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修文 ...
-
许虎此人,楚玹霖是知晓的,父亲也给他讲过这位统领的英雄事迹,良将不得善终,最后跟着顾星舒死在了空寂崖。
然而,关于顺藤摸瓜究竟出身何处,他不得而知。或许在场的诸人中,唯有段笑天对此有所了解,其他人则均蒙在鼓里。
段笑天望着楚玹霖,目光柔和,点了点头。
“不错,当年木公叛乱后,顺藤摸瓜俩兄弟为了保护帝后战死沙场。先帝为了不让许家忠烈遗憾,所以保留了西北大刀军,乃至到今。”
顾洵突然问道:“那这王良昌,是何人?”
虽说他手握三军大权,然而先帝于各地军力的部署,却非轻易可更改之布局,西北之那支队伍,亦是他所不甚了了。
顾洵沉思良久,推测先帝不过是将该队伍作为保留,而无意深加利用,故而对此所知甚少,甚至家中父辈亦未曾有所提及。
“此人乃是刘太傅的学生。”段笑天看向坐着喝茶的郑景仁,缓缓道,“郑大人应当认识。”
众人齐齐看向郑景仁。
“……”
“回皇上,臣确实认识。”郑景仁一口茶烫的喉咙疼,起身连忙回话,“不过已经许久不来往,如今是否可以重用,还得请皇上定夺。”
楚玹霖望着沙盘呢喃道:“若是王良昌不为朕所用,那就麻烦了。”
虽不能重用,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不能出任何差错,若是不能重用,又不保证效忠大楚的心,那此人便留不得。
“皇上莫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在这之前,臣会去见一趟老太傅。”段笑天走近沙盘,指了指雍州说道,“若是真要开战,西北军也需要增援,所以此人无关重要。”
顾洵沉声道:“西北军因为地势原因,他们比较擅长陆地战,而漠南军,定然是擅长马背战,这样一来西北军依旧是吃亏的。”
尤其进入冬季以来,西北地区寒风凛冽,当前王昌良亦面临一道棘手难题,无论是地形的复杂还是气候的严酷,面对狡黠的漠南军队,均显得力不从心。
“确实如此,因此我军亟待派遣一位精通骑战的高手前往前线抗敌,唯有如此,方能准确探知王良昌指挥的大刀军是否堪当大任。”
可是派谁前去西北雍州呢?
段笑天稳据辽东要地,不容有失。
楚睿实自幼习武,然而一旦指挥作战,却并非所长。
楚睿诚镇守幽州,此地为辽东之根本,一旦撤离,华南之地将门户大开,这是支撑辽东的栋梁,漠南王定不会错过此等进攻良机。
而顾洵坐镇帝都,统领着三军发布军令,若非辽东失守,否则楚玹霖也不会放他离开帝都。
这时赵福走了进来:“皇上,文姑娘和顾公子来了。”
顾洵微微皱眉:“他俩来做什么?”
“当然是替皇上排忧解难来啦。”人未到,声音倒是先听到了。
顾昱景和文江雁并肩走了进来。
“参见皇上,王爷,段将军。”
“免礼。”楚玹霖摆摆手打趣道,“朕还不知道昱景能为朕排忧解难呢,说来听听。”
“哎,臣弟可担不了如此大任,皇上若是问臣弟哪儿好玩,什么好吃,这倒是知道。”
“臭小子,都快娶媳妇年岁了还如此贪玩。”顾洵过去敲了敲他的脑袋。
宣政殿内原本紧张的气氛,在顾昱景的出现下得到了显著的缓和。众人纷纷落座,稍作休息,准备聆听这两位如何为楚玹霖提供助力。
文江雁落座片刻,环视一周,轻轻与顾昱景递了个眼色,随即挺身而出,阐明了此行的宗旨。
“皇上,我想去西北。”
楚玹霖错愕片刻,不止是他一人,在座的诸位将军王爷们亦皆露出惊异的目光向他投去。
“……你们,什么表情啊?”文江雁小声说,“咱大楚,也没说女子不能参军吧?”
楚睿实哈哈哈笑了起来,把众人拉了回来。
“文姑娘真乃女中豪杰,本王支持你!”
文江雁立马说道:“谢谢王爷!”
顾洵看了眼没出息的弟弟顾昱景,说道:“昱景若是有这思量,家里怕是要开心坏了。”
“……”
“我这不是不会打仗嘛,若真有一天蛮子敢攻来帝都,我一定第一个冲上去保家卫国!”
众人失笑。
“江雁,这打仗可不是儿戏,你可知战争有多残酷,并非你是女子,朕希望你明白,打仗可不像过家家一般轻松。”
楚玹霖决不会因文江雁的性别而轻视于她,恰恰因为她是一位女性,便更应让她深知战争的惨烈与无情。
行军打仗不是儿戏,不是说打就能打的。
文江雁拱手道:“皇上,江雁清楚战争残酷,也清楚行军打仗的重要性。西北军擅长陆地战,而漠南军不仅仅擅长马背战,我不相信漠南王会打无准备的仗。”
顾洵劝解道:“那你可知道那漠南王的凶残?再者文老定然不同意你去行军打仗。”
“只要皇上同意了,父亲再阻拦也无用。”
文江雁仰着头说道,“再者说了,我们华东弩机军可不是白得来的名头。国家兴亡,女子也有责,文家既拿着皇上的俸禄,自然要为皇上效力。”
华东弩机军,乃先帝亲手缔造的四大精锐之一——也是大楚储备的唯一一支女子军队,弩机军。它虽未曾露刃于沙场,隐匿于世人的视线之外,但其威力之盛,绝不容人小觑。
此弩借助机械之力发箭,其远程杀伤力相较普通弓箭,有着质的飞跃。
众人默然不语。
文江雁的父亲乃是江南富商文祖福,虽说文家开枝散叶人丁比较兴旺,但毕竟这文江雁是文祖福的心头肉。
当年先帝创立弩机军的时候本是准备让顾家小姐顾依云来做首,但被先后拒绝了。
说这弩机军比较费国库,让文家来为首最好不过。
于是文老板含泪接受了。
而文江雁自幼便在皇宫之中与诸位王爷公主共度成长时光,这些幼年的伙伴们自小吃立于同样的知识熏陶之下。
如今,她已然肩负起华东弩机军领首的重任,论及前往西北沙场征战,她无疑是最佳人选。
“皇上,老臣认为文姑娘前往幽州驻军,可行。”段笑天说,“王良昌此人性格急躁易怒,做个普通将领倒是可以。若是让他掌管统帅,不论是否可信,老臣认为都不妥。”
“段老说的有理。”郑景仁起身补充道,“当年先帝派他去接手西北军,其实老师反对过,但因他夺得了武考之首,先帝便让他去了。”
“这些年间,他在幽州的表现平淡无奇,正如段老所评述,他性情急躁,易于动怒,若担任统帅之职,恐怕难以肩负重任。”
段笑天眉头紧锁:“若是派遣江雁前往,依他的脾气必然不会顺从。加之他掌控着西北军,我们对他的底细不甚了解,又不能轻易开罪。必须筹谋一个既不得罪他,又能兼顾全局的良策。”
“难便难在这里。”顾洵叹息道,“江雁是女将,就这么去了王良昌定然不服,若是动摇军心,对我们反而不利。”
"这样可好,我陪江雁走一趟。"楚睿诚骤然开口。
楚玹霖本能地望向顾洵,恰好与他的目光相遇,旋即两人都有些尴尬地移开了视线。
“亲王御敌,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但不必这么麻烦。”顾洵说,“江雁与王良昌二人领军并不冲突,他本镇守雍州,自然不能让江雁压他一头。再挑一合适人选为司隶校尉随军便是。”
楚玹霖一脸笑意:“可朕觉得让皇兄走一趟比较合适,正好替朕去看看西北大刀军的实力。”
顾洵:“……”
楚睿诚双眸微眨,趋步向前,铿锵有力地说道:“那臣便走一趟,西北军三位英烈捐躯,绝不可令其忠勇之名,在此刻蒙尘。”
楚玹霖笑着问顾洵:“顾将军觉得如何?”
“……那便听从皇上安排。”
楚玹霖都这么说了,做臣子的还能说什么?
兵力部署暂且商定妥善,雍州派文江雁为弩机军将军前去增援,其余地界加强防固军力部署不变。
众人陆续散去,互道珍重后,楚睿诚急切地想要找寻顾洵,不料顾洵却掉头便走,未曾给他留下片言只语的时机。
楚睿诚知道今日在宣政殿内提出要去雍州这个主意不妥。他是亲王,不得过多干政,尤其在这个即将开战之际,他更不能提出要去雍州替皇上震慑王良昌。
他没有反侧之心,未曾萌生过篡夺皇位的念头。然而,鉴于他的生母出自声名狼藉的段氏一族,身为召诰王的他,便注定了要在一生的征途中,比常人更加谨小慎微。
楚睿诚紧随顾洵步伐,抵达将军府门前,恰逢顾洵夫人步出府邸。
“妾身见过召诰王。”
楚睿诚真心不喜欢这个女人,可奈何她是顾洵的夫人,先帝亲点的将军夫人:“夫人免礼,本王来找顾将军商讨一些事情。”
张氏微微一笑:“夫君在书房,想来今日进宫不顺利,还望王爷多开导一下。”
“嗯。”
言毕,楚睿诚便轻车熟路地走向书房,对身后之人不予理会。
张氏收敛了笑容,目光凝重地落在楚睿诚渐行渐远的身影上,手中的帕子被她紧紧攒着,未发一言,便与丫鬟一同步出了房门。
她虽蒙先帝赐姻,对顾洵亦抱有深情,两人相互尊重,彼此以礼相待。然而,天不遂人愿,自嫁入顾家以来,她的体质一直羸弱,始终未能为顾洵诞下子嗣。
服用过各式各样的药物,尝试了诸多偏方,却依旧未见任何起色。
张氏也曾劝导过,让顾洵纳一位妾氏以续香火,总不能让家族血脉就此断绝,至少也应为顾家留下一脉相承的后代。
然而,顾洵并未应允,他安慰她放宽心怀,不必承受太多压力,将来之事,不妨缓缓再议。
在召诰王与顾洵的纠葛之中,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
那时,召诰王曾秘密地与她相见,诚恳地向她坦露了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并叮嘱她在深思熟虑之后,再决定是否踏入顾家的门槛。
大楚风俗允许男子之间结为连理,因此她对于两人关系的看法颇为淡然。她对顾洵的喜爱是出自真心,这份情感更是因先帝的亲赐婚约而显得不可动摇,他们无从选择。
然而,自那时以来,召诰王始终未能踏进都城半步,虽则有诸多书信往来,顾洵却始终未曾予以回音。她本以为彼此的故事已经画上句点,不料命运竟然让他们重逢。
楚睿诚步入书房,只见顾洵正忙于吩咐下人诸事,见到他踏入,并不感到惊讶,随即挥手示意下人退下。
“洵哥,我想和你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