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第 57 章 ...
-
梁晓康集训去了,宁嘉安又恢复了一个人上下学的状态。
一模结束,并不意味着考试少了,他们还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基本上一周一次,除了学生叫苦连天,连老师都有些吃不消。
但是考试是教务处安排的,大家也只能背地里骂两句,考还是得考。不过同学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在考试的连环轰炸中还是艰难地找到了平衡。
以宁嘉安自己为例,他并不在乎平时这么考试的排名或者成绩,而是以做练习查漏补缺的态度对待这些考试。如果是早已熟悉的题型和知识点,他权当放松身心,如果遇到一些难得有些生疏的,他便格外认真,并且会在考试结束之后第一时间翻出相应内容复习巩固。
不过即使可以适应,也不妨碍大家把骂整出这样考试安排的人当成课间的休闲方式——零成本解压,能够有效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
在被考试和各种试卷练习持续摔打了一个多月之后,他们迎来了首考。
而此时梁晓康还在参加集训。
在首考前一天晚上,宁嘉安收到了梁晓康发来的“首考加油”,他回复了一个“集训加油”,又低头接着看了会儿书,到了平时睡觉的点,把复习资料收起来。
他以前看到网上有人说,在高考的前一天——姑且把首考当成高考的一部分——发生什么情况都很正常。从简单的失眠,到凌晨三四点才勉强睡着,再到整夜没有合眼,都很正常。
因为高考是过去十二年学习生涯的总结,这个总结十分苛刻,基本上只有一次机会,即使出卷老师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依然无法改变单次考试所具有的随机性。
那么多次的大考、小考和练习,无非都是为了在提升考试能力的基础上,消减那一点随机性,让一个学生能够顶着压力拿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至于超常发挥,实在可遇不可求。
说不紧张,一定是自欺欺人,宁嘉安整理好第二天考试用到的文具、身份证和准考证,再三确认,才准备去睡觉。
躺在床上的时候,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紧张的情绪,也能感受到熟悉的睡意逐渐漫上来,缓缓将他覆盖。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昨晚的睡眠质量不好也不坏。不过已经足够了,他露出一个自信的笑。
平时的大考前,总是要争分夺秒地把刚刚学习的东西塞进脑袋,匆忙到囫囵吞枣的地步。但是在进入高三之后,他们不再学习新的知识,而是翻来覆去地复习、查漏补缺。真的到了考试的当天,宁嘉安除了必要的文具,什么额外的复习资料都没有带。
在进考场前,相比于拼命回忆重要的知识点或答题技巧,宁嘉安更倾向于放空自己,摒除所有的杂念。首考为期三天,宁嘉安第一天考两门,第二天考一门,第三天考一门,分布相当均匀。考完最后一门,监考老师将答题卷和试卷分批收上去,核对完毕后告诉大家有序离开考场。
考场内的众人这才动了起来,桌椅碰撞,凳脚和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宁嘉安早在收卷之后就整理好了自己的考试用具,此时却没有第一时间站起来,而是在座位上多坐了一会儿。
不过也没有很久,连考场里的人都才走了一半,宁嘉安就起身,也往外走。
他把考试用具放到放在考场外面的书包里,并且把书包中已经关机的手机开起来。
一走出考场,他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父母,挥着手朝他们走去。
一条信息已经从躺在他兜里的手机上发出去。
宁嘉安:我考完首考啦!
宁嘉安和父母一边聊着天,一边往停在远处停车场的车走去,并没有注意到手机轻微的震动。
梁晓康:恭喜![庆祝][庆祝]
首考帷幕落下,结果却尚且不明朗,就好像演出结束,他尚未得知台下会传来掌声还是嘘声。但是宁嘉安此时并不准备回想自己在首考中的表现。
学校大手一挥,给这群刚考完首考的高三生放了两天假。这两天里,不时有同学把网传的答案转发到班级群里,宁嘉安全都没看,准备回学校再考虑。
这两天假期显得无比漫长,这段时间,除了他们之外,高一高二的学生都在正常上课,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没有休息,只有他们,刚刚经历完首考,得到了在所有人的忙碌中偷闲的两天假。
放完两天假,宁嘉安回到学校。老师们第一时间将首考的试卷和答案印出来发给大家,成功收获哀嚎一片。
“好了赶紧对一下吧。作文我一会儿给你们讲一下关键的点,自己试着给自己打分,如果不太确定的话,课件找时间来办公室让我看看也行。这次的试卷我也做了一遍了,出得中规中矩,我觉得按照正常情况,我们班至少得有五个一百四以上的吧。”
下面正在对答案的同学们非常敷衍地“哦”了一声。
叶老师又把平时用的答题卡发下去,让大家把自己的答案涂一下。
宁嘉安虽然没法直接默写出自己的答案,但现在毕竟有完整的试卷,对着选项,他就能想起自己当时选的是什么了。他先把自己的答案全部填涂到老师发的答题卡上,再对了一遍答案。
客观题部分全对,语法填空也是全对,算是正常发挥了。接下来就等老师讲应用文和读后续写了。
宁嘉安把填涂好的答题纸放在一边,等待老师要求上交,自己则重新把两篇作文的题目过了一遍,然后慢慢回忆自己当时在考场上列出来的要点,写在题目边上的空白处。
“好了,大家把答题卡从后往前传,我拿过去扫一下,班长和课代表管一下纪律,一会儿回来马上讲。”叶老师说。
不一会儿,叶老师带着各个题目的正确率和每个同学的客观题分数回到教室。
“比你们平时做模拟卷的情况好一些,我们班有十个同学客观题拿满,三十二个同学在九十以上,很不错了,希望大家的作文也扣住了要点。”叶老师看上去还挺高兴的。
在这节课剩下的时间里,叶老师把错误率高的题目讲了讲,最后刚好把两篇作文的大致评分标准讲了一遍。
“更具体的内容我们下次课再讲,相信大家心里也大概有数了。首考成绩应该会在年前出来,具体的时间还没定,这段时间大家还是要认真上课,毕竟高考离你们也只有不到五个月了。”
个别刚回学校正一身懒散的同学一下子坐正了。
宁嘉安边上一个同学猛地坐正,直接一胳膊肘把杯子碰倒了,先是哐当落地,又咕噜咕噜滚出去好远。
听到动静的同学看了过来,没忍住笑出了声。宁嘉安也笑了起来。
没过几天,梁晓康也回来了。
“……没进前十三吗?没事没事,反正保送资格已经到手,不用遗憾,之后可以办理离校的程序了,有没有什么打算呀?”
宁嘉安刚好来办公室交作业,听到叶老师在和梁晓康说话。
虽然宁嘉安早已退竞,但是由于梁晓康的缘故,还是对物竞这边的情况有所了解。通常来说,在决赛中进入前五十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A大的资格,但是这还没完,这一批同学还需要参加集训,经过层层考核和选拔,最终前五名备战IPhO(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第六到十三名备战APhO(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梁晓康并没有进入前十三名,意味着和这两项赛事无缘了。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后面就不用继续为了竞赛费心了。
宁嘉安交完作业,路过梁晓康和叶老师旁边的时候,一不小心听到了些。
“不准备离校?等等,我记得前几年也有个同学这样……也可以,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就行,你真的确定吗?”
宁嘉安慢慢走出了办公室,努力进行“中译中”的操作。
梁晓康踩着正式的上课铃回到教室,似乎被老师拉着又问了不少问题。这是上午最后一节课,宁嘉安上得抓心挠肝,倒不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而是因为好奇,好奇梁晓康不离校的原因,好奇他之后是不是打算参加高考。
宁嘉安忍不住想了想梁晓康高考大概能考多少分,数学和物化生都还好,语文和英语多扣点,按照他们这边赋分的情况……
他心中估计了一个数,然后重新把注意力放回课堂内容上。
一下课,宁嘉安就忍不住开始问:“你为啥不离校呀?”
梁晓康显然也预料到有此一问,毕竟刚刚他在办公室看到了宁嘉安,知道他听到了些。
他忍不住反问:“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呢?”
宁嘉安一脸无语地看着他,想说又不想说,叹了口气,还是小声说:“不会真是因为我吧?”