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决心从商、新火镇 ...

  •   此番出行,张蒲英计划带着两个孩子到处走走,见识一下这关外的西域风情。
      他们从西域南部一直走到北部,见识到了水草丰美的绿洲农田,黄沙漫天的炎炎荒漠,狂风呼啸的岩滩戈壁,牛羊遍地的广袤草原,地貌之丰富独特,令戚玉叹为观止。
      西域地广人稀,人们虽群聚而居,但往往人群之间相距甚远,有些像一个个的部落,但又不是部落这种高度凝聚的团体,用村落形容可能更为恰当。
      戚玉见过富人美酒佳肴应有尽有的奢靡生活,也见过很多人因粮食短缺而面黄肌瘦,他们偶尔挖些植物草根充饥,更不济还有食那沙土的。有活不下去的便将子女卖了,换上一些口粮,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存。
      一排衣衫褴褛的孩子双手被困着跪坐在地上,神情麻木,奴隶贩子时不时挥舞着鞭子吆喝几声。戚玉立刻就想到了阿忍,阿忍以前也是这样被卖出去的吗?
      戚玉不由得问出了口:“你恨那些卖奴隶的人吗?”
      阿忍总是习惯性地低着头,表情没有丝毫变化,非常平静地回答:“为什么会讨厌,阿父卖了我才有钱买药救阿母,若不卖我,阿母可怎么活。”
      戚玉突然意识到了为什么这种不正当的交易,会被那么多人视作理所当然,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罪恶背后的根源是贫穷。
      戚玉骨子里还是那个根正苗红的种花家人,这种事情他既然有能力就绝不会坐视不管,但若直接出手消灭这伙人,也绝不会得到当地人的感谢,甚至可能会害死一些人。
      这件事情,需要徐徐图之。
      走商的路线并不固定,戚玉见阿忍提到自己的父母,便提议道:“阿忍要回家看看父母吗?”
      阿忍猛地抬头,紧紧抓住戚玉衣袖的一个边角:“阿玉可是不要我了?”
      阿忍即使想表达不安也是这么小心翼翼,戚玉怕刺激到阿忍,手上一时间也不敢乱动,只得安抚道:“没有没有,我们阿忍这么能干,我怎么舍得。就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你一直是自由的,我从未骗你,无论你是想一直留在我身边还是以后自己浪迹天涯,都可以自己决定。我方才那么问只是担心你想念父母,回去看看也没有关系。”
      “我想留在阿玉的身边。”阿忍坚定地望着戚玉补充了一句:“这是我自己决定的。”
      阿忍的表现实在过于乖巧,戚玉忍不住摸了摸他顺滑的发顶,阿忍在每天都能吃饱饭后长子得飞快,但还是要矮上戚玉半个头,摸起来十分顺手。
      “那还要去看看你父母吗?若他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也能帮扶一二。”
      见戚玉执着,阿忍终是点了点头。
      阿忍凭着记忆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村落,说是村落,实际也不过是靠在一起的几个破烂土屋,仅能遮挡一下这漫天黄沙。
      这土屋的门只是一块破木板,戚玉将木板移开,看到里面的情形,脚就像被定住了一样,怎么也迈不开步子,本还想阻拦阿忍进屋,但一个愣神的功夫,阿忍已越过他进到了室内。
      阿忍没有惊讶,没有痛哭,只是定定的看了一会,一言不发地将床上的两具干尸收拾下葬。
      张蒲英叹了口气,“人如蝼蚁,命如草芥。”
      戚玉没有言语,他有一种感觉,在来之前,阿忍可能已经知道他父母的结局了。
      是啊,靠卖掉儿子才能换上一点药钱,治不治得好另说,只怕生存也早已难以维系,这样的事情,结果显而易见。
      他们活不下去的。
      阿忍之所以这么依赖戚玉,应该也是知道,他离了戚玉一定活不下去。
      当真是命如纸薄。
      戚玉自出生在这个世上起,便不曾有一天需要为生计而忧虑。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给了他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他想要改变,他要改变那些尚在苦苦挣扎的人水深火热的处境,他想要每一个孩子都能吃饱,不至于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当晚戚玉叩响了张蒲英的房门。
      “张伯伯,可方便一叙。”
      “进。”
      “张伯伯,阿玉有一事相求,我想跟您学经商之术,生财之道。”
      张蒲英也不问戚玉因何想学,在他看来戚玉一向有自己的主张,他像是推辞一般地开口道:“我不过一卖货郎,沾些眼力见的光,做这倒卖生意,你说要同我学经商之术可是找错人了。”
      戚玉也不慌忙,淡然一笑,“近些日子随张伯伯您走商,我对这营收情况有几分了解,而我和阿忍平日里的吃穿用度,具是上等,您囤积的那一室货物中也不乏奇珍异宝,这简单算数我略通一二,光靠着走商挣来的钱可做不到伯伯您这般,所以您一定还有其他的生意,而且做的很好。缘此阿玉才来叨扰您,求学这经商之术。”
      一番分析说的张蒲英连连点头,“好一个简单算数,只要会这个,经商不成问题,能察觉到诸多细节的本事也是生意人必须要有的,孺子可教!”
      原来张蒲英的那一问就是个面试题,看他有没有经商天赋。
      “其实这走商只是我的一点个人喜好,走商可见人生百态,踏遍大江南北,看尽自然风光,实属美哉。我在中原的亲眷宗族帮我照看着东南沿海的生意,捞些海货,四处贩售,收成好赚个百万两也是有的,伏季休渔,便做些其他生意。”
      戚玉不曾想,他张伯伯还是个海产大户。
      见戚玉听得认真,张蒲英也乐于倾囊相授。
      “摸爬滚打多年,我对生财一道略有心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邪道且先不说,一般人财富积累的方式无非几种,一是耗费体力时间挣那血汗钱,二是用些心思自己营生,挣些差价,三是雇佣人力,让别人出力和花费心思,替你经营挣钱。”
      “实则其本质还是这成本和毛利的制衡之术,买货人总不是傻的,价格上可以做的文章远不如这成本大,若能降低这成本,利润自然就高。降低成本的法子很多,货源材料、仓储路损,人力开支等等,只要这价格打的下去,压榨得当,说是财源滚滚也不为过。”
      “以后随我走商,慢慢教你,你也可以开始琢磨琢磨做什么生意。”
      戚玉欣然拜谢,“伯伯的指点,阿玉铭感五内。”
      戚玉答应过父母十年内不回中原,这生意自然也只能从西域做起。
      后跟随张蒲英四处游历,长期的走商让他熟知各类货物的价格以及结识了许多生意上的朋友,再后来戚玉自己组建了几只走商队伍,在西域内的各个城镇村落以物易物,以最低的成本拿到合适的商品,再和边关附近的城镇交易。长此以往,不说赚个盆满钵满,也是拥有了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的财富。
      普通货物,像是西域特色的手工艺品、新鲜瓜果、葡萄美酒之类,戚玉喜欢和别的商人合作,通俗来说就是找代理,他以较低的利润将商品大量出售给他们,再由他们自己定价出售。这其实也是商人间的常规操作,但是找到合适的,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戚玉凭借的是货物极高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信用,和周边的商人共同营造了合作互利、互相帮扶的良性竞争环境。
      有时碰到同阿忍父母一般生活困难的人,戚玉就会吸纳他们进入商队,基本上只要给口饭吃,就会愿意跟着跑货做事,甚至都不用给工钱,虽然这样能够缩减一大笔的人力开支,但戚玉良心上过不去,最终还是以分红的形式给工人们发月钱。只要努力便能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这让工人们心中都有了新的盼头,不必言语激励,工人们便自发地卖力干活,做事也更加细致。
      戚玉的生意逐渐做大,手底下的人也越来越多,工人的家属也常常会搬到一起住,竟隐隐形成了一个新的聚居地,他们自己给这个新诞生的城镇取了个名字——新火镇。
      其寓意是希望和重生,有人在他们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际,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火种,给予了他们希望,他们也希望能够将这火种传递下去,让新火恒久不灭。
      数年下来,戚玉的玉氏商会有了不小的名气,甚至引起了地方小势力的注意,一开始只是生意上有些口角,对方看不惯戚玉的商队聚敛财富,想要趁机分一杯羹,若是好说好话来谈生意合作,戚玉并不会拒绝,可对方上来一开口就是保护费,甚至要求每个月都上贡七成的利润,否则就叫戚玉吃不了兜着走。这种无理的要求听在戚玉耳中就是一个响亮的臭屁,立刻让他们滚蛋。
      一向是作为地头蛇存在的沙鼠帮作威作福惯了,看到对方拒绝当场就动起了手。来之前沙鼠帮的头目还盘算着要威吓一下这群不懂规矩的商人,最好叫他们吓破了胆,以后再不敢反抗,因而人来的足够多,也足够厉害,几个在江湖上小有名气的帮中高手也悉数到场,做足了面子。
      然而就是这么一大群人,被戚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一人挑了,惨败而逃。
      只一击,就让帮中的高手们重重摔倒在地,丧失了行动力,众人心中正恐惧于戚玉武功之高时,忽听得戚玉一声叹息,“带这种小喽啰来找麻烦,未免也太看不起我了吧。这次饶你们一命,若再来我眼前乱晃,便把人头留下。”
      沙鼠帮的头目很想说他带的都是高手,但这话说出来太过丢人,心下便觉得戚玉是在羞辱他,临走还想愤恨地瞪上戚玉一眼,结果恰好对上了戚玉似笑非笑,充满寒意的目光,一时间如坠冰窟,落荒而逃。
      戚玉以为这次只是沙鼠帮的先头试探部队,因而还吩咐了新火镇加强戒备,规定商队人员出行必带武师,然而他没有猜到的是,这一仗直接打没了沙鼠帮的斗志,令他们心生忧怖,再难翻出风浪。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决心从商、新火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