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云陵论坛 ...
-
第二天早晨,姜过夷醒来,拿起手机,点开未读消息。
首先是置顶的领导。
【玟光姐姐:过夷,你今天没有安排,明天在云大的的论坛8:30要到场哦。】
【收到,玟光姐,明天见~】
姜过夷回复后,把手机丢到一旁,翻了个身,继续躺了一会儿。
第二条消息,来自宇逞。
【宇逞云大:看到今天的行业新闻了吗?】
【宇逞云大:(链接)】
【宇逞云大:某国的碳税政策又有新变动,估计会影响亚洲市场。】
姜过夷单手点开链接,快速浏览了一下内容。
——算他有点眼光,选的新闻确实是她感兴趣的。
她没有多余废话,直接回复。
【好的,谢谢。】
发完,她扔下手机,眯着眼睛伸了个懒腰,然后——
“妈——鸡什么时候到啊——想喝家里烧的鸡汤了——”
两眼一睁,第一件事是喊妈。
“爸——你能不能不要又在我睡觉的时候吸尘啊——我难得睡懒觉——”
两眼一睁,第二件事是喊爸。
她翻了个身,听见客厅里妈妈笑着回应:“马上到了,你起来先喝点牛奶。”
她心满意足地继续躺了十分钟,直到被老爸的吸尘器声逼得彻底清醒。
起床,洗漱,吃饭。
“飞飞,吃饭了。”
她看着自己桌上的早午饭,心想,这才是她想要的腐烂人生。
吃完饭后,姜过夷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又点开早上的那条行业新闻。
她目光一扫,忽然在某张配图上,看到了合作商的logo。
她截下图片,发给了领导。
【玟光姐,你看这个活动,我们合作商也去了。】
发完,她随手点开【宇逞云大】的聊天框,简单回复了一句。
【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政策变动。】
宇逞秒回。
【宇逞云大:明天在云大的碳中和发展论坛,你会去吗?】
【嗯。】
【宇逞云大:那说不定又能见到你。】
姜过夷指尖悬停在输入框上,想了想,最终没有发出任何消息。
她的理智告诉她,这不是个必须要回复的对话。
宇逞在屏幕那头看着“正在输入中……”最后却什么都没发出来,片刻后,又发来一句:
【宇逞云大:你也可以假装没看到我。】
【好的,那我假装一下。】
发完,她锁上手机,靠在沙发上,眯了眯眼。
——她当然知道宇逞在想什么,但她不会刻意迎合,也不会刻意回避。
他目前做的事,还不足以让她不耐烦。
既然如此,那就随他去吧。
姜过夷堕落的一天,在晚上心满意足地喝了妈妈烧的鸡汤后,迅速翻篇。
第二天,秋天的云陵,天色晴朗,落叶被风卷起,在大学校园的石板路上铺出一层层浅黄。
姜过夷跟在领导身后,步入会议中心。大厅里人流攒动,嘉宾席已经陆续有人入座。她的视线扫过前排的姓名牌,确认自己和领导的座位,然后低头看了一眼参会流程。
今天的主题是碳中和与可持续经济,上午的主讲嘉宾包括几位行业教授和企业代表,其中——宇逞的导师也在名单里。
她拉开椅子落座,视线扫向前排的演讲席。
会议准时开始,几位学术大牛依次上台,讲解各自的研究方向。姜过夷一边听,一边做着记录,偶尔低头翻阅资料。她的领导坐在旁边,时不时点点头,看来对内容很感兴趣。
不远处,宇逞坐在靠后的区域,和其他旁听生混在一起。他侧头看向前排的姜过夷——她始终专注,偶尔低头写字,偶尔微微皱眉,像是在思考。
讲台上的教授换了人,宇逞的导师上台,开始讲解碳中和市场对可持续项目的影响。姜过夷坐直了些,认真听了几分钟。
“从市场机制来看,某些地区的碳交易政策和补贴政策对企业决策影响更大,甚至会改变某些技术的应用场景……”
她的手指轻轻敲了敲笔杆,眼神微妙。
——这部分,倒是和她的工作内容有一定重合点。
她目光微动,正好捕捉到宇逞导师座位的方向。而宇逞似乎有意无意地,也刚好看向她的方向。
两人视线一碰,宇逞微微挑眉,嘴角轻轻扬起,像是在问——“怎么样?”
姜过夷收回目光,没有回应。
午餐过后,会场重新开放。相比上午的正式演讲,下午的交流环节更加自由,嘉宾和听众可以在各个讨论区内随意交流。
姜过夷站在一张圆桌旁,听一位企业代表讲解她们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技术。她微微点头,思考着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不远处,宇逞端着一杯咖啡,靠着会议中心的玻璃墙,目光落在她身上。
她的表情一如既往地淡定,侧脸在明亮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睫毛微微颤动,目光专注。
宇逞轻轻抿了一口咖啡,嘴角噙着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
她确实有种特殊的吸引力。
——不是那种张扬明晃的,而是一种沉稳且克制的专注感,像一块未经雕琢却自带形状的光滑石头。
他抬步走过去。
“又见面了。”他语气轻快,站在她旁边,目光投向同一个展示屏幕,“看来我们是真的有缘。”
姜过夷偏头,看了他一眼,淡定道:“你导师的发言还不错。”
宇逞愣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你刚刚有认真听?”
“当然。”她语调平稳,“怎么,你以为我只是坐在那儿刷手机?”
“不是。”宇逞笑了笑,“但你看起来不像会关注经济方向的人。”
姜过夷挑眉:“工作需要。”
“也是。”宇逞点头,顺口问道:“那你对这次论坛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姜过夷思考了一下,说:“有些观点比较空泛,但个别演讲者的实践案例倒是挺有价值的。”
宇逞嘴角扬起:“比如?”
她抬眸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神色坦然,并非随口找话题,而是真的想听她的看法。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才开口:“比如你导师刚刚提到的市场调控对项目落地的影响,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我觉得他没有谈到——政策的不稳定性本身也是技术落地的障碍之一。”
宇逞轻轻眯眼,思索了一秒,接道:“你是说,政策变动可能导致长期项目风险增加?”
“是的。”姜过夷点头,“你们研究经济模型,会考虑这些市场变量,但对于我们这些做落地技术的人来说,现实情况往往比模型更复杂。”
宇逞顿了一下,笑道:“这点你倒是说得很对。”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认真道,“如果有机会,我想听听你对这方面的看法。”
姜过夷淡淡地“嗯”了一声,没有多说。
两人并肩站着,听着周围的讨论声,氛围意外地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