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寻找证据、夜探紫禁城 ...

  •   “你手上可有他杀人的证据?”戚玉向越展戈问道。
      “蔡鸿庆做事滴水不漏,杀人找的都是我这种四处漂泊的江湖人士,哪里来的证据。”越展戈话锋一转,“不过,他家中吃穿用度都极尽奢华,二十几个姬妾,人人穿金配玉,就是用的帐子都是金丝所制。工部左侍郎加首辅的年俸,哪里能撑得起他们这样生活,他必定贪,且贪的数目不小,也许你可以找找有没有秘密账本。”
      戚玉偏头去看楚留香,用期盼的目光望着他,“这盗物之事,果然还是得盗帅出马,才能万无一失。”
      楚留香摸了摸鼻子,“若是知道东西在哪,对我来说便是轻而易举,但是现在是要取一个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东西,还需先进蔡鸿庆府邸搜寻一番。”
      此话说完,戚玉和楚留香同时转头盯着越展戈,看得越展戈心里一咯噔。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两人相视一笑,戚玉却觉得楚留香笑得格外风骚。
      第二天一早,戚玉便带着越展戈去找了英万里,戚玉本想直接将越展戈送官,毕竟他身上有两桩朝廷命官的人命官司,但是考虑到此刻直接将他送入大牢,有可能还没等越展戈出堂作证就会被蔡鸿庆暗中灭口,戚玉打算把越展戈先藏起来。
      刚到顺天府门口,就碰到了准备外出的英万里。
      “戚玉兄弟,我正准备去找你。今早我接到了上头的调令,派我协助调查诅咒案和两位大人的死是否有关。”
      戚玉带着英万里换了个僻静安全的地方,同英万里交换了信息。
      知晓真相的英万里恨不得当场抓越展戈回去关大牢,“你胆子也未免太大了,朝廷命官的单子你也敢接!”
      说什么都为时已晚,越展戈态度极好地回道:“自知有罪,不敢多辩,但罪魁祸首是蔡鸿庆,只要他们能找到扳倒蔡鸿庆的罪证,我愿出堂作证,戴罪立功。”
      英万里也明白,若要扳倒蔡鸿庆这个庞然大物,就是再微小的一份力量,也至关重要。
      英万里藏好越展戈,便将两个被刺杀的官员重新验尸,得到确实是他杀的结果,至少将诅咒的可能性完全排除,刑部也开始通缉搜寻凶手。
      当晚楚留香便带回来一本密语书写的册子。
      “这册子上记录的数额巨大,但是其他名目皆用了假名,就算此物真的记录了他贪污的细节,怕是也无法作为证物使用。”楚留香不由有些遗憾。
      “蔡鸿庆当真好心思,好谋算。”
      “但好歹算一个线索,若是能破解这本密录,兴许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楚留香顶着越展戈的人皮面具,伸手去拿墨条,“我们快些将它抄录一遍,原册我还要放回去,避免蔡鸿庆生疑。”
      戚玉快速将密录从头到尾翻过一遍后,将密录归还给了楚留香,“我已全部记住,待会我会将它默写下来,你先回蔡鸿庆那吧,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楚留香才拿起毛笔,刚往纸上落了一个墨点子而已,他愣了愣,惊叹道:“阿玉你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戚玉笑了笑,“商人对数字比较敏感而已。”
      默写密录的同时,戚玉已细细将密录中的信息梳理了一番,蔡鸿庆有两个记号几乎在每一条记录中都出现过,戚玉怀疑是代表收支的意思。
      每一条名目所涉及的金额都动辄过百两,蔡鸿庆的进账占了整本密录的九成,还有一成的支出,出现最多的名目就是名为“鱼头”的标记。
      蔡鸿庆这么大数额的支出,还需要用密语,多半是打点官场中人的礼钱。
      这么大数额的交易,蔡鸿庆也许可以做到不留证据,但对方却未必,确认这个“鱼头”是谁,至关重要。
      戚玉对朝堂之事只能说是有几分了解,猜和蔡鸿庆有秘密交易的人是谁这件事情,还需要一个对朝堂和对蔡鸿庆都相当了解的人来做才行。
      最了解蔡鸿庆,又愿意帮忙做这件事的人,那就只有蔡鸿庆的敌人了。
      躲过守夜的家仆,戚玉成功潜入熟睡之人的屋内,他站在床榻旁轻轻唤了几声,“次辅大人。”
      次辅褚直一睁眼就见蒙面的黑衣人站在自己床边,再想到自己的两个心腹接连被刺杀之事,当即就想大声呼救,却被早已有所准备的戚玉一把捂住了嘴。
      “大人还请不要惊慌,我没有恶意。”
      见褚直冷静下来,戚玉方才松开手。
      “你是何人?来做什么?”
      “在下不过是一个汲汲无名的江湖人士,今日不顾礼数,深夜造访,其实是有一事相托……”
      戚玉还未说完就被褚直略带怒气的声音打断,“既不告知姓名,又藏头露尾不以真面目示人,你叫我如何相信你?开口便要本官帮你做事,你又是凭什么觉得我会帮你?”
      戚玉犹豫片刻,还是将脸上的蒙面巾摘了下来,他后退一步作了个揖,“在下戚玉,所托之事与蔡鸿庆有关,我这有一本密录,上面极有可能记录了与蔡鸿庆有密切来往的人,我想大人可能是最了解蔡鸿庆的人,所以才来拜会,希望能破解密录,找到蔡鸿庆贪赃枉法的证据。”
      见到戚玉真容的褚直面色缓和许多,接过密录开始翻看,戚玉在一旁道出自己的分析,褚直听到“鱼头”二字略有所思。
      “鱼头……鱼头……”他反复念叨着这两个字,“鱼头,鱼首……余守!”
      褚直恍然大悟,“是太监总管余守!原来竟是他和蔡鸿庆有来往,也难怪圣上对蔡呈百和蔡鸿庆那对父子喜爱有加,有余守给他们通风报信,能提前知晓圣上心意也就不奇怪了。小人误国,小人误国啊!”
      “敢问大人,若能找到余守和蔡鸿庆来往交易的证据,是否可以将蔡鸿庆父子两人拖下马?”
      褚直没有立刻回答,过了良久,他才喟叹一声道:“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率,但值得一试。”
      世上没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就算蔡鸿庆也是如此。
      “可否劳烦大人帮我画一张紫禁城的路线图,能找到余守即可。”
      “你是要夜探紫禁城?”作为次辅,褚直并不赞同江湖人夜闯天子所在的紫禁城。
      “是。为了查清蔡鸿庆的罪证,只能出此下策,还望大人助我一臂之力。”
      褚直望着戚玉姣好端正的脸庞,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做出危害天子的事情吧……
      戚玉拿着褚直给他画的地图,在紫禁城内快速奔走,同时巧妙地避开了几批巡逻的侍卫,非常顺利地到达了总管太监的住处。
      屋内之人果然像褚直形容的那样,生的高瘦,皮肤白皙,是这间屋子没错。
      将所有藏东西的好地方都搜过,一无所获,那就只能是被余守贴身保存了。
      戚玉蹑手蹑脚靠近余守睡着的床榻,先悄悄掀开床垫,在边缘摸了一圈,再适度加深距离。
      空无一物。
      难道在枕头下面?
      伸手一点点地探进丝绸枕头下面,还未将手掌完全放进去,余守突然动了起来,戚玉及时抽身,卧倒在床榻形成的视觉死角之中。
      听声音应该只是翻了个身,刚松口气,戚玉的心跳忽又快了起来,从床榻底下看,床板下好像黏着什么。
      一本巴掌大的册子,清楚地记录着朝廷官员给他送的各种孝敬,包括蔡鸿庆、蔡呈百父子,数额更是其中之最。
      心满意足地把册子揣进怀中,准备悄悄走人,走到门口,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他为什么不直接把余守的睡穴给点了?
      ……
      点了睡穴可就找不到这册子了,果然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连老天也看不惯蔡鸿庆的所作所为,戚玉给自己的失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离开太监总管住处没多久,深夜的紫禁城渐渐变得嘈杂起来,在离开紫禁城的必经之路上,火光攒动。
      戚玉躲在暗处听侍卫们交谈。
      “有贼人偷了圣上赐给董贵妃的暖玉,仔细搜着。”
      “是不是董贵妃放错地方一时没找到啊?”
      “那也得找,少废话。”
      搜索的人群逐渐向戚玉藏身之处靠近,戚玉见情况不妙,转身撤回紫禁城深处。
      看来只能寻一个僻静处,等这阵骚动平息了再找机会出去。
      刚从太监总管那偷了东西,他当然不会回去自投罗网,但是这个路线以外的地方,地图上就没有标记了,只能靠他自己小心摸索。
      选了个没什么人的屋,攀上梁柱,戚玉这才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正打算浅眠一会,就听到一阵脚步声。
      来人脚步虚浮,应当不会武功,戚玉也就按兵不动,安静地躺在梁上。
      他歪歪头,看见进来的是个小宫女,小宫女脚步慌乱,在堂内转了一圈才奔向桌上的茶壶,往里头塞了什么东西,而后又匆匆离去。
      好奇心上来了就挡也挡不住,戚玉一个纵身跃下,没发出半点声响,打开茶壶盖子一看,里面竟被放了一块白玉。
      将玉拿在手里,上面还留有刚才小宫女的体温,触手温润细腻……
      这不就是他家玉石矿脉里产的暖玉嘛!
      对了,董贵妃丢的就是块暖玉,也不知这小宫女是随便弃了赃物,还是受人指使,反正都不是好事。
      没收了吧。
      随便将暖玉往腰间一塞,他又重新爬回了梁上,几乎没等多久,就有一队侍卫向此处靠近,戚玉调整了下自己的姿势,将自己藏得更隐蔽一些。
      “就是这儿!我亲眼看到小贼跑到这儿来的。”一个女声大声嚷嚷道。
      “可,可这是三皇子的住处。”这是侍卫迟疑的声音。
      “那更要搜了!若让贼人伤到三皇子怎么办?”
      “也有道理,那便搜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寻找证据、夜探紫禁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