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共度周末(二) ...
-
外卖送到了,宇逞起身去门口拿外卖,回来时一手提着袋子,一手轻轻关上门,随口问:“你家盘子在哪?”
“左边第二个柜子。”
宇逞走进厨房,打开柜子拿了四个盘子、二个碗、两双筷子,然后将外卖里的家常菜从盒子里倒出来,轻轻整理了一下,摆在盘子里。
“你挺讲究。”
宇逞夹了一筷子青菜,随意地说道:“吃饭要有仪式感。”
姜过夷低头夹菜,放进碗里却没急着吃:“所以,你对‘仪式感’的定义是什么?”
“就是吃饭的时候,能稍微讲究一点,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至少让这顿饭看起来有点意思。”
“哦,看来你是真的很讲究啊。”
宇逞笑了笑,没再多说,只是继续专心地吃饭。
姜过夷忽然想到了什么似得:“无意冒犯,但你知不知道那种‘金融男’的刻板印象?”
宇逞笑了一下:“你说的是哪种?”
姜过夷淡淡地数起手指:“西装革履、爱健身、喝威士忌、朋友圈时不时发美股走势、PPT里永远有三段论、聊天话题离不开投资、每句话里总有个数据支撑……”
她抬眼看他,嘴角带着一丝调侃:“是不是很熟悉?”
宇逞撑着下巴,略带一丝自嘲的笑容:“听起来像某些投行男。”
姜过夷轻笑了一下,眼里带着几分意味:“但你们经济学男和金融男,其实挺像的。”
宇逞沉默了一下,思索着才开口:“你说我们经济学男和金融男像,实际上也不完全对。”
姜过夷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目光略带挑衅:“那你来讲讲,哪里不一样?”
宇逞微微调整坐姿,语气有些正式:“首先,经济学和金融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虽然有些重合,但从根本上来看,它们的出发点和应用方向不一样。”
姜过夷挑眉:“那金融学到底是学什么的?”
宇逞顿了顿,解释道:“金融学侧重于研究货币、金融市场、投资、公司财务和金融工程等内容。可以理解为它更注重实际操作,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资本运作来创造财富。所以,金融学更多的是关于‘如何赚钱’的学问。”
姜过夷点了点头:“所以,金融男才会有那么多市场分析、投资理财?”
宇逞笑了笑:“差不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金融领域很广,不是所有做金融的人都从事投资,像是一些做风险管理、资产定价、量化分析的人,工作内容就和投资完全不同。”
姜过夷撑着下巴:“那经济学呢?”
“经济学其实更偏向于宏观和微观的理论研究,核心是理解和解释资源如何分配、市场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制定政策以优化社会福利。它的关注点在于‘为什么’和‘如何运作’,比如为什么某个政策会引发经济波动,或是如何通过税收、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所以,经济学更偏向理论,而金融学则更注重实践?”
“可以这么说。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为我们提供判断和决策的基础,但金融学则直接应用于资本市场、企业运营等实际层面。”
“所以金融男其实更着眼于市场中的‘实际’操作,而经济学男则更看重‘大局’的运作?”
“你理解得差不多。”
宇逞吃了几口饭,突然又道:“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你最想做什么工作?”
“你呢?”姜过夷问完后,随意地夹了一筷菜,抬头看他。
宇逞停下筷子,沉默了片刻,眼神不再像平时那样随意。他似乎在认真思考,终于开口:“如果没有任何限制的话,我想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调查员。”
姜过夷本来随意地拿着筷子,听到这个回答,手指顿了一下,抬眼看他:“嗯?”
“很意外?”
姜过夷坦然点头:“确实。”
宇逞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远处,像是在构思他的答案,声音低沉又平稳:“大多数人对经济学的理解,停留在市场和金融,但其实,生态系统也是一种‘经济’。我以前读过一本书,里面提到,濒危动物的减少,某种程度上会对当地经济、甚至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渔业资源枯竭、农业生态崩溃……人类依赖的环境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得多。”
姜过夷没有说话,静静听着。
“很多人觉得‘野生动物保护’就是拍纪录片、救几只大象。但实际上,很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全球经济,比如某个物种消失,整个食物链崩溃,农业受到影响,甚至会引发地区性的经济衰退。”
“有些国家靠近雨林、沿海、极地,他们的生态环境正在加速退化,长远来看,这不仅是环境问题,而是资源竞争的问题。失去森林和水源,意味着粮食供应减少,意味着人口迁移和冲突。很多生态学家在警告这些问题,但政策制定者往往更关注眼前利益——短期的GDP增长,而不是十年、二十年后的系统性风险。”
姜过夷微微偏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如果经济学有更强的实地研究,能把生态影响量化,能让市场看到生态本身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成本,那或许生态保护会成为一个经济动力,而不是永远依赖慈善和国际补贴。”
“我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我知道这件事很难做,但如果有可能,我想试试——或者至少,研究出一种更现实的解决方案。”
姜过夷轻轻敲了敲桌面,缓缓开口:“听起来……比我想象的有意思。”
宇逞笑了一下,语气随意:“能让你觉得有意思,那这个梦想应该还算不错。”
姜过夷夹起一口菜,若有所思地低声道:“其实,这种跨学科的研究,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地方。”
宇逞侧头看她,眼神里带着点探究:“所以,你呢?”
姜过夷一顿,抬眼看他。
宇逞撑着下巴,慢悠悠地道:“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你最想做什么?”
她轻轻呼了口气,垂眸思考了一秒,缓缓开口:“如果什么都不考虑,包括经济效益、所谓的体面、稳定和安全……我想在一个有话语权的NGO里工作,做关于平等的研究和推动。”
她停了一下,目光落在眼前的餐桌上,像是在思索措辞,半晌才继续道:“不仅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平等,更是所有种族之间的平等。”她顿了顿,低下头,语气平稳,但透着一丝深思,“尤其是黄种人,黄种女人的平等,女性的平等,所有女性的平等。”
宇逞静静听着,没有打断,眼神深沉了一些。
姜过夷的声音不快不慢:“社会上存在的那种不平等,是根深蒂固的,往往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对我来说,做这样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推动某种理论,更是想要真正去改变那些看似不可能改变的东西。”
她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组织语言:“很多人以为,平等的诉求只是某些群体的个人问题,但事实是,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结构。资源、话语权、职场环境,甚至是日常生活的规则——它们往往被那些最不需要争取的人所制定。”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筷子,轻轻转了转:“我想做的,不是单纯地讨论,而是要让这个议题进入更核心的领域,成为一种真正可以被执行的社会改变。”
宇逞安静地听着,目光透过她说话的表情,仿佛在思索她话中的每一个字。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某种难得的认同:“……听起来,比我想象的更有挑战性。”
姜过夷淡淡地扬起眉梢,目光平静:“你刚刚的梦想也不轻松。”
两人相视片刻,宇逞低笑了一下,没再说什么,低头继续吃饭,而姜过夷也收回视线,安静地继续用餐。
忽然,姜过夷的手机震了一下。她平时很少收到消息,大多数应用的推送提醒都被她手动关闭了,偶尔亮起的屏幕通常只是系统通知。她扫了一眼,发现是某个社交软件的提醒,解锁后看到是本科时期学妹发来的消息——【学姐,这是我打的辩论赛,来看看!】
消息后面附了一个链接,标题赫然写着:
“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是/否仍然必要”
姜过夷顿了一下,指尖滑过屏幕,点开链接扫了一眼内容,发现是某高校举办的年度辩论赛决赛,参赛方是国内两所顶级大学的辩论队,正方主张婚姻制度依然必要,反方主张婚姻制度已经不再必要。
她轻轻笑了一下。
宇逞正随意地转着筷子,头也不抬地道:“吃饭要认真对待,聊天也一样。”
姜过夷低头点了点屏幕,语气随意:“你要看辩论赛吗?”
“什么辩题?”
“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是否仍然必要。”
“你想看?”
“学妹喊我看的,没事看看也无妨。”
宇逞轻笑了一下,伸手夹起一块菜:“行,吃完饭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