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小人通天》  第10章

网友:mary 打分:2 [2009-03-06 23:57:53]

№4网友:晏不归评论:《小人通天》打分:2发表时间:2009-03-0621:21:12所评章节:10
饶是香儿如此还镇不住某些人的色心,要生得一个绵软性子,还不得天天纠结不堪啊,幸好是个恶妇,恶妇自有恶妇的好处。
这蝴蝶庭院长得甚合人意,若是散淡的人,住在此地,没事画画画,写写诗,种一架子的扁豆花,倒也是个帝京里的田园,只是是嘉墨住在了这里,面子上衬,到底,内心里还是屈就的。心里一直想,发达吧,搬家吧,别让苏甜苏密和香儿再受苦啦,可是嘉墨啊,一定要由始至终坚持贯彻你恰到好处的作风,表被人揪着小辫子。
小蚌壳会是蔡述吗?看名字是一丁点的联系都没有的。实际上呢?且看天音抖包袱吧。
当中那些暗香啊顺风耳啊的报纸,忽然想到民国时期各种各样的小报来,在某部穿越小说里写主角办报纸,以此为喉舌,引导众听,看来报纸,确实是个好东西。只是这样映射的写王爷,当真不怕当局么?或者,从另一面来说,唐王大约也就是默认自己本是如此风流浪子,对此种消息持无视或默许态度?
看苏韧找房子,孩子生病,天又下雨,忽然觉得世态如此,不由人不向上图强,那么蹬高上爬,手段百出,大约也是可以理解。
忽然想到,嘉墨和蔡叙之的比较,两个人大约都是心机深沉花样百出,又同是风流俊俏芝兰玉树的人物,但所不同这在于嘉墨所使的手段大多是为了娇妻幼儿,是为自保,而蔡述,目前尚不知为何如此阴狠——虽长着一副皎洁清白的模样,行事却是毒辣酷烈让人乍舌,让人心不由得一哆嗦,不怕人坏,就怕人又聪明又坏,不怕坏人聪明,就怕又聪明又坏又美貌。实话说,现在蔡述让我觉得恶寒大部分原因还是不知他所求为何,做事的度就不知道在哪里。
大约这就是腹黑和BT的区别。。
--------------------------------
赞。
八卦的力量是无穷的,完全可以掌控舆论导向。
飞白这个大混混焉能不知?
现在朝政上处于什么状态?蔡BT大权独揽,大刀向政敌砍去,手段之血腥令人瞠目结舌。但是他为什么要杀那些人?理由很简单,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清流”。这些清流身上有股清高情结和不知变通的性格,对朝政的腐败,皇帝的不作为和不守祖制自然看不进眼,他们不时发发酸水,偏生这些人在当时的身份就是大儒,也就是当时全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和独一无二的价值导向,读书人自然把这些大儒供在心理,整天把“先生说过”放在嘴边。
莫要小看这些沈混混这类的酸秀才。这些酸秀才在当时的民间是极受人尊重,那些农夫走卒也自然把“秀才说”挂在嘴边。
所以,这就是一个蝴蝶效应,大儒一句话直接决定当时的舆论导向,很有可能引起天下的动荡。难怪连续剧中某些读书人敢堂而皇之指着某当权者鼻子骂“你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吗?”,看来他们是有十足的底气的。
皇帝求仙问道,是蔡BT乐享其中,这样他才能肆无忌惮,大权独揽。但是那些清流焉能不闻不问,写写骂人的奏章是经常的,跪跪搞示威是自发的,发发酸水是应该的。这还了得?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蔡BT要想位子做得稳,新政推行顺利,就必须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自己掌握舆论导向。此时不杀这帮清流、酸秀才,更待何时?(杀完了,剩下的不过是奴才和愚民,这类人自然好管理)
武则天当年依靠酷吏登上王位,蔡BT比武则天走得更远,因为他滥用酷刑不仅仅为了自己巩固政权需要,更为了满足他某种BT的生理欲望和需求。用某些小言的说法,“满足他对血的渴望”。==一个人能BT一时并不出奇,难得是能BT一生。蔡BT不愧是BT界一朵奇葩。
但是飞白混混焉会让蔡BT如此得意?
蔡BT吃亏就在他在明,而飞白混混在暗。
所谓明剑易挡,暗箭难防啊!
瞅瞅这家发行量极大的私人报纸《暗香》,我私下猜测就是飞白混混的大手笔(但是我一直想不通的是飞白混混究竟有什么样的后台,飞白混混如何偷天换日,避人耳目办起这张报纸)。而这张报纸最大的卖点就是“小王爷江南摘花记”之类的八卦(啧啧,多好的卖点,还有配图,古代版艳照门事件?),满足人们窥视名人隐私的八卦心理,销售量自然大。可是办报人的醉翁之意不在八卦,而在抨击蔡BT的两篇文章“——再论酷吏”“诹议内阁首辅蔡大人改革之新法”(“诹议”二字用得好)。这两篇绝非什么热烈拥护xxx的文章,而是赤裸裸的针砭蔡BT的战斗缴文。
在此没我不禁要说,真不愧是飞白混混,他在报纸版面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八卦用了大标题大版面,而那些讽刺的杂文用小字则隐蔽起来,在一定程度能够避人耳目。我们可以想见,这些报纸自然是人们茶余饭后、更衣方便必备之物,而那些杂文也随着八卦买一送一了,自然会慢慢在人群传播其中的价值取向,这一切能够让飞白混混在舆论上取得最终的胜利。
至于飞白混混为何把自己当成八卦的对象?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韬光养晦,故意给蔡BT和其他政敌造成他不思进娶不学无术,无意政事、流连于温柔乡的假相,以此麻痹对手。妙!前几章在众官面前,他有气无力地摇摇黄手绢,真个把戏做了个足。在蔡BT面前,学了个装聋作哑,坦然直视喉头三寸(是我想多了吗?我总觉得蔡BT搞不好真的把这个喉头做成了开胃菜==)
BS:1、飞白混混,乃果然是干大事的银阿~
摸摸,爱情你是没戏了,别想了,香香都是孩子她娘了。
你就想想着怎么找到你苏兄弟,再救出沈混混,你们哥仨好唱三混斗BT的大戏阿。
2、怎么都觉得飞白在叙述蔡BT的语气很奇怪。他们表面上狼狈为奸,但实际上2个人都是互相提防,甚至是“恨死了对方,其实是不舍得对方马上去死的”。可是为何这段心理描写会是这样“看在他爱书人品好的份儿上,他那两个儿子就放了吧。都是小孩子,家里穷下来,未必能活下去。江南事,你大目地已经达到,何必再杀小卒子?叙之,我从前看到副对联:天下事了犹未了,不妨以不了了之。我们都二十多岁了,再过二三十年,大概你我就去了。你能杀尽天下不喜你的人?你能把江南案子收到完美?不如省心,多看几本书,多吃几道菜,最好再找个夫人”,怎么看都是站在朋友的立场,有种怜悯的感觉。如果按照他和蔡BT的关系,不应该是怜悯,最多应该是可怜(因为鄙视而可怜)。而且,飞白混混在称呼他时,用了“叙之”二字。“叙之”是蔡BT的字吧?在我看来字,应该是平辈中的敬称,甚至我觉得互相称字表示这两个人关系很亲密,可这两个人关系好象并非如此。飞白白在腹议蔡BT都用了“叙之”字,莫非是因为2个人都是非常人,即使政见不同,也会产生惺惺相惜之感?
3、纪念日?莫非是天音涉足JJ写文的纪念日?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2-08 17:12:4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