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子我三 ...

  •   季氏要攻打颛臾,冉有、季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是你的错吗?颛臾曾做过先王的东蒙主,而且就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一部分,为何要打它?冉有说:季氏要打的,我二人都不想打。孔子说:冉求,有句老话说:在其位就要尽其责,不然就辞职,危险时不支持,跌倒时不搀扶,要你这个助手何用?而且,你还说错了,虎兕跑出笼子,龟玉毁在盒中,是谁的错?冉有说:现在颛臾城牆坚固,又离费城很近,现在不夺过来,将来会成为子孙的后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却要找理由辩解的人。我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不怕钱少而怕不平均,不怕贫穷而怕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大家和睦就感觉不到人少,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来了之后,就要安抚他们。现在你二人辅助季氏,远人不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反而想著在国内使用武力,我衹怕季孙的危险不在颛臾,而在自己的内部。

      水良说:谈论大逆言,建立大名声,制定伪善系统,破坏上下关系,只是追求伪论而已,是魔域之徒,是尊恶强势之人,是成就魔性,兼并敌军的人所喜爱的。人云亦云,游手好闲,口水多多,只是追求满足而已,这是江湖混混,是俗世凡夫之人,是形容好乐,害怕修行的人所喜好的。满口新思言论,行为出众善巧,只是追求智聪而已,这是潮流之士,是实在创新之人,是在各界讲念的人所喜好的。依傍于山泽,栖身于旷野,终日喝茶忘忧,只是追求安逸,这是江海之士,是返璞归真的人,是闲遐隐逸的人所喜好的。练习慈爱,吐出妄念吸入正气,像良人一样直立,像君子一样伸展,只是追求徳能而已,这是修心之士,是保养形体的人,是淨土那样无量寿命的佛菩萨所喜好的。如果没有谈论大逆言,如果没有俗世凡夫之人,如果没有满口新思言论,如果没有返璞归真的人,如果没有修心之士。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淡泊到了极点,而一切的美好确随之而来。这是天长地久,是佛性的表现。

      子我说:水良写了一部〈法系标准〉。法系系统如何考人。甲:改了释迦牟尼佛的学说,被人批评,还我行我素。所以法系系统减分。乙:因为是释迦牟尼佛真传而大骂甲改释迦牟尼佛思想,切不知甲的释迦牟尼佛思想还在,所以法系系统同样是减分。所以天家要的是觉悟之人,觉悟之人才是天家所要。

      孔子说:天下太平时,实权都在中央。天下混乱时,实权都在地方。实权在省级,最多能传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实权在市级,传了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县级官员为所欲为,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太平,则实权不在地方;天下太平,则百姓不会抱怨社会。

      水良说:所以说;言善、安乐、虚有、无为,这是天地的平衡,也是慈爱与仁徳的实质。所以说;佛陀放下一切,放下一切就显得平凡单纯,平凡单纯就显得言善。平凡单纯而言善,则魔性不能进入,邪恶不能入侵,所以能使真我保持完整而徳能亦不亏损。所以说;佛陀活著能与正法顺行,去时不违背万法,静止时与徳能同归,活动时与慈爱同步。做幸福的起因,不做祸患的果实。有所感应而后回应,有所追求而后行动,不得已而后教化。抛开智巧与计谋,顺从正法得规律。所以说,没有魔性人,只有佛性人。没有伪善者,只有真心人,没有鬼神责怪,只有佛菩萨加持。生时有自再,去时有安详。没有多思,只有梦想,没有迷失,只有安心。佛光而不耀眼,守真而自如。睡觉不做梦,醒来没烦脑。精神洁淨,身体不累。如此安乐言善,才合乎天然佛性使然。

      孔子说:中央丧失实权,已经五代了;权力落到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水良说:所以说;极哀与极乐,是两极化。大喜与大怒,是离法化。大爱与大恶,是敌对化。所以,保持自然体、平常心,是天赋的最高表现。专心而不思变,是清静的最高表现。无所依赖,是空无的最高表现。不与恶缘相交,是慈心的最高表现。无所叛逆,是真我的最高表现。所以说;心累了而不静心就会困顿,力量不足不休息就会疲倦。疲倦之后就会错乱。俗话说:凡夫看重利益,凡现人看重名誉,君子看重志节,佛陀看重真实。所以,返璞的意思,是说它一心不乱。归真的意思,是说它一心不妄。能够实践返璞归真的道,就称为佛法。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良人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善良的人,结交慈爱的人,结交有正确信仰的人,是有益的。结交狂妄的人,结交献媚的人,结交残酷的人,是有害的。子我告白:人不能没有朋友,物以类聚,小心了。

      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爱好礼乐、爱好称赞别人的优点,爱好广结善友,有益处;爱好放荡、爱好閒逛、爱好大吃大喝,有害处。良人说:有益的音乐有三种,有害的音乐有三种。乐于情爱,乐于友爱,乐于大爱,是有益的。乐于暴戾,乐于误众,乐于淫言,是有害的。子我告白:我的爱好有,写文、游乐、受戒。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要注意三种毛病:没到说的时候就说,叫做急躁;到该说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不顾对方的表情就说,叫做睁眼瞎。良人说:我对长辈说话要小心,对朋友说话要坦白,对小孩说话要爱心。子我告白:存好心、做好人、说好话。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女色;年壮时,血气正旺盛,要戒争斗;年老时,血气已衰落,要戒贪婪。良人说:慈者有三件事情要注意:年少的时后,听父母的话,了解新知识。到了壮年的时后,要听长辈的话,不要好勇斗狠。到了老年的时候,要听佛祖的话,准备见佛。子我告白:我是佛弟子,所以要听佛祖的话。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敬畏:敬畏自然规律、敬畏大人物、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自然规律因而也就不敬畏自然,不尊重大人物,戏侮圣人的言论。良人说:慈者畏惧的有三种事情:天不慈、人不慈、君不慈。慈者心不安,不动怒,这叫独善。伪人知道天不慈、人不慈、君不慈。伪人心也不安,动怒了。因为他不知道什麽叫独善。子我告白:不动怒?谈何容易。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人了。良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真理的人有菩萨,学习后知道真理的人有佛子,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真理的人水良,遇到困惑而不去学习有愚夫。子我告白:水良没遇到佛,恐怕终生成愚夫了。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事情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表情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时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时要考虑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后患、见到好处时要考虑道义。良人说:水良有九种思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爱。如果水良不依教奉行,有谁依教奉行?子我告白:水良已经决定依教奉行了。

      孔子说:见到善良,要像赶不上似的;见到不善,要像被水烫了似的。我见到过这样的人,我听到过这样的话。隐居起来寻求自己的志向、维护正义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没见到过这样的人。良人说:懂得下一盘好棋的人,和能下一盘好棋的人。我们都看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语。避世隐居的棋手,不会不能下一盘好棋。我听过这样的话,却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子我告白:不下棋的棋手,我没看过。不写文的文人,恐怕也没有几个。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百姓觉得他没什麽德行值得称赞;伯夷、叔齐饿在首阳山下,百姓至今称赞他们。有梅花谱就自然有反梅花谱,一样有人读。有伯夷、叔齐,就自然有齐景公,历史自然会评议。伯夷、叔齐就像梅花谱,齐景公就像反梅花谱。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梅花谱和反梅花谱是象棋佈局。子我告白:水良胡乱佈局。

      陈亢问伯鱼:你学到了密传吗?伯鱼答:没有。有一次他一个人站在那,我快步过庭。他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不学诗,就不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我回去学诗。又一次他又一个人站在那,我快步过庭。他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不学礼,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我回去学礼,就听过这两次。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一件事,得到三方面收穫:知道诗的作用,礼的作用,又知道了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罗列向良人的学生水良请教说:你学到什麽?水良回答说:我在良人那边学到论语。罗列问:还学到什麽?水良回答说:学到佛法。罗列说:他学到论语和佛法,却没有学到良人的处事方式。水良还是水良。子我告白:罗列!水良会进步的。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好人我们称之为菩萨,杀人者我们就称他为杀人凶手。子我告白:有人称水良为傻B,我不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