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关于店铺的名字盛屏主张江氏乳鸽店,因为她还是想着到了合适的时机把鸽子瓦罐汤加进去,江山青这时不再反对了。
两家招牌一上一下,上面是米家粥铺,下面是江氏乳鸽店,左右两边都贴着盛屏画的图(水彩画),左边是一家四口坐在一张圆桌上笑眼大口吃粥,桌上把店里有的粥品和小菜都画上了,右边是一副竹林鸽子图。
正式开门那天,早上米家粥铺放了炮仗,迎接了第一批客人。
常来的人发现,店里米粥不再清汤寡水了,而是香浓稠滑,小菜也多了几样。
原以为换了掌柜,打眼一瞧,还是原来那个,闷头吃着又闻到了鱼肉的鲜味儿,顺着香气瞧了一阵儿。
这时再看店里发现格局有些变化了,中间砌了一道腰身高的木墙,另一边也有一个柜台,再想着外头挂着的两个招牌,好像的确是变了。
原本稀稀拉拉坐着没几个人,半个时辰后,店里陆续来了不少人,不一会儿左边的桌子已经满了,伙计就招呼人到右边的区域坐下。
每种粥只熬了一砂锅,这一锅顶多能装满十五碗粥,所以半个上午不到,店铺的粥就售罄了。
米布把账一算,捧着账本去了阁楼。
米老太今天难得下楼在店里最人的时候看了一眼,眼瞧着生意比先前她不续租的那两口子开着时还好,心里也是高兴得很。
这时盛屏和王秋云送鸽子来了,两人刚把鸽子放进屋里,就去厨房找江山青。
第一缸烤乳鸽已经出锅一会儿了,他拿了一个出来给她们吃,“先吃点儿吧,一会儿要忙了。”
盛屏道:“江大哥,再拿一只,我给米老太和米老板送过去。”
江山青取了一只放到盘子里给盛屏。
盛屏端着烤乳鸽上了阁楼,里面母子俩人正在算账,见她来了,忙叫她坐下。
“这是店里的烤乳鸽,给你们送来尝尝味道。”
米布洗了手,把鸽子用手分开,给米老太撕了一只腿,这才拿起另一只腿,先闻味道再吃肉,然后不住的点头,“娘,好吃。”
米老太这才咬了一口,脸上含笑,“味道不错。”
马上到正午了,盛屏没跟他们多聊,寒暄几句匆匆下楼去忙了。
“娘,这味道比先前刘老爹做的都好呢,怪不得人家愿意跟咱挤着开店。”
米老太把账本合上,“盛娘子是个有主意的。”
正午一到,盛屏他们点燃了店里的第二串鞭炮。
随着鞭炮声落下,原本围着店门看门上图画的人都走进去找好位置点上一只烤乳鸽。
王秋云招呼进店的客人,盛屏端着盘子在门口招揽客人,照样还是免费试吃。
她在门口没站太久,刘方从自家店走出来,往那边瞧了两眼,伙计刘扣子在门口张望着,问:“我去给您买一只来尝尝味?”
刘方冷哼着出了店门直奔江氏乳鸽店去,一看到门口吆喝的人,心凉了半截儿。
枉他巴巴的在家里等了这些天,还天天的往畔柳桥上跑,奇怪怎么不见人影也没来找他,感情人家是自己开了店,还就开在斜对门。
盛屏看到刘方,迎上去,“刘老板,大驾光临,您里面请。”
刘方打眼往里一瞧,好些个都是以前店里的熟客,见到他在门口,还跟他打招呼,他心里堵得慌,可若是转身就走,反倒落不着好名声,于是他进了店,要了一只烤乳鸽。
他是吃过这家的手艺的,这时再吃感觉更不一样了,上回吃的是冷的,少了点儿滋味,这回是刚出锅的,油脂香混着葱香,光闻着就让他食指大动,咬一口,里面也果然肉嫩汁多。
虽然他心里苦得厉害,但面上还是和煦的样子,闷不做声吃完了一只,结账走人,在门口再看到盛屏时,眼里的光都没了。
刘扣子见老板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忙迎上去,“老板,您尝过了,好吃吗?”
刘方一巴掌扇过去,“滚一边儿去,想吃自己买去。”
刘扣子触了霉头,不敢再开口,躲一边儿擦桌子去了。
刘方在柜上郁闷了一阵,不过很快释怀了,他这手艺是比不过,可是想想他爹的手艺,只怕也比不过,既如此,也就算不得他败家了。
开张第一天,不到一个时辰,烤乳鸽全部卖完了。
江山青喜不自胜,立刻跟盛屏和王秋云商量再做两口烤缸的事,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
烤乳鸽的生意能进行得这么顺利,大家在兴奋中也感到一丝幸运,连着好几天,客人络绎不绝,不过那之后,生意就没那么好了,虽然都能卖出去,但也要卖到黄昏左右。
如此一来,等那两口新缸做好了,那也用不上了。
盛屏想到这些天来的客人,多是平时吃惯了刘氏烤乳鸽的人,他们久没吃到好吃的烤乳鸽了,这边一开店,就想着买来尝尝,发现味道还不错,就接连的来买。
可是用烤烹饪的这类的食物,吃多了难免感到油腻,肯定不能天天吃。
若是能配上解腻的蘸酱也许能缓解,而且店里只卖一样单品,多是打包带走,想要留住人堂食,那就要继续丰富种类,小菜必不可少,凉菜也要看着上几样。
但是后厨只有那么大,没有多余可以扩建的空间了,他们不能影响米家粥铺的正常经营,果然还是要赶紧找合适的新的店铺搬出去。
就在盛屏苦恼之际,半个月后刘方找上门了。
她原以为他主动找来是因为他那店门可罗雀,他会就此低头转让,谁知人家要卖的是鸽子。
是了,生意那么差,每天用不了几只鸽子,自然有大量的剩余,至于转让一事压根儿没提,盛屏也就不好主动说起。
托粥铺生意红火的光,米老太待她越来越亲近,跟她说了点儿刘家的事。
刘家是本地大户,除了这一家门店,杏花街一整条巷子都是他家的,可以说是家大业大。
刘方的爹踏实能干,年轻时外出游历学了烤乳鸽的手艺,回来后就做起了这门生意,连带着把十里八乡的穷亲戚也拉起来做养鸽的营生,一头卖烤乳鸽,一头养鸽子,二十年来一直过得不错。
结果一朝人没了,有人打起这家店铺的主意。
刘方是家里的独子,他虽无意接手家业,可也不愿父亲的心血被毁,加上他三番两次遭人威逼利诱,于是放出话:宁死也不转租和卖店。
所以盛屏当初没直接去找他谈转租的事,倒避免了一场口角官司,只是依她看来,刘方也撑不了多久,这不就上门找她商议买鸽子的事了吗?
盛屏猜是因为他的亲戚们养的鸽子太多了,积压在手里,卖不出去又要喂养着,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而且用来做烤乳鸽的鸽子一旦超过一个月以后,肉质就没那么嫩了,烤出来味道自然不行,这也解释了他们先前吃的他家店的那只烤乳鸽的肉为什么那么柴。
只是盛屏帮不了他。
竹林的鸽子正式进入成熟期,每天都要下蛋,半个月就能孵化一批出来,现在每天大约能产出三十只鸽子,随着第一批乳鸽长成,后面的紧随其后,不仅够店里用,甚至还略有盈余。
刘方失望的走了。
盛屏没时间同情他,她正在思考店铺要怎么样改造,才能让附近的居民把这里当做一般饭馆,愿意带家人、朋友来堂食。
最近加了几个小菜和凉菜,堂食的人多了一点,可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她思来想去最后落到了烧烤店的模式上,但真要那样做了,难免喧宾夺主,倒是可以考虑在生意稳定以后,手头有闲钱了,另找一家店铺做烧烤店。
千头万缕总也定不下来,在焦虑之中,盛屏决定先把鸽子瓦罐汤端上桌。
立夏一过,气温上升,田地里的水稻长势良好,放眼望去一片青翠。
村里开始采收大蒜,因为多是自家留种或自食,鲜少有多余的能卖,盛屏的打算落了空,还好荣二叔家每年都会种上两亩地的大蒜去镇上换小麦。
盛屏知道以后,便买下了全部的大蒜。
把大蒜略微晒干以后,三分之一做泡蒜,另外的全部用醋腌制,这些大蒜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食用。
处理完大蒜,她转头上了别山,原想着采一些野菌跟乳鸽搭配做汤,可是山林里的野菌许是过了时间,她并没有采到太多,幸好家里还有一些干菌可以用。
为了乳鸽瓦罐汤能得到宣传,盛屏把店门上的海报换成了一位孕妇喝汤的图,旁边写着:乳鸽瓦罐汤,养身滋补好。
这是受一位顾客启发产生的灵感。
一天一位中年妇人到店里来,问起鸽子蛋,这个自然是有的,她要了二十个,而且还约定好每隔三天就要来拿一次。
这很好的解决了鸽舍鸽子蛋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盛屏在柜台前挂出了鸽子蛋可售的字样。
妇人常来店里,盛屏同她攀谈起来,这才知道她家里两个儿媳妇怀了孕,但是她们身体又不大好,大夫说鸽子蛋养身好,于是她就来这里买。
盛屏以为这是个好主意,就给乳鸽瓦罐汤也冠上了这个噱头。
为了让更多人接受这一宣传主旨,她特意在每罐汤里放两颗红枣、一小把干菌,完全对准母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