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生辰面 ...

  •   冬至日,大多铺子都要休息三天好好过节。苏棠想着毕竟做的是吃食生意,且这冬至日卖些馄饨、汤圆的,想是比较应景,所以决定铺子冬至日当日不休息,之后连休三日。
      冬至前一日,花婶在铺子择菜时,笑着同苏棠说,兰娘同杨家二郎的事成了,但具体怎么个成,花婶也不清楚。
      午正时候,有些太阳,苏棠在院内正看着闲书,苗婶便风风火火走来,满脸的喜气和精神。
      “苏姐儿,我可得好好谢你”苗婶上来边摸着苏棠的手。“兰娘和二郎这事成了,且二郎对我家这情况也晓得,主动说要赡养我跟你叔。现下已经交换定贴,下月十六下定”
      苏棠闻言也是一脸喜气,“这便是最好的结果,你和苗叔也不必日夜忧心兰娘的婚事了。”
      苏棠话未说完,就摸到苗婶往她手里塞的东西。
      苏棠低头一看,是个镶珍珠金戒指,忙将戒指推给苗婶。“这东西我不能要,太贵重了。”
      “苏姐儿,别同你苗婶客气,兰娘这事儿要不是你劝着她,也不知现如今会是个什么局面,我和你苗叔这几日可是一阵后怕。”苗婶随即又说道“且明日又是你生辰,收苗婶个戒指,值个什么。”
      苏棠看着精气神大好的苗婶,只得收下这戒指。心中小声嘟囔刘婶,定是她同人聊天时说漏嘴了,估摸着整个马行街都要知道明日是她的生辰了。
      送走苗婶后,兰娘没一会儿也来了,送上了她的最新刺绣成品作为生辰礼,是个鹅黄色柳叶荷包。没聊几句,就被铺子内的刘婶、花婶打趣走了。兰娘脸皮薄,一提杨家就给羞跑了。就连隔壁的杨二郎,午间送平日里定的炊饼馒头时,也多给了不少。
      申正时刻,天色还亮着,苏棠刚放下笔,就看到刚从青桥村赶回来的常叔,便让常叔将铺子外的木招牌拿回来,将刚写好的“冬至特供,十文一份”张贴上去,纸上还画着“冬至馄饨”“桂花乳糖圆子”“桂花澄沙圆子”,还点缀了些桂花、栗子,极为可爱。
      “咱这边冬至皆是吃馄饨,圆子则是上元节吃的,娘子怎想起来冬至日卖这圆子了?”常叔在汴京城这边都吃了二十来年的馄饨了。
      “前些日子,我看了本书,说是南边热点的地方,同咱们这儿不同,冬至日是吃圆子,我就想着,汴京城这般大,来这经商的兴许也有南边的人,我就想着也供上圆子,许是有人想吃呢。”
      “娘子考虑得周到。”
      “昨日,我去那马行街买些蔷薇露,刚好碰上一家铺子卖圆子,说是铺子不干了,最后几天能给我些优惠,我便都给买来了,有二十斤。”苏棠不太自然地说道,有些心虚。其实这些汤圆是花了二十个平台币在小铺上换来的,小铺出品,必属精品,买来圆子的包装都和城里的差不多。
      “那也很好,娘子太慈善了些。”常叔面色仍然平和,心里却在想,只要一日不跟着娘子,娘子便要上当。
      晚间时候,小铺客人散去。苏棠回到耳房找了些上次买的绢花,想着花婶几个明日冬至仍要上工,从阿筝那儿数了四十铜板分别放入两个红封,又给花婶包了一钱银子。又让常叔从院子的厢房内拿了些前些日子晒的柿饼、又将白日里多买的猪肉、羊肉分了两份。
      “花婶,这是明日的上工补贴。”苏棠说后,便将手中的红封塞进花婶手里,又将装好的柿饼、猪肉、羊肉放在花婶旁。“不是给你的,是给恒哥儿的,可不许推脱。”
      怕花婶来回同她拉扯,苏棠连忙退出厨房将余下的两个小红封和柿饼、猪肉、羊肉给了阿筝阿笙,两个孩子红着脸说不要。
      “这才干了多久,已经收了不少姐姐的东西了,拿这些我们怎好意思。”阿笙利落拒绝。
      “姐姐,阿娘阿爹说你一个女郎出来开店也不容易,不许我们拿铺子里的,我们不能要。”阿筝欲将红封推回去。
      花婶这时也从厨房走出来,苏棠笑得很是无奈。
      “都不许退,这算是我这个东家给你们的节礼,辛苦月余了,也给我赚了钱,都是你们应得的。以后不许推脱,再推脱我就不理你们了哦。”苏棠说完,努力瞪大双眼作生气状,试图威胁店内的三人。
      “阿筝,这是单独给你的绢花,其他人都没有哦,只有你这个漂亮小姑娘有。”苏棠轻轻捏了捏阿筝的小脸,转身往院内走去。
      戌正时刻,苏棠便同常叔刘婶回了苏宅。苏棠将常叔带回来的东西都拆开来,两封英娘晴娘的信,英娘送的一箱干果蜜饯和一件枣泥红镶黑边胡服,晴娘送的一件嫩黄色花生纹样长衫长袄和一件粉色柿子纹背心短袄。苏棠知道,这是精心为她准备的生辰礼。
      苏棠看完信后,摸了摸自个儿新得的衣服,又小心放在柜子内。又从另一处柜子里拿出给刘婶常叔买的新衣,抱着新衣便往前院去。
      常叔、刘婶果真在前院忙活着,常叔扫地,刘婶在院子里给花树浇了些水。
      “常叔,刘婶,这是我给你们买的新衣,明日必须穿,不要藏起来,打扮好看些。”苏棠将两包衣裳逐一递过去。
      “娘子,怎的又买,去年买的还放着呢。”常叔脸上开心,嘴巴却是不饶人。
      刘婶也是连连拒绝,“我的衣服也够穿,谁家婆子能有我的衣裳多哦,合该给你自个儿多买些,娘子颜色好穿什么都好看。”
      “冬至日,就该我给你们备着新衣,现买了新的明日便穿新的,我看了也觉着开心。”苏棠又哄了一会儿常叔、刘婶,三人在前院俱是极为开心。
      冬至日辰正时分,苏棠便穿了前几日买的新衣,一身嫩粉色,坐在梳妆台前正要梳妆,就看到桌上的两个精致木盒。苏棠心底一暖,往年间阿爹阿娘如此,如今常叔刘婶也能记得。
      一个是粉宝石金戒指,一个是镶着珍珠的镂空金簪。粉宝石便是刘婶那日在西域商人手里收来的,没想到刘婶自个儿找人镶嵌去了。簪子估摸着是常叔自个儿去买的,最近苏棠多带些珍珠饰品,没想到连常叔都记在心里。
      戴着粉宝石金戒指和前两日苗婶送的珍珠金戒指,簪着镶珍珠镂空金簪,耳上是银镶珠耳环,这是苏棠这几月以来最为鲜亮的装扮。
      朝食是刘婶做的生辰面,配了些炸年糕、赤豆桂花粥。
      苏棠吃完饭后,常叔又从前院捧了些盒子过来,说是早间收到的贺礼。第一次在汴京城内过冬至就收了三份礼,苏棠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先是两掌长、一掌宽的紫檀木盒、上下两层,紫檀木盒内还刻有“陶陶百岁无忧”字样。内有红宝石三块、粉宝石三块、蓝宝石两块、绿宝石一块、湖珠五枚,另有嵌珍珠宝石金手镯一对、翡翠圆镯一对、赤金点翠镶莲花长簪一对、翡翠挑簪一对、镶嵌珍珠长簪一对,还有几枚戒指。
      只听常叔说,是个颇有气质的娘子送来的,只说是秋娘的往日挚友。这般阔气,苏棠一时还真不知是哪家,估摸着是阿娘往年间在皇城当值时的挚友。苏棠的生辰是阿爹阿娘商谈确定的,素来交往的,便是徐伯也不知晓。苏棠知道阿娘的性情,猜出这送礼的当是阿娘的友人,便也不多想,因首饰皆十分贵重,随即便收入小铺。
      另一个木盒,便是徐伯徐婶送来的节礼,白玉镶翠项链、白玉嵌珠翠玉簪、白玉压髻簪、白玉柳叶耳环、白玉牡丹纹戒指。玉质温润细腻,苏棠当即将白玉嵌珠翠玉簪轻轻插入发中。
      苏家日常节礼交往不多,唯有徐伯一家,今年倒是多了一家宋宅。这些日子因着刘婶过于热情,又是缝衣服又是送吃食的,宋家郎君早间也差人送了节礼。
      宋家送的木盒内装了两枚人参,苏棠对于药物并不了解,看这人参的个头应有个十多年。苏棠无奈将这人参收到小铺。刘婶这是送了啥呀,怎么回的节礼这般重。
      “没送啥呀,你早间吃的东西,我给澈哥儿送了一份过去,也不费什么事,且澈哥儿整日都出去吃,我送些自个儿做的,也是个心意不是,对了,还有之前缝的灯笼,今早也给拿去了。”刘婶随意回道。
      送者无意,吃者有心。面和炸年糕这种生辰固定搭配,人家这是猜到今日是我的生辰了,怪得送这般重的礼。苏棠右手抚头,无语望天,心里发愁,也不知何时能这些差价还回去。
      只得拉着刘婶一阵说理,在刘婶连番保证自己不随意说话之后,苏棠几人这才往自己铺子走去。冬至日又逢着汴河边赛龙舟,街上马车、驴车太多,坐上驴车,估计还没走路快。
      午初时刻,几人放到铺子。铺子内,花婶和阿笙阿筝早已忙碌起来,客人比前几日也多了些。汴京人冬至日多是吃馄饨,铺子的调料多、馄饨馅料多,价格也算实诚,阿笙阿筝齐上阵,才勉强顾得过来。刘婶、常叔一帮忙,几人方有空聊几句闲话。
      “娘子,你这买了许多的圆子,早间一碗都没卖出去,就怕放坏了。”花婶早间一直忙着老馄饨,一歇下来,也忍不住说了几句。
      苏棠也不能确定这圆子能否卖出去,只能安抚道“不急不急,实在卖不出,咱们过几日便给老主顾们送些,卖些送些,几天就没了。”
      “还好天冷些。”常叔在一旁也说了句。
      没一会儿,铺内传来了浑厚男声,“来两碗桂花澄沙圆子,小郎君”,把厨房内几人关于圆子的讨论打住了。
      “好嘞,阿伯。”阿笙爽利回复,随即便走入厨房,“花婶,你别说,还真有人买。”
      等快到午正,铺子里便不再进人,这赛龙舟快开始了,人都跑去汴河边看热闹去了。
      苏棠一想到赛龙舟,忽地心生一计,“常叔,你推着板车拉些木炭去汴河边找块空地,阿笙阿筝你们装些汤圆、桂花跟着常叔先去,对了还有锅,再带两桶水。等到了地,再把板车拉回来,我们有用处。”
      “花婶、刘婶,咱们先将厢房里的那三张小桌子和长条椅子拿出来,待会擦洗干净,再提两个桶,咱们去汴河边摆摊子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