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远大前程 打分:0 [2009-04-21 09:59:08]
陈新楠的情形在当今的青少年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青少年的问题永远存在,各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成长上的烦恼。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也绝不是今天这个时代才有的新生事物。只是《师道》中的陈新楠让我们看到了现今的青少年和以往的青少年有多大的不同,他们生在一个不一样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是前所未有开放的进步的时代,青少年带给成年人的烦恼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其实《师道》中的陈新楠并未受到多么严重的挫折,不过是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冷遇而已。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陈新楠却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陷入了自暴自弃的局面中,态度十分消极。如果说这是陈新楠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我并不以为然,我认为陈新楠只是一个代表,也就是说陈新楠的状况绝对不是一种偶然发生的状况,事实上它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在当今的青少年中,像陈新楠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这是由于陈新楠他们这一代人的性格决定的。他们这一代人就是所谓的中国的酷生代。他们生活在越来越开放自由的经济社会,没有资讯封闭的精神苦闷,没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的负累。中国的消费文化和他们同步成长,独生子女的特殊背景又让他们独享了家庭的宠爱。“很少挫折”的成长背景造就了“很我”的 风格。这些年轻人对前辈的很多观点 不以为然,实际上他们确实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辈,比如思维独立。他们这一代人大都不喜欢订什么人生大计,但未来模糊也不等于是前景暗淡。没有几个人愿意奢谈理想,他们的愿望具体而平实。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现实,青少年关注最多的是学历,人际关系和金钱,信仰已退居次要地位。尽管多数人还会在“一个人应该有理想”这种说法的后面打勾,但他们理解的“理想”已经和父辈很不相同了。父辈的理想出发点在于,我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这一代人却更愿意考虑我能从这个世界得到点什么。我想陈新楠和她父亲之间的矛盾其实说来说去就是理想出发点的矛盾。她父亲陈坤的理想文中还没有提到,但是通过作者对陈坤这个人的塑造和描述我认为陈坤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合格的对得起学生的老师,他想着的是给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可造之材。而陈新楠呢?她完全不理解他父亲的人生理想,她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而她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父亲,因此她便憎恨讨厌她的父亲。陈新楠是当今青少年的一个剪影,他们这一代 年轻人偏于强调过程体验的价值实现模式。他们更喜欢妥帖地安排自己,而不是激情地考虑大家。按照一位社会学家的说法,这代孩子在走向世俗化。这是一种以具体功利为追求, 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世俗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标尺。我们无需职责陈新楠,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陈新楠以及她的同龄人。时代给了他们机会,对于父辈的规则,他们不需要反叛,只需置之不理。因为他们不需要从父辈的手中接过权利。信息时代来临的时候,新的规则正要由他们来制定。但他们必需面临这样的考验:他们从小被捧着长大,缺乏坚韧的毅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却习惯了“索取-获得”的模式,更善于从长辈微妙的心态中获得利益。这是一种期望不付出而获得的投机人格。没有坚定的信仰做支撑,他们将来的路或许不无艰辛。《师道》中的陈新楠就正面临着这样的考验,不知道她能否经受住考验,无论如何祝福她好运吧。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远大前程 打分:0 [2009-04-21 09:59:08]
陈新楠的情形在当今的青少年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青少年的问题永远存在,各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成长上的烦恼。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也绝不是今天这个时代才有的新生事物。只是《师道》中的陈新楠让我们看到了现今的青少年和以往的青少年有多大的不同,他们生在一个不一样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是前所未有开放的进步的时代,青少年带给成年人的烦恼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其实《师道》中的陈新楠并未受到多么严重的挫折,不过是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冷遇而已。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陈新楠却因为这样的事情而陷入了自暴自弃的局面中,态度十分消极。如果说这是陈新楠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我并不以为然,我认为陈新楠只是一个代表,也就是说陈新楠的状况绝对不是一种偶然发生的状况,事实上它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在当今的青少年中,像陈新楠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这是由于陈新楠他们这一代人的性格决定的。他们这一代人就是所谓的中国的酷生代。他们生活在越来越开放自由的经济社会,没有资讯封闭的精神苦闷,没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的负累。中国的消费文化和他们同步成长,独生子女的特殊背景又让他们独享了家庭的宠爱。“很少挫折”的成长背景造就了“很我”的 风格。这些年轻人对前辈的很多观点 不以为然,实际上他们确实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辈,比如思维独立。他们这一代人大都不喜欢订什么人生大计,但未来模糊也不等于是前景暗淡。没有几个人愿意奢谈理想,他们的愿望具体而平实。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现实,青少年关注最多的是学历,人际关系和金钱,信仰已退居次要地位。尽管多数人还会在“一个人应该有理想”这种说法的后面打勾,但他们理解的“理想”已经和父辈很不相同了。父辈的理想出发点在于,我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这一代人却更愿意考虑我能从这个世界得到点什么。
我想陈新楠和她父亲之间的矛盾其实说来说去就是理想出发点的矛盾。她父亲陈坤的理想文中还没有提到,但是通过作者对陈坤这个人的塑造和描述我认为陈坤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合格的对得起学生的老师,他想着的是给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可造之材。而陈新楠呢?她完全不理解他父亲的人生理想,她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而她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父亲,因此她便憎恨讨厌她的父亲。
陈新楠是当今青少年的一个剪影,他们这一代 年轻人偏于强调过程体验的价值实现模式。他们更喜欢妥帖地安排自己,而不是激情地考虑大家。按照一位社会学家的说法,这代孩子在走向世俗化。这是一种以具体功利为追求, 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世俗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标尺。
我们无需职责陈新楠,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陈新楠以及她的同龄人。时代给了他们机会,对于父辈的规则,他们不需要反叛,只需置之不理。因为他们不需要从父辈的手中接过权利。信息时代来临的时候,新的规则正要由他们来制定。但他们必需面临这样的考验:他们从小被捧着长大,缺乏坚韧的毅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却习惯了“索取-获得”的模式,更善于从长辈微妙的心态中获得利益。这是一种期望不付出而获得的投机人格。没有坚定的信仰做支撑,他们将来的路或许不无艰辛。《师道》中的陈新楠就正面临着这样的考验,不知道她能否经受住考验,无论如何祝福她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