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晋时风流 ...
-
令阿昭在意的是冉闵——冉魏的缔建者。
这位颁布杀胡令的汉族英雄、十六国名将,便是死于公元352年。
冉闵为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其父冉良被后赵明帝石勒击败陈午时俘虏,爱其勇猛无敌,令石虎收为养子,改名石瞻,其时冉闵十二岁。
冉闵生得高大威猛,骁勇善战,敏锐多谋,很受石虎宠信,在其麾下屡建功勋,甚有威望。石虎死后太子石世继位,其第九子石遵密谋废黜石世,对冉闵许诺,若自己能当皇帝便立他为太子。
结果事成后,石遵却立了儿子石衍当太子,冉闵大失所望,心中不满。偏石遵忌惮冉闵,召集石鉴、孟准等商议杀死冉闵,但太后不忍,劝阻石遵。谁知石鉴也有自己的心思,出宫后派人告之冉闵。
冉闵大恨,先发制人,石遵死在了琨华殿,而后石鉴即位。当上了皇帝的石鉴同样容不下有野心的冉闵,密谋杀冉闵,可惜也没杀成,于是安抚,再谋杀,冉闵反制……石氏子孙与冉闵之间可谓是你来我往,谋杀与反谋杀轮番上演,最终冉闵成功灭杀石氏,于公元350年登基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石勒另一个儿子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在襄国称帝,各胡族首领纷纷响应。石祗派相国石琨率十余万军攻讨冉魏,冉闵在邯郸大败石琨,而后于苍亭与苻建、张贺度、刘国等展开激战,并大获全胜。至此,冉闵拥有兵马三十余万,整军而归时,旌旗钟鼓绵延百余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时期也没有这般威势。
而后,冉闵率军攻伐襄国石祗,石祗非常惶恐,去帝号称王,并联络慕容俊、姚弋仲求援,慕容俊派悦绾、姚弋仲派姚襄皆携数万援兵,再加上回援的石琨,三面夹攻,冉闵大败,只率十余骑逃回邺城,其子冉胤及诸臣属将兵十余万人皆被俘被杀。
公元352年四月,前燕攻占幽、蓟两州,兵抵冀州,冉闵率军抵抗,与前燕名将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一开始屡战屡胜,但最后一战却为慕容恪所败,突围逃出二十余里,战马无故而亡,被俘。被送到蓟城,慕容俊质问他:“你一个奴仆下人,为何妄自尊大称天子?” 冉闵答道:“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当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慕容俊大怒,把冉闵鞭打三百下,送至龙城遏径山,斩首告祭慕容庙廷。
在阿昭看来,冉闵其热血壮志可歌可泣,其武略勇猛可敬可赞,其人生结局可叹可悯,却是真真没有为帝的才具。
阿昭自踏足兖、青二州便亲眼目睹了胡人治下的惨境,累累白骨遍布荒野,壮丁不见,只有枯瘦如柴的女子寥寥,人食人的惨剧更是寻常,甚至中原腹地更为凄惨。所以冉闵颁布的杀胡令,实在是让在胡人蹂躏之下苛延喘息几十年的汉人扬眉吐气,报得了血海深仇,也算是间接削弱了胡人势力。
但也是这杀胡令披露了冉闵没有帝王之能。杀胡令下杀的不只是胡人士兵,还包括胡人平民,以及那些手无寸铁的胡人老弱。古往今来,这种泯灭人性的灭杀令只有亡国暴君才会做。再加上他根基未稳便建国称帝,令得四方视其为敌,同时也大大的拉了东晋的仇恨值。
冉闵刚称帝时曾遣使东晋,想和晋军联盟,共同征伐北虏,东晋没有答理他。甚至他死后,他的部下向东晋求援,东晋同样没有理会。除了东晋自身疲弱外,另一个原因是在东晋看来,冉闵跟胡人没差别,都是篡位谋反的贼子。
所以,知晓冉闵结局的阿昭很是犹豫,是否要出兵救援冉闵。
思量再三,阿昭终是没有出兵,因为此时她积蓄的力量还不够,冒然与前燕对上,只会白白折损部众。但完全不管不顾,却也难过心关,是以阿昭召来了特战队首领许巍。
四月,阿昭领两百人悄悄自北海郡出发,往冀州魏昌城而去。
阿昭亲自前往,除了想救冉闵一命外,也是想亲眼见识一番前燕军队。这个时期的前燕上有慕容俊这样的英主,下有慕容恪这样的名将,阿昭不敢有丝毫轻视之心。
一路隐藏行迹,不入城池,只往人烟稀少的野地行走,至四月九日,到了魏昌附近。
阿昭在离魏昌二十余里的东面留下一百五十人,余下随她前往魏昌,沿路已可耳闻金鼓之音、喊杀之声,显然前方正在交战。不由加快步伐,再行几里,路上便可见兵卒尸身,五十余人悄悄绕开路,行到离魏昌城约两里处的一处林地中隐藏,而后她爬上高树,遥遥往魏昌城望去。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当然看不清,但她也只要看个大概情形就可以了。
魏昌城前方正交战激烈,阿昭看了片刻,便已分出交战双方,一方列成方阵进行围杀,一方却是跟随一员猛将如血箭冲杀,但显然,列成方阵的已战尽上风,冲杀的已经被剪得七零八落,落入包围中。
观望约莫半个时辰,阿昭已知这场战争很快便要结束,当即跃下高树,“走!”
五十余人又如来时般悄悄离开,直往东行。
行出五、六里,在一处夹道,阿昭领着人藏入道旁的密林中。
日头一点一点偏斜,当红日西坠,暮色降临时,有哒哒哒马蹄声传来,很快,便见数骑冲夹道而来,当先的一骑骏马雄壮,马背上的人亦异常高大,但怎么也掩盖不了仓惶奔逃的慌张。
阿昭没有动作,看着那数骑冲过夹道,很快便不见影儿。
再过得一刻,却又有马蹄声传来,而后便有近百骑奔来,气势如虹,显然是携胜追敌,带着意气风发。
阿昭缓缓拉起弓,瞄准追兵中盔甲一看便知不是平常兵卒的一骑,当其进入射程,一箭如流星划过。那一骑显然也不是寻常人,听得风声,竟然在马上一仰背躲过,展现了高超的骑术。但阿昭的箭术又岂是寻常人,那一箭射出后,又是嗖嗖嗖连发三箭,直奔那人去。
那人躲过第一箭,又侧身躲过第二箭,但并没能射过连环而来的第三、第四箭!
“殿下!”
当那骑落马,追兵中有人惊呼。
阿昭心中一惊,难道我竟然手气这般好?这人难不成是慕容恪?
而随着阿昭箭出,密林中的箭雨纷纷射向那追来的骑兵们,一时惨叫不绝,骑兵死的死伤的伤。
“撤!”
似有人下达了命令,但密林中藏着的人皆是箭无虚发的精兵,很快那近百骑便倒下大半,只余三十来骑逃去,其中一骑背上似还负着一人。
而阿昭一见燕兵们撤退,很是想追上去,若她刚才射中的人真的是慕容恪,那么无论是擒获或者斩杀,那于她来说都是一件有大利的事。但追过去很可能便会遭遇前燕大军,最终,她克制住心中的蠢蠢欲动,领着人离开。
一行奔出十余里,很快便要到了约定之地,却忽见前方倒毙着一匹马,马旁跪立着一人,只看背影,便透着苍凉绝望。听得身后传来马蹄声,那人起身,持刀面向众人,目光凶狠。
阿昭一行减缓速度,在离那人数丈之处停下。
目光扫过地上的死马,竟然是真如史书上所记,战马倒毙,而追随的那些部下显然自己逃命去了,将其抛在这儿。甚至这战马为何会死,其中原因也是耐人寻味。
那人看到眼前这支精悍队伍显然很惊愕,竟然不是鲜卑追兵,但只看这支队伍的精气神,便知想要杀人夺马也是绝不可能了。
“冉将军?”阿昭放马上前几步。
那人听得这道如清水般的声音更是吃惊,“你是何人?”
“此刻不是说话之际。”
阿昭确认了人,抬手。身后亲兵得令,抿唇数声呼哨,而后藏起来接应的一百五十人便迅速奔来。
“冉将军请上马。”
阿昭吩咐一声,便有人将一匹空骑送到冉闵身前。
冉闵显然也知道非常时刻,并不多话,直接翻身上马。
“走!”
顿时两百骑拥簇着阿昭、冉闵迅速离去,而显然阿昭先前的伏击或者说那一箭建了大功,前燕的追兵并没有紧跟而来。
待奔出百多里,一行才是停下。
“许巍,你带五十人护送冉将军回邺城。”阿昭并没有下马,直接咐咐道。
“诺。”许巍领命。
此时冉闵也算真的反应过来,这些人真的是来救他的,转头打量阿昭几眼,既感激又疑惑,行礼道:“多谢这位娘子救命之恩,还请告之名姓,来日某必当报答。”
冉闵是冉魏的皇帝,但从始至终阿昭都只称冉闵为将军,待其态度等若寻常,按理说冉闵应该生气,但这会他龙困浅滩,实在摆不出皇帝的款来,况且在这位娘子——冉闵听声音听出来这些人领头的是位年纪极轻的娘子——面前,冉闵也无法理直气壮。
因为这位娘子尽管一身戎装,但掩不住她异常秀美的面容,肌骨如玉,声清若泉,周身一股矜贵之气,一看就知道绝对是出身高门士族。在这个世家傲啸王侯的时代,这位高高在上的娘子,肯这般平和待他这尽管自封为帝但出身低贱的人,已经是格外看得起了。
阿昭将目光望向冉闵,这会她才算看清楚这位十六国名将。身材极其高大,史载其身高八尺,也就是一米九以上,有没有这么高不知道,但目测至少有一米八五,在这个年代是相当罕见的高大,长眉凤目,高鼻浓须,极为英武,可谓仪表堂堂,尽管此时落魄至极,但依旧一身彪悍之气。
“冉将军,我之所以救你,只因你那道杀胡令。”
冉闵一愣,目光注视着这位娘子。他这道命令除了那些底层的汉人百姓附合,那些儒生士人却都不赞成,认为这是暴君之举。却不知这位高贵的娘子又要如何说。
阿昭抬起马鞭指向北方,“尽管这只是你登位的手段,但这道命令终究使得北地汉人心生振奋,冉将军也将因此铭记青史。”
“铭记青史?”冉闵一震,“是要记下某的暴行?”
阿昭轻笑摇头,“后世汉人会铭记将军为英雄。”
“英雄?”冉闵惨然一笑,“似朝露易逝的英雄?”
阿昭凝眸看他,心有怜惜。
历史上的他确实如此,而今日她救下他,却也不知他又能在这乱世中活多久,最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沉吟片刻,阿昭终是心生不忍,道:“于此乱世,冉将军有壮志热血,令人击叹。若有朝一日,将军愿去帝为将,可来青州。”
言罢颔首一礼,而后便纵马而去,身后一百五十骑紧紧跟随,回奔青州而去。
“青州?”冉闵望着暮色下远去的人影,满脸震惊,回头看着许巍,“这位娘子难道是?”
“我家娘子乃当朝征东将军,青州刺史郗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