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或称为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多为碳酸盐类岩石)被雨水或地下水溶蚀、沉积而成的一种特殊地貌,主要表现为地表的峰丛、峰林、天坑、溶斗等景观,与地下的含有石笋、钟乳石的溶洞与地下河等。
喀斯特地貌之“喀斯特”是因克罗地亚伊斯的利亚半岛喀斯特高原的典型石灰岩侵蚀景观而得名,但实际上我国才是科斯塔地貌分布最广泛的国家。
文中岩溶地貌与我国多见岩溶地貌还是存在差异的,岩溶地貌一般土壤层较薄,灰白的石林多明显裸露在外,所以相对而言土壤也较为贫瘠。
*
参考文献:
[1]德里克·福特, 保罗·威廉姆斯. 岩溶水文地质与地貌学[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9.
[2]高抒. 现代地貌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