苍老但坚定的声音讲述着厂区的故事。
施文韬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悻悻地带人离开。记者们兴奋地拍摄着这一幕,央视记者更是现场连线了主台。
"去拍广告吧。"我推推魏砚,"这里交给我。"
"那你也去忙董事会的事。"他笑着说,"晚上我让表哥帮我们订饭,请这些老师傅们好好聊聊。"
看着他匆匆离开的背影,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用心。在这个名利场里,还能保持最初的真诚,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下午的董事会上,我放映了今天采访的视频。当镜头扫过那些老工人讲述往事时,视频那头的几位合伙人都沉默了。
"小林。"王总最后说,"这个项目,我们守下来。"
晚上的饭局上,魏砚特意让厨房做了些家常菜。他一口口给老人夹菜,认真地听每一个故事,眼睛里带着最纯粹的光芒。
"小魏啊,"一位老师傅拍拍他的肩,"好好拍,把咱们的故事拍好。"
"一定。"他重重地点头,转头看向我,"林总,我们一起?"
我笑着举起杯子。夜色中,老厂区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是点亮了记忆中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