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戴着镣铐跳舞》  第35章

网友: 打分:0 [2009-05-19 13:11:38]

这个凌致远大概算不上什么罪大恶极之徒,前面有读者评得好,凌致远这种人说是祸国殃民说不上,说他为害社会也不够,不过却像是个肿瘤,总是个坏东西,还是早点切除好。
凌致远受过高等教育,又是留英的教授,按理说层次算是高的,应该有点品位才说得通,可是如今这也是奇怪的现象,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反而越来越比那些所谓的教授转借们有品位了。他们可能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可能没有什么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他们从他们朴素的人生理吸取养分,吸取见识,反而比那些读了很多书的人懂得做人的品位。
品位给人的精神境界当然分不开,可惜庸俗的商业社会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化成“交换价值”,视之如同成品。只识标签不识内函,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陈是哪一国博士?”
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
梁说:“也没有著作!”
曹说:“既不是博士,也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梁大怒,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由此可见梁公学问,胸襟根曹云祥不同,前者知趣,后者乏味。再看《师道》中的凌致远就连乏味也算不上了。就因为李忠翰第一天跟他报到的时候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他就耿耿于怀,明明自己没有经费发出钱来,却还死要面子,不好好跟学生解释清楚,无端给李忠翰造成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和阴影,让师徒之间的障碍越来越无法逾越。这个凌致远不但连乏味都算不上,简直就是一个鼠肚鸡肠的小人,是无味的人,这样的人何谈品味二字? 梁公和曹的故事我是从董桥的文章里看来的,董桥在文中还说懂得看破功利社会的怪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品味“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趣。现代人看不到不食周粟二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实在应该发笑,不笑就真是铁石心肠了。在这样精致的按钮时代里,没有一点品位的人注定要寂寞。可是究竟什么才是“现代品味?”董桥说了,品无高下,唯一巧字尔!他又讲了一个故事,说美国有个Dan Hurley专写一分钟小说。他有一篇小说的故事说一位汉子半生潦倒,事业屡试屡败,终于决心放弃追求成功,转而向世人袒露心中的失败意识,开设一家招牌叫“温啤酒坏食品”(Warm beer & Lousy food)的馆子,岂料人人看了大为赞善,都说他至情至性,天下一怪,客人似云来,汉子从此腾达了。说知趣,说品位,这个人算是正等正觉最上乘了。计穷虑迫,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顿通,结果性情和生机都保住了。我想《师道》中的凌致远是绝不会有这样的顿悟的,执迷在功利的追求里,性情是早就腐败了,至于生计恐怕都难保住,至于品位对他来说只能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品了。
当然没有品位的还不只凌致远一个,像那个姚逸飞,也是个没品位的,鄙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2-13 03:40:08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