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学术人 打分:2 [2009-05-21 11:32:56]
看《师道》看得我是毛骨悚然,虽然也是在学术圈儿里混的人,但是一直以来都是浑浑噩噩的,一直都没觉得自己身处的学术环境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周围不乏一些像凌致远和石泉友之类的人,但是因为已经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就不觉得学界存在弊端。毕竟这个世界并无法让所有的人百分之百的满意,环境也好制度也好风气也好,总有瑕疵的。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自认为是个心态平和并且宽厚的人,因为我能够容忍这些瑕疵,并且也相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国家也好,社会也好,适当容忍一些不好的东西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但是一点点把这篇《师道》看下来时,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这是一个灵魂和内心都遭遇了拷问和鞭笞的过程,我意识到无论我们如何自欺欺人,实际上凌致远和石泉友现象已经不是所谓的瑕疵能够解释的。他们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一种风气,正在让学术人一步步地在毁灭自己。毁灭的第一步就是丧失尊严,受学术之外的势力所驱使的学术人就像失去了国家主权被外来势力所统治的亡国奴一样,是没有自由和尊严的。而学术人的尊严到底在哪里呢?我说学术人的尊严只能在学术中求得,然而如今的学人却都在从学术之外追求着功名利禄,又何来尊严可谈?学术人不做学术的追求,只是跟在权势和金钱的后面摇尾乞怜,怎么可能有什么尊严?他们在社会上没有独立的地位,对各种事物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他们的脑袋是长在别人的脖子上的,或者说他们的脑袋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是领导颁发的。记得上一辈劳动妇女有一句很精悍的话:“我不识字,但是我识事。”这里的“识事”是对直接经验进行透析后的行为准则和处事之道,往往包含着朴素的道理,比经过许许多多经过“重重”文化包装的漂亮东西要更接近真理。由此可见,不识字有头脑的“粗人”,有时反倒比不善独立思考的文化人书呆子活得明白活的透亮,活得潇洒。《师道》中的凌致远和石泉友,作为学术人不但不做学术的追求,只追求个人利益,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办法,哪怕把良心和尊严想猪肉一样切了卖掉,他们也在所不惜。因此像凌志远和石泉友这样的人虽然读了书,识了字,虽然斗上顶着专家学者的文明桂冠,但是我说他们不及那些不识字却懂得礼仪廉耻的村妇有尊严。学术人要想赢得尊严和尊敬,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不尊重自己,不停地糟蹋自己,别人乃至整个社会又怎么会真正尊敬你呢? 在这里我要向《师道》的作者表达敬意和钦佩,这文写得真好,直指现实,如此的贴近生活,如此真实地反应了现实和人性,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我看过之后真是反思良多。师道两个字就像警钟一样不停地在耳边敲响,我不得不问自己,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学术人?我是要和凌志远以及石泉友那样的人同流合污?还是要振作精神做一个名符其实有尊严的学术人?我想科学家并不是不需要名誉,相反,他们希望自己的成果得道社会的承认,得到同行特别是科学界有地位人士的尊重和赏识。但是做到这一点与追求真理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学术人尊重学术的时候,社会上的人们才会尊重学术人,如果学术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那就意味着学术也没有得道应有的尊严。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学术人 打分:2 [2009-05-21 11:32:56]
看《师道》看得我是毛骨悚然,虽然也是在学术圈儿里混的人,但是一直以来都是浑浑噩噩的,一直都没觉得自己身处的学术环境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周围不乏一些像凌致远和石泉友之类的人,但是因为已经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就不觉得学界存在弊端。毕竟这个世界并无法让所有的人百分之百的满意,环境也好制度也好风气也好,总有瑕疵的。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我自认为是个心态平和并且宽厚的人,因为我能够容忍这些瑕疵,并且也相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国家也好,社会也好,适当容忍一些不好的东西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但是一点点把这篇《师道》看下来时,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这是一个灵魂和内心都遭遇了拷问和鞭笞的过程,我意识到无论我们如何自欺欺人,实际上凌致远和石泉友现象已经不是所谓的瑕疵能够解释的。他们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一种风气,正在让学术人一步步地在毁灭自己。
毁灭的第一步就是丧失尊严,受学术之外的势力所驱使的学术人就像失去了国家主权被外来势力所统治的亡国奴一样,是没有自由和尊严的。而学术人的尊严到底在哪里呢?我说学术人的尊严只能在学术中求得,然而如今的学人却都在从学术之外追求着功名利禄,又何来尊严可谈?
学术人不做学术的追求,只是跟在权势和金钱的后面摇尾乞怜,怎么可能有什么尊严?他们在社会上没有独立的地位,对各种事物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他们的脑袋是长在别人的脖子上的,或者说他们的脑袋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是领导颁发的。记得上一辈劳动妇女有一句很精悍的话:“我不识字,但是我识事。”这里的“识事”是对直接经验进行透析后的行为准则和处事之道,往往包含着朴素的道理,比经过许许多多经过“重重”文化包装的漂亮东西要更接近真理。由此可见,不识字有头脑的“粗人”,有时反倒比不善独立思考的文化人书呆子活得明白活的透亮,活得潇洒。《师道》中的凌致远和石泉友,作为学术人不但不做学术的追求,只追求个人利益,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办法,哪怕把良心和尊严想猪肉一样切了卖掉,他们也在所不惜。因此像凌志远和石泉友这样的人虽然读了书,识了字,虽然斗上顶着专家学者的文明桂冠,但是我说他们不及那些不识字却懂得礼仪廉耻的村妇有尊严。
学术人要想赢得尊严和尊敬,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己不尊重自己,不停地糟蹋自己,别人乃至整个社会又怎么会真正尊敬你呢? 在这里我要向《师道》的作者表达敬意和钦佩,这文写得真好,直指现实,如此的贴近生活,如此真实地反应了现实和人性,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我看过之后真是反思良多。师道两个字就像警钟一样不停地在耳边敲响,我不得不问自己,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学术人?我是要和凌志远以及石泉友那样的人同流合污?还是要振作精神做一个名符其实有尊严的学术人?我想科学家并不是不需要名誉,相反,他们希望自己的成果得道社会的承认,得到同行特别是科学界有地位人士的尊重和赏识。但是做到这一点与追求真理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学术人尊重学术的时候,社会上的人们才会尊重学术人,如果学术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那就意味着学术也没有得道应有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