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三 芝麻豆尖 ...

  •   农活是怎么让人做到干一样恨一样的?
      春天时她总觉得插秧是最辛苦的,后来觉得割稻才是辛苦之最,现在看来插秧还是最令人痛苦的活儿。
      对着镜子,赵悬用指甲挑了一点清凉油,轻轻敷在自己肿胀的眼皮上。路安看了,问:“你这要是落进了眼睛里,会很辣吧?”
      赵悬斜睨了他一眼,没理会他。
      路安不大吸引虫子,也有可能是赵悬太吸引虫子了,因此蚊虫对他没有造成多大的困扰,有时光着膀子也没事,被叮出的包他一天就消下去了,赵悬则需要半个月。
      “要不……”路安拉长了语调,“你下午别去了,还剩下最后一角田,我一个人下午就干完了。”
      赵悬和自己的良心对拉了半秒,爽快地说好。
      路安独自去插秧的半天里,赵悬并不是没有活干。事实上是,只要有心找,一直可以找到活儿干。
      赵悬记得大疾病前的盛夏午后,她最多就是窝在空调房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电视剧,出门吃个快餐对她来说都很困难了。现在没了手机以及一切可娱乐的活动,要她躺在床上吹着风扇发呆,好似也呆不住。
      午后三点半,460和路安一起出门了,除了窗外从无间断的蝉鸣外和电风扇规律的声响外,家里变得异常安静。赵悬一个人待着突然有些心慌,她从床上跳起来,准备找点活干。
      她要用劳动来充实她空虚的内心。
      晒好的谷子已经整齐摆在一楼的厅子里了,用麻袋装着靠在墙上。二楼用来储物的房间已经被她塞得半满了,只余下三楼两间空房,赵悬将两间房打扫干净,准备拿其中的一间来放粮。南方潮湿,粮食放在一楼容易吸潮气,还是往高处放的好。
      三楼的晾衣坪上正放着她仔细洗过的四个大竹筐子,四方形的大筐子有半人高,都配着一个盖。半天的暴晒足够让筐子干透,赵悬收了筐子,抬进一个房里,在角落一一放好,再往筐子里铺塑料吊棚纸,准备好一切好,赵悬走下楼,双手握住装着谷子的大麻袋,“嘿哟”一声,她拼劲全力,麻袋纹丝不动。于是她改提为拖,先是缓慢地拖行到阶梯处,然后往上用力一挪,让麻袋一步一个脚印地上了楼梯。
      赵悬气喘如牛,前头因房子太过寂静而产生的些微恐惧感荡然无存,她感觉谁来了凭自己这副力气都可以一拳打倒。
      如此蜗牛一样的搬运下来,赵悬把近千斤米搬上三楼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她把谷子用一个小桶、舀水似的将谷子一桶一桶地倒进大竹筐子里,竹筐编制地很细密,上面熏了油,竹片光亮又坚韧,老鼠是咬不坏的,里头再铺上防水的塑料纸,这样谷子就不会受潮了。用塑料纸小心把谷子都包住,接着扎好口,盖在盖子,最后在盖子放几块大石头,压实了盖子,大功告成。
      赵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满意,她绕着几个大竹筐前前后后地观摩了许久,内心满足。
      接着在房间里放上一筐炭,锁了门窗,赵悬喜滋滋地下了楼。
      将近五点,气温已经没有太热了,她背起一个小背篓,拿了一把菜刀,去往并不远处的菜地里割些晚饭吃的蔬菜。
      他们所种的蔬菜一直都是供大于求的,村子其他地方野生的蔬菜已经足够多了,有南瓜,葫芦瓜,还有冬瓜,随便割一颗都可以吃几天,赵悬和路安自己也种了不少,各种菜籽在各家农户里就可以找到,即便过去了几年,但依然有一些菜籽发芽了,另有一些是他们自己留的种,长出来的菜不如商品菜籽的好,但依旧可口。
      春天从太平镇带回来的杀虫剂似乎起了药效,虫害少了一些,蔬菜长势就更旺盛了,但赵悬也没让蔬菜在菜园子里爆炸,多余的蔬菜都让她做了各种菜干,萝卜做得居多,其次是辣椒,豇豆和葫芦瓜也可以煮熟后晒干了再吃,用来炒腊肉特别有滋味。一些蔬菜,比如黄瓜和西红柿可以馋了生吃,蒜苗叶凉拌,秋葵过水后也用来凉拌。蒜苗和秋葵特别好种,两勺农家肥下去就铆足了劲往天上长,蒜苗爽辣,秋葵甜滑,赵悬和路安都很喜欢吃。韭菜和芋头她没有种,村外的河滩和荒田里随处可见,想吃了就挖几筐回来。
      她摘下了几颗老茄子,几颗被虫蛀得不成样子的包菜,另掐了一大把豆尖就回家了,入秋了,植物一年三个微暖的季节都有长的,只不过入秋后的新豆叶再让它长着也没太大意义,于是赵悬看到了就会掐上一大把带回家。豆尖就是藤蔓最嫩、带着嫩黄叶片和卷曲钩藤的部分,无论是焯水还是炒都好吃。
      路上她看见了一颗长势正旺的南瓜,雁过拔毛,她抱着南瓜回了家。
      隔壁养着猪的老房里,赵悬生了火,将早上路安捞好的水葫芦切碎丢进锅里,水葫芦越来越少了,猪的食量却越来越大,赵悬倒不担心,村外用来给猪吃的地瓜叶子也不愁找。将南瓜和老茄子外加那颗几斤重的包菜也切碎了丢进锅里,她朝灶肚里丢了几根柴便离开了,任大锅咕嘟咕嘟地烧着,她算好了时间,等那两根柴烧完,火熄灭了,猪食也就煮好了。
      带着剩下的一把嫩生生的小豆尖,赵悬回到了自家院里。
      用水把豆尖烫熟,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接着从橱柜里拿出她珍藏许久的一罐芝麻,勺上一勺,用小石臼磨碎了,添上一些盐,一勺芝麻油,碎芝麻浇在豆尖上,拌匀就完成了。豆尖不需要太复杂的烹饪工序,它本身自带一股清甜味道。路安很喜欢这道菜,因此只要看见了,赵悬都会掐些来吃。
      芝麻是一户农家收在密封罐里的,保存得很好,她没有看到村子周边生有芝麻,所以这罐芝麻用完了很可能就再也没有了。芝麻油倒是不缺,一小瓶一小瓶的芝麻油她找到许多,未开封的基本味道不变都可以拿来吃。
      赵悬很喜欢芝麻的味道,今年思考良久准备拿出来吃,是为了庆祝他们收获了第一批粮食。
      有了这批粮食,说明他们已经在这里站稳脚跟了。
      咸肉切下来一小块,用淘米水洗去上头的灰,切成薄片后用水稍稍烫一下,烫去多余的鲜味后就可以丢进锅中用小火煎熟。现在每一餐他们都会吃一点肉类,再不济也有鸡蛋。春天收获的那头野猪还满满当当地塞在两个冰箱里——为了储存,他们又摆上了一个柜式冰箱,除了储存鲜肉 ,有时候还可以冻一两只打来的野鸡野鸭。
      之后天气越加炎热,咸肉在常温下也放不住,赵悬便将剩余的咸肉和熏肉一并冻了下去。一旁的立式冰箱就被她用来放一些腌萝卜,咸菜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采来一时吃不完的果子。有时她会做一点饮料放进去冰镇。总之现在的他们生存条件已经得到改善,还有闲情做到了食物分类摆放。
      这段时间他们吃咸肉和腌肉的次数很多,秋收后山里很多动物都开始长膘,可以打一些回来,到时候可以做新的腊肉。通常赵悬是将肉洗去水分后,切片煎熟来吃的,一般不放其他作料,连油都不放,咸肉都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自带油脂,如果想要肉更香一些,可以放上几瓣蒜。
      她很快做好了晚饭,用碟子倒扣在肉上以防变凉,接着去收了衣服,叠整齐收好后,又将院子打扫了一通,正在朝外头扫灰尘时,路安回来了。
      他今天插完了最后一角田,意味着他们已经度过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再过一个多月,旱田那边的庄稼就会成熟,但收获时不需要稻子这样赶时间了。
      这几日路安肉眼可见的黑了一些,但却不影响他的好看,甚至比起白皙的他显得更有力量和成熟。
      他的饭量与日俱增,却也没胖,干重活的人都有一身腱子肉,紧实好看不突兀。他大口扒着饭,对于他来说,回家有赵悬做好饭等着他就是最大的幸福。
      他的悬悬会种田,会做饭,还认识那么多野菜野果,他的悬悬真厉害。
      ——路安是个乐观主义者,很多事情他不愿意想得深,更不会朝坏处去想,他好像全然忘记了大疾病给他带来的伤害,他甚至不会去计较自己曾经用命将赵悬带在身边,从来没有放开过一次。他不需要赵悬报答什么。
      “路安,”看着眼前这个吃得正香的男人,赵悬突然说,“现在农活暂时没有,要不?我们去哪里逛逛吧?”
      “逛逛?”路安含着饭,问:“去哪里?逛什么?”
      赵悬想了想:“你记得村后头有一段废弃的铁路吗?我们冬天去过那里,沿着铁路走半个小时,有一条大溪,溪里还有很多大石头,我们去那里纳凉好不好?”
      路安点头:“好哇。”
      路途不远,两个人背着包,装些食物就可以去,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很清凉,他们可以在溪边吃东西,然后午睡,傍晚再赶回来。
      晚饭后赵悬便喜滋滋地去准备了,两个大大的帆布包,里头放上明天要吃的水果,几颗奈李,几吊枇杷,还有两方大浴巾,清凉油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有水,她往凉白开里撒了一把茶叶,而后将水放进冰箱保鲜,明早就是又凉又解渴的冷泡茶了。
      午饭的话可以带饭团过去,里头夹上萝卜干和糖心的煎鸡蛋。
      这个世界哪哪都是地广人稀了,他们不用担心堵车和人潮,明天任何时候出发都行,是一场真正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