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天灾人祸、不速之客 ...

  •   自小皇帝登基已有十五年,他亲理政务方满五年,便发生了一件,或者应该说是许多件足以令他下罪己诏的事情。
      从年初开始,天灾频现,南方洪水,北方大旱,更有多地出现极端的反常天气。
      朝臣递上的折子几乎将这个年轻的皇帝淹没,好不容易处理好黄河下游的大水,紧接着北边又遭了旱灾,桩桩件件皆干系到民生大计,拖延不得,却也不能轻易做下决断,一旦决策失误,浪费人力财力不说,怕是民心都要散去大半。
      每过去一天,流离失所的百姓就要多受苦一天,甚至有数不清的人在不断死去,年轻的皇帝切身体会到了左右为难的感觉。
      上半年为了赈灾救险,国库的银两已全数散尽,就连小皇帝自己的私库也全部投了进去,然而这些微的银两对赈灾来说如同泥牛入海,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钱不够花的时候,人便会想着节约,小皇帝逐渐动了削藩的念头。
      藩王宗族从出生起就由国家供养,他们俸禄丰厚,却不必为朝廷办事,此次灾情严重,除了老天不留情,还有一小部分原因就是人祸。
      虽然这些亲王宗族,无时无刻不在拖着国家财政的后腿,但是小皇帝又拿他们没办法,过往经验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削藩必定会引起藩王大乱,战事必起,最终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
      不能削藩,他就换了个法子,要藩王捐钱,朝臣的银子他也没放过,他甚至鼓励民间富商积极捐款,并给出了一定的买官名额,价高者得。
      南北灾情闹得很大,戚玉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参与救援,期间遇到过多次朝廷的人手,虽说一直都在积极赈灾济民,但朝廷后来送来的物资显然比起最初少了许多,戚玉猜测,小皇帝大概率是没钱了。
      再进紫禁城,终于不是如入无人之境的状态了,戚玉在去小皇帝寝殿的路上被魏子云拦住,两人快速过了几招,一交手,魏子云额头就冒出了冷汗,他不再贸然出手,而是放低了姿态,好声好气地问道:“阁下夜闯紫禁城所为何事?”
      “来见见老朋友。”戚玉察觉到魏子云的小动作也不戳穿,反而陪着他拖延时间。
      两人虚伪客套了一番,终于等来了其他三人。
      屠方和殷羡本就是由戚玉介绍入宫,他们一见戚玉立刻就放松了神色,“原来是你。”
      “是我。”戚玉淡笑着朝他们打了个招呼。
      随屠方和殷羡一起赶过来的丁敖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看到魏子云也是不明状况的表情,他朝两人问道:“你们认识?”
      殷羡笑了两声,“这算是官家的熟人吧,说起来我和屠老二能在宫里办事,还是戚兄弟牵的线。”
      一旁的屠方淡定点了点头。
      魏子云其实已信了大半,但官家的事情轻疏不得,“请容我先向官家通禀一声,再请公子入内,如何?”
      “好啊。”魏子云越小心谨慎,戚玉便越满意,作为保镖,还算合格。
      不多时,魏子云便来请戚玉入内,去的不是寝殿,而是书房。
      小皇帝提前挥退了下人,书房之中只有他一人在批阅奏折,案桌之上堆砌着已批复完毕的和尚未阅读的奏折,单独分列成两堆,全都数目惊人。
      戚玉安静地等小皇帝看完手上的一本奏折才开口道:“看来我料想的不错,你确实遇到了难题。”
      小皇帝捏了捏鼻梁,缓解眼部的酸胀,声音听起来疲惫极了,“南方洪灾才过去两月,北方便发了旱灾,难道真的是上天降罪于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要百姓遭此劫难……”
      小皇帝摆出这副不太冷静又有些脆弱的姿态,在戚玉眼里就是在向他撒娇求助,戚玉走到双手扶着脑袋,垂头不语的小皇帝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若人做错了事上天就要降下惩罚,前朝昏庸帝王何其多,这世界岂不是早该灭亡了。天灾虽然非人为所致,但百姓为天灾所苦,那一定是因为做的不够多。”
      “做的不够多?”小皇帝顶着张憔悴的脸问道。
      “南方发大水,北方遭大旱,这些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却每次都是发生后才去抢救,如果能提前兴建水利,开渠修河,定能降低百姓伤亡和朝廷损失,防未病强于治已病,国家社稷也是如此。”
      “我明白了。”小皇帝语气镇定不少,却依旧满面愁容,“但现下最重要的是找到困境的破解之法,大量灾民仍在忍饥挨饿,等着朝廷拨款赈灾,若此事拖到过冬,情况怕是更加严峻。短时间内能筹到的银子我都想尽办法筹取了,还是不够。”
      “我来找你就是为了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戚玉随意地在室内找了张凳子坐下,小皇帝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他问道:“难道你真的能变出金银玉石?粮食可以变吗?”
      “……早说过了,我不是仙人。”戚玉无奈道:“我在外走南闯北,一方面是经商积攒了大量金银,另一方面,我曾发现过一条玉石矿脉,这两者我都能给你,金银可解你当下燃眉之急,玉石矿脉可用于后期兴修利民设施。”
      楼兰宝藏用来赈灾,也算是另类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至于玉石矿脉,一般来说发现的玉石矿脉都会成为皇帝的私有物,生产经营所得都会并入皇帝私库,而这条玉石矿脉位于关内外的边界处,且人烟稀少,戚玉也是钻了这个空子才能名正言顺地开挖还不被发现。
      再者,得到这条玉石矿脉时当朝皇帝骄奢淫逸,他当然不可能会主动把这个聚宝盆交给皇帝去霍霍,现在的小皇帝是他看着长大的,定然做不出拿着巨款骄奢淫逸的事情,交予他也还算放心。
      “你就这么直接给我?”小皇帝呆愣在了原地。
      “要是过意不去,不如给我个什么信物,让我做生意的时候多些方便,这样银子也赚回来得快些。”
      戚玉这么说不过是找个由头想让小皇帝安心收下,没想到小皇帝竟直接给了他一道圣旨,赐他免死金牌和通商令,免死金牌的含义自不用说,通商令则是让各地官员在不触犯国法的前提下,必须鼎力相助通商令的持有者,不得阳奉阴违,故意刁难。
      他惊讶之后便顺势收下了,既对自己有益,又能让小皇帝心安,何乐而不为。
      有了充足的金银支持,灾民被迅速安置好,灾情也快速得到了控制,待灾民恢复体力,当地官员纷纷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法子,灾民自食其力,民间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朝廷的压力也大大缓解。
      小皇帝按照他所建议的那样,在未来的几年里广纳民间能人贤士,大兴利民设施,一开始还有朝臣反对大规模的兴建,直言劳民伤财,但很快就被小皇帝怼得闭了嘴。
      “兴建水利乃是利民大计,而且钱都是从朕私库出的,你反对个什么。”
      后来当天灾真的再次降临,人们也有了紧急的应对方法,不再饿殍满地,浮尸千里,百姓们都知道,这是皇帝坚持要修的水利的功劳。
      小皇帝在民间的威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全国上下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可人心之间从不相通,即便大多数人觉得日子快活,也总有人觉得不满足。
      戚玉每年都会同叶孤城问候深海蛟珠的事情,有时候是书信,有时候是上门拜访,这一次他上门拜访,却让他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叶孤城正在书房见客,是以王叔便陪他在客厅等候。
      “怎么没看到叶孤鸿?”戚玉喝了口茶道。
      “孤鸿少爷多年前便外出闯荡江湖不在府里居住了,那时他十分推崇一个叫做西门吹雪的剑客,连穿衣打扮,举止习惯都要模仿,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王叔末了还忍不住叹息一声,“放着城主这么厉害的剑客不去学习,偏要去学旁人。”
      见戚玉面色古怪,王叔补充道:“当然我并非说西门吹雪不好,他现如今也是江湖首屈一指的剑术大家,但要论厉害,我还是觉得城主的天外飞仙更胜一筹。”
      王叔说的不错,真要打起来,吹雪并不如叶孤城赢面大,但若是以命相搏,胜负便不一定了,到了他们这个程度,临阵突破也不是不可能。
      茶已喝了两杯,叶孤城还没谈完。
      “你们城主在见什么客人,需要谈这么久?”
      “应该是来谈生意的吧。”王叔说的含糊,像是连他这个大管家也不知道客人的来访目的一样,这显然不合理。
      王叔在刻意隐瞒。
      “这样吧,今日我便先走了,你帮我给叶孤城传个口信,今晚戌时我再来找他。”
      戚玉离开城主府后并没有走远,而是找了一个视角极佳的位置监视城主府的后门,等了大概一个时辰才有一行车马从中缓缓驶出。
      这行人行动十分谨慎,在附近的小巷道中绕了几圈才走上大路,汇入人流中渐行远去,戚玉一路跟随他们到了下榻的客栈,从他们的对话和服装中推测得出,今日拜访叶孤城的是南王父子。
      这个结论让戚玉心中一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天灾人祸、不速之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