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审案 ...

  •   崇庆七年,四月四日,辰时三刻,诏狱开门。

      赵王和魏王是早就等在那里的,萧邈是宫外来的,最晚到的,是乘着御辇的太子。

      是个晴天,日光却很惨淡,诏狱外早早停下三架皇子车辇,太子的那一架姗姗来迟。难得的是他没有乘那驾御赐的龙辇,而是寻常的太子车辇,赵王远远看见,先嗤笑道:“现在就开始了?装这可怜样,给谁看呢。”

      据说太子陪皇后去白鹿寺进香,受了风寒,不然也不至于在那里盘桓这么久。在赵王一派看来,这就显然是在拖延时间了。本来天熹帝还准备让他养好病再回宫的,多亏叶相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才把皇后和太子一起迎回来。

      有叶相做后盾,大半个御史台都是叶相门里出去的,无数御史虎视眈眈,只要这案子审出来,丢失承露盘的责任落到皇后头上,无数弹劾下来,废后都是有可能的。

      胜势如此之大,也难怪赵王现在这么狂妄了。

      太子下辇,果然瘦了不少,裹着狐肷披风,雪白的皮毛拥着他一张脸,白得像玉,叶九扶着他下辇,那个昆仑奴跪在地上让他踩背,架子倒还是和以前一样足。

      赵王虽然不爽,也不得不和众人一起行了礼。

      “都到齐了?”太子的神色十分疲倦。

      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诏狱,都有人在,当然是诏狱为主,还从御史中选了一位老成持重的来担当笔案,叶相显然是想借着这次置太子于死地了。

      “都齐了。”萧邈淡淡道:“时辰到了,进去吧。”

      太子是代表皇后来的,皇后的职责是监督内宫,叶九可以说是弄玉使的首领,他们都只能算案子中的其中一方。而萧邈才是这案子真正的主审官,又代表了皇室宗族,所以他来发号施令。

      刑堂设在诏狱的主殿。两侧都是狱卒,摆着许多桌案,萧邈在中,太子在左,赵王在右,笔案在萧邈身后,不得不说是泾渭分明。

      眼看就要开审,外面却响起传令声,李福子手执一柄拂尘,一路长驱直入,诏狱毕竟是在宫中,所以并没人敢阻拦,也只有萧邈了,冷冷道:“段公公有圣旨?”

      “圣上口谕,让奴婢来看看罢了。”李福子十分谦卑:“殿下只当奴婢不在就行了。”

      天熹帝再怎么装作闭关,对案情也是关心的,天子的耳目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李福子也知道自己此来的目的,不敢和太子展现一点交情,只把自己当成天熹帝的一双耳朵眼睛,恭顺地站在萧邈身边。

      萧邈拍响了惊堂木。

      “提人犯上堂。”

      带上来的人犯,按接触到承露盘的顺序跪了一地,两江总督已经告老还乡,老死在了家乡,当日在洞庭湖看着承露盘被打捞上来的官员成了人证,依次述说打捞承露盘的经过,和林舜看过的弄玉使的记载差不多。也说到中途被劫的事,但一个是承露盘没有损失,一个是负责那段路的弄玉使已经死了,而且承露盘到了京城入库后再验过,是圣上亲自过目的,进弄玉库之前的事,基本没什么追查的必要了。

      但萧邈仍然审到了中午,外面又下起雨来,御膳房送来饭菜,赵王虽然嫌弃了一句“在这鬼地方用膳?”,但是见太子不走,他也留下来守着,生怕他弄鬼。魏王虽然骄纵,也只好留下来。

      叶九是内侍,没有和皇子们一起用膳的道理,所以伺候太子吃完,自己再在隔壁的小房间里吃,魏王看不惯他,早早吃完,过去挑衅:“哟,怎么掌印大人连张桌子都没有啊?”

      叶九在张小几案上用膳,几样普通菜饭,旁边那个叫庆哥儿的小太监眼睛肿肿的,正伺候他吃饭,听到这话,十分阴毒地看了魏王一眼。

      “狗奴才,什么眼神?”魏王顿时怒道,呼喝左右,就要让人上前打那小太监嘴巴子。

      叶九站起来,隔开了他和那小太监。

      “近来宫里的内侍去世得多,所以小太监们伤心,望王爷见谅。”他淡淡地道:“现在是审案的关键时候,王爷也不想再旁生枝节吧?”

      魏王知道这叶九是太子的智囊,自己占不到他便宜,只能悻悻然丢开手。但毕竟是心有不甘,于是冷笑道:“也是,你们弄玉使死了那么多人,怪不得叶公公要到我们羽林卫抢人呢。”

      他说的是计修鸿的事了。

      当时萧邈要抓人,他保荐的,让计修鸿去扬州抓姜阿荣这个最重要的人物,是想让他立功的,没想到还是没防住,让姜阿荣找到机会自杀了。他们还没训斥计修鸿呢,那边就传来消息,说是计修鸿被调到内宫去了,调走他的人据说是奉掌印大人的命令,十分嚣张。

      “我那里有点事,要借计修鸿用几天,”叶九眼神十分锋利:“魏王不会这么吝啬吧。”

      魏王见实在占不到便宜,哼了一声,走开了。

      萧邈作为主审官,不与其他人一起吃饭,而是和林舜单独在收拾出来的正堂里用饭,太子则是回了宫。诏狱里本就昏暗,外面又下大雨,气氛更是沉重。萧邈正听林舜推敲上午的案词,门口忽然闪过一抹亮色。

      是虞青不知道从哪弄了一领朱红锦袍来穿上了,神气得很,她肤色白,被红色一衬,整个人神采飞扬。

      “吃什么呢?”她还凑过来看萧邈的饭:“还不错嘛,主审官。”

      萧邈也不生气,翻了一页案词,道:“你去哪玩了?”

      “怎么就是去玩了?”虞青不服:“我跑去守着长安宫一上午,老皇帝今天没炼丹呢,一点丹气没有,周围气息乱得很,估计皇帝心绪难平呢。我还趁机在那替你占了一卦呢。”

      “哦,是什么卦象?”林舜好奇道。

      “是个伏吟卦。反反复复的意思,看来这案子有得审了。”虞青一脸嫌麻烦,凑过去看了一眼萧邈的案词:“这人没说谎,洞庭水深,巡湖的一般是蛟龙,水浅了就是鼋龙了,没见过的凡人编都编不出来。”

      “好的谎言都是九真一假的。”萧邈并不买账,但却将整卷案词合起来了,扔去一边。

      “怎么不看了?下午审谁?我也来看看。”虞青听多了包公案,对审案充满兴趣。

      结果到了下午,虞青连后悔都来不及了。

      下午审的是承露盘到京城后,从进洛阳城到被封存在弄玉库这一段时间里发生的事,这是重中之重。当初老叶相说的“背后有奸人”的可能,也就只可能在这一段了,毕竟前是弄玉使负责押送,后是弄玉库负责看守,只要是在弄玉使手上出的事,怎么都与皇后脱不了干系。

      但审了十来人,都是这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负责人,却一个个都毫无破绽。从进了洛阳城开始,承露盘就没由人独自看守过,都是众目睽睽之下,最差时也有一个朝廷官员和一个弄玉使负责。

      萧邈只得用刑。

      用虞青的话说,人间的规矩真是奇怪,怎么会觉得用刑能逼出答案,逼出来也是屈打成招的。有没有罪和能不能忍痛显然是两回事。萧邈也反驳得很简单,说人性比你想的复杂得多,有罪的人心中有鬼,受刑时便坚持不住,无罪的人全凭心中一口气熬过去。所以一个好的主审官,应该能看出受刑后的罪犯是不是真的冤枉。

      虞青虽然是狐族,但比人还能感受别人的痛楚。萧邈先打杀威棒,再用拶刑,公堂上一片鬼哭狼嚎,看起来实在可怜。等到再上了大刑,更是人间炼狱一般。

      虞青偷偷观察萧邈表情,见他一脸严肃,显然并不喜欢这样。人类真是奇怪,就说这公堂之上吧,萧邈应该算是权力最大的人了,但仍然要做许多不得已的事。人间的规矩千千万,但在虞青看来,就只有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人人不得自由,连皇帝也不例外。怪不得老头子说人间红尘纷扰,枷锁重重,不是什么好去处。

      她看了一会萧邈,又无聊地观察其他人,赵王和魏王还是那副咬牙切齿的笨蛋样,摩拳擦掌,看受刑的人血肉模糊,脸上反而有种残酷的快意。而萧邈左手边的太子,却在看自己的手指。

      他像是百无聊赖一般,微微皱着眉头,低头看着手。他和萧邈其实是像的,但萧邈五官更深一些,有时候有点太漂亮了,太子就很清俊,他皮肤苍白,手指也修长,指甲漂亮得像玉石,这双手看似干净,上面沾的血腥恐怕不会比今天刑堂上的少。

      虞青正腹诽,没想到太子有所察觉,竟然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

      虞青收回目光已来不及,好在太子并未不悦,反而朝她笑了一笑。这一笑云淡风轻,十分坦荡,倒显得虞青心里藏着什么似的,虞青可不示弱,立刻也挑起眉毛,十分神气地笑了回去。

      太子笑得更开心了。

      用刑用了两个时辰,萧邈叫了停,让各自休息一阵,用了晚膳再准备夜审,虞青跟着萧邈一进了正堂的门就告状:“我觉得这案子肯定还有玄机。太子竟然笑得出来!”

      林舜劳心过度,脸色有点苍白,抱着一大堆案卷跟在他们后面,听到这话便道:“是的,我看今天审下来,承露盘一定是入库之后丢的,这样太子都不怕,显然有后招。”

      “我也觉得这十三个人也是无辜的,而且承露盘从到京城,到封存入库一共才一天时间,途径御林军,羽林卫,工部,礼部,太常寺,最后收入弄玉库,这十三个人里每个都受了这么重的刑都不招供,我看他们的脸色,应该都是无罪的,就是你说的那种凭一口正气撑着的人。”虞青分析了一番,见萧邈不说话,毫不客气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你说是不是?”

      林舜对她的没上没下已经习惯了,以前还会露出点惊讶,主要是萧邈也默许了,被拍了也不生气,只是淡淡道:“是倒也是,但我不是为这个审他们的。”

      “你早知道他们是无辜的了?”虞青十分惊讶:“那你为什么还用刑?”

      “确认一下而已。”萧邈自己端起冷茶来喝:“用刑是给别人看的。”

      “给谁看?”

      “老叶相。”萧邈淡淡道。

      “他不在这,怎么看?”虞青不解:“难道他也安插了耳目?哦,对,赵王就是他的耳目,他们是一派的,但这些人又不是他们的人,用刑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赵王急切想把罪名落实在中宫头上,不管是安在弄玉使身上还是安在弄玉库里,都跟中宫脱不了关系。但如今殿下一直审这十三人,就算他们认罪,也跟东宫无关。赵王他们肯定按捺不住了。”林舜看得清楚:“老叶相如意算盘打得响,让殿下去出头打太子,他和赵王坐收渔翁之利,殿下不上套,今晚老叶相心中就该另做打算了。”

      “我懂了,今天敲打老叶相,明天是不是该敲打太子了,照这样,第三天才能真正审案啊……”虞青在萧邈边上坐下来,拿起点心吃:“你这破案效率也不太行嘛。”

      “人有两只手,不是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萧邈瞟她一眼:“有些人甚至一顿能吃三只鸡,我能一边审案子一边敲打他们也不奇怪吧?”

      林舜都被逗笑了,虞青顿时不干了,要和萧邈干架,要不是晚膳送上来了,她还不肯善罢甘休。

      “快吃快吃。”她还催起人来:“吃完了快去审案子,我可太想知道这案子的真相是什么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审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