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0、本心16 ...

  •   孟子说:舜住在深山里的时候,与树木、石头作伴,与野鹿、山猪相处,他与深山里的平凡百姓差不了多少。等到他听了一句好的言语,看见一件好的行为,学习的意愿就像决了口的江河,澎湃之势没有人可以阻挡。水良说:《傅佩荣》上说;孟子认为舜是在《闻一善言,见一善行》之后,才引发内心的原始力量,从此努力行善。由此亦可明白,孟子的人性论是主张《向善》的。换言之,如果舜一直未能《闻、见》,则难免于一生是深山野人。
      水良说:我只闻见自己,是被(性)支配的。就是哪两粒极星呀。所以我了解这样的取向;男人的快乐,是无尽的烦脑,得不到去强占,强占了而不满足,穷无止尽的索取,而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人的磁场是这样的,一个全能的好人,他能拥有安乐家室,真诚的爱情,因为这样他才能全心全力,为人服务、甚至爱国爱民。水良只是一个乡野村夫,不是一个全能的好男人。所以水良学佛,得大自在。
      水良对孔志说:孔志!这裡讲到不同学派,你有什么话说?孔子的态度在做人与为学上是宽容的,我们也宽容吗?孔志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应该这样做,就是我们好好学论语。
      孔志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带来后遗症。《傅佩荣》上说;异端:与我不同的主张,并不代表一定不对。孔子希望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不必互相批判。害:自古以来不同学派互相批判,造成许多祸害。不过,如果不用《攻》,而用互相切磋请益,则未尝不能促使学术进步。孔子本人的态度在做人与为学上显然都是宽容的。水良说:我悟到,结论。成魔不成圣,不是祸害是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