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luluwuwei 打分:2 [2009-05-15 08:55:21]
《师道》写到这里,作者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师道》读到这里,心情突然沉重了很多。《师道》中的确触及了当今社会学术界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虽然不知道凌志远,石泉友的结局会是什么,但是不管结局是什么,都想谈谈自己对当今学术腐败的看法。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市场经济的大潮铺天盖地,十多亿人像一只只刚刚睡醒了的雄狮,一个个张开血盆大口,想把金钱地位名誉等等物质利益一口吞下。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周围的人们一篇乱糟糟地你争我夺,学术界还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学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必然要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下烙印,于是某些聪明的学人便把社会上流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学术界,使得社会上有的,学术界也有,而且更加恶劣。 比如学霸或学术垄断问题。学霸的典型特征是以大欺小,论资排辈。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把这种尊敬泛化到对学术观点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一言堂”和“白发论坛”。学霸在近期出现了一个变异,也可以看作是新生代对长者的挑战,即通过引用外来的术语进行争论,形成术语霸权,旁人只能观战。客观地说掌握术语的霸主们的确比过去的学霸更有潜力,他们较好地利用了中外文化的信息差,在中外两个市场获得双赢,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再比如,学术价值的判断标准问题。是某个领导人的首肯还是某个奖项?是职称的显现抑或是职务的高低?正因为这个重要问题的不明确,才有了某些学者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阳奉阴违,为了职称或者职务而不择手段。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知识分子在现有评判体制下的无奈和尴尬。比如《师道》中的程映溪,她是个真正的学者,可是在现有的学术价值体系中,她也只能给石泉友这样的学霸打工,她也有一肚子的无奈,但是没办法,社会的大环境如此,她一个人又无力改变什么。程映溪的心情真的让读者很能体会一二,毕竟还是有真正热爱学术的学者的,只是真正热爱学术的学者却要受一些伪道学人士的统治和气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术界的大悲哀。 还有学术腐败问题,科学评奖问题,更有科技界师徒“剥削”问题。《师道》中的石泉友,在学术上完全没有任何作为,却凭借导师的名望一路青云直上,把持着重大的项目资源,为自己谋私利。这中现象在中国的学术界已经不是什么个案了,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那些年轻的有理想和热爱学术的学子却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学子们和何等的不公平。这中不公平又何尝不是中国学术的悲哀呢? 中国的学术,你的未来在哪里,你要何去何从?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luluwuwei 打分:2 [2009-05-15 08:55:21]
《师道》写到这里,作者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师道》读到这里,心情突然沉重了很多。《师道》中的确触及了当今社会学术界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虽然不知道凌志远,石泉友的结局会是什么,但是不管结局是什么,都想谈谈自己对当今学术腐败的看法。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市场经济的大潮铺天盖地,十多亿人像一只只刚刚睡醒了的雄狮,一个个张开血盆大口,想把金钱地位名誉等等物质利益一口吞下。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周围的人们一篇乱糟糟地你争我夺,学术界还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学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必然要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下烙印,于是某些聪明的学人便把社会上流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学术界,使得社会上有的,学术界也有,而且更加恶劣。 比如学霸或学术垄断问题。学霸的典型特征是以大欺小,论资排辈。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把这种尊敬泛化到对学术观点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一言堂”和“白发论坛”。学霸在近期出现了一个变异,也可以看作是新生代对长者的挑战,即通过引用外来的术语进行争论,形成术语霸权,旁人只能观战。客观地说掌握术语的霸主们的确比过去的学霸更有潜力,他们较好地利用了中外文化的信息差,在中外两个市场获得双赢,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再比如,学术价值的判断标准问题。是某个领导人的首肯还是某个奖项?是职称的显现抑或是职务的高低?正因为这个重要问题的不明确,才有了某些学者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阳奉阴违,为了职称或者职务而不择手段。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知识分子在现有评判体制下的无奈和尴尬。比如《师道》中的程映溪,她是个真正的学者,可是在现有的学术价值体系中,她也只能给石泉友这样的学霸打工,她也有一肚子的无奈,但是没办法,社会的大环境如此,她一个人又无力改变什么。程映溪的心情真的让读者很能体会一二,毕竟还是有真正热爱学术的学者的,只是真正热爱学术的学者却要受一些伪道学人士的统治和气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术界的大悲哀。 还有学术腐败问题,科学评奖问题,更有科技界师徒“剥削”问题。《师道》中的石泉友,在学术上完全没有任何作为,却凭借导师的名望一路青云直上,把持着重大的项目资源,为自己谋私利。这中现象在中国的学术界已经不是什么个案了,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那些年轻的有理想和热爱学术的学子却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学子们和何等的不公平。这中不公平又何尝不是中国学术的悲哀呢? 中国的学术,你的未来在哪里,你要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