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下山 ...
-
圣历三年春。
飞絮逐水,杨柳堆烟。
北邙山翠云峰古树参天,掩映着白云深处的道观,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似有几分人间仙境的模样。山间露气湿重,即便是冰雪消融的暖春,也让人觉察出几分料峭的寒意。
后院,整整齐齐打坐着的有几十来名弟子,闭目塞耳,心平气和,偶有山风拂柳而过,又乖觉地消匿在他们附近。
约过了片刻,一阵轻巧的脚步声传了过来,零零星星地有几位年轻弟子忍不住睁开眼,偷偷觑着来人。
那是一个豆蔻之龄的小女孩,头戴芙蓉冠,身着八幅轻纱裙,外罩紫纱褐,臂挽九色离罗帔,这身端庄的御赐派头对尚在稚龄的她显得有些宽大,巴掌小的脸更显衣服臃肿,整个人被埋在里面,如同一只粉雕玉琢的小雀。她肤色极为白皙,甚至缺了点血色,仿佛能和早晨山间奶白的薄雾融为一体,幸而一双眼睛水粼粼的极为有神,才调和了这略显清冷的面相,显得有几分生气,就像是养在深闺被层层叠叠保护起来的小家碧玉。
小女孩瞥了众人一眼,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
她的穿着看上去不是一般的招摇,加上连招呼都不打一声的冷淡态度,让有些年轻弟子心生芥蒂,跟同伴嘟哝道:“此人是何来历?”
有资历较大的弟子回道:“她啊?她八岁来咱们正清观学习道法,而且是咱们师爷亲自教习的,到现在已有了六年多,别看年纪比你小,按资历你得叫她一声师兄。”
“师爷亲自教习,到底是谁这么大面子?”
“还能有谁?当今圣人自喻弥勒佛化身入凡事,崇佛抑道,其他门派几已穷途末路,唯咱们正清一派方兴未艾,你以为是圣人开恩?”仗着在深山野林,天高皇帝远,天子的耳目伸不到这来,那老弟子摇头晃脑道:“非也,那是因为六年前圣人的亲孙女,崇昌县主被送到了咱们观中,有个玉叶金柯的县主在咱们这,岂不是要比其他那些‘野路子’多了个堂皇门面?”
“为什么非是到这,总不是咱们道观离神都近吧?”
老弟子眼睛睁了一条缝,这回没说话。
那问话的人也识趣地住了嘴,稍一思索,便能琢磨出这其中的深意来。
人言“水至清则无鱼”,圣人不想将道派一巴掌拍死,留在眼皮底下壮大的便是正清一系,而观中有个跟皇室沾亲带故的小贵人供养着,多少也能向世人传达些暧昧的意思。
“那这般说,既然小贵人受了特殊照顾,想必道行比咱们都要高深吧?”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那弟子索性放弃了打坐,闻言脸上露了个讥诮的表情:“皇家送来的贵人,终究是要还俗的。”言下之意,是个来吃闲饭的。
不仅吃闲饭,而且还要好生供着,不能有半分闪失。
众人会意,心里不约而同地都有了些膈应,看那小姑娘的眼神也带了些不明的复杂意味。
李青珞耳力不差,将众人的话听了个大概,然后将之当了个屁,脚步丝毫不停。
那老弟子记性倒是不错,她来这约有六年,且鲜少回皇宫,使命是“混吃白喝”,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饭囊衣架。但有一点他们说错了,自己不是什么“玉叶金柯”,而是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唯老道长深信“得天下英才而教”这一套,初见面便称了她骨骼,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坚持要亲自教习她道法。李青珞欣然接受,她大约学了一月之久,每日按部就班地翻看道法古籍,修身养性,奈何悟性不够,白白浪费了一身天资,最后不得不放弃,让老道长唏嘘甚久。
其实,也不能说是老道长看走了眼,李青珞确实有修道的资本,六合之外的鬼神,常人“视若无睹”,她却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她这种天分,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
好在李青珞拿得起也放得下。凡事讲究一个“缘”字,大约她这种用锦绣绫罗堆砌出来的王子皇孙注定要惹一身尘埃,他们肚里装的尽是阴谋阳策,假仁假义,但修道之人却要讲究三清四净,光明磊落,故而若是处江湖之远,大可不相为谋,各行其是,若是迫不得已居庙堂之高,那也只得貌合神离地走个过场。
前院里也三三两两聚了几名弟子,他们大都和李青珞资历相当,相处了六年之久,互相之间十分融洽,和后山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见李青珞走过来,他们皆放下了手里的活,纷纷和她打招呼。
有腼腆一些且顾忌她身份的便喊一声“县主安好”,有憨厚一些且顾忌道派规矩的便喊“李师兄”“青珞师兄”,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她关系较为亲密且脑袋活络的便喊她的小字“玄玄师兄”,一时间各种称呼此起彼伏,十分欢快。李青珞穿花拂柳似的经过众人,一一应了。
“师兄,今日便要回宫了吧,要我们送您下山吗?”
近日圣人召集群臣去往上阳宫游春,几百辆车驾浩浩汤汤如一条巨龙蜿蜒游过整个神都,这消息早便传到了这里,顺便带来让她回宫的旨意。
李青珞摇头表示不必。那弟子又道:“张师兄给您准备了这个。”说着扔来一个包袱,李青珞稳稳接住了,颠了颠,包袱瘪瘪的没个二斤肉似的。她知道里面都是正清观特产符箓,每次回去都得装神弄鬼地带在身边,防患于未然。
自然,对于小鬼都没见到几个的崇昌县主来说,这些东西在她手里时常有一种暴殄天物的错觉。
李青珞道:“多谢,替我跟师叔和张师兄道谢。”
她说的“师叔”和“张师兄”是老道长座下一对得意师徒,这次老道长闭关修炼,两人寸步不离护在左右,故而没能与李青珞道别。
李青珞没怎么拖泥带水,跟几个人告了别,便独自下山了。
从翠云峰下山的路总共就只有一条,崎岖不堪,三步一个坑,五步一道坎,山上那么多人,也没见谁捋起袖子把路填平了造福大众,不是不愿意,而是老道长不允许,据闻踏在这些坑洼上,可调动足下百穴,于调理顺气有极大的好处。
从皇城过来的马车停在山脚下,一旁站了五六个侍卫,还有一名身着五破色的襦裙、臂挽蜀锦披帛的女子,她发髻高绾,鬓上簪了三朵牡丹,在满山翠绿中十分显目。
李青珞认出来,这是祖母身边的女官。圣人身边的,哪怕是个下人也不能怠慢。她乖乖行了个礼,“见过女史。”
女官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最终将目光停留在她裙摆上。
李青珞低下头,看到裙摆上一片污泥浊浊,宛若一圈别出心裁的滚边,是方才下山走得过快溅到的泥。
女官冷声道:“贵主应注意自己的礼仪,虽在山野里当道士,也莫要失了身份,这般给圣人看见,成何体统?”
“是青珞大意了,劳女史费心替我再准备一套衣服。”
女官未置可否,先进了马车,李青珞也跟了进去。
她略显瘦小的背影便消失在了帘后,似是被这山中阴冷的氛围所影响,马儿原地啸了几声,才摇摇晃晃地辚辚驶向远方。那后面象征性地跟着几名侍卫,和马车半新不旧的装饰,似乎也昭示了她尴尬的身份地位。
小时候她听到汉朝昭君出塞、或是本朝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的故事,一度十分羡慕,后来才逐渐明白,就算是成为地位尊贵的阏氏,也不及寻个普通驸马走马长安。就好比她到这道观来,虽然每次回去都能受祖母召见,比出使波斯天竺的司宾寺卿还风光,但这恩惠于其他皇孙来说不及圣人临时兴起的一个赏赐。
趁那女官闭目养神的功夫,李青珞偷偷打开包袱,看到里面放着的几张符箓,为了不让她这个平日不好好修道的稀松二五眼搞混,张师兄还在每张符箓下附了一行小字解释用途,可谓准备得面面俱到。
李青珞一一看了一遍记在心里,重又将包袱扎好,放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