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濞嗐垼绻嬬拋鍧楁6閺呭鐫�,鐠囩﹤閻ц鍙�/濞夈劌鍞�]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

  •   十年后,康德十四年夏六月初七。

      天空逐渐摆脱黑暗,此时是深蓝色的,连带着笼罩着的一切都染上了深蓝。
      离州城外的深山谷里,玉影山庄内靠后山的碧桐院中,传出晨间莺啼与舞剑所发出的利剑破空声音。

      院中练剑的少女一身流纱白衣,除了腰间挂着的点缀了粉红蝴蝶纹饰的香囊和满头青丝间用以缠发的银环,再无其他装饰。此时正专注地舞动手中的剑,剑气所到之处无不颤动。
      待院子洒满晨光,方才停下手中的剑,取过石桌上的棉帕擦去额上的汗珠。

      “少主,生辰快乐。”声音从正厅右侧的回廊口传来,只见一位中年侍女温和笑着,捧了净手用的铜盆和棉帕走进院中。
      习武之人日常起居多亲力亲为,因而沈玥身边只有从前君碧柔的陪嫁侍女云容贴身照顾。
      大抵是因为今日是沈玥的生辰,云容难得的穿了一身淡红色衣衫。自从君碧柔去后,云容便不常穿着艳色的衣衫。
      沈玥闻言放下手中的棉帕,转过身,笑着朝她道谢“谢谢云姨的生辰礼。”

      腰间的香囊随风向右侧飞起,上头的蝴蝶纹饰是用金线掺了银线绣的,在日头下闪着细碎的光,与翻飞的纱衣裙摆交裹在一起,这是云容花了两个月为她绣的。山里的夏日,湿气格外重些,用香囊装上祛湿的药材,佩戴在身上,便能舒服许多。

      “少主喜欢就好,今早备了您爱吃的荷展酥和八宝甜羹,净了手用膳吧。”
      沈玥笑应了声,净手后回了正厅旁的膳厅,紫檀雕花膳桌上已用琉璃盏盛了八珍糕、荷展酥、八宝甜羹之类。沈玥执起白玉筷子慢慢地开始用膳,虽是习武之人,但在师父沈青云的教导下,礼仪俱是按照大家闺秀的标准习的。

      不多时,云容换了干净的水和棉帕回到膳厅。“昨儿个庄主说放您一日假,今儿您还去玉影堂练剑吗?”
      如无例外,庄内弟子每日辰时需到玉影堂集中练剑一个时辰,至巳时方歇。
      沈玥吃下盏中最后一枚荷展酥,起身在铜盆里净手。“云姨,还是去的,左右这会也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云容笑着赞道“少主最是勤勉。”

      沈玥握着玉髓剑出了院门,走出一段后,石砖道上陆陆续续同是去玉影堂练剑的弟子。见到沈玥,都见礼祝贺沈玥生辰,沈玥一一微笑谢过。

      到玉影堂时,八师叔方行已在玉影堂的柱台上等候了。方行严肃寡言,辰时玉影堂的集中练剑都由他来教学监督。
      至巳时,日头已渐渐大了。
      方行离开后,众弟子分散着离开玉影堂。

      晚些时候要同师父一起去祭拜母亲,沈玥离开玉影堂朝清明阁方向走去。现下正值暑热时节,但石砖道旁种满了竹林,待风一吹,影影绰绰间,夏日的暑热便尽都散了。

      没走多远,便遇上了折返回来的方行师叔。
      沈玥行礼问好“方行师叔。”

      “你在这便好,是要去找青云吗?方才离开玉影堂时忘记了,便折返回来寻你,先随我去紫林馆拿上生辰礼再去清明阁吧。”
      沈玥弯了弯眉眼“多谢方行师叔。”

      不用想,方行师叔送的生辰礼定是一本剑谱。
      方行师叔最爱的便是剑谱,紫林馆中便也收藏了许多独门剑谱。

      方行住的紫林馆因种满了紫色的风雅名竹而得名。
      沈玥跟着方行师叔穿过一大片紫竹林后进了书房,果然见他从红芩木书架上取下一本杨氏驭剑心经递给自己。
      猜测得到证实后,沈玥更是笑得眉眼弯弯。

      方行心里有些纳闷,这丫头笑得这么开心,是很喜欢自己送的这本杨氏驭剑心经吗?不过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传世剑谱,自己也是偶然得知后,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得到。
      猜想沈玥喜欢,方行难得笑了笑。

      沈玥再次谢过方行师叔,弯着眉眼揣了剑谱,穿过紫竹林离开了紫林馆。

      夏日的清明阁并不炎热,只因清明阁坐落在庄内清明湖畔旁,湖面清风缕缕送去阁内,将暑热驱散。

      庄主沈青云正坐在书房交椅上查看账房送来的账册,已不停歇地看了两个时辰有余。
      贴身侍从暮合便将紫檀刻竹书桌上那一鼎金兽香炉的镂花顶盖掀开,用金匙往香罐里舀出檀香放入,点燃至袅袅烟丝升起。
      之后他便拿起架子上的孔雀掸开始每日大致的清扫。

      书房琉璃窗外的白梅树不在盛开的季节,只枝干被清风吹得微颤,便连带投进屋内的枝影也摇曳生姿。

      账册并无问题,沈青云执笔在页末略作批注,随后将狼毫放置在描了远山景的白瓷笔架上,将账册合拢。
      看得有些累了,他揉揉眉心,闭目靠在椅背上,出声道“暮合,将账册送回账房吧。”
      暮合闻声停下书架的打扫,将手中的孔雀掸放到桌上,恭敬道“是,庄主。”

      暮合拿上账册,正要往门口走去。
      沈青云抬眼看向他“少主在做什么?”

      暮合停下脚步答道“少主极为勤勉,天不亮便在院中练剑,用过早膳后到玉影堂练剑,之后方主带少主去了紫林馆。”
      沈青云心里欣慰“嗯,你去吧。”

      片刻后,书房外传来沈玥雀跃的声音“师父。”
      “进。”书房内传出沈青云温和的声音。

      沈玥进门后,沈青云起身从身后的多宝架上取下一枚长条锦盒打开递给沈玥“生辰快乐。”
      长条锦盒里的缎面上是一套开口宫铃流苏银钗子,样式简单大方、颇有宫廷礼制,做工极为细致、流光溢彩,似是宫廷制品。这套银钗是沈青云重金从域外购来,传闻是前朝永盈公主的陪嫁品。

      沈玥眼里满是惊喜,朝沈青云行礼道“多谢师父。”
      沈青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她想立即戴上这钗子,可惜书房里没有镜子。
      她便撒娇般扯了扯沈青云的袖子“师父帮我戴上可以吗?”

      沈青云从锦盒里取出其中一根银钗,琉璃窗映着二人的身影。只见少女乖巧地背过身,年轻男子在少女身后温柔地取下她发间的银环,打散了青丝,为她重新绾发后簪上了银钗。习武穿着简单,且钗环繁复不便,只簪一枚即相宜。

      暮合从账房回来时便看到的是这一幕,他怔愣一瞬,随即回神,低下头无声站在了门边。

      沈玥转过身,笑问“师父,好看吗?”
      沈青云看向暮合,暮合会意,离开了书房。
      不多会,便拿回一面铜镜,举在沈玥面前。

      “真好看,我好喜欢这钗子,师父真是太好了。”沈玥瞧着钗上的流苏,眼瞳亮亮的,双臂抱住沈青云的衣袖晃了晃,似是猫儿撒娇一般。
      沈青云抿唇勾起笑意,让暮合将铜镜放回原处。暮合称是,带上铜镜离开了书房。

      待沈青云再坐回书桌旁的交椅,脸上笑意已然退却,神情变得严肃。
      “知道师父为什么送你这套银钗吗?”
      “徒儿不知。”沈玥心中叹了口气,师父待人语气素来温和,脸上却鲜有笑意。也只有自己生辰时,师父才会难得的好亲近些,自己也只有在这时才敢冲他撒撒娇。

      “这套银钗是前朝永盈公主谢持盈的陪嫁品。谢持盈仪态端方,精于六艺,剑法更是一绝,师父希望你能像她一样。”
      “是,徒儿明白。”沈玥乖巧应道。
      之后仍是一番嘱咐教导。

      暮合回来后站在书房门口听着,深感自己主子这些年来的不易。主子从君夫人去后便教养少主,那时候主子也不过才十四岁。十年来,待少主既有慈母之心,又有严父之态,才将少主教得这般好。

      一炷香的功夫后,暮合想着该去厨房看看午膳了。还未迈开步子,便见阮柳和沐言进了清明阁,朝书房走来。
      暮合朝二人行礼“阮主、沐主。”

      阮柳上前搭上暮合的肩膀“暮合,别这么严肃嘛,几日不见,最近心情怎么样?”
      暮合眼皮跳了跳,恭敬答道“谢阮主关怀,一切都好。”
      阮主什么都好,就是私下太不正经了。

      “真真是无趣。”阮柳摇摇头,放下勾搭着的肩膀,另一只手撑开拿着的玉骨折扇晃了晃,朝书房看去“你家主子又在给小玥上课,真是不消停,这都到吃午膳的时辰了。”
      沐言这会已然凑到白梅树旁往书房里瞧了。
      暮合心道二位都不正经。

      书房内,沈青云察觉了两位师弟的到来。“想是你今日生辰,你二位师叔便来寻你一同去用午膳了,待申时再来与我一同去祠堂给师母上香。”
      沈玥嘴角上扬“是,师父也请早些用膳。”

      她出了书房便见沐言师叔站在白梅树旁朝自己招手,阮柳师叔晃着扇子正在同暮合聊天。
      见她出来,暮合麻利地告退去了厨房看膳食。
      待三人凑到一起,沐言看向书房“师兄不同我们一起吗?”
      阮柳撇嘴,拉上二人便往清明阁外走“带上他,咱们还怎么好好用膳。”

      这场备在玉明湖中央凉亭里的生日宴以沈玥收到一把面上画了花鸟的白玉骨团扇和一架十二竹节为骨,以绢纸绘制的彩色凤凰为面的三层风筝为结束。

      离申时尚早,待二位师叔离开后,沈玥仍坐在凉亭里。
      侍女送来一壶雨前龙井并几样茶点瓜果,问她是否在玉明湖畔旁的玉明楼小憩片刻。沈玥没有睡意,侍女为她斟上一盏热茶后便退下了。

      午间燥热,除了湖边树上传来的蝉鸣声绕耳,都静了下来。眼前动的也只有茶盏的袅袅水汽和湖水的粼粼波光而已,她不禁有些出神。
      师父说已与水潇门掌门议定,待过段日子,自己便要前往水潇门习掌法。
      自己的剑法虽出众,但在玉影山庄一众弟子里并不算好的。只因这些年来,师父多传授轻功与用毒,自己也花费了大部分时间在上面。
      师父待自己是极好的,所以自己不会对师父提出质疑或者做出反抗。
      但江湖上人,绝大部分只有一两样看家本领,其他的要学便也只是学些皮毛即可。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拔尖,为性命计,便不会将精力分散。
      自己最擅长的是轻功和用毒,剑法还尚需练习,如何又要再习掌法。
      想不明白便暂时作罢。面前的茶盏已经凉了,不再有云云水汽。时间大约差不多了,她起身离开了玉明湖。

      快到清明阁时,远远地见师父侧身朝向湖面,已在凉亭里等候了。
      清明湖的凉亭不同于玉明湖,是在清明阁门口的湖畔边上,湖畔边的树木枝叶压在亭尖,比之建在湖中央更加凉爽。
      师父已换了一身月牙白的衣袍,腰系同色玉带,青丝束以银冠。待湖风吹起衣袍一角,竟恍然有蹁跹若仙之感,大概只能用风光霁月、芝兰玉树寥以形容。
      这一愣神间,沈青云已经察觉了她的存在,侧身看了过来。她略施轻功,转瞬即来到沈青云跟前,行礼道“师父。”

      待二人来到祠堂,守卫已将大门打开,侍女也早将备好的供品放到了案上。
      大门正对着许多牌位,君碧柔的牌位则单独放在了里间。
      沈青云与沈玥进到里间后,跪坐于青砖地上的草蒲团各奉上了三炷香。
      之后再从祠堂后的小道上到后山禁地。
      君碧柔的棺椁便葬在一处槐花树下,后山还是庄内栽植珍稀草药的地方,因此设为禁地。除专门打理后山的侍从外,不许庄内弟子擅入,是个清净宜人的地方。
      沈玥在墓前熟练地抚去墓碑上的灰尘、扫尽周围的杂草落叶,再供奉上新鲜瓜果、珍馐美食和茶汤玉点,最后在铜盆里烧以币状的纸钱方结束。
      母亲去时,她还很年幼,如今对母亲只有零星碎片般的记忆。师父常带她上山祭祀,八岁前是站在一旁看师父给母亲清理墓碑、供奉香火。八岁后便由她自己亲自做这些事。

      下山时已日照西斜,待要出祠堂门口的时候,最后一抹残阳即将落下。
      天将擦黑,牌位前的灯火与雕经木门上方檐壁挂着的点燃了的红灯笼便突出了起来,照得二人的影子亦越发清晰,前后交叠在一起。

      生辰这日总是要跟师父一起用顿膳的,沈玥眼神描摹着前方地上师父的影子如是想着。
      前方的影子突然停住,她抬头看向师父,只见他转过身朝自己温和道“我让暮合在清明阁准备了你的晚膳,用完再回碧桐院。”
      沈玥唇角霎时弯起,眼瞳亮如星光“是,师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鐠囬攱鍋嶉崗鍫㈡閸忋儱鎮楅崘宥呭絺鐟封偓閿涗箷閻ц鍙�/濞夈劌鍞�]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